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十二五”工作總結及“十三五”工作規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十二五”期間我鎮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依靠和團結全鎮人民,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按照翁中片新型服務業優化發展區定位,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深化改革開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穩定,努力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任務目標。經過五年的拼博和奮斗,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保持穩中有升的良好發展態勢,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規劃目標。
“十二五”工作總結
一、經濟態勢發展良好,各項指標圓滿完成
“十二五”期間,我鎮主要經濟指標均有大幅增長,工農業總產值達16.3億元,比“十一五”期末增長55%,年均遞增11%;其中工業總產值90806萬元,年均遞增8.4%,農業總產值71731萬元,年均遞增9.3%;2015年可實現財政收入1億元,年均遞增30.06%;2015年可實現農村人均純收入10453元,年均遞增17.1%。
二、強化重點項目建設,城鄉建設取得新突破
(一)城鎮化項目逐年取得突破。五年來,我鎮采取“重心下移,分片負責”的征地工作思路,明確了項目責任領導和責任人以及完成時限,充分調動了鎮、村、組相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大力做好代表和群眾思想工作,使城鎮化征地工作不斷取得進展,2011年-2015年完成征地面積5099畝,為萬隆花園、龍翔大道、翁江大道、八泉大道、德政路、卓爾服裝城、新汽車站、實驗學校、醫院、錦繡山河等項目解決了用地問題,同時,為翁江新城、冷泉灘、東華寺擴建、氣象站、江下綠道、城南污水管網、公園改造等項目積極化解矛盾和問題,確保了縣重點項目建設的順利推進。
(二)交通基礎設施項目不斷推進。武深、汕昆高速公路段征地涉及鎮20個村委115個村小組,涉及征地面積近5100畝,2015年開始啟動征地工作,在縣高速辦及有關部門的支持和鎮村征地工作組的努力下,武深、汕昆高速公路段征地拆遷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兩條高速的土地征收任務已基本完成,多個施工單位已陸續進場,剩余青苗清點、地墳搬遷、房屋協議簽訂正在進行中。
(三)“兩創”和衛生鎮村工作持續深入。我鎮在2012年成功創建“省衛生縣城”之后,又積極開展創建“省文明縣城”和“國家衛生縣城”,在縣“兩創”辦的支持下,我鎮不斷加大宣傳和資金投入力度,營造全鎮上下共同創建“兩創”的良好氛圍,在中心小學建立了市民文化技術學校,在城東社區和青云村成立了“道德講堂”,在鎮文化站完善了綜合性室內活動場所,堅持公益性開放美術培訓室等;于2015年將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和衛生整治工作列入了正式考核,制定了《鎮2015年創建衛生鎮村工作方案》,全力做好城中村、城鄉結合部環境衛生整治,實行了全鎮主干道垃圾日清日運,五年來,全鎮投入衛生整治資金近200萬元。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農村條件不斷完善
五年來,我鎮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不斷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完成了馬山、桂竹、石背、新堯、新東、石寨等村河堤、水陂、水圳維修加固;二是完善了沙坪、李洞、嶺頭、民主、中壩、蓊口等村15宗小型水庫的維修加固;三是投入資金700多萬元完成了中心、桂竹、群陂、陂下、馬墩、南浦街、沙坪、長潭、藍青、馬山、良洞、高陳等12個村的農村安全飲用水工程;四是建設農村垃圾收集點182個,實現了農村道路干線的垃圾集中清運;五是成功創建省衛生村8個、市衛生村10個;六是鄉村公路硬底化完成90多公里;七是實施了青山、青云、聯群、中心、豐山、新坪等村的文化設施建設;八是完成農村改廁2000戶以上;九是投資54萬元重新鋪設了南浦街道并安裝了太陽能路燈。
四、科學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一)推進特色農業發展。五年來,我鎮充分發揮資源優勢,以扶貧“雙到”為抓手,以市場為導向,以發展特色農業為主題,依托龍頭企業和農業合作社,逐步形成了三華李子、李洞蜜桃、青云扁豆、長潭百香果、群陂蠶桑、石背玉米等“一村一品”規模種植效應,到2015年,全鎮三華李、鷹嘴蜜桃等種植面積分別達到7354畝、2759畝,青云村1300多畝的扁豆基地、長潭村900多畝百香果基地等也成為了最新亮點,有效實現農民增產增收。
(二)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五年來,我鎮充分依托地處縣城的區位優勢和新城區建設的有利時機,大力發展配套商貿和服務業,積極扶持引導群眾加快商貿、休閑、餐飲等服務業的發展,形成一大批以農家樂和觀光果園等為代表的的第三產業服務體系,打造了東華寺、冷泉灘、青云山等一批特色生態旅游景點,帶動全鎮餐飲、商貿服務、運輸的發展,提升了我鎮的總體經濟實力。
五、統籌各項事業建設,經濟社會和諧發展
(一)綜治信訪維穩工作態勢良好。全面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項措施,不斷完善信訪應急預案和矛盾糾紛排查制度,推行黨政領導信訪接待日、帶案下訪等制度,鎮綜治信訪維穩工作中心和各村(居)信訪工作站堅持節假日和重大會議期間值班制度,確保全年運轉正常,及時處置各類糾紛矛盾;以創建“平安村居”為契機,在全鎮范圍完成了38個治安視頻監控系統的安裝,實現全鎮大部分村(居)主要路口的覆蓋,五年來,我鎮無重大治安案件、重大刑事案件及群體性事件,持續做好重點信訪對象穩控,未發生集體進京上訪情況,全鎮呈現秩序良好、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的局面。
(二)人口計生工作水平不斷提升。五年來,根據省市縣人口計生政策調整,我鎮及時調整計生工作思路,堅持依法管理,強化計生隊伍建設,嚴格落實層級管理責任制,在全鎮上下形成計生工作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通過多種渠道加大“單獨二孩”、“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等新政策的宣傳力度,在穩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礎上,從整體上促進我鎮計生工作進一步提高,取得了積極成效,2012年、2014年評為市計生先進單位,2012-2014年連續三年評為縣計生先進單位,我鎮石寨村獲得了2012年度全國人口和計生基層群眾自治示范村榮譽,2014年6月,我鎮還順利通過了省計生飛行檢查組的檢查考核。
(三)安全生產保持歷年零事故。五年來,我鎮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強化安全生產責任意識,積極實施“三打兩建”和嚴厲打擊非法開采礦產資源專項整治,持續開展煙花爆竹領域、校園安全等專項檢查治理,不斷加大安全隱患整改力度,實現了全鎮安全生產零事故。
(四)省教育強鎮評估驗收順利通過。五年來,我鎮共投入530萬元,大力改善辦學條件,推進教育現代化,使中小學面貌煥然一新,大力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提高隊伍的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為申報省教育強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通過系列舉措,全鎮教育工作達到了申報省教育強鎮的要求,在2013年12月向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申報“省教育強鎮”后,于2014年5月順利通過了省教育強鎮的評估驗收。
(五)社會保障政策落到實處。我鎮積極拓展思路,有效提高最新惠民保障政策知曉率和參與率,城鄉醫療保險和城鄉養老保險工作穩步推進,覆蓋率達100%,到2015年,全鎮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員達到26368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達到86160人/年,超額完成縣下達任務數;扎實做好社會民生資金的監管和發放,以及農村五保、低保動態調整和生活救助工作,嚴格低保申報審批等程序,實行陽光公開,社會救助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
六、扎實開展黨建工作,組織建設切實加強
(一)圓滿完成各項黨員教育活動。五年來,在各級黨組織和黨員中深入開展創先爭優、實現偉大中國夢、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領導干部普遍直接聯系群眾等一系列活動,改進了黨員干部的工作作風,增強了基層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和號召力;在2014年的教育實踐活動中,鎮被我縣作為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的鎮級示范點,其中桂竹村為省級教育實踐活動示范點,青云村為全省專題組織生活會先行示范點,桂竹村還得到了中央第九督導組組長王金山等上級領導的高度評價。
(二)不斷強化基層組織建設。五年來,我鎮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做好基層組織建設各項工作,對全鎮40個村(居)黨支部進行分類定級,完成了34個村的“食堂工程”建設,對包括馬墩、石背、沙坪、青山、良洞、群陂、嶺頭等15個“軟、弱、渙、散”村進行了著力整治,提升了村“兩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村級組織軟硬件建設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高,圓滿完成40個村(居)“兩委”換屆選舉工作,以扶貧“雙到”工作為依托,不斷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翁山淮山、興農水果等農業合作社成立了黨支部,拓寬了黨組織的覆蓋面。
七、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反腐倡廉形成合力
我鎮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把黨風廉政建設作為硬措施、硬任務,始終緊抓,形成了反腐倡廉的整體合力,結合每年的紀律教育學習月主題,2013年在青云村設立了“三紀”教育基地,開設了從政道德講堂等,深入開展廉政文化宣傳和廉政警示教育,抓好黨員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和中央八項規定的貫徹落實,著力完善民主集中制,嚴格黨內政治生活,加大反腐倡廉宣傳教育和違紀案件查處力度。五年來,鎮紀委受理信訪件35宗,辦結33宗,立案18宗,共查處黨員干部18人。
鎮“十三五”發展規劃
2016至2020年,是我縣建設五大產業和構建三大高速公路經濟增長極,加快經濟發展、實現跨越趕超的重要五年,我鎮將以此為契機,搶抓機遇,主動作為,為鎮實現各項工作的“第一鎮”而努力奮斗。
一、“十三五”期間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我縣主動融入珠三角、打造“三縱一橫”高速公路網建設和產城融合的戰略,以打造翁中片新型服務業優化發展區為目標,進一步深化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新型城鎮化水平,建設法治和諧新。
二、“十三五”期間發展目標
以2015年為基準,到2020年工農業總產值年均遞增10%以上,財政收入年均遞增10%以上,農村人均年純收入遞增10%以上,計劃生育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以內,其它各項事業均有長足的進步。
三、“十三五”期間工作重點
(一)實施產城融合戰略,全力保障經濟增長。積極推進城鎮化建設,以我鎮周邊即將建成的武深、汕昆“一縱一橫”高速路互通和出口為契機,配合縣委縣政府加快新城區產業布局,建設綠色食品創新園;全力做好翁江大道東段、德政路、八泉大道等主要路網,以及繭絲綢基地、農商銀行、客運中心、實驗學校、醫院等產城項目的征地拆遷和建設服務工作,確保新城建設拉開框架,取得突破;充分利用鎮作為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優勢,提升商貿、物流、旅游等服務水平,因地制宜調整產業結構,優先發展東華寺、冷泉灘、青云山周邊生態旅游和現代服務業,帶動相應的餐飲住宿消費,確保經濟穩定增長。
(二)科學規劃鎮村發展,努力建設宜居城鎮。以武深、汕昆高速公路的建設推進為契機,結合“兩創”開展,進一步改善城鄉道路交通、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努力構建結構合理、布局協調、功能互補的城鎮體系;做好城鄉規劃和土地管理工作,嚴格保護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依法依規打擊“兩違”,打擊整治與預防相結合,健全城鄉規劃建設管理的長效機制,特別是要加強新農村規劃建設力度,強化大局規劃和法制意識宣傳,提高美麗新農村建設水平。
(三)強化社會綜合治理,暢通完善信訪渠道。進一步深化“法治”、“平安”建設,不斷完善轄區內治安視頻監控系統,鎮、村、組多級聯防聯治,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保障群眾人身財產安全;堅持依法治鎮理念,加大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力度,重點做好武深、汕昆高速公路施工建設期間的矛盾糾紛化解,暢通完善信訪申訴渠道,規范信訪秩序,著力解決信訪難題。
(四)堅持計生服務導向,穩定低生育率水平。根據國家最新政策,創新人口計生管理服務體制和機制,全面推行依法行政,持續加強計生服務體系建設,做好免費婚檢和孕前優生檢查等,嚴格控制人口出生性別比和年人口自然增長率,提高人口素質,穩定低生育水平。
(五)統籌發展社會事業,促進社會和諧發展。一是抓好安全生產,強化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隱患排查整治,嚴格落實監管措施,堅決遏制各類安全事故發生。二是大力發展特色農業,促進農民增產增收,繼續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推行“一村一品”特色農業發展戰略,進一步壯大三華李、鷹嘴蜜桃、蠶桑、扁豆、百香果、淮山等特色農產品種植規模,并充分運用“互聯網+”的經濟發展新手段,建立特色農產品電商,拓展拓寬銷售渠道。三是不斷完善民生保障,認真落實社會保障政策,注重困難群體機制幫扶,打造陽光低保五保,繼續提升新農保、低保覆蓋率,新農合參合率要達到100%,大力發展慈善事業,持續加大對縣城周邊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力度。四是全力做好林業生態和環境保護工作,圍繞創建“生態文明縣”活動,加大林業管護、森林防火工作力度,積極開展碳匯造林,不斷擴大生態公益林覆蓋,結合河口濕地公園、桂竹水庫、青云山保護區等建設,打造綠色休閑觀光產業,強化污染治理,對養殖產業嚴格審批、劃定區域,妥善處理養殖污染、生活垃圾等。
(六)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牢固夯實執政基礎。繼續加大對“軟、弱、渙、散”的村組織管理整治力度,繼續抓好村(居)支部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的述職力度,增強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落實駐點普遍直接聯系群眾制度,打造河口、長潭、聯群等一批新的黨建示范亮點;加強農村基層民主建設,做好農村“三資”管理,促進黨務村務公開落實,做好村組賬目監管,特別確保依法依規分配征地款、預留地等,保障村民合法權益;加強對黨員干部的思想和教育培訓,增強大局意識和服務意識,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群眾的水平。
(七)落實黨風廉政責任制,不斷提高治黨水平。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實行黨委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報告制度,深入推進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黨員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強化機關作風效能建設,重視加強信訪舉報工作,做好涉及征地補償等的風險防控措施落實,及時查處違法違紀及侵害國家、集體和群眾利益等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