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利率市場化對城市商業銀行的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城市商業銀行成功應對利率市場化的關鍵,不僅需要提升自身經營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優化業務結構和增強金融產品創新能力,更要充分發揮自身機制靈活、服務中小微的傳統優勢,繼續實施差異化、特色化的發展策略,同時還應堅定不移的走跨區域經營的發展道路,通過規模經濟效益的提升以應對利率市場化帶來的沖擊。
關鍵詞:
利率市場化;城商行;影響;對策
近年來,隨著國家利率市場化的不斷推進,利率市場化已對商業銀行的盈利水平、流動性管理等帶來了較大影響,特別是對于城商行而言,由于在競爭實力、抗風險能力和資金管理等方面,與大型商業銀行和股份制銀行而言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利率市場化對城商行造成沖擊也就更大。因此,研究利率市場化對城商行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尋求城商行有效應對利率市場化的方法,對城商行未來穩健發展有著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有關利率市場化的認識
利率市場化是指金融機構在貨幣市場經營融資的利率水平由市場供給來決定,包括利率決定、利率傳導、利率結構和利率管理的市場化。在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政府已不能通過行政方式對市場的存貸款利率進行干預,只能通過再貸款、再貼現的公開市場操作對利率施加影響。一般而言,利率市場化實質就是放開利率管制,使之反映資金資源的稀缺性,通過市場“看不見的手”促進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提升社會的整體效益。1996年,人民銀行啟動了利率市場化改革。2003年2月,人民銀行在《2002年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公布了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總體思路:先外幣、后本幣;先貸款、后存款;先長期、大額,后短期、小額。同時,人民銀行將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目標確定為逐步建立由市場供求決定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機制,中央銀行通過貨幣政策工具調控和引導市場利率,使市場機制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發揮主導作用。目前,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貨幣、債券市場利率和貸款利率已完全實現了市場化運作,存款利率于2015年10月24日取消了利率浮動上限限制,標志著我國的利率管制已經基本放開,改革邁出了非常關鍵的一步,利率市場化進入新的階段。一般而言,完全的存款利率市場化不同于已完成的貨幣、債券市場和貸款利率的市場化,前者給商業銀行帶來的沖擊要遠遠大于后者,存款利率市場化將加快打破當前金融市場的利益格局,擠壓銀行業整體利潤空間,商業銀行出現虧損甚至倒閉的幾率進一步增加,勢必對我國銀行業乃至整個金融業的發展起到深遠的影響。
二、城商行在銀行業中的地位
對城商行在銀行業中地位的正確認識和了解,將有助于分析利率市場化對其造成的影響。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的持續穩步增長和城商行跨區域經營戰略的不斷實施,城商行在資產規模、市場占比、整體實力等方面都實現了質的突破,整體競爭力已僅次于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優于農村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等地方性金融機構。
(一)城商行的成長性遠高于銀行同業從2004年3月份至2015年9月份,僅10年時間,全國城商行資產總額從14606億元快速增長至202457億元,增長了13.86倍,遠高于同期銀行業金融機構整體水平的6.53倍、國有商業銀行的4.89倍、股份制商業銀行的8.56倍和其他類銀行業金融機構的7.51倍;負債總額從14094億元快速增長至188686億元,增長了13.39倍,遠高于同期銀行業金融機構整體的6.31倍、國有商業銀行的4.72倍、股份制商業銀行的8.33倍和其他銀行業金融機構的7.16倍;同期,城商行總資產和總負債占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比例也得到了快速提升,分別由2004年3月份的5.06%、5.08%提升到2015年9月份的10.74%和10.77%,市場占比分別提升了5.68%和5.69%,而同期國有商業銀行市場占比分別下降了13.89%和13.75%、股份制商業銀行上升了4.39%和4.56%、其他銀行業金融機構上升了4.82%和3.5%。通過短短幾年的發展,城商行整體規模實力不斷壯大,市場占比不斷提升,已經成為我國金融市場中重要的一極,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在過去近十年的發展歷程中,城商行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二)城商行整體風險控制能力逐步增強當前,商業銀行貸款業務在總資產中始終占據較高的比例,決定了信貸風險仍然是影響商業銀行持續穩健發展的最重要因素。近年來,城商行在風險管控能力的提升上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從2004年以來城商行不良貸款率整體持續呈現下降態勢,至2015年9月末城商行不良貸款率為1.44%,同期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和外資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54%、1.49%、2.35%和1.19%,低于商業銀行整體水平0.15個百分點。由此可見,城商行資產質量相對良好,考慮到城商行的主要客戶群體為中小企業,表明城商行在信貸資產風險防控方面已經具備了較強的實力。
(三)城商行具備較強的風險抵償能力至2015年9月份,城商行資本充足率為12.16%,略低于大型商業銀行的13.99%、農村商業銀行13.18%和外資銀行的18.2%,高于股份制商業銀行的11.63%,低于商業銀行整體水平0.99個百分點;城商行撥備覆蓋率215.88%,遠高于大型商業銀行的184.72%、股份制商業銀行的187.69%、農村商業銀行的199.73%和外資銀行的200.72%,高出商業銀行整體水平25.09個百分點。上述數據表明,盡管城商行資本充足率相對偏低,但仍高于股份制商業銀行,加之城商行遠高于商業銀行整體水平的撥備覆蓋率,使得城商行具備著相對較強的風險抵償能力。不可否認,通過短短近十年的發展,城商行整體規模實力不斷壯大,市場占比不斷提升,市場競爭能力大幅提升,已經成為我國金融市場中重要的一極,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城商行在與大型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競爭的過程中,仍面臨著諸多的劣勢,如城商行對利差收入的依賴度遠高于銀行業整體平均水平,銀行家雜志社《2014年城市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報告》顯示,2014年全部城商行利息收入占比均值高達80.2%,比2013年的81.1%略有所下降,遠高于同期銀行業金融機構利息收入占比的62.2%;除此之外,城商行還面臨著單體規模普遍偏小(2014年底單體平均資產規模1360億元)、中間業務發展相對滯后、內部資源配置手段有限以及利率風險管理能力偏弱等因素,尤其在當前城商行的背景下相對于大型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而言,城商行在利率市場化的進程中將可能面臨更大的沖擊。
三、利率市場化對城商行的影響
(一)對城商行的積極響1.利率市場化有利于城商行自主經營權的充分發揮,提升在存款市場的競爭力。與大型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不同,城商行主要信貸客戶群體是中小微企業,這種特殊的客戶結構決定了城商行貸款利差要遠高于前者,進而使之具備了在資金市場上能夠承受更高資金價格的能力。在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城商行對利率的定價擁有了更大的自主權,能夠結合自身經營目標和綜合實力,并在保持合理利潤的前提下,自主制定差別化的利率定價策略,如在存款市場上提供更高的報價,使城商行自身所具備的承受更高資金價格的能力得以發揮。這種明顯的價格優勢,將有助于城商行提升在當地存款市場的競爭力,快速做大做強自身規模。2.利率市場化有利于城商行回歸服務中小的主業,進一步優化信貸資產結構。對于城商行而言,得益于多年在當地市場的深耕細作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普遍在本地具備較強的競爭力,與國有大行在各個領域的競爭中甚至處于領先位置,不同程度的也介入了一大批大項目、大企業,導致貸款集中度風險高企。在利率市場化背景下,特別是貸款利率完全市場化以來,優質的大中型企業的議價能力明顯增強,此類客戶的貸款利率也呈現持續走低的局面。對于城商行而言,由于其吸收存款的成本要遠高于大型國有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這使得城商行服務大客戶的產品定價上處于劣勢地位,迫使城商行不得不放棄一部分優質的大中型企業,將金融服務的觸角更多的向中小微企業延伸,從而將有助于降低城商行貸款集中度風險,對城商行的信貸資產結構優化也將起到積極的作用。3.利率市場化有利于城商行加強產品創新和提升風險防控能力,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在利率管制的背景下,城商行與其他商業銀行一樣,能夠穩定的獲取政策所帶來存貸款利差,金融產品創新的動力不足。在利率市場化后,受銀行業競爭加劇、存貸款利差收窄等因素的影響,城商行的盈利能力必將進一步削弱,這就客觀上要求城商行必須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主動調整發展模式,加快金融產品創新,增加中間業務在收入中的占比,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同時,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將不可避免的導致利率風險加大,客觀上也要求城商行加強利率風險的管控,進一步提升自身風險防控能力。4.利率市場化有助于金融生態環境的優化,為城商行創造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金融市場主體更加富有競爭力,信息披露充分透明,特別是違規攬存等惡性競爭的現象將進一步減少,各級政府將難以通過行政手段過多介入資金配置過程,金融生態環境將進一步得到優化。在相對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城商行能夠與其他銀行業金融機構展開更加公平的競爭,有利于促進城商行在內的銀行業穩健發展。
(二)對城商行的負面影響從國際利率市場化實踐情況來看,利率完全的市場化改革,對銀行業帶來的沖擊是巨大的,很可能會引起金融市場劇烈的波動,如以阿根廷為代表的拉美國家利率市場化改革幾乎全軍覆沒,導致通脹失控、債務危機等一系列問題;美國、日本的利率市場化改革雖獲成功,但利率市場化造成銀行倒閉的現象仍在頻繁發生。對于我國城商行而言,由于利率市場化對其帶來的沖擊要遠高于大型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必須要高度重視并予以積極的應對,才能保證城商行在未來發展中立于不敗之地。1.利率風險將不斷加劇。利率風險通常是指在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中,利率變動的不確定性導致商業銀行形成損失的可能性。在利率管制的條件下,商業銀行面臨的利率風險主要是政策性風險,利率風險管理也基本上是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的附屬職能。隨著利率市場化的完成,利率將更多的受金融市場資金供需的影響,遵循市場規律運行。國際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實踐經驗表明,利率市場化將進一步提升商業銀行利率變動頻率和變動幅度,利率結構也將更加復雜,商業銀行在利率定價方面將不得不充分考慮自身的承受能力,利率風險管理面臨嚴峻的挑戰。對于城商行而言,由于業務發展長期依賴于存款、貸款、票據貼現等商業銀行傳統業務,在利率風險管理方面尚未形成一套成熟、完善的管理機制,內部資源配置的空間有限,導致城商行資產、負債期限結構匹配難度加大,存款利率的頻繁波動將很可能造成資產業務出現虧損,使之面臨更加嚴峻的利率風險。2.流動性風險將不斷加劇。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持續推進,同時“余額寶”、“P2P融資平臺”等新型互聯網金融工具的快速發展,金融機構在存款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加之利率市場化條件下頻繁變動的存款利率,商業銀行將不得不被動收緊其流動性,流動性風險將不斷加劇。對于城商行而言,由于流動性風險管理大都未實現科學化和系統化管理,流動性管理相對滯后,加之城商行前述所說面臨的單體規模偏小、內部資源配置手段有限等諸多劣勢,一旦市場流動性出現較大沖擊,或發生突發性事件,對其流動性造成的影響往往更大。3.傳統盈利模式面臨嚴峻挑戰。國際經驗表明,利率市場化將對商業銀行構成巨大的盈利與風險壓力,存貸利差將急劇收窄,甚至引發倒閉現象。長期以來,我國商業銀行都以傳統的存貸款業務為核心,經營利潤嚴重依賴利差收入。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的逐步推進,存貸款利率浮動區間擴大直至取消,商業銀行為爭取優質存貸款客戶,勢必進一步提高存款利率和降低貸款利率,凈利差的波動相應加大,利差收窄,從而導致商業銀行利差收入不斷減少;同時,商業銀行在經營過程中,將不得不加大資產負債管理,經營成本進一步提升,導致盈利水平進一步下滑。對于城商行而言,由于中間業務占比遠低于銀行業平均水平,對利差的依賴度遠高于大型商業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利率市場化對其帶來的沖擊相對更大。4.傳統業務優勢將進一步削弱。在利率市場化的條件下,商業銀行為大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道路顯得愈發狹窄,而為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從簡單、被動地貫徹外在的監管要求,已經逐步轉換成銀行業自身發展的內在需求,成為銀行業客戶結構轉型的重要方向和新的業務增長點。近年來,無論大型商業銀行還是股份制商業銀行紛紛設立了自己專門的小企業信貸服務團隊,城商行賴以生存的客戶群體不斷的被蠶食,生存空間不斷被擠壓,傳統服務中小企業的優勢進一步被削弱。5.信用風險防控形勢更加嚴峻。一般而言,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在利率完全市場化的背景下,長期被壓制的存款利率將出現大幅反彈,進一步提高商業銀行的經營成本。為了完成利潤的增長目標,商業銀行將更加傾向于把貸款投向愿意支付更高利率的借款人;同時,由于銀行貸款利率的提升,也進一步提高了借款企業的風險偏好,企業為支付更高的貸款利息并追求合理的收益,可能將大量的信貸資金投向高風險領域,導致企業的經營風險加大,并造成正常利率水平的資金需求者和低風險項目被擠出;上述兩方面的原因,勢必會導致銀行整體資產質量的下降。對于城商行而言更是如此,在存款利率擴大浮動區間的政策出臺后,城商行不約而同的采取了將存款利率全部一浮到頂的政策,資金成本迅速增加,為保持合理的利潤,城商行不得不通過提升貸款利率水平提升盈利能力,但是由于城商行的客戶群體主要以中小企業為主,其面臨的信用風險與大型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比較而言,風險防控形勢更加嚴峻。
四、利率市場化條件下城商行采取的對策
由于利率市場化所引致的存貸利差迅速縮小,長期依靠傳統業務的城商行將面臨較大沖擊,如何應對利率市場化帶來的挑戰,結合前述利率市場化對城商行影響的分析,認為城商行應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推進利率管理體系建設,加速提升利率風險管理能力隨著利率市場化的不斷推進,利率波動對商業銀行經營的影響越來越大,商業銀行應加速推進利率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對于利率風險管理尚剛剛起步的城商行更應如此。一是主動根據巴塞爾委員會制定的銀行穩健利率管理的核心原則,積極推進利率風險內控機制建設;二是建立科學的存款定價模型,盡可能將資金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科學的存款定價對城商行負債業務穩健發展更為重要;三是加強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確保利率敏感資產和利率敏感負債相匹配,降低利率波動對其盈利水平的影響;四是加大利率風險管理的金融衍生工具研究,積極運用一些成熟的規避利率風險的金融衍生工具;五是建立利率風險快速響應機制,對于金融市場或同業的利率變動能夠快速做出響應,降低利率風險對銀行正常經營的沖擊。
(二)實施差異化、特色化發展戰略,提升盈利能力和水平在利率市場化背景下,大型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紛紛將客戶拓展延伸至城商行傳統的優勢領域———中小企業客戶群體,城商行的生存空間進一步被壓縮。為此,城商行應堅持走差異化、特色化發展道路,實現與大型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錯位競爭的目標。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服務中小企業的優勢。在中小企業市場長期的深耕細作,使城商行在中小企業信貸管理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貸款利率與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處于劣勢的現狀下,城商行應充分發揮經營機制靈活、決策鏈條短、審批效率高等優勢,解決好中小企業“短、頻、急”的資金需求,為中小企業搶抓商機,提升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水平,加強核心客戶群體的構建,穩固自身傳統中小企業信貸市場傳統優勢;另一方面,城商行應進一步加強研究,打造自身特色,在中小企業信貸市場中,實現與大型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特色化、差異化競爭的目標;同時,緊緊抓住政府支持小微企業的系列政策,將客戶群體從中小企業群體向小微企業群體延伸,減弱大型商業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對自身客戶群的沖擊,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
(三)加強金融服務和產品創新,不斷降低利差收入占比在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利差收入的迅速減少將倒逼城商行拓寬業務范圍和收入來源,增加非利息收入,特別是中間業務收入。一方面,城商行應當加強服務的創新,實現以產品為中心向客戶為中心的轉變,通過為客戶提供全方位、差異化的服務,充分挖掘客戶的各種業務資源,通過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實現效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城商行應當高度重視金融產品的創新工作,根據自身的客戶定位,不斷加強金融創新、完善產品體系,進而改善自身的盈利模式。
(四)加速推進跨區域經營戰略,充分發揮規模經濟效應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受“單一城市制經營”的制約,城商行發展曾長期面臨當地市場規模有限、市場占有率高位運行、貸款行業集中度高企等一系列制約因素,區域性特征明顯。在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城商行機構網點、涉及的區域有限,不僅內部資源難以實現有效的優化配置,同時也難以發揮規模經濟效應。正如前述所說,2006年以來城商行跨區域經營戰略的實施,迅速壯大了城商行的實力,緩釋了“單一城市經營制”的系統性風險,增強了金融服務社會的能力,規模經濟效應進一步體現。因此,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城商行應當加速跨區域經營的步伐,充分發揮規模經濟效應,通過跨區域經營的快速發展解決遇到的利率市場化問題。
(五)加強同業機構聯合,抵御利率市場化帶來的沖擊對于城商行而言,無論在產品還是服務等多個方面,都難以與大型商業銀行和股份制銀行進行正面競爭。在此背景下,城商行可通過加強城商行之間的合作,充分發揮各自優勢,互通有無,實現雙贏,不失為應對利率市場化的好方法。此外,城商行還可以通過積極引入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等實力較強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戰略投資者,換取其在網絡、信息、產品和服務等方面的支持,也可有效提升自身應對利率市場化沖擊的能力。由于城商行在應對利率市場化過程中處于弱勢地位,從推動城商行健康發展、維護金融穩定的角度,建議政府在利率市場化過程中對城商行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如給予城商行更多先行先試的機會,使城商行更早適應存款利率市場化環境;同時,實行差異化的監管政策,先行弱化或取消城商行的信貸規模管理等行政限制,為城商行應對利率市場化沖擊提供更加寬松的外部政策環境;此外,在城商行跨區域經營方面給予更大的政策支持,通過發揮城商行規模經濟效應,提升城商行應對包括利率風險在內的各類風險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坤,歐明剛.2014年城市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報告[J].銀行家,2014(9):28-53.
[2]劉仁龍.利率市場化對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影響分析[J].吉林金融研究,2012(2):7-11.
[3]巴曙松.我國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分析[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13(4):27-37.
[4]閆海燕.利率市場化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及對策[J].中國市場,2011(44):41-46.
[5]姚明德.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及對策[J].金融會計,2014(1):19-26.
[6]巴曙松等.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影響的國際經驗及啟示[J].農村金融研究,2012(1):53-57.
[7]李菁楠,任森春.利率市場化背景下存貸利差對商業銀行盈利能力影響的實證分析[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7):90-93.
作者:劉學祥 趙一邁 單位:萊商銀行菏澤分行業務部 山東省菏澤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