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機械工程實踐教課體制的建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1.1綜合實訓綜合實訓主要利用幾門專業課程的知識結合實際生產性任務進行。例如,數控銑削操作技能實訓就涉及到機械制造工藝學、數控編程與操作等課程;數控車維修實訓就涉及到數控車編程與操作、PLC技術及應用、數控系統原理等課程。通過綜合實訓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崗位職業能力,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具有一定綜合性問題的能力,同時,達到中級工的考核要求并取得中級工技能證書。學生進行綜合實訓的場所還應為學生營造企業文化氛圍,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
1.2頂崗實習頂崗實習主要是學生在畢業前的半年時間里進入校外實訓基地結合崗位任務進行。學生進入真實的職業環境,完成崗位任務,提高其職業競爭能力。“六遞進”是指學生技能培養及角色轉換從簡單到復雜、從單項到綜合、從熟練到精湛、從實訓到生產、從校內到校外、從學生到員工的遞進,使其成為真正的高級技能型專門人才。與漸進式的實踐教學體系相適應,本專業已經形成了包括校內實訓中心、校外實踐基地以及企業頂崗實習等在內的實訓環境,具體見圖1。學生通過學習與考證在提高專業職業能力的同時獲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為就業提供保障。
2校內機械工程實訓基地的建設與利用
由于長期以來理論課程采取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學生對加工的零件、設備、工裝夾具等看不見、摸不著,只能憑自身的空間想象能力去理解課本上的知識,使學生感到難度非常大,逐漸喪失了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完全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通過校內生產性機械工程實訓基地的建設,培養學生的機械工程基本素質,為學生順利完成學校與企業崗位的順利交接打下良好基礎。
2.1學生是生產性實訓項目的主體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參與零件加工,實訓過程即是生產過程,在實訓的過程中完成真實零件生產,既學到了知識和技能,同時創造了效益,降低了實訓成本。學生參與生產,如何保證產品的質量?為此,可對參與真實產品生產的學生進行了考核選拔,把在仿真實訓階段表現較好的學生安排到具體生產崗位,基地管理人員和實訓指導老師發現有學生不適合某個崗位的,及時進行調整。通過競爭上崗,還可以刺激學生參與生產性實訓的熱情,提高積極性。
2.2企業化管理運作生產性實訓基地生產性實訓基地按照企業管理模式,成立專門的領導機構,負責生產管理、安全管理。并根據生產任務情況,靈活安排學生生產性實訓。學生在生產性實訓期間,對學生進行嚴格的指導和管理,按照企業對員工的考核方法(如工時量、產量、產品合格率等),參考學生實習日記、總結、操作熟練程度、態度等,對學生實訓成績作出評價。
通過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建設,積極推進以職業崗位要求和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體系改革。按照實訓基地生產流程和職業崗位要求設置課程體系,將原有《機械制圖》《機械制造基礎》《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制造工藝學》等在課室中講授的理論課程改造成以能力為目標、以真實任務為載體、上課地點改在生產性實訓車間的新課程。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零件的車、銑、刨、磨、鉗等加工,參與零件圖紙的繪制、工藝文件的編寫、機床的實際操作、零件的質量檢驗及設備的日常維護等工作,同時還參與工裝夾具的管理、生產調度、班組管理等一線管理工作,強化學生機械工程基礎應用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機械工程基本技能。通過真實的企業零件加工作為載體,校內教師與企業專家共同編寫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訓教材,推進“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改革。
3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與利用
與辦學所在地區的機床廠、模具廠、零配件加工廠、商等多家密切合作企業形成企業鏈,以“企業鏈訂單”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切入點,將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和企業生產計劃相結合,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參與教學資源、教學團隊、實訓條件、管理機制等方面建設,共同實施人才培養方案,共同評估教學計劃并持續改進,共同推薦就業。
3.1完善組織管理體系和規章制度成立實踐教學基地理事會,由校企合作理事會負責制定實踐教學基地的管理制度,明確理事會及相關部門、人員的職責與義務。校企共同制定訂單班的培養計劃,使學生按照教學計劃,在規定的時間內進入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學習,與企業的生產安排順利銜接。學生進入實踐教學基地經過專業的理論培訓及工廠、工程現場實踐教學后,再進入“訂單”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培養真正的職業素質,并最終就業。學校、企業在上述培養計劃的總體框架下,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和建立各種規章制度,包括具體教學內容及時間安排,例如課程名稱、課時數,以及上課時間、地點、指導教師等,并嚴格遵照教學運行、學生管理、安全保障等規章制度,保證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教學如校內一樣能夠正常運行。
3.2建設專兼結合的指導教師隊伍實踐教學基地的指導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師德、較強的教學能力及實踐動手能力,所學專業為機械工程相關專業。來自基地依托單位的指導教師必須具有豐富的企業一線工作經驗,具備一定的教學組織和教學設計能力,熱心教學工作并能夠全程參與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學院還將根據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及發展要求,適當減少學院教師的校內教學任務,安排學院教師到實踐教學基地、合作企業生產一線鍛煉,積累其機械工程的實際工作經驗,同時安排學院教師參加相關職業證書的培訓,并獲得相關職業證書,提升學院教師實踐教學的能力。安排基地依托單位的教師參加國內外教育教學培訓,提升其教學組織能力、教學設計能力、教育教學方法的應用能力。最終建設一支由基地負責人、高水平教師、企業技術骨干組成的實踐教學經驗豐富、愛崗敬業、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高水平指導教師隊伍。
3.3保障學生合法權益學生進入校外實訓基地學習,其合法權益必須得到保障,為此我們在與企業簽訂實踐教學協議書時充分考慮如何保障學生的權益。第一,實踐教學基地必須能夠提供安全的飲食及住宿環境,使學生能夠安心學習,而不受外界干擾;第二,要保證實踐教學基地能夠提供安全、規范的機械工程的安裝、調試、維護、維修等實踐教學環境,使學生進入基地后能夠接受系統的理論知識和實操技能的學習,身心不受到傷害;第三,要有相關的安全防范規章制度,并定時開展安全教育,做好預防工作,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第四,要保證學生的勞動強度和時間不超過有關法律的規定,并為學生爭取一定的勞動報酬;第五,要保障實習與就業,使所有的學生能夠在自愿的情況下,在基地依托單位或由其推薦的單位實習與就業。
4結語
實踐教學是整個職業教育教學活動的核心,是體現高職教育的辦學特色,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的關鍵一環,是高職教育內涵建設的主要組成部分,充分發揮實踐教學的作用,不斷提高實踐教學體系的系統性和規范性,使學生不僅掌握熟練的職業技能,而且具備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從而為行業和社會培養滿足“強能力、高素質”要求的高級技能型專門人才。
作者:黃燦軍單位: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