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規范成本管理對項目建設的意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分析了項目建設中以成本管理為主線的原因,從項目決策、進度目標、質量目標、合同規劃等方面,闡述了規范的成本管理對項目建設的順利開展所起的作用,以實現成本、進度、質量的協調發展。
關鍵詞:
成本管理,進度目標,質量目標,合同
自20世紀80年代同濟大學丁士昭院士將工程項目管理概念引入中國起,工程項目管理被理解為三大控制———質量、進度、成本,但是直到現在,很多企業和項目都不能將這三大控制融匯貫通,最直白的體現就是,這些三大控制的管理者經常相互掐架、推諉,各抒己見,決策者舉棋不定,最終導致項目進展受到延遲。是什么導致了這些管理者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的盲動和不協調———沒有貫徹始終的主線工作和明確的目標,這是長期以來經驗教訓的總結。雖然理論界有很多關于造價管理、進度管理或者技術管理這些單方面管理控制的研究成果,但對三大控制協調管控的探索大多都是在實踐中進行,成功的房企經過長期的摸索建立了以成本管理為主線的管理流程,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里包括排名前十、年銷售千億的萬科、萬達、中海、龍湖、世茂,它們通過建立以規范的成本管理為主線,以合同為媒介融入進度、質量管理工作,樹立明確的目標管理職責,不僅解決了進度和質量的要求問題,同時實現了項目銷售后的利潤目標。
1成本管理可以成為主線工作的原因
由于長期以來成本管理被看作是一個輔助、后勤工作,突然提出要以成本管理為主線,很多在一線從事質量管理和進度管理崗位的管理者或許不容易接受,他們認為是質量管理和進度管理直接造就了項目的拔地而起,他們的工作才是引領全部工作的重心,但是這里并不討論三大控制孰重孰輕,我們關心的是這三大控制哪一項能從始至終貫徹項目建設的全過程,哪一項工作能在實際工作中起到承上啟下的聯系作用,只有成本管理。簡單而言,項目還在土地招投標的時候,我們就開始成本計算,籌劃著拿地成本;進入到項目立項階段,我們就要做好可研,其中投入產出分析是重要的一個章節,同時投入產出分析又將進度和技術聯系在一起,因為經濟分析需要考慮時間價值和技術方案;項目進入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時,技術分析才正式拉開序幕,同時成本測算是決定技術方案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據,此時的技術分析是要在成本的框架內進行,否則只有投入沒有產出的技術論證最終只會以“供血”能力不足而失敗告終;項目進行到招投標階段,正是成本管理中的招投標確定了合理的實施單位,為質量和進度提供了實施主體,將管理主體和實施主體聯系到一起;項目進行到實施階段,各項變更簽證、認質認價等等這些過程中的風險管控都離不開成本測算;項目竣工驗收后,質量和進度目標都得到實現,相應的管理工作也基本結束,但成本結算還在進行,最終的結果影響著項目的收益大小。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三大控制中,只有成本管理工作自始至終貫穿著整個項目建設的全過程,每一個階段的成本分析都是下一個階段成本計算的依據和上限,同時成本分析的基礎是立足于技術分析,反過來又指導下一階段的技術工作,不同階段的成本分析承上啟下,又聯系著不同階段的技術分析論證,所以成本管理作為工程項目建設管理中的主線工作是由實際工作開展的需要決定的。
2規范的成本管理對項目建設的順利開展所起的作用
規范的成本管理立足于技術分析,聯系著進度管理和質量管理工作,統籌進度目標和質量目標的實現,以資源的稀缺性和效益最大化為客觀規律約束著技術論證和進度安排,形成明確的目標管理體制和責任體系。規范的成本管理作用主要集中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前期的成本管理為各項工作的開展規劃了一個約束條件和參考標準。項目開展之初,決策者經常面臨一個問題:我要做一個什么樣的項目。如果沒有條件約束,建議會如同雪片一樣飛來一大堆,讓決策者無從決定。那么一個建設項目面臨的主要約束條件有哪些,歸根結底無外乎環境、技術和經濟。環境是客觀存在的,由環境引申出技術和經濟的約束條件,根據潛在客戶類型、所處區域特征這些環境因素決定了建筑物的業態和所應具備的功能要求,要實現這些要求有很多技術方案,每一種技術方案對應著不同的投入;而所處地域的市場供求關系、融資環境又決定了建筑物未來的銷售價格和投資能力,這些因素反過來決定了方案選擇、建造標準、合同范圍和模式,整個相互決定關系如圖1所示。所以成本管理的早期介入正好可以為后期各項工作的開展和決策提供依據和參考標準。第二,以量化了的成本目標帶動形成進度目標和質量目標。項目立項后就開始面臨一系列技術方案和時間安排問題,很多項目從這個階段就開始無休止的爭執,最終導致項目不能按既定的目標完成項目交付和收益,其中主要原因在于立項過程中不科學的決策產生了不明確、不合理的目標,同時這樣的目標也缺乏強有力的執行信念,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不知道這樣完成項目有什么意義。而通過將量化的成本目標擺在所有人面前,并且告訴諸位這個目標是靠工期和質量的實現才能達到的,這個項目完成的意義或許對每個參與者來說就很明顯了,這樣下來的爭執就有了針對性和共同的目標。
不可否認,項目的合理工期是由技術要求決定的,但經濟工期卻是在技術實現的基礎上由成本目標決定,大多數情況下決策者往往關注合理工期,而忽視了經濟工期,主要原因在于沒有成本目標做參考,但很多項目的決策者到了項目實施階段才開始意識到工期設置的與市場需求不符,不斷的調整工期目標,然后導致了承包方的各種索賠。所以在考慮資金時間價值的基礎上設定的成本目標為進度目標的設定提供了依據。而質量目標或許對于很多管理者來說過于抽象和無法設定,但如果跟成本目標聯系到一起,質量目標對應的就是建造標準,更通俗的說法是交房標準,不同的建造標準對應了不同的投入產出。客戶需求、業態功能不可能無限放大,也不能偷工減料,在合理的銷售價格和有限的資金投入條件下,質量目標通過建造標準得到清晰的反映,建造標準的明確為決策者提供科學合理的依據,避免了過度浪費或者功能缺陷。第三,合理的合同規劃預先解決了施工分工的爭執,而且理順了施工內容和先后順序。成本管理中有一項很重要的細節化工作就是合同規劃,以前很多項目的管理者都會面臨這些問題:究竟總包可以做多少施工內容,還有哪些施工內容需要委托其他專業隊伍來完成,哪些材料設備直接從廠家購買可以免除大筆的總包采購費用。很多企業因為沒有通過成本管理的主線工作預先對自身能力和市場勞動分工進行清醒的分析,經常在合同實施過程中先將項目整體一股腦扔給總包,然后實施時發現對自己不利,又從總包手中一一剝離出來,導致總包和管理者矛盾不斷,索賠不斷。成本管理的主要對象之一是合同,在設定成本目標中的費用時必須理順施工內容,并將其打包到不同的合同中,這個過程就是對整個項目實施進行部署的過程,我們將這個過程稱作合同規劃,這個工作需要對建造標準有清晰的認識和設定,然后才能分解出施工內容,進而又可以根據這些內容的施工順序細化設計出圖時間、招投標時間、施工完成時間完成一系列項目建設的部署。
3結語
在“三嚴三實”的嚴格要求下,如何在工程建設領域把“三嚴三實”的重要思想貫徹到實際的管理工作中是目前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本文提出將成本管理工作主線化、規范化、制度化,并以此為介質將進度管理、質量管理融合起來,讓目標設定的更加具有現實意義和可操作性,并將決策的科學性和透明化得到體現,讓“嚴以用權”“謀事要實”更好的落實到具體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中,齊心協力的將三大控制為工程建設的正方向服務,保證項目建設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聶增民.我國工程項目管理實踐研究[J].建筑經濟,2015(5):27-30.
[2]張楊.淺談房地產企業的成本管理[J].江西建材,2016(1):260.
[3]張凱.談項目管理中的成本管理[J].山西建筑,2014,40(34):239-240.
作者:吁元銘 單位:陜西省西咸新區灃西新城開發建設( 集團) 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