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2014年農業局工作思路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4年是我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三中全會精神的關鍵之年,我們要加大城鄉統籌力度,更加突出農業農村的生態功能和生活功能,堅持把創新現代都市農業發展模式作為根本出路,堅持把改善民生作為根本目的,堅持把深化農村改革作為根本動力,堅持把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作為根本保障,確保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確保農村民生持續改善和社會和諧穩定,力爭全年農業總產值增長8%以上,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長10%以上,農業農村各方面工作都有新進展、新突破,不斷開創我區“三農”發展轉型升級的新局面。
一、繼續推進農業產業化建設。
由于秀英城市化進程加快進行,農村土地被征收,傳統農作物種植面積逐漸減少,要在提高糧食單產的基礎上,圍繞南渡江流域土地整治為契機,加快優勢產業向特色化、規模化、專業化發展,初步建立與現代都市農業相匹配的高附加值的主導產業體系。要立足東山鎮(東山馬坡)蔬菜產業園和新建土整分項子項目(五)(六)4萬畝稻菜基地為重點,打造高效特色菜籃子基地和反季節瓜菜基地。
二、創新特色都市農業發展模式。
根據城鄉統籌發展規劃,加快發展以精品、生態、休閑和安全為主要定位的現代都市農業。圍繞打造東山鎮現代國際農莊、魁星農業觀光園、梅園、卓津蜂蜜文化博覽園等休閑農業精品,進一步提升開心農場、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火山泉休閑農莊、南海農莊、觀海臺一號等一批深得口碑的休閑農業項目進行升級改造,形成具有秀英特色的休閑農業特色旅游。圍繞打造東山鎮蔬菜產業基地和羊山熱帶水果產業基地,通過政策激勵,規劃引領,項目推動,明確產業重點,提高農產品層次,進一步提升我區現代農業發展水平。
三、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
強化基地標準化生產,培育壯大標準化實施主體,統一生產標準、操作流程和技術規范,嚴格農業投入品使用。積極培育無公害、綠色農產品品牌,重點打造羊山地區富硒、富鍺等知名品牌。創建農業標準化畜禽生態養殖小區8個。繼續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依法加強對生產過程的監管,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責任,著力完善區鎮村三級監管體系,加快36個村級檢測站的建設,瓜菜農藥殘留檢測合格率達98%,確保上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和規范要求。推進農產品品牌建設。引導龍頭企業、合作社申報“三品一標”認證,支持認證企業開展擴項認證。
四、強化現代農業經營主體培育。
繼續優化農業龍頭企業扶持政策,深入實施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提質工程,重點培育3-5家產業優勢明顯、運行機制規范、市場競爭能力強、服務帶動范圍廣的省市級示范性農民專業合作社。進一步鞏固“行業協會+專業合作社+運銷大戶+農戶”等新型的組織形態,強化農業專業協會服務組織協調作用,鼓勵協會發揮業務培訓、市場信息傳遞、農產品大比拼活動組織等更多職能。每年培育2-3家具有影響力的農業專業協會。著力挖掘和培育一批農業領軍人物、種養能手,積極培育農民經紀人和運銷大戶。同時,以土地流轉為突破口,通過村企結對,農企對接等形式,吸引工商資本、大工程單位投資開發農業,總體提升農業發展水平。
五、加大農業科技支撐力度。
積極發展瓜菜大棚、智能溫室大棚、噴滴灌設施等各類先進農業設施,扶持發展連片100畝以上的現代設施農業基地,新增瓜菜大棚、智能溫室大棚面積800畝。大力推廣各類先進適用農機裝備,新增各類農機具30臺(套)以上,實現糧食生產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0%以上。鼓勵農業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和種養大戶積極參與新品種選育、新技術和優良品種的引進及試驗示范,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10個(項),進一步提高良種覆蓋率,實現農業科技提升經濟效益、經濟效益反哺農業科技的良性循環。
六、拓展農民多元增收渠道。
以職業技能提升、農村實用人才和創業培訓為重點,著力培育“敢創新、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探索校區合作機制,加強與海大農學院、省農業學校和省農科院等的合作,幫助農民提高技術水平和經營管理能力,支持大學生到農村創業。全年計劃實施農民實用技術培訓3000人次、基層骨干農技人員培訓400人次。加大農村資源整合開發利用力度,探索土地入股、農房入股、產權低押等,發展多種形式的股份合作經營,使第一產業與農家樂、農居農宿等新型業態相結合,擴大農民的財產性收入。大力探索農村增收途徑。鼓勵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增加村民股份分紅收入;增強農業保險、農村融資、創業扶持等政策保障水平,加大政策惠民力度。
七、切實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通過深化“美麗鄉村、潔凈家園”活動,開展畜禽養殖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完成我區33家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小區)干清糞和雨污分流的改造。強化農業面源污染防控,大力推廣節約型農業技術和測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廣綠色植保技術,綜合應用生態、農業、物理、生物和化學方法治理病蟲害。完成市下達的沼氣池建設任務,積極推廣“豬-沼-果”、生態果園、庭院經濟等生態農業模式(技術)。開展水產養殖大檢查,依法取締“問題魚塘”,加大對各類魚塘特別是鯰魚魚塘的監管力度。確保不因養殖環境引發重大農業生產和水產品質量安全事件。鞏固2011-2013年“綠化寶島”工程種植的12900畝造林成果,確保成活率達到85%的標準。聯合區檢察院做好我區森林資源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
八、穩步推進農業生產安全生產工作。
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進一步抓好森林防火工作,森林火災受害面積控制在0.3‰以下,無重大森林火災和人員傷亡發生。加強春、秋兩季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確保免疫率達100%。強化瓊州海峽檢查工作,配合市相關部門加大打擊新增礙航漁網工作力度。做好防風防汛,確保漁民和漁船生命財產安全。
九、推進農村體制機制創新。
為進一步落實農村土地承包制度,不斷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抓好我區海秀鎮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試點工作,并在此基礎上總結經驗和做法,在各區農村鋪開。建立和完善全區農村土地承包信息化管理系統,努力探索農村土地流轉、入股等機制,發揮土地在農村城鎮化進程中增值效益。
十、繼續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
編制扶貧計劃,落實扶貧資金項目,加大對全區41個貧困村莊的扶持力度。同時繼續幫扶白沙縣青松鄉青松村的發展建設,配合省市扶貧辦做好年度計劃減貧人口的脫貧工作和整村推進工作。跟蹤落實糧食綜合直補、良種補貼、能繁母豬補貼、農機補貼等扶持政策,促進農村穩定,農民增收,社會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