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網上審批系統的工作打算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建設意義
網上審批監察系統是監察機關運用系統對行政審批過程進行實時糾錯績效、評估信息服務,對行政審批項目的受理、承辦、批準、辦結和告知等環節進行網上操持,實現全程監督的應用系統。
㈠推行網上審批可以改善發展環境,提升我市對外形象。當前行政審批制度存在審批項目設置較多、環節繁瑣、時間偏長、部門之間有時不協調等諸多問題和弊端,影響了市經濟的發展。建設網上審批系統,將傳統的政務審批改造為電子審批政務,可更高效地發揮政府公共服務職能,方便公眾辦事,改善我市的投資環境,提升我市對外形象。
㈡推行網上審批可加強對行政審批的監督,從源頭上預防腐敗。保守的行政審批為權力“尋租”提供了機會,成為一個需要清除的腐敗源。建設網上審批系統,能夠加強對行政審批全過程的監督,有效約束審批權力,杜絕暗箱操作,從源頭上預防腐敗,建設廉潔政府。
㈢推行網上審批可以推進政府管理創新,推動政府自身建設。建設網上審批系統有利于形成一個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平透明、廉潔高效的虛擬”政府,對促進政府機構自身改革和建設、增強政府行政管理能力、提高行政運行效率、改進公共服務水平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建設目標
㈠總體目標:年底前,實現市第三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所保留的各項審批、審核、核準、備案及內部事務等行政審批事項的網上在線料理和監督,共計47個部門248項,其中行政許可項目191項,政府部門內部管理事項57項
㈡具體目標:建設市政府網上審批電子監察統一大平臺,涵蓋市政府各部門審批業務。主要內容:
1建設網上公共服務平臺。政府門戶網站“行政審批網上服務平臺”運行在互聯網上為公眾提供行政審批服務的窗口,實現公眾與政府交互對話的一站式服務門戶。網上公共服務平臺的主要用戶是進行審批申報的公眾用戶。
2建設網上審批業務平臺。網上審批業務平臺運行于政務網內網,為政府公務人員提供處置行政審批業務工作平臺,實現審批業務的信息共享、任務調度、協作交互、管理監控等業務功能。網上審批業務平臺的主要用戶是進行審批操持的政府公務人員。
3建設電子監察平臺。具有實時監控(流程監督和過程跟蹤)預警糾錯(審批督辦)績效評估、統計分析、投訴舉報、信息服務等功能。電子監察系統可對不同部門、同一部門不同時間段的行政許可實施情況和行政效能情況進行橫向、縱向比較和綜合評價。
4建設系統管理平臺。系統管理平臺運行于政務網內網,實現對人員組織、角色權限、網上審批業務流程及其他相關系統控制參數進行定義和管理。系統管理平臺的主要用戶是負責審批系統管理和維護的系統管理人員。
三、建設方法
整個網上審批電子監察系統建設,分四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主要任務是依照工作方案安排,組織有關人員前往國內部分網上審批電子監察系統建設工作效果比較好的地區觀賞學習和考察,借鑒先進經驗,做好各項前期準備工作
第二階段完成系統軟件的開發、測試、試運行及硬件配置,選擇10個左右的行政審批事項作為試點,實現網上在線辦理。
第三階段實現第一批20個政府部門80個左右的行政許可項目和20個左右內部管理事項的網上在線辦理。
第四階段實現第二批27個政府部門101個左右的行政許可項目和37個左右內部管理事項的網上在線辦理及整個網上審批電子監察系統項目的測試、試運行、驗收。
四、工作要求
㈠加強組織領導。為保證系統建設的順利進行,成立網上審批電子監察領導小組,市委副書記、市長任組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和市委常委、副市長任副組長,具有行政許可和內部管理行政審批職能的各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市委常委、副市長兼辦公室主任,市監察局、市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市政府法制辦、市編委辦、市行政服務管理委等部門主要負責人任辦公室副主任;辦公室下設綜合協調組、軟件開發組、審批項目流程梳理組,分別由市監察局、市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市政府法制辦主要負責人兼組長,具體負責網上審批電子監察系統建設的實施。各行政審批職能部門應成立以部門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網上審批工作組,做好本部門行政審批事項網上操持的實施工作。
㈡提高思想認識。各行政審批職能部門要充分認識建設網上審批電子監察系統的重要性,將其列入重要的議事日程,主要領導親自抓,明確分管領導具體抓,并安排專職工作人員,配合做好相關工作。各行政審批職能部門要制定好實施計劃,按方法分階段扎實推進。目前尚未接入市政務信息網和未建設本部門政務門戶網站的有關單位,要盡快按要求做好“入網建站”工作,確保網上審批電子監察系統的順利實施。
㈢梳理審批流程。市政府各部門要對本部門的行政審批事項進行認真梳理,找出每一個審批事項的起點和終點,理清其前置和后置關系,把分散在各部門的相關聯的事項聯系在一起,確定行政審批工作流程,實現業務流程的再造。梳理的主要內容包括審批項目的名稱、辦事指南、審批流程、審批時限、審批表格、審批崗位及權限、相關法規及政策依據、收費規范及收費方式、審批事項須提交的資料、統計分析需求、聯絡方式等。
㈣加大宣傳培訓。網上審批電子監察統建設過程中,要做到建設與宣傳培訓同步進行。各新聞單位及網絡媒體要加大宣傳力度,讓公眾全面了解新的行政模式,教育公眾逐步改變原有的辦事習慣。各行政審批職能部門要組織本部門行政審批事項網上操持的宣傳、教育工作,加強機關工作人員電腦操作技能培訓,相關工作人員要熟練使用網上審批電子監察系統軟件,高效進行網上行政審批。市直各單位至少要有一名技術人員能夠處置有關故障,確保網上審批電子監察系統有效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