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雞肉和雞蛋價格波動規律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雞肉和雞蛋因具有白肉、高蛋白、低脂肪、低成本、健康食品的天然特性,逐漸成為人們餐桌上重要的營養食品。近年來,廣東省肉雞產量在90萬噸以上,占全國的比重達到7%,在全國排名第六,廣東年人均雞肉的消費增長幅度高于豬肉等其他主要肉類,在肉類消費總量中占比呈持續上升之勢。我國的禽蛋品種主要有雞蛋、鴨蛋、鵝蛋、鵪鶉蛋和鴿蛋等,其中雞蛋所占的比重約為84%,鴨蛋和鵝蛋分別為12%和3.9%,此外還有少量的鵪鶉蛋和鴿蛋和特禽蛋。據報道,中國人均禽蛋消費量在2007年已達到人均占有22公斤,遠遠超過世界平均水平,已經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平均消費水平相當。當今,雞肉和雞蛋已成為廣東民眾生活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其價格每次波動都會受到重點關注。因此,研究分析雞肉和雞蛋價格波動的規律,有利于提高對未來市場形勢的把握能力,為市場風險規避和宏觀調控提供決策參考。
一、數據選擇
本文研究數據由廣東省價格監測中心監測提供,雞肉和雞蛋價格數據為月度全省平均零售價格,數據選擇范圍為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其中,雞肉價格是白條雞的零售價格,雞蛋價格是普通雞蛋零售價格。
二、研究方法
隨著真實經濟周期理論(RBC)的產生和發展,濾波方法也得到廣泛的使用。HP濾波法是由Hodrick和Prescott于1980年在分析美國戰后的經濟景氣時首先提出的,這種方法被廣泛地應用于對經濟指標趨勢的分析研究中,其理論基礎是時間序列的譜分析方法,譜分析方法把時間序列看作不同波長,即不同頻率成分的疊加,而不同頻度的波動雜亂無章。通過頻率分析對時間序列進行分解,就可以得到該序列中不同頻率的成分。使用濾波方法濾去隨機擾動部分(這部分不代表實際經濟波動規律),抽出長期趨勢部分(長期趨勢部分被認為是與經濟政策等短期沖擊無關的趨勢部分,如人口、技術等趨勢的增長),留下實際周期波動部分。即將時間序列看作是不同頻率的成分的疊加,High—Pass濾波就是要在這些所有的不同頻率的成分中,分離出頻率較高的成分(中短期波動,C+I)和頻率較低的成分(長期趨勢T)。濾波設計的基本原則為:濾波能在保證性質不變的情況下抽取出指定頻段的波;濾波不改變任何波段的時間序列的時間對應關系;濾波算子不依賴于樣本時間點。對HP濾波可以有三種理解,其一,HP濾波可以看作是一個為了從時間序列數據中抽出一條平滑曲線而精確設定的算法,即提取長期趨勢;其二,HP濾波可看作一個特殊的射影問題,其目的是從時間序列數據中抽取某個和正交噪聲疊加的信號,即提取中短期波動;其三,HP濾波可看作一個近似高通濾波器(High-PassFilter),能分離出高頻成分和低頻成分。HP濾波法十分簡便有效,不單能夠有效消除非線性隨機趨勢,而且相位不變,這是這一濾波算子廣為流傳的基礎,不過該方法也由于存在不足而招致一些批評和引起一些爭論,如λ的選擇問題,但HP濾波經受住了考驗,獲得了廣泛的引用和認可,而且在對個算子性質進行比較時發現H-P(Hodrick-Prescott)型濾波算子濾波符合要求且濾波效果好,成為時間序列消除趨勢方法的一個基準。因此,本研究將選擇趨勢分解法中的H-P濾波法來對雞肉和雞蛋價格變化特征進行研究。具體做法是將時間序列數據分解成平穩變化的趨勢因素和周期波動因素。其基本原理如下:對于給定的一個時間序列{Yt},它包含趨勢因素Gt和周期波動因素Ct,其中:Yt=Gt+Ct=1,2,…,T.其原理是通過計算最小化實際值的波動和整體樣本的趨勢變化率來找出一個光滑的時間序列{Gt},使得下述目標函數極小化,即:.其中λ是對趨勢成分{Gt}波動的正的懲罰因子,在使用H—P濾波法時,對于λ的取值存在廣泛的爭議,一般經驗對于λ的取值如下:年度數據,λ=100;季度數據,λ=1600;月度數據,λ=14400。本文采用的是月度數據,所以λ取值為14400。根據H—P濾波法,對2007年至2015年12月期間雞肉和雞蛋價格波動周期進行了劃分,首先是將價格序列的趨勢因素和周期變動因素分解出來,得到雞肉和雞蛋價格周期因素變動序列,進而逐一分析兩者價格波動的周期性特征。
三、結果分析
本研究采用的統計分析軟件為Stata,一個完整的波動周期按照波谷—波谷來計算。
(一)雞肉與雞蛋的價格長期上漲趨勢顯著,短期波動頻繁且劇烈運用H—P濾波方法剔除價格波動因素,分解出雞肉和雞蛋價格的長期平穩因素。如圖1和圖2所示,雞肉和雞蛋的價格都呈現出長期不斷上漲的趨勢。雞肉價格從2007年1月的9.21元/500克大幅上升到2015年12月的16.68元/500克,累計增長了81.11%。雞蛋價格從2007年1月的4.10元/500克到2015年12月的6.01元/500克,累計增長了46.58%。從圖3和圖4中可見,雞肉和雞蛋的價格波動變化出現相類似的波動曲線,且期間兩者價格都出現高頻率的小波動,但基本長期趨勢都仍是上漲。假定R1=雞肉當期價格波動/雞肉當期價格,得到:當R1≥0時,即雞肉價格上漲時,其上漲幅度為3.28%;當R1<0時,即價格下跌時,下降幅度為4.62%。假定R2=雞蛋當期價格波動/雞蛋當期價格,得到:當≤R20時,即雞蛋價格上漲時,其上漲幅度為4.81%;當R2<0時,即價格下跌時,下降幅度為6.03%。
(二)雞蛋價格波動周期規律明顯,呈現一定的對稱性和重復性通過H-P濾波法,剔除價格長期趨勢因素后,可以得到反映價格波動的時間序列(如圖3和圖4)。按照波谷—波谷來計算的話,可以將廣東雞肉和雞蛋價格波動的周期劃分為3個大波動周期,6個小波動周期,具體如表1和表2:從波長周期來分析,雞蛋和雞肉的波長也呈現出3個大周期的規律性變化,一個大周期的時間大致為30—40個月,即平均3.5年。周期內出現逐漸變短,頻率加快的趨勢;從周期振幅來看,雞肉價格周期振幅在周期內出現強幅型、弱幅型交替性變化;而雞蛋價格周期振幅出現中幅型、弱幅型、弱幅型的規律變化。同時比較雞肉與雞蛋的價格波動變化發現,兩者變化具有明顯的關聯性。首先,從周期劃分來看,兩者的價格波動均可劃分為三大周期,六個小周期;其次,從波長來看,兩者周期波長均值近似18個月。基于以上價格波動規律分析,為了進一步驗證雞肉與雞蛋價格波動的相關性,本文對兩組數據進行簡單擬合回歸,結果如下:該擬合方程的為.說明該方程模型對樣本2R088,觀測值的擬合程度較好。雞肉與雞蛋的價格相關性通過了1%水平上的顯著性檢驗,且系數為正。具體來說,雞蛋價格每增加1元,雞肉的價格相應會增加2.4542元。這進一步驗證了雞肉與雞蛋價格存在顯著性的正相關性。
四、原因分析
從1至4圖和表看到,在每個小周期中,雞肉和雞蛋價格在第二季度出現最低價格可能性大,但兩者最高價(即峰值)出現時間各有不同,雞肉大多數出現在2月份(即春節期間),而雞蛋集中出現在9月份(即中秋節期間)。其原因可從供需關系方面分析:現在我國雞肉和雞蛋已逐漸形成規模生產,全年總產量變化不大,除發生重大疫情之外,可以認定雞肉和雞蛋總供給相對保持平穩。據廣東統計年鑒,近十年來禽蛋年產量為保持33萬噸左右,出售家禽保持11億只左右。在總供給量基本穩定情況下,雞肉和雞蛋價格變化主要受需求影響,特別是節日消費效應。春節期間(即2月份),按照我國民俗消費習慣偏好于大魚大肉,廣東民間素有“無雞不成宴”之說,雞肉成為春節期間必須消費食品,在春節期間雞肉總需求出現陡然增加,而雞肉總供給變化不大的情況下,必然推動雞肉價格大幅上漲;由于雞蛋不是春節期間必需消費食品,總需求不會出現陡然增大的情況,價格不會出現大漲幅的情況。春節過后,由于節日消費邊際效應遞減,雞肉和雞蛋總需求大幅減少,在供給相對不變情況下,雞肉和雞蛋價格開始下降,造成第二季度的雞肉和雞蛋價格逐漸回落到最低位。從9月份開始天氣逐漸轉涼,居民飲食偏好從清淡轉向高能量食品,再加上中秋節期間月餅生產需要,雞蛋總需求陡然增大,從而造成雞蛋在9月份價格大幅上漲;而雞肉不是中秋節必需食品,再加上肉類替代品較多,影響價格有限,雞肉價格在9月份變化不明顯。
五、結論與對策
(一)主要結論全省雞肉與雞蛋價格變化有共同特點,也有不同的方面。共同特點表現在三方面:一是價格長期上漲趨勢顯著,短期波動頻繁且劇烈;二是兩者波動周期性相同,存在大周期和小周期,每個大周期存在3個小周期,大周期時間長度平均為3.5年,小周期時間長度平均為18個月;三是兩者價格最低出現時間相同,在每個周期中,雞蛋和雞肉價格最低價出現在每二季度。不同方面是:兩者最高價出現時點不同,雞肉最高價位出現在2月份(春節期間),而雞蛋最高價位出現在9月份(中秋期間)。
(二)對策第一,要完善價格監測預警機制。以上研究分析表明,雞肉和雞蛋價格波動具有一定規律性,可以用H—P濾波法進行預測。所以,政府要建立價格監測預警體系,完善雞肉和雞蛋價格的報告制度,建立科學分析預警機制,根據雞肉和雞蛋的生長周期特點和價格規律及時預警信息,為生產供應者及時提供生產供應指導。第二,建立健全儲備機制。為了穩定雞肉和雞蛋價格,總供給要跟著總需求變化,要達到這方面的要求,需要建立雞肉和雞蛋定時儲放機制,當市場需要不足時進行收儲,即第二季度啟動收儲;當市場需求增大時可以投放儲備,即在2月份(春節期間)和9月份(中秋期間)投放儲備。以此調整雞肉和雞蛋市場供需平衡。第三,建立穩定供應機制。由于雞肉和雞蛋受節日消費影響明顯,在生產方面應加強生產調度安排,根據生產周期,加大節日前生產力度,使節日期間雞肉和雞蛋供應和需求達到適配,穩定節日期間供應。
作者:廣東農副產品價格異動預警評估模型課題組 單位:廣東省價格監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