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油菜種質資源菌核病的鑒定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貴州農業科學雜志》2014年第四期
1材料與方法
1.1供試材料100份貴州地方油菜種質資源,由貴州省油料研究所提供。其中,白菜型油菜品種55份,芥菜型油菜品種45份。菌核菌株是經致病性鑒定篩選出的強致病純化菌株7-3[9],由貴州省油料研究所實驗室保存。根據我國油菜品種的抗病性鑒定要求,將油菜抗菌核病鑒定的對照品種定為中油821(CK),由中國油料研究所育成。
1.2試驗設計試驗于2012年9月至2013年5月在貴州省農業科學院油料研究所試驗地進行。試驗采用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每重復100個小區,每小區種植3行,每行8窩,行距40cm,窩距25cm。在花期進行菌核病人工麥粒接種,每處理接種8~10株,每個品種共接種20~30株。油菜成熟期調查接種植株的發病程度,計算發病株率和病情指數。
1.3菌核接種貴州地方油菜種質資源菌核病的抗(耐)性鑒定參照冉毅等[10]改進的麥粒接種法。先將麥粒洗干凈,放入沸水中煮10~15min,再放入高溫滅菌鍋滅菌30min,后將滅菌麥粒均勻放入已滅菌的PDA平板培養基上,接種強致病性純化菌核菌株7-3,后將整個培養基置于25℃恒溫箱內培養4~5d,待整個培養基內的麥粒均長滿油菜菌核病菌絲后取出進行油菜菌核病感染人工接種。接種時,將消毒大頭針插入長滿菌絲的麥粒,用消毒小刀在接種油菜的莖稈上劃一條小口,將大頭針插入傷口(注意:將布滿菌絲的麥粒面與傷口接觸),然后用沾滿無菌水的棉球覆蓋住麥粒,用保鮮膜包裹好接種麥粒覆蓋有棉球的油菜莖稈,保鮮膜兩頭用膠布纏好,以防水分蒸發和保鮮膜脫落。最后用注射器將無菌水注入到棉球上,以達保濕效果。
1.4菌核病分級標準在油菜成熟期調查接種菌核病植株的感病情況,并將其劃分為5個等級[11]。1)0級。全株無病。2)1級。全株1/3以下分枝(含果軸,下同)發病或主莖有小型病斑;全株受害角果在1/4以下(含病害引起的非生理性早熟和不結實,下同)。3)2級。全株1/3~2/3分枝數發病,或1/3以下分枝發病而主莖中上部有大型病斑;全株受害角果為1/4~1/2。4)3級。全株2/3以上分枝發病,或2/3以下分枝發病而主莖中下部有大型病斑;全株受害角果為1/2~3/4。5)4級。全株絕大部分分枝發病,或多數主莖有病斑,或主莖下部有大型繞莖病斑;全株受害角果達3/4以上。
1.5抗性等級劃分用相對抗性指數(RRI)劃分油菜菌核病的感染等級。油菜菌核病的抗性等級劃分標準:RRI≤-1.2為高抗,RRI≤-0.7為中抗,RRI<0為低抗,RRI≥0為低感,RRI≥0.9為中感,RRI>0.9為中感,RRI>2.0為高感,共7個等級。相對抗性指數RRI=LN(100-DICK)/[DICK-LN(100-DI)/DI]式中,DICK為對照病情指數(對照為抗病性明確的中抗材料),DI為供試品種病情指數。1.6數據統計用Excel2003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抗(耐)菌核病鑒定由表可知,在鑒定的100份貴州地方油菜種質材料中,有高抗材料共2份,占100份鑒定材料的2%;中抗材料4份,占4%;低抗材料12份,占12%;低感材料共60份,占60%;中感材料22份,占22%。其中,在鑒定的55份白菜型油菜種質材料中,中感材料22份,占鑒定材料的40%;低感材料28份,占51.1%;低抗材料5份,占9.1%。在鑒定的45份芥菜型油菜種質材料中,低感材料32份,占鑒定材料的71.1%;低抗材料7份,占15.6%;中抗材料4份,占8.9%,分別是安龍高油菜、畢節大黑油菜、鎮遠花花油菜、晴隆苦油菜,其病情指數分別為33.3、32.7、36.1和33.3,相對抗性指數分別為-1.01、-1.04、-0.88和-1.01;高抗材料2份,占4.4%,分別是清鎮牛尾油菜(一)和黔西黃油菜,其病情指數分別為25.0和26.7,相對抗性指數分別為-1.32和-1.41,即鑒定的貴州白菜型油菜資源材料中,中抗以上材料為0;在芥菜型油菜中,中抗以上材料有6份,占45芥菜型油菜資源的13.3%。說明,貴州白菜型油菜地方種質對菌核病的整體抗性較差,而芥菜型油菜地方種質對菌核病的整體抗(耐)性優于白菜型油菜。
2.2抗性評價在鑒定的100份貴州地方油菜種質資源中,清鎮牛尾油菜(一)和黔西黃油菜2個芥菜型油菜地方品種表現為高抗菌核病;安龍高油菜、畢節大黑油菜、鎮遠花花油菜、晴隆苦油菜4個芥菜型油菜地方品種表現為中抗。在此6個芥菜型地方油菜種質中,2個表現為高抗的地方種質可直接作為芥菜型油菜抗病育種材料進行利用,其農藝性狀和產量表現較好的還可直接用于土壤較貧瘠的山地種植;4個表現中抗的地方種質也可根據不同目標改良某些性狀后直接應用于育種或生產;其他抗性較差的材料,可根據其農藝性狀表現或某些優良特性等進行選擇性改良利用或作為資源材料保存。從鑒定的100份貴州地方油菜資源材料的來源看,來源于同一地域的貴州地方油菜品種,其抗性不一定相同,如黔西黃油菜經鑒定表現為高抗,而另外2個來源于黔西的黔西白花油菜和黔西川油菜(2)-2則表現為低感和低抗;來自榕江縣的白菜型油菜地方品種榕江油菜表現為中感,而榕江本地油菜則表現為低抗、榕江蘇州油菜表現為低感;來自赫章縣的赫章小白油菜表現為中感,而赫章油菜則表現為低感、新田野油菜為中感。說明,貴州地方油菜種質資源具有豐富的遺傳多樣性,為油菜育種尋找高抗資源打下了基礎。
3結論與討論
1)試驗選取來源于不同地域的100份貴州地方油菜種質資源為材料,通過人工麥粒接種法鑒定其抗(耐)菌核病能力的結果顯示,100份地方油菜種質資源材料中,清鎮牛尾油菜(一)、黔西黃油菜2個芥菜型油菜種質表現為高抗油菜菌核病;安龍高油菜、畢節大黑油菜、鎮遠花花油菜、晴隆苦油菜4個芥菜型油菜表現為中抗油菜菌核病,高抗和中抗種質資源均可直接或間接作為選育抗(耐)芥菜型油菜菌核病的資源材料進行利用。2)經鑒定100份貴州地方油菜種質資源中,高抗菌核病的材料有2份(均為芥菜型油菜),占100份鑒定材料的2%,分別是清鎮牛尾油菜(一)和黔西黃油菜,其病情指數分別為25.0和26.7,相對抗性指數分別為-1.32和-1.41;中抗材料4份(均為芥菜型油菜),占8.9%,分別是安龍高油菜、畢節大黑油菜、鎮遠花花油菜、晴隆苦油菜,其病情指數分別為33.3、32.7、36.1和33.3,相對抗性指數分別為-1.01、-1.04、-0.88和-1.01。說明,貴州白菜型地方油菜種質資源對油菜菌核病的整體抗性較較弱,但芥菜型地方油菜種質資源抗(耐)菌核病的能力優于白菜型油菜。3)經鑒定在55份白菜型油菜種質資源中高抗(耐)材料為0,感病(中感、低感)材料50份,占整個白菜型油菜種質的91%,低抗材料5份,僅占9.1%;在45份芥菜型油菜資源中,低感材料占參試芥菜型油菜的71.1%,抗病(低抗、中抗、高抗)材料占28.9%。說明,芥菜型油菜整體抗耐菌核病的能力優于白菜型油菜,在芥菜型油菜資源材料中獲得高抗(耐)材料的幾率較大。
作者:王璐璐單位:貴州省油料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