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米濁度檢驗方法的研究及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研究了大米濁度的測量方法,準確稱取10.00g大米樣品于具塞三角瓶中,加入50.0ml純水,在振蕩器上振蕩10min,量取1.0ml溶液于25ml容量瓶中,用水定溶至刻度線,搖勻后于680nm波長下比色。本方法的相對標準偏差小于2%,精密度好,重現性高。
關鍵詞:清潔米;大米濁度;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清潔米又稱免淘米,其特點是表面清潔,符合衛生要求,不需清洗即可直接加水后炊煮食用。因此避免了大米淘洗過程中營養和固形物的流失,也節約了洗米用水、減輕洗米水對城鎮污水處理的壓力。目前,日本市場上清潔米占有相當大比例。近年來,隨著我國大米加工技術的不斷進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內市場已出現了清潔米產品。目前我國還沒有判別清潔米的標準,也沒有大米濁度的檢測方法,因此急需研究出大米濁度的檢測方法,為清潔米標準提供依據。本研究以水的濁度測量方法為基礎,研究用純水洗滌大米,然后測量洗滌水的濁度,以此濁度來判別大米的清潔程度。
1材料與方法
1.1儀器與試劑UNICO2802紫外分光光度計。硫酸肼、六次甲基四胺、硅藻土、硝酸銀、氯化鈉,均為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實驗用水由Milli-Q純水儀系統(美國密理博公司)制備。大米樣品,吉林產秋田小町,市售。清潔米,日本山形縣產艷姬,市售。
1.2方法1.2.1濁度標準溶液配制[1]稱取1.000g硫酸肼溶于水,定容至100ml;稱取10.00g六次甲基四胺溶于水,定容至100ml;分別吸取5.00ml硫酸肼溶液和六次甲基四胺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混勻,于25±3℃下靜置反應24h,冷卻后用水定容至刻度線,此濁度標準溶液的濁度為400度。1.2.2吸光度測定準確稱取10.00g大米樣品于具塞三角瓶中,加入50.0ml純水,在轉速在160r/min左右的振蕩器上振蕩10min,搖勻后量取1.0ml溶液于25ml容量瓶中,用水定溶至刻度線,搖勻后于680nm處比色。
2結果與討論
2.1比色皿的選擇采用10mm比色皿進行測量,吸光度值較小。在濁度為100時,吸光度值僅為0.12左右,因而標準曲線的吸光度值范圍較小(僅為0~0.2),經比較后,本研究采用的是30mm的比色皿,結果見圖1和圖2。
2.2標準曲線的選擇現行的GB13200—1991水質濁度測定中包含了兩種方法,第一法福爾馬肼法適用于飲用水、天然水及高濁度水;第二法硅藻土法適用于飲用水和水源水等低濁度水。除以上兩種方法外,目前化工行業常以氯化銀法作為濁度的測試方法。清潔米的淘米水的濁度在以上3種方法的濁度測定范圍內,因此分別利用這3種方法繪制了標準曲線,并篩選出最適合清潔米的濁度測定標準曲線。2.2.1福爾馬肼法吸取濁度標準液0,0.50,1.25,2.50,5.00,10.00,12.50ml于5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線,搖勻,即為濁度為0,4,10,20,40,80,100度的標準系列,于680nm波長下,使用30mm比色皿測定吸光度值,以濁度為橫坐標,吸光度值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濁度標準曲線的方程為:y=0.0066x-0.0045,R2=0.9998,吸光度與濁度的線性關系良好,見圖3。圖3福爾馬肼法濁度0~100標準曲線2.2.2硅藻土法將10g硅藻土過孔徑0.1mm篩后,105~110℃烘2h。注水至1000ml量筒,于室溫沉降24h。取上層800ml溶液,放入另一只1000ml量筒,再加水至1000ml,再沉降24h。分別取上層溶液5、10、20、30、40ml稀釋至50ml,于680nm波長下,使用10mm比色皿測定吸光度值。結果見圖4。圖4硅藻土法濁度0~100標準曲線由圖4可以看出,吸光度測量值過低,且相關性不好,因此不建議使用硅藻土法作濁度標準曲線。2.2.3氯化銀法稱取0.170g硝酸銀溶于水,定容至1000ml,制得1mmol/L硝酸銀溶液,避光存放。稱取0.059g氯化鈉溶于水,定容至1000ml,制得1mmol/L氯化鈉溶液吸取20ml硝酸銀溶液和氯化鈉溶液于100ml燒杯中,搖勻,制得1mmol/L氯化銀溶液。每間隔10min再次搖勻后于680nm處使用10mm比色皿進行比色,測定吸光度。由圖5可以看出,由于氯化銀的吸光度隨時間的變化發生了明顯的上升,穩定性較差,因此用氯化銀法作濁度標準曲線也不合適。
2.3洗滌方法不同質量(1.0、2.0、3.0g)大米用50ml水洗滌后,直接取洗滌液測定吸光度值,實驗結果顯示:1.0g大米用50ml純水振蕩洗滌后,洗滌液的吸光度值為0.2左右,且由于樣品稱樣量較少,實驗結果誤差較大。2.0g大米用50ml純水振蕩洗滌后,洗滌液的吸光度值已超過0.5,超出了標準曲線的吸光度值的范圍,因此需要將洗滌液稀釋。本研究采用的是將洗滌液稀釋后再測量的方法。2.3.1洗滌液體積比較了不同質量和洗滌液比例(1∶25、1∶10、1∶5)的吸光度值,根據吸光度值的大小和吸光度值的穩定性,確定最佳的質量和洗滌液比例為1∶5,即10g大米樣品用50ml純水洗滌。2.3.2稀釋體積對洗滌液進行稀釋,比較了1∶50,1∶25兩種不同稀釋倍數下溶液的吸光度值。結果表明,1∶50稀釋倍數的溶液的吸光度值偏小,而1∶25稀釋倍數溶液的吸光度值較適宜。因此確定洗滌液的稀釋倍數為1∶25。2.3.3振蕩洗滌時間研究了振蕩洗滌不同時間下洗滌液的濁度,結果見圖6。從圖6可以看出,隨著振蕩時間延長,洗滌液的濁度逐漸增大,當振蕩時間達到8min時,洗滌液濁度趨于穩定。因此將振蕩洗滌時間確定為10min。2.3.4振蕩洗滌強度研究了振蕩洗滌強度對大米濁度的影響,結果見圖7。在不同振蕩器轉速下(60、120、150、180、210r/min),洗滌液的吸光度值不同,所測得的大米的濁度也不同。從圖7可以看出,洗滌液濁度隨著振蕩器轉速增加而增大,當轉速達到150r/min時,洗滌液濁度趨于穩定。因此在振蕩洗滌過程中,振蕩器的轉速應在150r/min以上。2.3.5測量時間大米洗滌液在靜置過程中,由于懸浮物的沉降而變得澄清,濁度會逐漸降低。將裝有洗滌液的比色皿靜置在分光光度計比色槽內,每隔12s讀數1次,研究靜置時間對濁度的影響。圖8是洗滌液濁度隨靜置時間變化的曲線,從圖中可以看出,濁度隨著靜置時間的延長而逐漸減小,在3min內濁度下降了1.2度左右。因此測量過程中應盡快讀數,一般在15s內讀數為宜。
2.4方法的精密度與重現性將同一清潔米和普通大米樣品分別重復測量9次,計算相對標準偏差(RSD)。清潔米的RSD值為1.96%,普通大米的RSD值為1.82%,具體數據見表1。從表1數據可以看出,該方法的精密度高,重現性較好。
3結論
研究了一種檢測大米濁度的方法,即用水振蕩洗滌大米樣品,然后測定洗滌液的吸光度值,從而計算出洗滌液的濁度,再根據洗滌液的濁度確定大米的濁度。該方法的精密度和重現性均能滿足分析測試的要求。該方法是通過測定大米洗滌液的濁度,進而判斷大米的清潔程度,所以對于同一大米樣品,如果采用不同的稱樣量、不同的洗滌液體積,則所測得的洗滌液濁度就會不同。鑒于此,若要比較不同大米的清潔狀況,就需要在統一的實驗條件下進行測量;若要判別是否為清潔米,則需要依據相應的標準,且應界定相應的判別值和統一的測量方法。
[參考文獻]
[1]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科技標準司.水質濁度的測定:GB/T13200-1991[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1.
作者:謝天 任海斌 亓盛敏 郭亞麗 程科 單位: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