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市科技局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9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市科技部門的關心支持下,根據年初制定的工作計劃,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科技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科技強市為目標,以提高科技創新對地方經濟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為主線,解放思想,干事創業,認真履行好全市科技工作的參謀、協調和綜合管理職能,圓滿完成了全年的目標任務。現將全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2019年主要工作開展情況
(一)加強科技宣傳和普及,營造科技創新良好環境。
一是抓科技宣傳。充分利用科技活動周、科技三下鄉等有利時機,組織科技骨干在各企業、各鄉鎮開展科技政策法規、科技創新、專利申報等方面的宣傳,進一步營造了“科技興市”的發展氛圍。5月22日,由科技局牽頭,聯合13家市直機關單位的專業人員在黔城鎮飛龍超市門口開展了“2019年市科技活動周啟動儀式”。活動通過開展科技講座、科技展覽、科技咨詢服務、科技知識競賽等方式展開,為群眾送去政策宣傳、科技培訓、農資供給、科技入戶、信息服務等方面的內容解疑釋惑,受到群眾歡迎。活動現場,共發放各類科技宣傳資料8000余份,發送實用農業技術手冊1000套,并接受群眾現場技術咨詢3000人次。提高了全市人民的科技意識,激發大家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積極性。二是抓科技培訓。圍繞推進科技興農、科技入企,以科技成果應用、科技型中小企業申報、高企認定、產權保護為重點,市科技局多次組織企業及合作社參加各類科技業務知識培訓及專家講座4次,邀請市、市農業技術專家到洗馬、鐵山、托口等鄉鎮進行科學技術普及講座,培訓農民群眾4500人次,為群眾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200個。
(二)實施科技項目帶動工作,促進區域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一是做好項目申報工作。我局始終把科技項目的申報與爭取作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主動加強與省市科技部門的聯系,深入重點企業調研篩選,舉行項目申報培訓,嚴把材料審核關,推薦了一批市場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科技項目。經過努力,全年組織企業及相關單位申報省級項目5項、市級項目5項,其中市金土地生態農業有限責任公司申報的《一萬畝洪按樟原料原料基地建設及提取物全產業鏈示范》、林泉藥業有限公司的《黃精系統研究與產業鏈開發與示范》、市雪峰藥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雪峰山射干、黃精、重樓等優質中藥材創新創業種植技術研究與推廣》、市綠能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的《市晚熟柑橘化肥農藥減施技術集成與示范》等5個省級項目已經進行了立項公示,市級項目立項3項,獲得資金支持206萬元。二是積極做好項目績效評價就驗收工作。根據上級部門對科技項目績效及中期評估的通知,及時組織企業完成各項評價工作。4月,根據省科技廳《關于開展2018年度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工作的通知》,積極做好我市《省科技扶貧專家服務團》項目的績效自評工作,目前相關項目資料已上交。同時積極完成3項省級項目驗收工作。根據省科技廳《關于開展2018年度科技創新計劃驗收工作的通知》,通知相關單位市雪峰藥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組織資料,并積極協助省科技廳到企業進行現場驗收。同時,林泉藥業有限公司、市金土地生態農業有限責任公司兩個公司分別對2017年申報的《黃精中藥材長產業鏈研究開發與示范》《白及栽培與示范》項目提出了提前驗收的申請,均獲省廳同意并通過驗收。
(三)培育高新技術企業,不斷提升產業競爭力。
根據省科技廳《關于組織開展省2019年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的通知》,積極組織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今年先后分二批新申報5家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兩批申報的市金土地生態農業有限責任公司、沃世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市綠城綠化苗木開發有限公司、市安江紡織有限責任公司等5家企業都已經通過公示,等待授予高企證書。
(四)推動科技特派員服務工作,搭建科技創新平臺。
為貫徹落實省、市科技扶貧及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全市科技成果轉化、優勢特色產業開發,以科技示范帶動、科技項目支持、農村科技服務為重要抓手,加速推動科技精準扶貧,根據《市2018-2019年市派科技特派員工作實施方案》,積極組織特派員開展實地技術指導和培訓服務等相關工作,促進農業增效、貧困村脫貧致富。同時積極申報2019-2020年市級科技特派員,目前有黔陽雪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富豐高新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市分公司、市豐源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市湘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市金土地生態農業有限責任公司5家企業和醫藥學院、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產學研合作并申請市級科技特派員項目,3家獲得立項通過。
(五)努力完成小康指標任務,加速推進全面小康。
2019年全市高新技術產值增加值任務21.5億元,增加值占GDP比重目標18%;研發經費投入年度總量任務2.59億元,研發經費目標強度1.9%。預計全年實現高新技術產值38.7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17.4億元,占GDP比重13%;完成研發經費投入2.6億元,占GDP比重1.93%。
(六)扎實推進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管理工作。
我局積極組織召開了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工作專題會議,將科技型中小企業作為今年的重點任務來抓,通過到企業宣傳發動他們申報、定期組織召開認定管理工作視頻培訓會業等多種形式有力地推進了我市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截至目前我市科技型中小企業達15家,2019年新認定6家,分別是市茂豐菊業科技有限公司、市醬香和有限公司、市紅圳電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市綠城綠化苗木開發有限公司、省沃世達安達有限責任公司、恒祺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并取得了入庫編號。
(七)積極做好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入統工作。
2018年底建立“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20家,入統高新技術領域企業合計38家,2019年新培育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1家、入統高新技術領域企業5家。按要求完成“研發準備金備案與研發獎補”申報工作,截至目前有醬香和公司完成獎補申報,并通過上級審核公示;“研發投入三年行動計劃財政獎補”有市安達、有生集團、港翔管樁三家企業申報“獲批高企”事項,現待財政撥付獎補資金。
(八)認真做好科技扶貧及精準扶貧工作。
一是做好脫貧攻堅計劃及部署工作。對脫貧攻堅工作重視力度不斷加大,局黨組每月堅持研究了一次脫貧攻堅工作及每月組織全局干部職工認真傳達和學習省、市脫貧攻堅會議精神,同時積極部署本月脫貧攻堅工作。二是認真做好結對幫扶工作。結合我市脫貧攻堅推進會的會議精神,對結對幫扶的貧困戶每月進行一次以上的走訪,對貧困戶在“兩不愁、三保障”及其他生產生活上存在的問題進行摸底排查,有問題能解決的及時解決,問題較大的上報上級及時解決問題,并將每戶存在的問題建檔建卡。三是落實了“下訪群眾工作日”機制。積極組織我局幫扶主要負責人及黨組書記深入鐵山鄉蘇寶頂村開展了每一季度為期一周的集中幫扶走訪活動,進一步了解貧困戶生產、務工、子女就學等情況,確保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落實到位,強化扶貧措施和完善扶貧手冊記錄,增加了群眾滿意度。四是認真開展好扶貧領域干部作風問題自查自糾工作。按上級工作要求,結合我局工作實際,成立了由黨組書記任組長,局長為副組長,兩個副局長為成員的市科技局扶貧領域作風問題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主要負責扶貧領域作風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制定了扶貧領域干部作風問題整治實施方案。進一步增強了干部職工脫貧攻堅意識,強化了幫扶責任,夯實了脫貧攻堅工作基礎,加強了駐村扶貧工作隊員的督導管理,本月進行督導3次以上。五是加大扶貧產業推進力度,為壯大村集體經濟獻言獻策。我局積極組織市財稅辦、市郵政局、市聯通公司等單位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鐵山鄉蘇寶頂黨支部書記,蘇寶頂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員召開了聯合支部扶貧工作聯系會議。主要是為如何發展蘇寶頂村產業,壯大集體經濟獻言獻策。會上,各位領導都結合蘇寶頂村的實際情況做了很好的發言。一是圍繞產業,抓好經濟發展。結合該村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優勢大力發展旅游業、中藥材種植,養殖業,尤其是中藥材種植方面目前該村現有的一百畝黃精和一百畝枳殼的種植培育;二是收取電站管理費用;三是到外地參觀學習,因地制宜發展產業生產;四是抓好招商引資工作大力發展該村經濟。
(九)堅持抓好黨建及黨風廉政設,全面強化自身建設。
一是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啟動以來,我局按照“不劃階段、不分環節”的要求,以深化理論學習為基礎,以抓實調查研究為載體,以深入檢視問題為契機,以狠抓整改落實為驅動,堅持密切聯系實際、堅持問題導向,努力把學習教育、專題調研、檢視問題、整改落實四項重點措施貫通起來,有機融合。統籌推進。截至目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了7次集中學習,3次專題研討會、3次知識測試和競賽、1次黨組民主生活會、1次黨支部組織生活會。二是加強政治理論學習。鞏固擴大“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教育成果,不斷把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黨的精神、四中全會精神推向深入。以支部為單位,制定學習計劃,組織黨員全面、系統、深入地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進一步增強黨員干部的黨性觀念,切實增強“四個意識”特別是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是做好意識形態工作。一是把意識形態工作作為重點任務,納入2019年黨建工作要點和科技工作年度計劃統籌安排部署。黨組中心組學習也將理論學習作為首要學習內容來統一安排,及時學習貫徹中央和省、市關于意識形態工作的決策部署及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二是領導班子會和工作例會均將意識形態工作列為重要議程,重點研究部署督辦意識形態工作12次以上。利用每月的“主題黨日”活動,強化意識形態工作,對照上級文件要求,制定“學習清單”和“任務清單”。四是意識形態工作納入目標管理。今年,我們將意識形態工作納入每個人績效考核管理中,作為績效評分的重要考核內容,結果與績效獎金單位自籌部分掛鉤,壓實了全體干部職工責任。五是強化黨風廉政教育。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實行黨組織負責人對黨員進行廉政談話提醒制度,抓早、抓小、抓苗頭,常提醒、常招呼、常勸阻。教育黨員以《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為標準,培育高尚情操,以《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為準繩,堅決守住底線。采取觀看廉政警示教育片、上廉政黨課等多種形式深入開展廉潔教育,強化黨員的紀律意識、規矩意識。六是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認真抓好黨內監督,特別是對重點崗位、重大事項的監督。局班子成員及黨員干部結合自身實際工作對自己負責的事情做到廉潔,杜絕出現雁過拔毛的現象。通過開展述職述廉、談話和誡勉以及重大事項報告等,強化對黨員干部的監督制約,促進黨風廉鎮建設各項規定的貫徹落實,推動黨風廉潔建設取得新成效。
(九)落實綜治平安建設任務,凈化治安環境。
一是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活動。科技局高度重視信訪工作,成立由主要領導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確了任務分工。暢通信訪渠道,認真落實局長談心日,進一步完善信訪調解工作體系,健全信訪問題處置長效機制,及時有效解決各類突出問題和熱點難點問題,最大限度把矛盾糾紛解決在萌芽狀態。每月主要領導帶隊到托口開展庫區移民聯系工作,截至目前,未發生群眾上訪現象。二是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堅決貫徹落實對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將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納入了重要議事議程,成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領導小組,制度了工作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對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進行了整體安排部署,緊盯科技項目、高新技術企業、科技人才等重點領域,認真安排部署,開展集中摸排和滾動摸排,截至目前,我局未收到或摸排出有關科技領域的涉黑涉惡線索。三是開展綜治民調宣傳工作。認真組織本單位的干部職工參與到綜治民調工作中來,并正面引導干部職工及其親人、好友在接到省、市民調電話時,對市的社會治安和政法機關進行積極、客觀、公正、滿意地評價,努力營造全市上下共創平安和諧新的濃厚氛圍。
(十)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檢查和綜合督查,夯實安全基礎。
一是嚴格落實節假日值班檢查,實行領導帶班制度。尤其是節假日等重要節口,定期開展安全生產專項隱患排查工作,針對局辦公區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并及時報告排查情況,從源頭堵截隱患。今年以來共開展內部安全專項檢查4次,排查各類安全隱患5項,均全部整改到位,取得了全年無安全事故發生的好成績。二是落實市黨政領導帶隊督查安全生產工作。今年,蔣輝副市長帶領市科技局工作人員,每季度對太平鄉開展綜合性安全生產督查。深入太平鄉政府、市深溪金礦、太平誠信加油站、太平鄉中心學校、太平鄉煙花爆竹專賣店、太平鄉渡口等地點,認真聽取了鄉政府、企業、學校的安全生產情況匯報,詳細檢查消防設施配備情況及生產過程中的安全防護、應急處置等基本情況。共發現10項安全隱患問題,當場對鄉政府、企業、學校進行反饋,并下達通知責令限期整改到位,截至目前,均全部整改到位。
二、科技工作亮點工作
1、科技項目申報見成效。
根據省科學技術廳、省財政廳、市科技特派員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市科技局下達的申報各類項目科技通知的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組織相關企業積極申報。目前,已經組織企業及相關單位申報省級項目5項、市級項目5項,其中省級項目立項5項,市級項目立項3項,獲資金支持200萬元。
2、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管理工作。
通過到企業宣傳發動他們申報、定期組織召開認定管理工作視頻培訓會業等多種形式有力地推進了我市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截至目前,我市科技型中小企業達15家,2019年新認定6家,分別是市茂豐菊業科技有限公司、市醬香和有限公司、市紅圳電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市綠城綠化苗木開發有限公司、省沃世達安達有限責任公司、恒祺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并取得了入庫編號。
3、扎實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根根據省科技廳《關于組織開展省2019年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的通知》,積極組織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兩批申報的市金土地生態農業有限責任公司、沃世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市綠城綠化苗木開發有限公司、市安江紡織有限責任公司等5家企業都已經通過公示,等待授予高企證書。
4、完成專利申請資助與獎勵兌現。
2019年我局積極與各部門溝通,完成對2018年部分企業及個人申報專利申請資助與獎勵的兌現,總計獎勵金額24.05萬元,為我市專利申請、專利轉讓等工作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5、做好科技獎勵工作。
按要求完成“研發準備金備案與研發獎補”申報工作,截至目前有醬香和公司完成獎補申報,并通過上級審核公示;“研發投入三年行動計劃財政獎補”有市安達、有生集團、港翔管樁三家企業申報“獲批高企”事項,現待財政撥付獎補資金。
三、2019年度《政府工作報告》分解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目標任務:
1、激勵各類創新主體加大研發投入,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引導新增校企合作企業5家以上,爭創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確保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7%以上。
2、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家以上。
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1、深化產學研合作,不斷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全面加強與省內外的大專院校的科技合作,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縣域經濟發展的產產學研用合作新機制新模式,推動校地協同創新和大專院校成果轉化轉移。目前有黔陽雪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富豐高新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市分公司、市豐源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市湘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市金土地生態農業有限責任公司5家企業和醫藥學院、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產學研合作并申請市級科技特派員項目,3家獲得立項通過。
2、不斷完善科技創新機制。積極宣傳引導企業,充分發揮科技創新政策的激勵作用,目前四維港翔管樁有限公司正在積極申報“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同時深入企業挖掘培育符合入統高新技術領域條件的企業,做好擴面和應統盡統工作,目前新增5家入統企業,分別是市金土地有限公司、紅圳科技有限公司、市春林綠化園林工程有限公司、市綠城綠化苗木開發有限公司、市嘉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
3、2019年全市高新技術產值增加值任務21.5億元,增加值占GDP比重目標18%;研發經費投入年度總量任務2.59億元,研發經費目標強度1.9%。預計全年實現高新技術產值38.7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17.4億元,占GDP比重13%;完成研發經費投入2.6億元,占GDP比重1.93%。
4、根根據省科技廳《關于組織開展省2019年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的通知》,積極組織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兩批申報的市金土地生態農業有限責任公司、沃世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市綠城綠化苗木開發有限公司、市安江紡織有限責任公司等5家企業都已經通過公示,等待授予高企證書。
四、存在的問題
今年以來,我局認真履行部門職責,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一定成績,但亦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帶領全局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能力不夠,創新意識不強。二是我市現有企業大部分屬于傳統資源型的產業,科技型企業量少,科技含量普遍不高,名牌產品少,產品科技含量不高,產品競爭力不強,企業創新意識不強。三是企業積極性不高,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缺乏,企業財務性指標不足,研發費用達不到要求。四是企業組織管理水平欠缺,沒有形成制度來管理,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成果轉化等仍是我市科技工作的薄弱環節。
五、2020年工作計劃
1、優化科技發展環境。加大科技宣傳,認真組織企業學習省、市創新發展驅動政策,科學謀劃我市科技創新發展的路徑,制定出臺科技工作十四五規劃。深入開展產學研交流互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引導校企合作企業5家,開展技術對接動2次,引進來洪工作高層次人才1名以上。
2、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結合我市優勢產業,創新服務方式,進一步加大高企申報指導服務力度,根據省科技廳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的通知,計劃2020年,積極組織企業申報,爭取2家通過高企認定,同時爭取更多企業享受研發投入補助、高企獎勵、專利獎勵等省、市科技創新政策。
3、推進科技服務平臺建設。依托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組建技術創新平臺。引導優勢產業、重點企事業單位建立院士工作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檢驗檢測中心等共性研發機構。爭取創建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和科技型中小企業3家以上。
4、推進科技扶貧工作。圍繞各貧困村優勢特色資源和主導產業,依據產業發展需求,積極向上爭取特色產業科技扶貧項目,打造一批能復制、可推廣、示范性強的成果轉化樣板,提升我市產業發展的競爭力及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加快貧困地區脫貧致富步伐。同時,繼續加大科技扶貧專家服務團服務力度和市級科技特派員的業務培訓,提高特派員的自身素質和業務能力,做好75個貧困村科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