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協辦工作謀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十二五”期間,我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固樹立強烈的現代農業發展理念,繼續強力推進和實施“5個1”工作目標,全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有力帶動和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1、抓龍頭。到2015年底,全縣農業產業化縣級重點龍頭企業達到100家,并根據省市“兩年一評定監測和總量基本不變、做大做強”的基本原則,省市級龍頭企業保持在24家以上,其中年產值超億元的企業達到10家以上。積極引導龍頭企業與科研院所聯合合作,重點促進省內農業科研院所與龍頭企業在新品種新技術研發、標準化生產以及農產品加工技術方面的合作,發展深層、緊密、聯盟的合作關系。加大企業技改創新扶持力度,鼓勵企業引進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加快技改進程,重點實施一批國際國內技術領先、投資規模大、產業關聯度高的技術改造項目。積極開展企業引才引智活動,加強企業員工職業技能培訓,著力提高全縣鄉鎮企業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大力實施“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引導海外市場,進一步擴大我縣加工農產品出口規模、提高國際市場占有率。
2、抓基地??h農業部門要建設三個規模面積5000畝以上的無公害種植示范基地,無公害糧食、無公害優質棉花、綠色蔬菜各5000畝。以打入國際市場為目標,進一步提高科技化、專業化程度,重點發展無公害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積極推行標準化生產技術。結合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在老村莊廢墟上積極規劃建設大型無公害養殖基地,按照無公害養殖標準全方位加強監控和管理,把種養基地建成標準化示范區,全力打造出30個不同類型的基地建設示范村。
3、抓經濟合作組織。落實有關扶持政策鼓勵更多農產品加工企業領辦參辦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引導現有專業合作組織抓緊完善組織管理、利益分配、產權聯結等機制,提高專業合作組織對農民的吸引力和服務帶動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能力。鼓勵農民以土地承包權、資金、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入股農民專業合作社,積極推行標準化生產、推廣良種良法,發展符合企業加工需要的綠色安全農產品和優質農產品。認真做好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登記注冊工作,2011年全縣農民專業社達到100家,縣級標準化示范社建設達到20家。
4、抓市場。積極培育農副產品交易市場,在市場占地、環境治理、治安防范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要在大宗農產品的主產地、集散地,培育和發展一批設施先進、功能完善、規模較大的農產品綜合或專業市場,大力發展農民運銷合作組織,培植一批農產品經紀人和販運隊伍,逐步在全市建立健全一個以大型綜合批發市場為主體、流通合作組織為龍頭、經紀人和販運隊伍為補充的農產品市場網絡。認真組織參與各類農產品展示展銷活動,搭建農產品銷售平臺,積極做好特色產品的對外推介工作,在搞好精細包裝、建立品牌的基礎上,每年組織我縣特色農副產品參加各類展銷會、博覽會4次。
5、抓產品升級。。要建立以農產品品牌創建激勵機制,引導農產品加工企業推行標準化生產、提高產品質量水平,在主導產業中選擇1-2個強勢品牌集中打造主導品牌,以此推進品牌整合,實施一牌多品、品牌共享,加快形成名牌產品產業鏈。重點抓好三類產品:一是糧油深加工;二是肉類食品深加工;三是果蔬產品深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