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非正式金融的合法化問題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非正式金融的構成方式對非正式金融的界定,一般而言是指不通過依法設立的金融機構來融通資金的融資活動和用超出現有法律規范的方式來融通資金的融資活動的總和。即指在正式金融之外的其他金融模式。金融體系中的正式部分即依法設立,有金融當局認可從事資金融通活動的,被稱為正式金融,它包括正式金融中介和正式金融市場,正式金融處在金融當局的控制之下。因此,我們可以把那些正式的,被登記、被管制和被記錄的部分,簡稱正式部分:而將那些非正式,末被登記的,末被管制的和未被記錄的部分,簡稱為非正式部分。非正式金融也由非正式中介體和非正式金融市場兩部分所構成。1、由正式金融衍生出來的非正式金融。正式金融市場與非正式金融市場在資金供求、監管程度、收益水平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正式金融市場主體利用自身的優勢在非正式金融市場套利。如銀行同業拆借資金不用于補充頭寸不足,而是用于投資,甚至非法獲利;一些機構與部門利用在正式金融市場的融資便利,以低利率借入資金再高利率貸放出去,獲取利差收益,即通常所說的假貸款;還有證券市場的非法私募基金如“基金黑幕”事件等。2、民間金融。民間金融是一種歷史悠久,影響廣泛,生命力旺盛的非正式金融形式。主要有民間自由借貸,即通過簡單的契約關系形成資金融通;各種互濟互助性質的錢會;民間金融中介性質“錢背”,甚至規模更大的地下錢莊。除此之外民間金融還包括對國民經濟及正式金融具有直接、消極、干擾、抵制作用的非正式金融、破壞型非正式金融即對國民經濟及正式金融具有直接、破壞或取代作用的非正式金融如以高利率為誘餌的非法集資、金融詐騙。
(二)非正式金融存在的原因“金融需求的多樣性、復雜性與正式金融局限性的矛盾”是非正式金融存在的基本原因。市場經濟迅速發展誘發的巨大投資需求與有限的資金供給之間的矛盾,構成了金融體系內部的沖突,成為非正式金融成長的土壤。1、正式金融的局限性促進了非正式金融的發展與壯大正式金融的局限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體制性缺陷,以商業銀行為主體的正式金融體系受制于政策等方面的約束,更多地趨向于為國有大中型企業提供融資服務,而不愿為小微企業提供資金;二是金融產品創新不促,供給產品單一,難以適應經濟快速發展時期的不同融資需求;三是信息不對稱導致風險管理成本高,收益低,因而對小額信貸缺乏積極性;四是靈活性差,程序與手續復雜,增加了企業融資成本,降低了社會對正式金融的有效需求。正式金融的局限性為非正式金融的存在發展留下了廣闊的空間。非正式金融以高收益為目標,冒險性強,經營方式靈活,創新能力強,加之可以借助于金融技術的發展與進步,可以實現更加多樣的經營方式。同時,非正式金融根植于傳統文化之中的信任機制、聲譽機制,為其發展提供了便利的條件。非正式金融正是得益于此,能夠扎根于社會經濟的土壤。2、中小民營企業的融資需求為非正式金融的發展注入了活力中小民營企業是市場上數量最多、最活躍的經濟體。作為經濟活動的參與者,亦需要從金融市場獲得金融支持,在現有的金融秩序下,他們在正式金融市場很難獲得資金,只能向非正式金融市場借入資金;而市場資金的供給者發現在正式金融市場所獲得的收益率很低,他們更傾向于把資金投入到非正式金融市場,以博取較高的收益。由于資金的需求與供給的都有賴于非正式金融市場,造就了一個處于不受控制的市場。同時,因為一些現金交易甚至是非法交易的存在,進一步刺激了非正式金融市場的發展。
二、非正式金融存在的問題
(一)加大了資金體外循環,加劇了金融脫媒現象在存在非正式金融市場的條件下,資金交易價格由市場供給與市場需求的均衡水平來確定。由于該市場的資金需求者不能或不變轉入正式金融市場融資,因而具有需求剛性;資金供給方要承擔的大于正式金融市場風險,故會要求較高的風險溢價收益,形成高于正式金融的價格水平。高的收益會讓大量資金流出銀行體系,減弱了銀行的支付能力,加劇金融脫媒現象。
(二)導致金融信號失真,降低了資金使用效率非正式金融活動以現金交易方式進行,增加了貨幣流通量,同時,由于交易的隱蔽性,降低了整個社會經濟的透明度,銀行體系貨幣流量不能客觀反映市場貨幣需求量,導致金融信號失真。大量現金的體外循環,增加了中央銀行執行貨幣政策的難度,降低了資金使用效率。
(三)增加了監管難度,擾亂金融秩序一是非正式金融主要發生在熟人社會,私人之間進行融資,而且形式多樣,數量眾多,監管成本高;二是一部分融資行為具有違法性,如非法集資,洗錢等刻意規避監管。造成政府監管機構監管的困難。缺乏監管導致了一系列的問題的出現,擾亂了金融秩序。非正式金融大部分缺乏規范的程序,也沒有可靠的法律手續,甚至抵押也不充分或者沒有抵押,主要仰賴于熟人社會的信用約束。在社區相對穩固并以解決暫時流動性不足為條件的融資中,體現出來高效與靈活。但在傳統社區弱化并以投資為主的融資活動中,非正式融資產生了很高的風險,導致了金融糾紛的多發,破壞了社會的穩定。一些民間集資為獲得資金,不斷抬升資金價格,違反國家利率政策,破壞金融秩序。
三、非正式金融的合法化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
非正式金融在發展過程中,既存在問題,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總體來看,非正式金融正式化,是金融業發展的一大趨勢。首先,非正式金融自身通過不斷發展成長,日益成熟,業務逐漸規范化,具備了正式化的條件,也產生了正式化的要求;其次,非正式金融對社會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大,無論是它存在的問題,還是它對社會經濟的作用的發揮,都需要把它納入到正式金融體系,才能興利除弊,充分展示其服務經濟的積極力量。換言之,把非正式金融納入正式的軌道,即非正式金融合法化,是非正式金融發展的合乎邏輯的結果。
(一)非正式金融合法化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小微企業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生力軍,而中小微企業融資難是世界性的難題。如何破解這一難題,從實踐來看,大型金融機構很難當此重任。近年來,我國試水小型民間資本管理公司合法化,取得較好的社會效果。民間資本以合法的利率水平,高效的融資方式,拓寬了小微企業融資渠道,取得了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二)政府為非正式金融合法化,提供了政策基礎目前,政策已經允許一些非政府、非國有小型金融機構逐步發展;利率的放寬,給予中小型金融機構更多進入市場的機會。另外,把一些非正式的金融行業逐步變成正式金融行業,可以讓非正式的金融機構慢慢納入到正式金融系統當中,使得更多非國有小型金融機構能夠發展起來。各地地方政府也出臺了一些促進民間金融合法化的法規。如2013年10月,山東省政府下發《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規范發展民間融資機構的意見》,各市成立民間融資機構,截至2014年10月末,全省共成立民間融資機構581家,縣域覆蓋率達79%,注冊資本296.83億元,投資余額154.60億元。
(三)非正式金融合法化對策非正式金融合法化,但不能把非正式金融銀行化。既要發揮非正式金融原有的優勢與特點,又要合乎現代金融的規范。首先,靈活的融資方式,市場化的利率形成機制,便捷的融資程序,這是原有非正式金融的特點,也是它富有生命力的原因。在合法化的過程中,保持了這些特點,就保持了企業的競爭力。其次,創新是企業的生命,非正式金融合法化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如網絡金融創新、擔保方式創新,交易結算方式創新,產品創新等。在不斷創新過程中壯大發展。再次,非正式金融的合法化,就意味著非正式金融的規范化。對非正式金融中存在的違法國家法律,擾亂金融秩序的行為,要有有效的約束。如高利貸、違法籌資等要予以取締。
四、結語
非正式金融國民經濟體系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與作用。作為重要的金融資源,利用的水平與效率,關系到社會經濟效率。對非正式金融合法化問題的探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作者:羅國華單位:武昌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