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乘勢而上加快我市開放開發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自省委決定建立綜合實驗區,并將此作為落實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建設經濟區戰略決策的重大舉措以來,綜合實驗區開放開發速度大大加快,前景勢頭看好。要實現綜合實驗區跨越發展,創造“速度”,就要繼續抓住機遇,把握重點,一鼓作氣,全面推進開放開發。
重點一,繼續大力營造有利發展氛圍
綜合實驗區的發展定位,是要建設成為“兩岸人民合作建設、先行先試、科學發展的共同家園”,發展成為兩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試的示范區、海峽兩岸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先行區、生態宜居的新島城市,并努力探索出兩岸同胞“共同規劃、共同開發、共同經營、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合作新模式。要讓國內外更多公眾,尤其是更多同胞知曉和認同上述定位、理念,需要做大量艱苦細致而有成效的工作。為此,要通過多種傳播管道,采取多種傳播方式,運用多種表現手法,大量投入,持續努力,擴大傳播覆蓋范圍,提升傳播效率效果,營造出更加有利于綜合實驗區開放開發的輿論環境和人文氛圍。
重點二,繼續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盡快建立一個先進、完善的基礎設施體系,是當前綜合實驗區建設工程的一件大事,也是創造“速度”的最佳見證。在連接大陸的跨海一橋順利建成并即將開通之時,要加快推進跨海二橋建設項目工程,力爭在最短時間內使成為全國高速公路體系和高速鐵路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節點。要以高標準的質量要求、高效率的建設速度,推進島內交通體系建設,在建設中要大力導入低碳理念和智慧技術,使之成為現代交通體系的典范。要加快對臺海上滾裝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全力構建海峽“一個小時”交通圈,使成為海峽的重要通道口。
重點三,抓緊推進重點先行項目落地
在知名度日益提高,實驗區規劃思路日益明晰,開放開發商機日益呈現,各類資源擁有者對規劃項目興趣日益濃厚的時候,要將意向轉化為行動,加快先行項目落地,充分發揮落地項目的示范作用,使之成為順利推進招商引資工作的關鍵。要運用量體裁衣的方法,設計出“一對一”推進方案,準確把握項目進展的關鍵,做足做好過細工作,加大激勵力度,爭取在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房地產業和公共服務業等領域,都有數個先行示范項目落地。要嚴格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高層次推進改革開放開發。先行項目也應符合這些原則,才能確保其示范引導作用的發揮。
重點四,繼續加快理順體制機制
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良好匹配,就能成為區域發展的主動力,反之,就有可能成為妨礙區域發展的制約力。綜合實驗區是在縣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現已成為歸省政府直接管理的一個單位,但原縣級建制仍被保留。現有縣級機構與幾套班子在新的行政管理系統中應如何進行調整,才能更好地發揮公權力資源在推進開放開發中的主導作用;綜合實驗區原隸屬于政府,實驗區與之間的關系如何理順;發展要與同屬于的開發區和工業區實現良性互動發展,它們之間的關系如何理順;如何在推進開放開發中發揮各自應有的作用,這些都是開放開發中需要解決的重要機制體制課題。綜合實驗區的管理體系應朝著“政區合一”的方向進行整合,統一配置,明確職責,簡化機構,提高行政效率。
重點五,繼續爭取更加寬松的先行先試政策
是對臺合作先行先試的綜合實驗區,它肩負促進兩岸和平發展的探索性實驗的重任。這是史無前例的事業,需要有更加寬松的對臺合作先行先試政策予以支持。要繼續努力爭取兩岸ECFA專項附加條款的通過和更加優惠的海關特殊監管區政策、口岸開發政策、旅游商品免稅政策和兩岸人員往來政策等相關政策。中央賦予更加寬松政策是對臺合作交流先行先試成功的根本性保障,應爭取中央政策盡早到位。
重點六,加快探索“五個共同”的先行先試
要辦成開展全面合作建設兩岸同胞共同家園的綜合性實驗區,綜合性是建設的一大特色,也是該實驗區核心價值的體現。綜合性不僅要體現在經濟領域兩岸同胞合作建設,更要體現在社會環境等其他領域兩岸同胞的合作建設。通過觀念創新、模式創新和機制創新,探索如何進一步發揮兩岸同胞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兩岸同胞的聰明才智,有效配置兩岸資金資源、人才資源、知識資源等,在開展“共同規劃、共同開發、共同經營、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先行先試,探明方向,開辟新路,積累經驗,典型示范,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注入活力。這是兩岸同胞必須直面的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全新課題。要最大限度地凝聚兩岸同胞的智慧與勇氣,尤其是要充分吸納同胞的想法與建議,設計出綜合實驗區合作建設的新模式。
重點七,全力推進民眾思維方式的快速轉變
綜合實驗區的創立,加速了經濟相對落后的島的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進程。全新規劃的出臺、大量資源的投入、基礎設施的改善、人居環境的優化、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變等等,對民眾來說,既是大喜之事,也是陌生之事。他們必須迅速作出調整,以適應正在發生的變化。公共管理部門工作人員也要快速作出調整,必須要有與大開放、大開發要求相適應的視野、素質、氣度、思維方式、行為方式與辦事能力。要倡導全民學習風尚,采取有力推進舉措,營造良好學習環境,快速提升全民素質,為開放開發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