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經信局2020上年工作總結及下年工作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根據安排,現將縣經信局上半年工作總結及下半年工作計劃匯報如下:
一、上半年重點工作完成情況
2019年獲評省“工業穩增長促轉型成效明顯地區”。今年1-5月份,全縣177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含供電)實現工業總產值74.7億元,同比下降9.9%;實現工業增加值19.5億元,同比下降6.9%;完成工業投資26.3億元,同比下降16.5%,較上月收窄12.9%,居四縣一市第3位,其中,技術改造投資5.7億元,同比增長67.9%,居四縣一市第2位。
預計上半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93.2億元,同比下降6.7%;工業增加值24.2億元,同比下降3%;完成工業投資37.5億元,同比下降6.9%,其中,技術改造投資8.0億元,同比增長81.8%,提前完成全年預期目標。
(一)穩妥有序組織企業復工復產。一是及時出臺應對措施。先后印發了《關于延遲本縣工業企業復工的通知》、《關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工業企業復工工作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的通知》、《關于做好當前非煤礦山復工復產工作的通知》,對企業復工復產列清單、定標準,督促落實企業落實“一責兩案”。二是強化實地指導。制定了《關于加強疫情防控期間領導干部聯系包保企業工作的通知》,進一步落實包保責任。局成立了復工工作指導組,分成4個小組,實地督查企業300多家。推進“安康碼”應用,嚴格要求企業采取“掃碼+測溫”方式進行通行人員核驗,筑牢疫情防控工作“生命線”。三是全力做好復工復產企業服務保障。多方協調口罩48.93萬只,防護服1500件,隔離衣2000件,消毒服2000套。為復工企業辦理運輸車輛通行證51張,解決生產物資運輸等現實問題。
(二)幫助企業共渡難關。一是出臺支持企業“14條”政策。在全省縣級率先出臺《關于應對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業共渡難關的若干政策意見》及其配套實施細則,從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加大企業用工保障,減輕企業稅費負擔,強化精準服務等方面集中發力,幫助和支持中小微企業共渡疫情難關。經視第一時間對我縣“14條”政策進行了報道。二是加快兌現縣級工業政策。對2019年縣工業發展扶持政策中對象明確、金額確定的項目率先組織了申報、兌現。第一批獎補資金441.16萬元已于2月底兌現到位,共有31戶企業38個項目獲得獎補。第二批獎補資金50萬元也已發放到位。4月30日第一時間出臺《2019年縣促進工業發展扶持政策實施細則》,首次實行工業獎補資金線上申報,截止5月31日,共有392個項目完成線上申報,正在組織開展審核。三是支持疫情防控物資增產擴能。推薦康泰醫療器具有限公司等8戶企業申報市防疫防護重點物資生產企業技術改造項目并獲得獎補291.3萬元。
(三)推動重點項目建設。制定了縣經信局“雙百攻堅”實施方案,對列入全縣重點推進的24個產業項目實行分組跟蹤推進,確保完成預期目標。編制我局10個重點項目任務分解表,實行班子成員和相關科室包保聯系項目制度。編制我縣高質量發展2020年度重點項目投資計劃,微特電機年產760萬臺電機等設備項目等16個項目入2020年市第一批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庫。目前,我縣工業項目在統127個(5000萬元以上項目84個,5000萬元以下項目43個),其中技術改造項目16個。投資12億元的中馳屏障年產10萬噸H型鋼及360萬平方米金屬吸聲板項目、投資10.1億元的浩悅生態資源循環利用和生態處置項目、投資8.4億元的益海嘉里米、面、油綜合加工一期項目等項目主體已經開工建設;投資5.1億元微特電機年產760萬臺電機等設備項目、投資2.7億元的博大精密年產1080萬件消費電子精密金屬構件生產線及200套精密模具智能產線項目、投資4.3億元的力翔電池新建年產4000萬套動力鋰電池殼提和蓋板及電池分解配套項目、投資3.8億的潛川動力年產9000萬只聚合物鋰電池已經投產??偼顿Y110億元的乙二醇計劃10月份主體開工。
(四)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新增省級數字化車間2家,市級智能工廠1家、數字化車間16個,縣級數字化生產線8條。新增成功上云企業348家,完成市下達任務的290%,位居全市第一。組織推薦德科電氣等30多戶企業申報省工業設計中心、企業技術中心、首臺套等項目。
(五)強化為企精準服務。印發了《縣貫徹落實<省中小企業促進條例>主要工作任務分工表》,將條例中49項重點任務分解至相關單位,督促相關部門加強條例落實。深入開展“四送一服”專項行動,局成立5個工作小組,走訪調研湯池、冶父山、白湖等13個鎮107戶企業,共梳理各類問題118個,其中:現場答復36個,有關部門辦理82個。牽頭組織開展困難中小微企業摸排,共摸排困難企業1224家。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企業4家。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新增上市企業1家,縣內9家銀行與12家企業現場簽訂了1.94億元的信貸協議,共為75家企業辦理過橋資金3.07億元。組織開展“抗疫暖企,政策賦能”進企入園,充分發揮中小企業服務中心作用,已政策服務等信息180余條,為160余家企業提供線上、線下服務。
(六)推動工業綠色發展。1-6月份,廬南重點礦山企業開采原礦石452.40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8.0%,企業實現產值13.80億元,同比增長18.24%;實現銷售收入13.93億元,同比增長21.76%。穩步推進大江公司優化升級項目,先后5次召開大江公司優化升級項目工作推進會,完成項目可研報告編制、遷建公告(產能核定)、項目備案及省級確認、資源勘探手續審批、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等工作,該項目列入了省重點項目投資計劃。持續推進鐘山礦業公司破產清算工作。完成了全縣2020年擬退出落后產能摸排工作。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是錨定年度目標任務,繼續強化運行監測。立足上半年工業生產情況,科學謀劃,做好下半年工業生產季度、月度目標預期,分解到各鎮(園區),進一步完善動態監測預警機制,充分發揮重點工業企業生產經營監測系統作用,加大對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運行監測預警分析。密切關注神皖電廠、國軒電池生產情況,發揮重點企業帶動作用。完善規上企業問題臺賬、責任清單,明確問題、責任、任務和時限,摸清企業困難和癥結所在,對癥下藥,精準幫扶,確保完成人代會8.5%的規上工業增加值目標。
二是抓好升規納統,擴大工業增長基礎。對于下剩的23戶擬升規企業(16戶月報升規、7戶年報升規)要按照時間表、路徑圖,確保達標1個、升規1個,力促早入規、快入規、多入規。7月份重點推進弘和醫療、輝隆中成、綠錦混凝土申報入規。組織梳理全縣2019年度產值1500萬元以上的規下工業企業,建立擬升規工業企業培育庫,開展擬升規納統工業企業培育幫扶,不斷擴大工業增長基礎。
三是圍繞“雙百攻堅”,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對標“雙百攻堅”重大項目推進目標,編制新引進項目和技術改造項目清單,以項目開工、完工、投入使用(投產達產)等為主要節點,掛圖作戰,倒排工期,制定重點項目投資計劃,定期對鎮(園區)重點項目進行調度,監測重點項目形象進度和投資情況,對尚未入統的項目進行入統指導,挖掘域內投資潛在增長的企業,對有增長潛力的大企業,進行點對點、面對面的精確調度。
四是圍繞主導產業,推動工業轉型升級。緊抓傳統產業轉型、新興產業發展,推動新材料、電子信息、新興化工、裝備制造、農副產品加工、新型礦業等六大產業鏈優化升級。對銳凌計量器、精創陶瓷、恒裕光電等市場前景好、經濟效益優的小微企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勵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提高裝備水平,推動大地熊、龍磁等磁性材料產業在關鍵領域的技術裝備達到先進水平,引導企業向“專精特新”、“小巨人”方向發展。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升級工程,推動傳統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升級,推廣應用工業機器人,推動裝備制造向“智造”轉變。
五是聚焦非煤礦山標準化建設,推動礦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深入開展非煤礦山標準化建設提升年行動,重點從提升企業基礎能力、深化對標達標、組織開展標準化活動等方面,扎實開展非煤礦山標準化建設提升活動。推進龍橋礦業申報省級綠色礦山工作。加快推進龍橋鐵礦、羅河鐵礦轉型升級,沙溪銅礦全面達產。力爭大江公司優化升級項目主體工程動工建設。完成該項目建設規劃調整工作,落實項目用地指標(含林地指標),完成項目征地拆遷工作,完成礦區外新設探礦范圍的勘探工作。爭取項目“10月份礦山破土動工,12月份項目主體工程開工建設”的目標實現。積極穩妥地推進鐘山礦業公司破產清算工作,爭取用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完成對兩個子公司的清算工作。
六是聚焦優化服務,促進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繼續深入落實國家和省市縣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各項政策措施,加快推進貸款貼息政策兌現,進一步提升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氛圍。常態化開展“四送一服”雙千工程,精準落實國家和省市縣出臺的一系列推動企業復工復產達產的政策措施,加快審核兌現縣工業政策,確保系列政策實實在在落實到實體企業。制定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工作方案,幫助企業解決原材料供應、流動資金、市場銷售、物資保障等問題,幫助企業盡快恢復正常生產水平,增強實體經濟發展后勁,提振企業發展信心。繼續做好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工作。加強中小企業服務平臺運營管理,進一步發揮平臺作用,更好的服務中小企業。持續擴大續貸過橋資金等金融創新產品規模,積極引導金融機構支持企業發展,著力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強化調度《縣貫徹落實<省中小企業促進條例>主要工作任務分工表》落實情況,進一步改善我縣中小企業經營環境,保障中小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維護中小企業合法權益。
七是堅持規劃引領,高標準編制“十四五”工業發展規劃。扎實做好“十四五”工業發展規劃編制工作的前期研究,啟動招標程序,確定第三方課題承擔單位,并結合我縣“十四五”總體規劃方案和市“十四五”工業規劃,統籌考慮產業布局、功能布局和空間布局,提出我縣產業導向、重點問題和相關政策建議。使規劃具有前瞻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助力我縣實現“十四五”進百強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