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歐元國際貨幣地位范文

歐元國際貨幣地位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歐元國際貨幣地位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歐元國際貨幣地位

歐洲經濟貨幣聯盟(以下簡稱聯盟)的第三階段,也是最后的關鍵階段,定于1999年1月1日啟動。屆時,聯盟的參與國將采取不可撤銷的固定匯率。1998年5月2日召開的歐盟特別首腦會議批準了歐盟委員會于3月25日提出的首批11個“歐元國”的名單,確定比利時、德國、西班牙、法國、愛爾蘭、意大利、盧森堡、荷蘭、奧地利、葡萄牙和芬蘭為“歐元列車”的頭號班車乘客,成為歐元創始國。盡管成員國從1999年起將啟用新的歐洲貨幣———歐元,各成員國原有貨幣則仍可繼續在民間流通,但到2002年,歐元將完全取代各成員國國內流通的本國貨幣,即各成員國將不再發行和擁有自己的貨幣,而統一以歐元作為所有金融、貿易交易的計價貨幣。從這個意義上說,單一貨幣的實行將意味著歐洲貨幣金融體制的一場重大變革。歐元的產生,不論對歐元國家還是非歐元國家,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政府部門還是私人部門,貿易、投資還是金融領域都會產生程度不一的影響。或許在21世紀的某個時間開始,歐元終將成為世界上主要的國際貨幣。1999年即將來臨,歐元的誕生呼之欲出,考慮到歐元的國際經濟含義、作用與影響之大,人們對歐元的興趣越來越大,對歐元的研究也將更加深入而全面。本文擬從中長期角度對歐元作為國際貨幣的潛力、前景,以及歐元在未來國際貨幣新格局中的地位等方面作些探討。

一、歐元作為國際貨幣的條件與基礎國際經驗表明,從中長期看,一種貨幣是否能成為國際貨幣,主要取決于該貨幣所賴以支持的經濟體的相對規模,以及該經濟體在世界貿易中所占份額的大小,而該經濟體的經濟實力是最后的決定因素。從這個角度分析,歐元的優勢相當明顯。巨大的市場需求再加上歐盟強大的經濟實力及其在世界貿易中的份額為歐元成為國際貨幣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基礎。

歐元成為國際貨幣,其需求部分取決于歐元地區內部商品、勞動力市場的規模大小。如果內部商品、勞動力市場規模大,則歐元的替代性、相應地其對潛在的非居民持有者的吸引力以及為潛在的非居民持有者普遍接受的程度就會提高,反之則反是。由于本文是從中長期的角度來考慮,因此基本上可以將目前歐盟的15個成員國視為一個整體來分析,這是基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盡管首批歐元國只占歐盟15個成員國的大多數,歐盟的其余成員國英國、丹麥、瑞典和希臘因暫不愿加入歐元體系或未能達標而沒有成為首批歐元國家,但從中長期來看,歐盟各成員國最終極可能全部加入單一貨幣聯盟,因為貨幣經濟聯盟畢竟是大勢所趨,也是多數政治家、經濟家極力贊成的,而且總體來說是利大于弊。此外,歐元的國際貨幣地位的取得、鞏固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并不是歐元產生時便可一蹴而就的。

首先,從經濟總量方面來看(見表1),如以1991年購買力平價為基準,單一貨幣區(歐元區)的經濟規模與美國大致相當,美國為75760億美元,歐盟為74380億美元;如以1996年12月的匯率為基準計算,則其規模比美國大12%,美國為75750億美元,歐盟則是85040億美元。該地區如此大的經濟規模與實力,足以支持未來歐元的國際貨幣地位的獲得和鞏固。

首先,從經濟總量方面來看(見表1),如以1991年購買力平價為基準,單一貨幣區(歐元區)的經濟規模與美國大致相當,美國為75760億美元,歐盟為74380億美元;如以1996年12月的匯率為基準計算,則其規模比美國大12%,美國為75750億美元,歐盟則是85040億美元。該地區如此大的經濟規模與實力,足以支持未來歐元的國際貨幣地位的獲得和鞏固。

表1美國、日本、歐盟的主要經濟指標比較

國以1991年購以1996年12月1990-1996年1990-1996年1990-1996年1990-1994年別買力平價(PPP)匯率為基準的平均實際國內平均平均貿易余額占為基準的國內國內生產總值生產總值通脹率失業率國內生產總生產總值(10億美元)增長率(%)(%)(%)值的比重(%)(10億美元)美國757675752.02.76.3-1.6日本258343771.70.82.62.5歐盟743885041.83.610.2-0.9①

注:①不包括歐盟內部貿易。資料來源: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主要經濟指標》1990—1996年數據整理。

其次,該地區的對外貿易規模與多元化程度有助于未來歐元獲得和穩固其國際貨幣地位。這可以從三方面來分析:第一,從對外貿易規模來看,即使扣除歐盟內部之間發生的貿易額,歐盟的出口也高于美國的出口額,僅奧地利、法國、德國等成員國在世界貿易中所占份額的總和就高于美國所占的份額。據統計,如將所有成員國統計在內,1995年歐盟在世界貿易中的份額占20%多,而美國則遠遠低于20%。第二,由于歐元有利于國際貿易節省費用和快捷便利,它將為人們節省今天還要兌換德國馬克、法國法郎和意大利里拉時數以百億美元的費用,因此,在歐元地區開展貿易也更為方便。第三,從目前的數據來看,歐盟地區的對外貿易關系呈現多元化的格局(見表2),而且多元化的程度有望得以保持甚至進一步發展。

表2歐盟成員國1995年商品貿易流動狀況。單位:%國家進口來源出口去向美國19.718.5日本10.55.9中、東歐地區12.813.3遠東地區17.316.4拉美地區5.55.8其它34.240.1資料來源: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對外貿易統計報告(1995)。

再次,未來歐元幣值的穩定性也會影響其國際貨幣地位。歐盟從審慎的原則出發,設計了保證歐元穩定的基本制度,主要表現在:(1)確定歐洲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以幣值穩定為目標,并從制度上給予保證。歐洲中央銀行按德國聯邦銀行模式設計,但其制度設計更具獨立性;馬約明確規定,歐洲中央銀行理事會不接受任何國家的指示,也不對任何特定國家負責,在制定貨幣政策時除應兼顧其它宏觀經濟目標外,應以幣值穩定為首要目標,具有獨立決策權;馬約還明確規定歐洲中央銀行不得向各國政府提供信貸,也不準直接購買各國政府的債券。(2)制訂了經濟趨同化標準,確立了對財政赤字的非保護原則和赤字超標的處分原則。其中低通脹是幣值穩定的基礎,而限制財政赤字也堵住了財政赤字間接誘發通貨膨脹的途徑。(3)明確了歐洲中央銀行與各國中央銀行的關系,保證其匯率干預能力。根據馬約規定,歐洲中央銀行負責貨幣政策的制訂,各成員國中央銀行有義務執行歐洲中央銀行的指示,并承擔金融監控任務。此外,歐洲中央銀行還將擁有自己獨立的儲備體系,從而為歐元穩定提供了現實基礎。盡管歐洲貨幣聯盟(EMU)在機制上也存在一些制度缺陷,可能會影響到歐元的穩定及其國際地位,如歐洲貨幣聯盟只是試圖控制銀行信用,還無法控制財政信用,因而使社會總信用狀況還是難以得到有效的控制,特別是成員國財政政策的不協調可能會影響到歐元的國際貨幣地位。但我們可以相信,在歐元的運行初期,歐洲中央銀行為了建立信用,將會采取相應的措施如獨立的貨幣政策、美元儲備等來保持歐元堅挺。如上所述,歐洲貨幣聯盟取消了成員國中央銀行的調控權力,統一由歐洲中央銀行對各成員國進行金融監管和執行貨幣政策,這一史無前例的創舉雖然效果較難預料,但歐洲中央銀行為了站穩腳跟、建立威信,勢必會努力使歐元保持堅挺,以此證明其實力,并據此而推行其貨幣政策。從各成員國經濟的實際運行趨勢來看,到1998年1月,除希臘、英國、丹麥、瑞典以外的所有成員國,通脹率都低于2%,趨同情況良好。由于通脹水平是貨幣穩定的決定性因素,因而這種低通脹傾向預示著歐元的穩定;盡管實際利率偏高,但名義利率呈走低傾向,平均長期利率下降到了比較低的水平,利率趨同狀況良好;歐盟預算赤字已降到2.4%,各成員國的財政赤字狀況已大為改善。實際上,一些成員國的預算赤字已經消除;匯率總體上保持穩定。長期影響歐元穩定的一大難題在于,歐盟各國失業率居高不下,大大高于美國和日本(見表1),要使之下降,還有待于聯盟在解決勞動力市場上結構剛性問題方面做出努力。

最后,在規模較大的歐洲金融市場上,隨著歐元計價的金融工具的引入和交易,國內外借款者能以低成本籌措大量資金,從而使歐洲市場作為投資市場的廣度和深度不斷加強,隨著歐元工具或資產交易的逐漸活躍,歐元對投資人和證券發行人的吸引力將不斷增加,這也為歐元的穩定和堅挺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由于參與國眾多,歐元內部市場在規模上大于日本金融市場(當然,從目前來看,美國國內金融市場的規模比歐元地區市場要大)。歐元區內這樣一個大規模的金融市場的存在,也勢必增強歐元作為國際貨幣的吸引力。可以相信,以單一貨幣的大市場為依托,歐元為世界接受的程度將逐步提高,其國際地位也會不斷上升。

二、歐元發揮國際貨幣職能的前景展望一般來說,國際貨幣的職能包括國際范圍內的價值尺度、支付手段以及貯藏手段。在作為國際商品交易的計價貨幣方面,除了美元以外,德國馬克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擔負起了國際貨幣的職能。討論歐元的國際貨幣地位時,關鍵問題在于歐元未來的國際地位是否比德國馬克目前的地位要高,以及歐元作為國際貨幣是否能成為美元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從對以下幾方面因素的分析來看,未來歐元在國際經濟中將扮演比現在德國馬克更為重要的角色。

第一,作為價值貯藏的手段,歐洲一些貨幣已經承擔起這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歐元將可能承襲并提高這一地位。國際貨幣的價值貯藏職能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作為資產貨幣被私人部門貯藏;二是作為儲備貨幣為政府部門特別是中央銀行所持有。下文的討論將側重于后者。據國際清算銀行(BIS)有關統計,約有三分之一的國際資產以歐盟成員國貨幣計價,而美元資產占將近40%的份額,日元資產則不到15%。在國際債券發行中,這些貨幣所占的份額(見表3)大約與上述比例相當。由于美元在國際銀行貸款中占主導地位,美元在國際資本市場籌資總額中所占比例超過50%。另一方面,自70年代初開始,各國的官方外匯資產就一直呈多樣化的發展趨勢。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1973年美元在世界各國中央銀行的外匯儲備中所占的比重高達76%,今天這個比例已降至61%;而同一時期,由英國英鎊、德國馬克、法國法郎和荷蘭盾等四種貨幣構成的歐洲貨幣已由原來占整個外匯儲備的14%增至20%。如果從中長期觀點出發把其它歐盟成員國貨幣包括進去,則該比例還要高。

表3國際債券發行年份197519801985199019951996折合美元的發行總額(10億美元)19.938.3167.8229.9467.3708.8各種美元51.242.760.934.837.843.6貨幣日元0.44.87.213.417.710.9所占德國馬克16.321.96.88.015.614.1份額英鎊0.23.04.29.2.4.67.3(%)法國法郎1.83.00.94.22.76.5歐洲貨幣單位(ECU)-0.04.37.87.80.7資料來源: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秘書處,轉引自《歐元的國際經濟含義》,載《歐洲貨幣》1997年第10期。

當然,歐元的產生可能導致資產組合效應。實行單一貨幣后,匯率風險的消除會使聯盟各成員國金融市場上資產價格與收益率高度趨同,從而減少資產多樣化的需求,并有可能使歐元的國際需求降到聯盟各成員國現有需求加總的水平之下。但這種可能的效應也存在一些抵消因素。首先,歐洲金融市場效率、流動性的提高及市場深度的拓展勢必增強歐元資產在國際上的吸引力。其次,在宏觀經濟環境穩定(這也是歐盟委員會不遺余力之所求)的前提下,金融風險可能下降也勢必增加歐元作為“安全持有貨幣”的吸引力。

在歐元投入使用后,無論對發展中國家來說,還是對歐盟外部的主要工業國家甚至歐盟內部的非聯盟成員國來說,其中央銀行出于現實的需要,必然會嘗試性地持有一部分歐元金融資產,作為儲備的一部分。事實上,如果歐元在運行初期能夠保持德國馬克等主要歐洲貨幣的穩健趨勢,如果支持歐元的依然是強有力和值得信賴的貨幣政策,那么,國際經濟界就沒有理由不支持歐元。僅僅從歐洲地區看,歐元在未來國際金融格局中的影響也就必然會大大超過目前歐盟各國的現有貨幣,如德國馬克、法國法郎等。一旦歐元能夠相對堅挺并贏得國際市場的信心,各國對歐元的持有量就會迅速增加。從中長期來看,巨大的市場需求再加上歐盟強大的經濟實力及其在世界貿易中的份額,這一切均為歐元成為國際儲備貨幣奠定了基礎。基于上述認識,我們認為:歐元產生以后,至少從中長期來看,歐元會成為世界上僅次于美元、進而與美元分庭抗衡

1998.10新華文摘63經濟的最有競爭力的主要國際儲備貨幣。

第二,歐元將在國際貿易中充當計價貨幣。從表4中可以看出,1992年美元在世界出口貿易計價中所占比重為48%,其國際化系數為3.6,這也是國際化系數大大超過1的唯一幣種,表明美元的使用遠遠超出美國在世界貿易中的比重;德國馬克所占份額為16%,而其國際化系數為1.4,表明德國馬克的使用超出德國在世界出口貿易中的比例,也表明德國馬克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充當了國際計價貨幣的角色;而日元的情況則相差懸殊。歐元作為國際計價單位是否有潛力扮演比德國馬克更為重要的角色,主要取決于以下因素:(1)歐元區內的物價相對穩定;(2)歐元區在世界貿易總額中所占的相對權重;(3)進出口商的偏好。

表4主要貨幣在國際貿易計價中的份額1992世界出口貿易中計價份額(%)國際化系數*世界出口貿易中計價份額(%)國際化系數①美元德國馬克日元561424.51.40.3481653.61.40.61980

注:①國際化系數是指以一種貨幣計價的世界出口貿易份額與該貨幣發行國在世界出口貿易中所占份額之比。國際化系數大于1表示一種貨幣的使用超出該貨幣發行國在世界貿易中的權重。

資料來源:同表3。

歐洲中央銀行旨在確保物價穩定以及加強歐盟出口在世界出口總額中相對重要性的機制有利于提高歐元的國際地位。而所有影響和決定進出口商偏好程度的因素卻難以把握,其偏好程度取決于匯率制度的特點、貿易構成、貿易伙伴的戰略決策以及承擔或抵補匯率風險的能力和意愿,這方面可以日元為例。日元在國際上使用的廣泛性大大遜色于日本在世界貿易中的權重,從表4中可看出這點。這說明貿易份額大并不會自發導致該國貨幣的國際化程度高。當然,日元的這種狀況有其特定因素:首先,日本政府長期的管制政策和稅收制度抑制了日元的國際化。其次,日本進口商品中大部分為初級產品,這類商品通常以美元計價。再次,日本在亞洲的眾多貿易伙伴一直以直接或間接將其貨幣釘住美元,因而他們有可能仍將傾向于以美元計價。但自80年代中期以來,日本的貿易格局已有所變化,日本與亞洲其它國家的貿易關系已得到相當的改善。隨著與亞洲國家貿易關系的進一步加強,如果其它亞洲國家的匯率政策加大與日元的關聯程度,則日元作為貿易計價單位、儲備貨幣以及支付手段的地位終將上升。

早在1979年,世界進出口貿易中以歐盟各國貨幣計價的份額就已經分別達到36%和27%以上。隨著歐元的產生和投入使用,世界貿易中有一部分原先以美元計價的商品將會逐步轉變為以歐元計價。第一,近幾年來,中歐和東歐國家與歐盟成員國之間的貿易不斷增長,預計后者將成為中東歐國家最大的貿易伙伴。由于目前這些國家的貨幣有許多已從原來的與美元掛鉤改為同德國馬克掛鉤,一旦歐元成為各成員國的統一貨幣,它將替代德國馬克的地位成為這部分貿易的計價貨幣。第二,根據歐洲委員會的估計,歐元產生之后,地中海地區的國家將很可能迅速以歐元作為它們與歐盟成員國之間貿易的計價單位。這主要是因為這些國家與歐盟的關系非常密切,而且到2010年,歐洲與地中海地區之間還將建立自由貿易區。目前,歐盟內部貿易約占歐盟成員國全部對外貿易的60%,歐元將首先在這部分貿易中扮演計價貨幣的角色。歐盟進出口貿易的另外40%,即歐盟成員國與世界其它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在世界進出口貿易總額中占有21%左右的比重,大致與美國所占20%的份額相同。同其它貨幣相比,歐洲的進出口商自然更傾向于使用歐元計價,原因在于他們可以借此消除與外匯風險管理有關的費用。因此,從中長期的角度出發假定歐盟15個成員國全部成為歐洲貨幣聯盟的成員國(這一點前文已討論過),那么世界出口貿易中有30%的比例將以歐元為計價貨幣。

第三,歐元作為潛在的支付手段將擁有重要的地位。以1995年4月為例,外匯現貨、遠期、互換市場上日均實際交易總量達15720億美元(見表5)。在上述市表5外匯交易量(1995.4)(10億美元)(%)美元日元歐洲貨幣體系貨幣其它總額實際交易量1313.4371.41098.8359.93143.61571.883.623.669.922.9200.0注:①由于每筆交易涉及兩種貨幣,因此單個貨幣交易量的加總而得出的交易量是實際交易量的2倍。

資料來源:國際清算銀行,中央銀行外匯交易統計(1995)。

場上,美元是最重要的交易貨幣,并且有研究表明除法蘭克福外的其它金融中心,美元交易比各本幣交易還要活躍得多。由于外匯交易額是從買賣雙方的有關資料數據計算出來的,因此從交易構成來看,交易量是雙倍計算的,即表5中的交易量是實際日交易量的2倍。有鑒于此,我們從表5中可以看出,外匯交易中有83.6%是以美元為交易貨幣,以日元為交易貨幣的外匯交易份額只占23.6%,而歐洲貨幣體系(EMS)中的貨幣份額約為外匯買賣的70%,當然這其中包括歐洲貨幣體系內部各貨幣之間的交易。隨著歐洲貨幣聯盟以及歐元的誕生,這部分外匯交易將不復存在。據初步估計,未來歐元在全球外匯交易總額中所占份額將比現有歐洲貨幣所占份額下降大約15%。換言之,按這種機械的算法,歐元仍將在全球外匯交易總量中占約55%的份額。假定歐洲貨幣聯盟內部市場規模不變,則從中長期來說美元和歐元將是交易最為頻繁的一對貨幣。

三、歐元在未來國際貨幣格局中的地位歐洲貨幣聯盟開始運作、歐元誕生之后,不僅對歐盟的深化與擴展及世界政治、經濟新格局的形成帶來影響,而且將對現行的國際貨幣體系產生深遠的作用。歐元將無疑會對在國際貨幣體系中處于霸主地位的美元提出挑戰,并逐步與美元大致上勢均力敵,從而使國際貨幣體系由戰后以美元為主導的單極格局演變為兩極格局。首先,最近日本由于證券、金融丑聞與金融風暴等原因而提出進行金融部門改革,并期望于2001年完成。日本的金融改革旨在打破銀行業與證券業間的壁壘,放松對證券經紀傭金的管制以及取消外匯管理等,而包括加強央行的獨立性、實行更先進的清算體系等內容在內的有關中央銀行法改革,旨在使日本中央銀行與其它發達國家接軌。如果這些改革能夠較為順利地實行,無疑會促進日本金融市場的發展,有利于日元的國際貨幣地位的提高。盡管如此,由于長期以來日本實行本幣非國際化的政策,日元目前作為國際交易和支付貨幣的比重較低,其國際貨幣地位的提高將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況且從目前日本經濟金融動蕩的局面來看,其金融改革的前景還有待觀望。因此,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日元還不具備與美元和歐元抗衡的實力,在歐元誕生以后,日元在國際貨幣新格局中將繼續扮演次要貨幣的角色。

其次,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來,由于美國的經濟實力相對下降而歐洲、日本經濟實力相對上升,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逐步削弱。目前的國際貨幣體系中美元雖占主導地位,但已不具絕對優勢。從戰后初期至今,美國經濟占世界經濟的份額由50%多下降至近年來的25%左右,對外貿易份額從60%多下降到近年來的15%左右;美元兌馬克和日元自戰后初期以來分別貶值60%以上;另外,美國的外債及國際收支赤字越來越引起人們對未來美元價值及穩定性的懷疑。因此,從美國經濟實力的發展趨勢來看,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特別是在國際外匯儲備中的比例與其在世界經濟、對外貿易中的重要性已很不相稱。而歐元的問世則更使美元面臨史無前例的挑戰,從而動搖其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霸主地位。當然,在未來國際貨幣體系的美元與歐元“兩極”格局中,至少在近期內,美元仍將居于主導地位,一方面由于美元的主導地位是國際金融市場發展的歷史產物,另一方面由于美國經濟依然在世界上具有十分強大的影響力,此外,國際投資者以美元為主導的投資慣性在短期內也難以改變。

最后,只要將來歐洲貨幣聯盟的統一和權威性能夠得到維護,貨幣聯盟的貨幣政策目標依然把穩定物價放在首位,區域內統一市場機制能夠順利運行,那么,歐元誕生后,在一定時期內,它將是國際貨幣體系中僅次于美元的最有競爭力的主要國際貨幣。而從中長期來看,憑借歐盟強大的經濟實力,依托歐洲的單一大市場,在今后一個時期內,歐元將主要是逐步提高其地位并對美元的霸主地位形成挑戰,與美元并駕齊驅成為國際貨幣新格局中的“兩駕馬車”。從長期看,不能排除歐元超越美元而最終成為關鍵貨幣的可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尹人香蕉综合在线电影|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www|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桃色 | 16女性下面无遮挡免费| 天天爽天天爽夜夜爽毛片| 久久99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色婷婷欧美在线播放内射| 欧美片免费观看网址| 免费看美女隐私全部| 草草影院www色欧美极品| 国产爽的冒白浆的视频高清| 91麻豆精品国产片在线观看| 小sao货水好多真紧h视频| 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日韩爽爽视频爽爽| 亚洲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日本电影| 免费看无码自慰一区二区| 脱顶胖熊老头同性tv| 国产又色又爽又刺激在线观看| 亚洲五月激情综合图片区| 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 av片在线观看| 好男人在线社区www| 三级韩国床戏3小时合集|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无广告|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免费版视频 | 日韩精品欧美激情亚洲综合| 亚洲人成电影青青在线播放| 欧美白人最猛性xxxxx欧美馆| 伊人久久大香线| 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制服| 和前辈夫妇交换性3中文字幕| 色综合天天色综合| 国产亚洲婷婷香蕉久久精品|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 亚洲资源最新版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