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改變機制迎接市場經濟新挑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我國恢復“關貿總協定”日期的日益臨近和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制的逐步確立,我們半導體器件行業受到了巨大的市場壓力,產品一再大幅度降價,使我們微利企業捉襟見肘,逐步滑向虧損的邊緣。在這個嚴峻的戶現實面前,是坐等國家幫助,抑或重砌爐灶、另謀他業?還是咬緊牙關堅持下去?對此,我廠經過反復研討,在總結近幾年實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于今年確定了我廠的發展方向,這就是以形成規模經濟,提高經濟效益為目標,以深化改革、轉換經營機制和引進外資為手段,力爭用2年時間,把我廠建成以半導體器件生產為主,多種經營共同發展的集團型企業。下面是我們對企業發展的思路和做法。
1堅持半導體器件生產為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在當前生產半導體器件幾乎無利可圖的條件下,為什么還要堅持以生產半導體器件為主呢?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首先,從半導體器件的市場需求來看,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都有著廣闊的市場。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1991年的半導體分立器件年需求量約為50億只,有24億只靠國外進口。國際上半導體分立器件的需求量也呈上升趨勢,預計1995年將達到692億只。如此巨大的市場,為我們發展半導體器件生產提供了可能性。發展半導體器件生產是大有可為的。第二,從我廠實際情況來看,經過“六五”期間的技術改造,我廠的生產工藝裝備已達到國際上/廿十年代初的先進水平,與臺灣、韓國的一些廠家相仿。而且經過二十多年的生產實踐,我廠已形成了素質較好的技術力量和管理基礎。產品在國內市場也具有較高的信譽,還具有適合半導體器件生產的特殊廠房,這些都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如果另謀他業,無異是揚短避長,也是一種很大的浪費。第三,目前企業面臨的困境,主要是受進口產品的沖擊。具體地分析一下,我們生產的半導體器件在質量上已基本達到了國際水平。最大差距在于價格。而造成差距的原因就是我廠的生產沒有達到規模經濟的水平,成本居高不下。目前,國外的二極管生產企業年產一般達到幾十億只,而我廠才5千多萬只,僅為國外廠的1/50~1/100。這種規模上的差距直接造成了我們竟爭中的劣勢。所以只要我們能在發展規模經濟上取得突破,完全可以和進口產品一爭高低。由此可見,我們的半導體器件生產并非死路一條,而是有著發展的可能性與必要性的。
2引進外資是加速形成規模經濟的有效途徑
盡快發展規模經濟,以進一步降低成本和售價,是我們半導體器件企業參與國際、國內競爭的根本出路。從當前實際情況來看,引進外資,興辦中外合資企業無疑是加速形成規模經濟的一種有效途徑。這是因為:第一,要發展生產規模必須有一個與生產同步發展的市場,不然企業無法承受。興辦中外合資企業就可以借助外商較快進入國際市場,擴大市場銷路,為擴大生產創造重要的條件。第二,興辦中外合資企業有利于學習借鑒國外規模生產的工藝技術和管理方法,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第三,發展規模經濟,必然需要增加投入,包括添置設備、工夾模具、增加流動資金,而企業由于效益不好加上前幾年借的貸款未還清,很難籌集。引進外資正好可以彌補這方面不足。第四,興辦中外合資企業有利于轉換企業經營機制和轉變人的思想觀念,使之適應市場經濟的需求。
我廠的實踐也充分說明了引進外資是促進規模經濟的有效途徑。1986年我廠從美國引進以)41塑封二極管生產線,由于市場銷路、設備能力不配套等原因,年產量一直在一千萬只左右徘徊,幾乎年年虧損。1991年下半年,我們拿這條生產線與香港海灣電子有限公司合資,雙方以設備投入形式組建了中外合資上海新玻電子有限公司,使這條生產線形成子較強的規模生產能力。該公司于今年2月份投入試生產后,由于設備配套,在管理上吸取了國外的先進經驗,紀律嚴明,重獎重罰,職工收入與生產直接掛鉤,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產量逐月上升,銷售供不應求。至10月底,已累計生產銷售芯片5億2千萬只,各類成品管l億2千萬只,并已形成了三大類產品,月產成品210。萬只、芯片1億只的生產能力,產品質量和成本都已達到國際水平,產品大部分進入國際市場,已創匯141萬美元,從9月份已開始盈利。預計明年生產將穩步提高,達到月產成品管220。萬只、芯片2億只。由于合資雙方都較滿意,今年下半年,又增加了整流器件SMD(貼片封裝)合作項目,目前設備已全部到位,正在進行安裝調試,預計明年初即可投入試生產。
為了進一步形成半導體器件的規模生產,我們決定把另外兩條生產線即以)35開關穩壓二極管生產線和玻璃鈍化二極管生產線都拿出來與外商合資,目前正在積極洽談,力爭明年完成,使我廠的半導體器件規模生產有一個明顯的飛躍。
3發展多種經!是企業在市場經濟激烈競爭中的明智選擇
在堅持一業為主的同時,還必須因地制宜.地發展多種經營,這是與半導體器件生產相輔相成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我廠發展思路中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我們認為,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發展多種經營都是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立于不敗之地的明智選擇和實際需要。具體地說有以下四方面的原因。第一,隨著規模經濟的發展,企業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現有職工明顯過剩,發展多種經營就可以妥善安置這部分職工,第二,半導體器件生產總有起伏,有了多種經營就可以互相支持,所謂東方不亮西方亮,不至于造成企業的大起大落;第三,從我國社會需求看,具備了發展其他產品門類和第三產業的條件;第四,企業也具備了發展多種經營的條件,如場地、技術兒才、設備等。因此,我們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制訂了發展多種經營的規劃,具體有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積極籌建上海無線電十七廠電子設備浦東分廠,以本廠設備儀表科為主體,充分利用浦東開發的優惠政策和本廠專用設備儀表制造能力,建立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分廠。目前,已基本完成了項目談判,預計明年上半年可正式開業。
(2)充分利用半導體器件生產的優勢,大力開發研制電子模塊,目前已成立了模塊開發小組,初步完成了市場調研,正在組織工藝攻關,待條件成熟,即成立電子模塊分廠。
(3)開發燈具生產,以目前已研制成功的電子整流器為基礎,積極與外方合作,力爭今年通過美國UL試驗,明年打入美國市場,在擴大批量的同時積極尋找合資伙伴,爭取建成一個燈具中外合資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