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南州水利經濟循環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加強水資源的科學管理
水是農業和農村的命脈,也是工業和城市的命脈。合理地配置有限的水資源,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經濟效益,制定統一的、科學的、切實可行的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規劃,依法治水和管水,是科學管理水資源的根本保證。
a)強化科技興水的認識,建成更加規范化、標準化的水利工程。作為工程性缺水嚴重的黔西南州,全州各部門、各級領導乃至全社會每一個公民,都要有一種“危機感”和“使命感”,增強節水意識。要認真做好項目的規劃、設計和立項等前期工作,保證科學立項,作好經濟分析論證,做到技術可靠,經濟合理,既符合群眾的心意,又能體現國家支持農業發展的要求。
b)堅持全面規劃和綜合利用的原則。按河流水系、縣市和經濟發展要求,做好水資源的調查、評估、需求預測、綜合平衡工作。經批準的規劃是水事活動的基本依據,各縣市、各部門要按總體規劃的要求,對水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利用。
c)充分利用現有水源,發展節水型農業。水管單位要研討節水灌溉制度、節水灌溉方式、節水耕作技術、種植節水作物等;要推廣節水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制定水資源科學管理制度,實行計劃用水、節約用水、科學用水、制度管水,有效地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d)運用行政、法律手段,依法治水和管水。政府和有關職能部門通過法規、標準、制度、規劃及控制市場行為,鼓勵節水,約束浪費,促使用戶主動改變消費行為和方式,提高用水效率,減少用水需求,從而實現節水型經濟。
2強化對水利工程的經濟意識
水利經濟遲遲不能實現良性循環的一個主要原因,除水利工程自身存在著社會效益大、經濟收入小的特點外,主要是過去長期存在著重建輕管的現象。在設計、施工、管理上普遍存在重技術、輕經濟,重主體、輕配套問題。克服這些舊的觀念,強化水利經濟效益意識,是水利經濟走向良性循環的重要一環。
a)改變工程設計沒有正規經濟評價的狀態,強化對水利工程建設的經濟分析與評價。今后的水利工程建設應嚴格按照國家和有關部門的規范要求,由經濟評估的專業人員進行正規的經濟分析與評價,否則設計文件應不予審查。在經濟分析評價中,除進行經濟分析外,還必須進行財務評價或研究財務執行方案,連同設計文件經主管部門審查批準后,作為今后水管單位開展水利經營活動的法律依據。
b)改變重主體輕配套狀態,提高水利工程的經濟效益。水利工程效益是通過主體工程與配套工程的共同運用來實現的。在已建的水利工程中,相當一部分配套工程沒有同步建成,影響整體效益的發揮和水利經營管理單位的經濟收入。要把主體工程與配套工程作為一個整體,統一搞好規劃設計,同步進行施工建設,統籌進行調度與管理,保證工程效益的全面發揮。
c)改變管理方式,建立和完善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的經濟目標責任制,采取經濟手段提高工程效益。增強改革意識,打破水利基層部門花錢靠國家的習慣,促進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的自身發展。
3提高現有水利工程經濟效益的途徑
a)銳意改革,樹立觀念。水利建設與管理要適應改革的形勢,必須牢固樹立服務觀念、效益觀念、經濟觀念。
b)完善配套水利設施。根據國家和地方財力情況,對已建成的水利項目,爭取在短期內使現有工程逐步達到設計標準和取得應有的效益。
c)實行商品供水。嚴格按照黔西南州人民政府關于水價改革的文件要求供水和收費,將水費作為管理和維修工程的報酬,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既節約了國家投資,又使投工者得到合理的報酬。
d)多渠道籌措資金。一是加強水利基金的收取力度,使水利基金全部到位,用于水利建設;二是受益區群眾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適當集資和投勞;三是貫徹實行“誰投資、誰所有、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吸引社會閑散資金投入水利。
e)挖掘內部潛力。對現有水利工程進行技術革新和改造,使老化的工程更新,使工程的效益提高,以達到少花錢多辦事、辦好事的目的。
f)發展水利綜合經營。首先是正確認識水利綜合經營的作用,在水利隊伍內部要提高水利綜合經營與實現水利經濟良性循環關系的認識問題,從上至下重視多種經營,把搞好水利工程管理與開展多種經營有機的結合起來;其次是制定和完善水利綜合經營的優惠政策;再次是解決水利職工的待遇問題,調動職工發展水利綜合經營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