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常態下房地產業可持續發展機制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自我國住房體制改革以來,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房地產業占據的地位愈加重要,其發展與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息息相關,更能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及幸福指數。為推動房地產業更快更好地發展,少數房地產企業盲目追求自身利益,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謀求發展,導致大量問題逐步顯現,如無序開發、結構失衡、環境污染等,這對我國和諧社會的構建及發展極為不利。面對房地產業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深化,必須要“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認識房地產業的新常態,實現房地產業可持續發展,拉動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為人民大眾謀福利。
關鍵詞:新常態;房地產業;可持續發展
一、當前房地產業發展現狀
自2015年第二季度以后,房地產市場銷售逐步呈現出復蘇現象。由2015年4月開始商品房銷售面積當月值同比增速由負轉正,之后增長幅度越來越大。2016年在去庫存政策及較為寬松的貨幣政策下,房地產銷售市場仍較為火熱。2016年3月銷售面積當月值同比增速為37.66%、4月為44.07%、5月為24.24%,仍高位不下。為更好地分析我國近年來商品房銷售面積當月值及同比增速,可由圖進行分析。由城市層次分析,差異較大。2016年2、3月一線城市銷售達到頂峰,2月同比增速為41.17%,3月同比增速為51.21%,但由4月份銷售規模降速較大,4月銷售同比增速降至0.31%,5月銷售同比增速降至-6.71%。但二線城市仍具有較高銷售增長速度,3月銷售同比增速為115.27%、4月為86.32%、5月為43.25%。清理庫存為三線城市的主要任務,提供信貸刺激消費,且降低土地供給,避免產生新庫存。在2016年3月份時三線城市銷售達到頂峰,4、5月份放緩速度,3月銷售同比增長速度為54.15%、4月為47.36%、5月為15.31%。因2016年房地產業整體呈現量價齊升的火爆發展形勢,也給2017年1-6月份房地產業發展帶來了極大壓力。在經濟下行的容忍度不斷加重的情況下,調控政策整體呈現出較高收緊狀態,進而對房地產發展造成極大影響,增長速度也會隨之減緩。
二、影響房地產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
1.房地產市場因素
商品房銷售額、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及住房貸款額為房地產市場的主要因素,整體來講,近年來我國房地產市場處于顯著上升階段。由整體供求角度分析,我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額不斷增加,具有良好的投資形勢。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高端住房在市場上的占據比例逐步增多,特別是在中等收入群體得到了進一步推廣。中小戶型中低價位住房比例較小,處于供給結構失衡狀態。特別是在住房價格不斷增長的今天,即便是經濟適用房,在居住環境、配套設施及質量等方面競爭壓力的不斷加大,價格也水漲船高,在一定程度上嚴重縮減了供給空間。
2.城市環境因素
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公共汽車營運路線數等都是城市環境因素。隨著城市建設用地量的不斷增多,為滿足經濟發展需求,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逐年縮小。這與城市化建設規劃、城市化改造等關系密切。但其社保、醫保、社區服務等政策體系卻較為滯后。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交通愈加便利。“城市公交優先”發展戰略的實施,為緩解城市交通壓力提供了可靠保障。但當前公交車營運線路并不能全面覆蓋到各個縣域,特別是偏遠地區。這就表明公共交通工具覆蓋率小、數量不足且工具類型單一,地鐵建設力度小等,交通不便,將對房地產業發展造成極大影響。
3.社會生活因素
為追求經濟快速發展,部分城市往往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獲取更多投資機會。因經濟總量不足在城市規劃用地方面占地面積較大的為工業用地,加之人均公共綠地面積不足、城市道路用地少等因素,導致自然環境調節城市溫度、濕度及氣候的能力逐步減小,且增加城市交通壓力,市民無法享受到良好的生活環境,進而無法實現房地產業可持續發展。4.能耗污染因素城市過度開發,將進一步惡化城市環境。同時,人均生活水平的不斷增加,私家車擁有量越來越多,將產生嚴重的城市能耗污染問題。
三、新常態下房地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機制分析
1.調整房屋供給結構,完善房地產金融支持體制
國家自2010年后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明確了保障性住房建設的重要性。河南省作為中原地區,在積極貫徹各項方針政策的同時,進一步加大了建設保障性住房的力度,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商品住房結構不合理帶來的不利影響,且對房地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靠保障。由房地產層面出發,應嚴格控制高檔住宅建設量,如大戶型住房、別墅等,嚴格審核開發商的開發行為,由本質上對空置房增加量加以嚴控。同時,為滿足大多數居民住房需求,應根據城市建設規劃實際情況,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應量,如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等,政府也應對經濟適用房加大資金投入,且在此類保障性住房建設給予優惠政策,滿足中等收入人群購房需求。新常態下房地產可持續發展與金融信貸支持密不可分。根據城市發展現狀,以房地產企業為主體,對信譽良好、經驗豐富的企業大力培植,并鼓勵金融機構積極與此類企業相互協作,共同開展和房地產業具有關聯性的金融服務項目,在房地產金融類型不斷豐富的同時,保證其市場運行良好。除此之外,政府對銀行起到監督、督促作用,加大信貸資金管理力度,降低金融風險,在積極執行各項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加大房地產業各類貸款監管能力,提高房地產市場準入門檻,為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依據。
2.強化房地產相關公共配套設施,實現房地產開發生態化
新常態下,為滿足房地產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必須重視生態化建設。在全國能源消耗方面,房地產業建筑能耗所占比例就達到了3/10以上。為實現節能減耗的目的,要求先增強人民大眾的節能意識,這需要政府、各類組織單位做好規劃、宣傳工作。由根本上控制建筑能耗,如建筑節能標準的制定、節能環保材料的應用等,以此實現節能低碳環保發展。城市整體物質空間布設應具有合理性,如環境休閑設施、綠化面積等都需滿足相關標準覆蓋率,不能一味追求經濟利益,應做到城市整體規劃科學、可行,對建筑密度加以嚴控,確保光照充足,并對整體建筑生態環境加以改善。特別是小區管理要做到以人為本,從居住者的心理角度出發,實現可持續發展。
3.降低地方經濟發展對房地產的依賴性,整頓及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
現代經濟學理論分析,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進出口,其中對消費、投資具有巨大拉動力就是房地產業的發展。房地產業的發展不僅能夠完善城市基礎建設體系,還能促進城市現代化發展,進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下,由政府層面分析,針對房地產業,必須建立健全各項法律法規,在管理過程中明確政府的地位、職能、義務,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究”,防止因職能不清晰、管理不到位導致房地產市場混亂。在中部崛起政策支持下,河南省處于中部核心位置,在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必然大幅提升建筑用地需求量,此時必須保證房地產用地合理。要做到土地空間結構科學調整及充分利用,確保土地資源在時間、空間方面有序推進,通過政策扶持,合理配置房地產基礎資源,實現土地市場競爭公平、公正。
4.重視環境保護,維持生態平衡
人口、資源及環境三者之間和諧發展是房地產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需求,在開發房地產時應做到保護生態環境,在滿足人們住房需求的同時,同樣要提供美好、舒適的生活環境。不能打著經濟發展的名號,破壞性開發。要求在現有基礎上,最大限度降低環境損害程度,盡可能不占用生態林地、人文古跡、耕地等。同時,還應加大房屋質量監督力度,嚴禁豆腐渣工,不得使用劣質有毒建筑材料,嚴格排查建筑材料進貨渠道、廠家資格,在流通環節消除劣質材料。同時為滿足可持續發展要求,降低能耗,在做好建筑布局創新,選取新型節能材料,盡最大限度降低建筑能耗。結束語綜上所述,新常態下,在房地產行業發展中引入可持續發展理念,分析影響房地差可持續發展的因素,并針對當前我國房地產業發展現狀,提出房屋供給結構調整、住宅產業化及環境保護等對策,推動房地產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孫澤宇.房地產業在我國的重要地位及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探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6(19)
[2]閻秋序.房地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及發展趨勢[J].改革與開放,2016(06)
[3]ChinaIndexAcademy;.未來五年(2016-2020)中國房地產市場趨勢展望[J].中外建筑,2016(03)
作者:張倩 單位: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