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2014年僑聯工作要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4年是黨的十八大召開的喜慶之年,也是我市決戰決勝更高水平小康社會、全面加快基本現代化建設進程之年,全市僑聯組織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上級黨委對僑聯工作的最新要求,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心,立足僑聯工作優勢特點,在扎實推進“兩個加快”,全力促進“三化互動”,大力實施“四大戰略”,著力打造“六大示范城市”,全面推進“八項工程”中,認真履行各項職能,奮發有為,真抓實干,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進一步開創僑聯工作新局面,為黨的十八大的勝利召開營造僑界良好氛圍,為落實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的各項任務貢獻僑界智慧和力量,不斷提升僑聯工作在黨委、政府工作大局中的位置,不斷提高黨和政府以及僑界群眾對僑聯工作的滿意度。
根據這一指導思想,2014年僑聯重點在“三服務、一加強”方面做好工作。
一、突出主線,在服務經濟建設上,發揮“四大作用”
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心,集中僑界的智慧和力量,廣泛動員組織歸僑僑眷在立足本職崗位建功奉獻的同時,充分利用歸僑僑眷與海外聯絡多、信息靈的優勢和海外僑胞的熱情,通過多種措施和渠道,引進人才、項目和資金。
一是發揮在“招商引資”中的牽線搭橋作用,創新招商思路,拓寬招商渠道,搭建招商平臺。加強與海外僑團、知名僑領的聯系和交往,不斷擴大我市對外交流合作,為全市在海外招商提供可靠信息和人力資源。與此同時,積極與上海、福建、省內友好僑聯的溝通聯絡,廣集招商信息,擬組團到僑鄉福建開展招商說明會。借助他們僑商會平臺進行招商。
二是發揮在“引智助業”中的聚賢納才作用,引導海內外僑界高層次人才落戶。積極與組織部人才工作部門合作,加大引進人才力度,引導海外留學人員回國創業。爭取引進兩名以上高層次人才。
三是發揮在“僑企升級”中的推波助瀾作用,鼓勵僑企轉型升級,發展壯大企業。組建市僑商總會,最大限度地團結海內外僑商,最大限度地調動其積極性,切實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鼓勵、引導僑商為家鄉發展多作貢獻。建立健全僑聯委員掛鉤聯系僑企制度,定期走訪調研僑企,堅持四個必訪。健全僑企電子信息資料庫,辦好“僑界維權工作站”,為僑提供法律服務,利用涉僑案件情況通報制度,主動與政法部門對接,保護僑企合法權益。
四是發揮在“現代化建設”中的參謀助手作用,優化僑界共同參與,突出海外智力專長,注重僑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政議政,為發展獻計出力。
二、彰顯優勢,在服務文化建設上,探索“四項機制”
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凝聚僑界民心,是黨的是十七屆六中全會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宏偉目標要求,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精神家園。僑聯要在文化建設中突出“僑”的特色開展工作。
一是探索對外文化交流機制。擴大中國優秀文化在海外傳播,發揮僑界民間藝術團體特長,積極與上級僑聯聯系,爭取走出國門,送戲到海外。同時,開展國內國外雙向交流,舉辦一到兩次以文化、教育、衛生等內容為主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動,不斷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增強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和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二是探索僑界文化進社區、進企業、進農村、進家庭新機制。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組織豐富多彩的僑界聯誼活動,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開放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通過“僑界黨旗紅”“僑愛心”報告會,座談會、文藝戲曲、僑心自愿者服務隊等形式,積極倡導“社會為僑、僑為社會”的理念,多做溝通思想、化解矛盾、增進團結的工作,努力建設和諧僑界。
三是不斷探索海外宣傳新機制。通過海外報紙、網絡等媒體,開展各種適合海外新生代特色的活動,爭取他們對祖(籍)國、家鄉文化的認同,同時,不斷擴大在海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四是探索僑界文藝團體建設新機制,在華僑藝術團的基礎上,積極組建華僑合唱隊,唱響僑界文藝品牌。
三、牢記宗旨,在服務僑界群眾上,落實“四條措施”
全心全意為僑服務是僑聯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的具體體現,也是僑聯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堅持貫徹以僑為本的理念,強化職能,優化舉措,深化服務,堅持涉僑利益無小事的原則,周到細致地做好為僑服務工作。
一是落實僑務干部自身素質提升措施,練就為僑服務的本領。精心籌劃不斷學習教育活動,打造各類學習平臺,用理論武裝頭腦,用形勢統一認識,用實例開闊思路,用活動推進工作。
二是落實服務僑界群眾工作網絡措施。切實加強與上級僑聯和兄弟縣市僑聯,尤其是與上海市楊浦區僑聯、蘇州市僑聯和福建省僑聯的聯系與合作,共享僑源,發揮優勢。按照“四有”標準,編制一張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服務僑界群眾的工作網絡,充分發揮各鎮僑聯組織的作用。
三是落實打造“大僑務”工作格局措施。依托和借助有關職能部門的力量,共同開展僑務工作。密切與人大、政協、統戰、僑辦等涉僑部門的合作,共創“五僑”工作機制。密切與開發區,組織部聯系,廣開引賢引智渠道,密切與有關部門和各鎮合作,共建僑商創業園。
四是落實依法維護僑界群眾合法權益措施,加大《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保護法》和《省實施辦法》的宣傳貫徹力度,完善公檢法涉僑案件通報制度,充分發揮僑界維權工作站作用,依托僑聯法律顧問委員會,做好涉僑維權信訪工作,把工作重點從事后處理轉移到事先預防和化解上來,做到件件有處理,事事有交代。發揮僑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政議政作用,充分反映社情民意和歸僑僑眷意愿。
四、切實加強黨對僑聯工作的領導和僑聯組織的自身建設,為做好僑聯工作提供可靠保證。
堅持“黨建帶僑建”的工作思路,按照上級要求,組建僑聯獨立黨組,加強黨對僑聯的思想政治領導,同時要求各基層僑聯小組,積極爭取屬地黨委的關心和支持,利用黨的十八大召開契機,以不同形式讓黨旗在僑界飄揚。依托屬地黨建工作平臺網絡和陣地更好地團結、教育、引導、服務好僑界群眾,僑聯干部要甘于奉獻,做吃苦耐勞、埋頭苦干、腳踏實地、無私奉獻的模范,要善于創新,做大膽探索、知難而進、推陳出新、超越自我的弄潮兒。要樂于相助,做顧全大局、用于爭先、奮發有為、共創和諧的引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