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環境綜合管治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會議精神為指導,全面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推進幸福城建設為宗旨,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堅持“政府引導、鎮村實施、社會參與、共建共享”的原則,創新機制,創造特色,大力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完善基礎設施,努力把打造成為綠色、生態,為四大千億產業集群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推動轄區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目標任務
根據管委會要求,結合實際,今年對整個轄區環境進行全面綜合整治。重點是大道、鎮澄路、大道兩側可視范圍內的的環境綜合整治,并通過整治建立轄區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
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整治大道南部25平方公里區域,重點為大道兩側200米可視范圍;時間為年3月至年6月。
第二階段:整治大道以南大道以北區域,重點為鎮澄路兩側;時間為年7月至年8月。
第三階段:整治大道以北區域,重點為城大道兩側。并在年底前對全轄區農村環境衛生進行一次“全方位、全區域、全覆蓋”的徹底綜合整治,全面達到《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考核評比細則》要求,并形成長效衛生環境管理機制;時間為年9月至年12月。
三、工作舉措(整治活動內容)
(一)完善道路沿線規劃,加強規劃執法,突出一個“拆”字。按照高起點規劃的要求,積極推進大道沿路舊房改造、違章建筑拆除。切實加大規劃執法力度,對嚴重影響環境、違反規劃、群眾反映強烈的違章建筑要堅決拆除,采取有效措施從規劃源頭上治理違章建設。
(二)突出整治重點,切實改變重點區域環境面貌,突出一個“刷”字。主要完成“穿衣戴帽”,粉刷外墻,消除“赤膊屋”。對沿路可視范圍內的村莊、廠房進行粉刷。做到統一政策、統一設計風格、統一外墻色彩三“統一”。粉刷后的色調做到與村莊相和諧,對部分舊房、危房進行改造。
(三)搞好污染治理,優化生活環境,突出一個“清”字。清理沿路河湖水面,依據河道規劃進行河道清障,清挖疏浚河道,實施清污分流,使河湖水體變清,岸邊建設開放式綠地,地表水環境質量達到三類以上,污水處理率達到85%以上,河水清淤率達到90%以上。加強對生活垃圾的處理清理,嚴禁焚燒、亂倒垃圾。加強對沿路公交站臺的管理,定期定人負責清潔。嚴格控制建設工地揚塵和噪音。
(四)深化殯葬改革,規范墓地建設,突出一個“遷”字。分批做好沿路200米可視范圍的墳墓遷移工作,分類整治農村私建墓地,并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由各鎮、街道指定所在村委會安排專人管理,逐步將殯葬改革引向深入,建立起規范化、法制化、科學化的殯葬管理和服務體系。
(五)實施大環境綠化工程,提升綠化質量,突出一個“綠”字。立求高水準展現現代江南水鄉城鎮風貌和生態農業風光,使區域綠化逐步向“規模化”、“節點綠化”、“景觀化”層次發展。大道兩側由各鎮、街道結合各自產業、文化特色,分三個區實施綠地建設,形成以“花園錦族綠化區、潤澤田園綠化區、紅珠碧玉綠化區”為主題的生態帶格局,彰現出特有的個性特色。道路兩側實施拆墻透綠,使道路綠地與單位庭院(小區)綠地融為一體,拓展綠化空間。開展創建綠色文明家園活動,以種植樹木為主,搞好單位庭院(小區)綠化,對原有公共綠地進行升級改造,實施植物造景,增加文化內涵。建設精品園林綠地,實現綠化由粗放向精細發展,不斷提高綠化檔次。綠化美化近郊山體及水體堤岸,實施環路帶建設。加強村鎮植樹綠化,加強綠地養護管理,確保綠地養護資金足額及時到位,公共綠地、道路綠地養護全部達到省定一級標準。
四、實施步驟
(一)營造整治氛圍
成立農村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管委會副主任修華林為組長,管委會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及各鎮、街道黨政一把手為組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龐祥芬擔任辦公室主任。各鎮、街道,村(社區)要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和工作班子,確定聯絡員,并根據各自分工,明確職責。廣泛開展動員發動,通過新聞媒體,加大對活動的宣傳力度,做到家喻戶曉,全民參與。
(二)制定工作標準
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各個路段、各個時間節點整治的重點和標準,考核驗收的方法和標準。對各個環節、時間節點制出詳細的考評細則。按照“條塊結合,分片治理”的原則,制定實施意見、標準,使監督考核能形成制度化、規范化良性運作機制。
(三)加快落實推進
各鎮、街道要根據轄區內整治任務,按照屬地為主、部門配合的原則,制定分步實施規劃措施,并迅速組織實施。各單位要定期將整治的進展情況上報管委會綜合整治辦公室。
(四)全面總結提高
各鎮、街道根據要在認真學習、充分調研、廣泛收集群眾意見、深入查找存在問題的基礎上,進行階段性總結,對存在問題進行認真梳理,明確整改內容,落實整改措施,以此為基礎,全面確定2011年全區域綜合整治指導意見。
五、保障體系
政策保障:制定環境整治工作意見,并下發環境整治考核細則及環境整治目標任務一覽表,明確整治要求及標準。
人員保障:各鎮、街道要指派專人負責此項工作,做到人員分工明確,責職明確。
經費保障: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所需資金,根據所屬片區,由各鎮、街道籌集資金,自行解決,管委會在各階段考核驗收后,根據各單位整治情況進行檢查考評,對考核達標的的鎮、街道在年終給予一定的獎勵。
六、考核方法
采取“月查季評年驗收”的方法,對各單位整治情況進行全程跟蹤,采用隨機檢查與定期檢查相結合,現場檢查與交叉互評相結合的方式,從環境整治單位中抽樣檢查打分,取轄區內被考核村莊所得分值的平均分作為考核得分。管委會建立500萬專項獎勵資金,各鎮、街道經考核達標后滿分獎勵100萬,每扣1分2萬,80分以下取消獎勵,評分標準詳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考核評比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