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2014年村鎮統計工作要點5篇范文

2014年村鎮統計工作要點5篇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2014年村鎮統計工作要點5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4年村鎮統計工作要點5篇

第一篇

2014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實現區委區政府各項戰略部署的關鍵之年,更是統計調查工作面對新形勢迎接新挑戰的重要一年。全區統計調查工作的總體思路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區委十一屆五次全會以及省市統計調查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全區中心工作和統計系統“三個提高”的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規范化建設和創新創優創特色為抓手,以統計改革發展和優質服務為中心,強基礎、重質量、提能力、優服務,為實現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提供堅實的統計保障。

一、以數據質量為核心,高效完成經濟普查和統計調查任務

1.全力做好經濟普查各項工作。根據國務院統一部署,2014年開展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按照國家及省相關文件精神和普查基本框架要求,重點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抓保障。抓好普查機構和人員及普查經費的落實,保障普查工作順利開展。二是抓宣傳。采取多種方式,廣泛深入宣傳經濟普查的重要意義與要求,引導廣大普查對象依法配合普查。為普查工作順利實施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三是抓試點。組織開展普查綜合試點,試行普查方案,積累工作經驗。四是抓培訓。在抓好“兩員”選聘的同時加強業務培訓,提高“兩員”素質。五是抓質量。建立數據質量控制責任制,研究并實施各個環節的質量管理辦法,做好清查摸底數據質量的抽查、審核和評估,確保數據質量。

2.規范做好企業一套表聯網直報工作。嚴格執行全國企業一套表統計改革制度,堅決守住聯網直報“四條紅線”,進一步完善業務定制、關系審核和流程規范等業務技術,建立鎮(區)、部門、專業“三聯動”機制,確保企業一套表聯網直報運行平穩和統計數據的有序銜接。

3.有效做好投資統計工作。一要健全工作機制,暢通信息渠道。完善建設項目統計網絡系統,實行項目現場核查工作制度,全面掌握項目建設信息。二要規范執行規定,建立預警通道。規范執行新開工項目入庫管理制度,指導并協助項目建設單位做好項目申報工作,加強項目預警,確保新建項目如期納入統計范圍。三要定期組織培訓,完善上報軌道。開展業務培訓,定期梳理建設項目,及時調整完善項目數據庫,為固定資產投資統計方法制度的改革做好準備工作。

4.扎實做好服務業統計工作。切實加強對服務業統計工作的組織領導,一要統全各類服務業統計調查對象,做到不重不漏;二要統準各類服務業主要經濟指標數據,抓住重點,兼顧一般;三要科學分析和研究服務業統計數據質量,尤其是要高度重視服務業增加值占比等指標,客觀反映全區服務業發展實績。

5.認真做好文化產業統計工作。強化文化產業統計基礎工作,指導相關部門進一步完善文化產業基本單位名錄庫,健全文化產業統計基礎臺賬。分層面加強文化產業統計業務培訓,加強部門協作配合,開展文化產業發展情況調研,為全區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數據參考和統計服務。

6.有序推進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工作。嚴格執行一體化住戶調查制度,加強對記賬戶的培訓和指導,不斷提高住戶記賬質量;嚴格遵守統一的業務流程和操作規范,確保城鄉居民收入數據準確可靠。按照統一的方法和部署,全力做好新老口徑居民收入數據的測算,努力實現平穩過渡,從頭嚴格規范記賬業務要求,確保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數據質量。

7.繼續做好農業統計工作。深化種植業調查改革工作,嚴格執行《縣級糧食產量抽樣調查方案》及相關管理辦法,保證全區糧食產量抽樣調查工作順利開展。穩步推進農作物對地抽樣調查,加強遙感技術在農作物調查中的業務化應用。深化主要畜禽監測調查改革工作,按照國家統計局改革方案,采用科學抽樣調查方法推算主要畜禽產品產量,確保做到真實統計、如實上報,準確及時反映我區生豬以及其他畜禽產品生產情況。

8.高效完成各專項統計調查工作。根據統計調查方法制度規定和區委、區政府工作重點,認真做好工業、能耗、科技、批零貿易、勞動工資、人口與就業、安居工程等專業統計調查工作;組織實施好農業經濟核算,主要農作物產品產量,縣、鎮、村卡,低收入人口監測等農村統計工作,完成農產品中間消耗、禽畜監測、農民工監測等各項常規抽樣調查任務。繼續做好平安法治建設、環境保護等滿意度調查工作;積極參加機關部門工作績效、生態創建、村級“勤廉指數”等各項重大委托專項調查。

二、以服務大局為重點,全面提升統計監測服務水平

1.突出服務重點。積極關注宏觀經濟政策變化和國內外重大事件等對經濟運行的影響,進一步健全完善各項統計監測制度,繼續組織實施好工業運行、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市場、能源消耗、高新技術產業、新興產業、社會發展水平指數、現代服務業、文化產業和農副產品生產價格等各項統計監測工作。

2.注重服務過程。⑴事前充分體現“預警”性。選準關鍵節點、抓住重點指標、把握重點行業,通過深入調研和預測分析,進一步提高統計預警監測的準確性、時效性、針對性、前瞻性和趨勢性;⑵事中注重體現“推進”性。充分運用序時統計數據,及時反映各項重點工作、重要指標進展情況,積極發揮對政府中心工作、重點工作推進落實的參謀作用;⑶事后準確體現“客觀”性。注重數據與情況的統籌運用,注重定量與定性分析的有機結合,注重縱向與橫向的對比,深入開展統計分析研究。

3.明確服務方向。及時跟蹤監測區委區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的落實情況,扎實做好轉變發展方式、主導產業、重點企業、兩新產業、科技創新、更高水平小康社會等監測評價工作,優化《主要經濟指標快報》、《統計月報》、《統計分析專輯》、《統計信息專報》、《統計年鑒》等統計服務產品的內在質量,積極關注經濟強縣(市、區)的運行狀態,加強橫向比較分析,推進統計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

三、以規范化建設為抓手,不斷夯實統計基層基礎工作

1.規范鎮(區、園)統計基礎。圍繞省市鄉鎮統計機構規范化創建工作“四有”“三化”的要求,結合統計工作法制化、統計機構網絡化、統計人員專業化、統計管理程序化、統計基礎規范化、統計手段現代化、統計資料檔案化、統計服務優質化的“八化”標準,進一步健全組織機構,推行統計人員集中辦公,規范鎮級統計基礎。2014年全部鎮(區、園)要通過省市級規范化達標驗收。

2.完善村(居)級統計網絡。各村(居)要配有專(兼)職統計人員,對規模較大的村(居)要增設統計協管員,各類統計調查網點要按照統計調查方法制度要求配齊輔助調查員。各鎮(區、園)統計辦公室要加強村(居)統計業務培訓和檢查指導,督促村(居)做好統計工作,把好數據入口關。

3.夯實企業統計基礎。進一步加強“三上”企業和房地產企業統計基礎建設。按照企業統計基礎工作規范化“二有”“三化”要求,明確企業統計負責人和統計工作人員,統計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健全統計臺賬和原始記錄,加強企業統計人員的業務培訓,有效提高企業統計法制意識和統計業務水平。2014年50%的聯網直報企業要通過規范化創建達標驗收。

4.加強部門統計工作。按照“資源互補、信息共享”的原則,進一步明確政府統計部門和部門統計的職責分工,根據全省統一部署,積極開展部門統計規范化創建達標工作,部門要明確分管領導,建立統計機構,確定統計人員。按照統計方法制度要求,定期開展本部門全行業統計調查與統計管理工作,認真履行向本級政府統計部門報送統計資料的義務,部門主要負責人要及時關注本部門統計工作和本部門主要統計數據的合理性。部門制發統計報表、開展統計調查、上報統計數據,必須依法報送同級政府統計部門審批或備案留存。

四、以協調發展為目標,全面提高統計管理能力

1.強化基本單位名錄庫管理和維護。進一步加強統計基本單位名錄庫建設工作,完善與有關部門的協調溝通機制,定期收集基本單位變動信息,將名錄庫維護節點完全延伸至鎮(區),及時開展名錄庫的管理和維護。大力抓好單位核查工作,進一步提高入庫審核通過率,加強工作考評,提高工作質量。

2.強化數據管理。加快建立綜合數據統計管理制度,加強對部門統計數據的采集使用與上報管理,進一步暢通部門統計信息交流渠道。建立健全分鎮(區、園)、分部門、分專業的統計數據電子管理臺賬。落實好鎮(區、園)和部門主要統計數據管理職責,全面做好主要指標的評估管理工作,確保數出有門、數出有據、數出有力。

3.強化協調聯動。切實加強與國地稅、發改、經信、住建、建管、商務等部門的溝通聯系,共同工業、建筑業、投資、房地產、保障性安居工程和社消零等即期統計信息,加強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做到部門工作與政府統計的有效銜接和相互促進。

4.強化依法統計。一要加大統計法制宣傳。利用各種載體,結合“9.20中國統計開放日”、“12.8統計法頒布紀念日”、“六五普法”和經濟普查、大型專項調查等,扎實開展統計法制宣傳教育活動,進一步增強統計法制意識。二要嚴格統計執法。嚴格執行《統計法》等統計法律法規,切實維護統計法律法規的嚴肅性和統計工作的權威性。建立統計稽查制度,強化鎮(區、園)、部門和各專業聯合執法,推進統計執法工作常態化。要突出執法重點,健全執法監督機制,規范執法行為。三要加強統計調查工作監督管理。要加強統計調查項目審批管理,加強統計數據管理,由區統計局統一對外重要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數據,有關單位確需對外重要數據須及時報區統計局備案。

5.強化隊伍建設。注重統計人才培養,強化統計業務技能培訓,努力提升統計從業資格考試的合格率和繼續教育的覆蓋率,加快提升統計人員知識結構、業務素質和技術應用能力。從教育、制度、監督等方面入手,大力加強統計職業道德教育和統計行風建設,圍繞“提升工作責任,提升工作效能,提升工作境界”的要求,進一步增強統計隊伍的執行力。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三重一大”工作要求,積極營造敬業奉獻、勤政廉政的良好氛圍,把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和統計工作有機結合,促進全區統計人員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雙提高。加快推進面向統計用戶、面向統計基層、面向調查對象的現代化服務型統計建設,為實現全區“二、四、六”奮斗目標提供優質統計服務和堅實的統計保障。

第二篇

2014年是黨的十八大召開的重要之年,是我區實現“十二五”規劃、開啟基本實現現代化新征程的關鍵年,2014年全區統計調查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區委十一屆二次全會和上級統計調查工作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三個提高”為目標,加快推進統計改革,突出抓好統計基礎、數據質量、規范高效和優質服務,進一步加強能力建設、法制建設、信息化建設和隊伍建設,為著力推進全區“四大行動計劃”,實現“兩年爭先,四年領先,六年率先”的奮斗目標提供強有力的統計保障。

一、以質量第一為重點,進一步推進統計工作開展。

1、全力推進“企業一套表”制度。嚴格按照企業一套表統計改革工作方案和制度方法的要求,加強組織推動、工作部署和措施落實,開展業務培訓、審核查詢、數據處理、匯總評估;做好“雙軌”制運行時期的應急準備,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化解矛盾,確保全區統計工作環境的穩定;做好部門、專業及軟件平臺間的數據銜接工作,確保統計數據的穩定。

2、規范統一基本單位名錄庫建設。嚴格執行國家及省市統計局制訂的基本單位準入和退出制度,建立鎮(區、園)、部門、專業“三聯動”機制,扎實做好“三上”企業名錄庫比對、核實、確認和基本單位名錄庫更新維護工作。分步建設“三上”企業調查單位庫和“三下”企業及非企業法人單位名錄庫。

3、切實加強服務業統計工作。完善部門服務業統計聯席會議制度,加大培訓、指導力度,進一步理順關系,明確職責,有效提高部門服務業單位聯網直報率和數據質量;進一步規范部分服務業抽樣調查工作,加強對各鎮(區、園)的業務指導,不斷提高部分服務業抽樣調查工作水平;認真貫徹實施市《現代服務業重點領域統計報表制度》,加強服務業統計數據處理和網絡平臺建設。著力推進服務業統計工作實現“三大轉變”,即:推進統計范圍由系統內向全行業轉變;推進統計方法由傳統向現代轉變;推進統計管理由分散向統一轉變。

4、努力深化新興產業統計。進一步強化部門合作,完善新興產業統計工作制度,全面反映新興產業發展情況;重點加強對重點新興產業企業、項目的跟蹤,關注全區新興產業中新生行業的情況;認真做好新興產業發展的動態監測和分析預警預報工作,及時掌握新興產業的發展趨勢。

5、扎實開展文化產業統計。扎實做好文化產業統計基礎工作,指導相關部門進一步完善文化產業基本單位名錄庫,健全文化產業統計基礎臺賬。分層面加強文化產業統計業務培訓,加強部門協作配合,開展文化產業發展情況調研,為全區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數據參考和統計服務。

6、不斷強化能源統計。圍繞“十二五”節能降耗目標任務,開展經常性能源培訓活動,提高能源統計業務素質。加大對能源數據審核評估力度,采取邏輯性審核、宏觀經濟運行情況評估、與歷史數據進行縱向審核以及與能源消耗的相關分析等辦法,確保能源數據可信、可靠。

7、加快建立綜合數據統計管理制度。加強對部門統計數據的采集使用與上報管理,進一步暢通部門統計信息交流渠道。建立健全有關分縣(市)、分部門、分專業、分鎮(區、園)的統計數據管理臺賬。加強對GDP核算支撐指標的分析研究,進一步提升GDP綜合核算及分鎮核算的能力和水平。

8、認真實施各項統計調查工作。根據統計調查方法制度規定和區委、區政府工作重點,重點做好R&D、保障性安居工程、城鄉居民收入、民營經濟、糧食產量、畜牧業、設施農業和脫貧攻堅等統計調查工作;繼續做好平安法治、社會治安、環境保護等滿意度調查工作;積極參加機關部門工作績效、生態創建、村級“勤廉指數”等專項調查工作。

9、善始善終做好人口普查工作。認真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總結表彰工作,加強人口普查資料管理,搞好人口普查資料的開發利用,充分發揮人口普查數據的社會經濟價值。

二、以目標監測為重點,進一步提升統計服務能力。

1、加強監測預警。以基本現代化指標體系和“兩年爭先、四年領先、六年率先”的發展目標為重點,加強項目集聚、轉型升級、社會民生、科技創新、節能減排等方面的統計監測;圍繞“八項工程”“八個領先”,健全機制,加強協調,進一步加強經濟預警預測,動態把握整體經濟走勢;開展社會、文化、科技、婦兒等社會領域的統計監測,及時為黨政領導和有關部門科學決策提供翔實的統計監測資料。

2、加強分析研究。堅持分析與業務并重原則,加強分析能力培養,強化分析責任考核,力求在分析內容上更加貼近黨政領導和有關部門的決策參考需求,更加貼近社會關注、百姓關心的熱點難點;在分析形式上更趨多樣性、更具直觀性,結合2014年統計工作特點進一步豐富和優化信息載體;在分析質量上,堅持“短平快”與“高精新”相結合,確保信息分析的全面性、及時性、客觀性和實效性,努力打造一批符合實際、滿足各界需求的統計分析精品。

3、加強品牌建設。實施統計服務“114”工程,即:辦好一份《統計分析專輯》,編好一本《統計年鑒》,搭建好《統計月報》、《服務業統計月報》、《統計信息專報》和《統計網站》四個服務平臺,及時宣傳和反映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更好地展示“統計服務”品牌。根據不同層面的需求,不斷拓寬服務領域,充實完善刊物內容,增強時效性和可讀可用性,力求創新特色,維護、發展好統計的品牌產品。

三、以規范統一為重點,進一步加強基層基礎工作。

1、推動規范化建設。認真貫徹國家統計局《縣級統計機構工作規范》和《省鄉鎮(街道)統計工作規范》、《省“三上”企業統計規范》及市、區基層統計工作規范化建設考評和各項工作管理辦法,著力開展鎮(區、園)統計工作規范化考評活動;著力推進“三上”企業規范化建設,分專業加強對企業統計基礎工作的督促指導;著力維護各級各類抽樣調查網點。嚴格遵循“方法科學化、操作程序化、工作規范化、崗位責任化、管理精細化”的標準,加強全區統計工作管理,組織開展基礎工作質量檢查,有力促進基層基礎工作水平提高。

2、堅持標準化建設。強化鎮(區、園)統計辦公室“八化”要求和“雙十”標準建設,強化企業統計“六有一無”和部門統計“四有”建設。加強綜合協調,整合各方資源,努力在鎮(區、園)、村(居)、企業和調查點的統計調查人員配備、工作條件和工作環境等方面加以充實改善。建立基層統計基礎工作聯系點和示范點制度,實施統計專業對口指導和督導,用行政推動、現場促動、考核調動的舉措,以典型示范,以點帶面的方法,全面推進全區基層統計標準化建設,確保源頭數據質量。

3、加快專業化建設。嚴格按照國家、省專業統計調查業務工作規范化標準認真組織實施。建立健全基層統計工作制度、統計臺帳、原始記錄,實行全過程質量控制,使統計工作的每道工序、每個環節都能保持高效運作,不斷提高統計調查方法的科學性和統計調查程序的規范性。

4、完善信息化建設。按照省、市和全區統計信息化建設的總體要求,以“四大工程”建設為契機,積極做好區、鎮(區、園)和“三上”企業、部門統計聯網的鞏固與升級工作,實行專業數據統計單位聯網直報,提高網上直報系統應用的覆蓋率。建好鎮(區、園)統計網站,實行專人負責,及時更新內容,及時升級更新網絡系統,確保系統安全、統計網絡暢通。要積極創造條件實行統計信息現代化逐步向村(居)和基層調查單位延伸,逐步實現區、鎮(區、園)、村(居)企三級聯網。

四、以依法統計為重點,進一步強化統計法制建設。

1、開展統計法制宣傳教育。積極推進“六五”普法,有重點、分層次、多形式地開展統計法制宣傳教育,結合年定報、指導檢查、統計監審等工作過程,對統計調查對象強化統計法制宣傳;結合從業資格培訓、繼續教育、業務培訓對基層統計人員開展統計法制宣傳;利用法制宣傳主題日(月)等主題活動在公共場合開展法制宣傳咨詢服務活動,對社會公眾開展統計法制宣傳,努力創造全社會知法守法的統計法治環境。

2、強化依法統計有效機制。完善依法統計工作機制,積極推行統計法律事務告知制度,建立健全輕微違法告誡制度。繼續開展數據質量查詢和統計監審,嚴肅查處統計違法行為,有針對性地加大對統計機構、統計力量、統計基礎工作薄弱鎮(區、園)和部門及“三上”企業的監查力度,重點抓住基層臺帳、原始記錄等基礎性資料的檢查,抓住在“企業一套表”改革實施過程中的瞞報漏報行為的查處,通過教育、預防、服務、管理、懲處和整改等各種手段,達到執法效果的最大化。

五、以提質升效為重點,進一步加強統計隊伍建設。

1、加強統計能力建設。著力提升統計調查、質量控制、解讀分析、工作管理、統計服務和組織協調能力。進一步加強基層調研,積極開展重點企業、重點行業和鎮(區、園)及調查網點的統計工作的實地調研;著重圍繞文化產業、農民生活、科技創新等領域發展情況的專題調研。進一步加強統計科研,積極開展優秀統計分析、統計課題和統計論文評選活動。進一步加強組織指導,積極開展對各鎮(區、園)和“三上”企業在名錄庫建設、企業一套表改革、規范化建設等業務工作上進行有針對性的督促指導。不斷提高協調溝通能力,加強對部門統計工作的管理和協調,加強省、市、區專業之間的工作聯系。要注重統計人才培養,強化統計業務技術培訓,加快提升業務指導、技術應用、管理協調和網絡安全防范能力。

2、加強統計行風建設。認真執行上級統計系統作風建設的各項工作部署和要求,以機關作風建設為抓手,以創先爭優活動為目標,以營造干事創業、風清氣正的和諧統計環境為重點,從教育、制度、監督等方面入手,大力加強統計行風建設,不斷提高統計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堅持思想教育、群眾評議、監督檢查、考核獎懲相結合,增強統計干部服務全局、服務發展、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意識。

3、加強工作效能建設。圍繞“提升工作責任,提升工作效能,提升工作境界”的要求,抓好班子、帶好隊伍,堅持內強素質與外樹形象相結合,堅持創新機制與責任到位相結合,堅持人性化管理與制度化管理相結合;將崗位責任、首問負責、限時辦結、服務承諾、責任追究等作風建設機制落到實處,建立紀檢監察工作機制,健全督辦工作制度,完善用制度規范、靠制度管理、按制度辦事的管理機制,進一步增強統計隊伍的執行力、創新力、保障力,要勇于突破、勇于擔當、勇于攻堅,以效能建設的大提升,促進全區統計調查工作的大跨越。

4、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積極打造教育、制度和監督“三位一體”的工作體系。堅持開展“5·10”思廉日、算好廉政賬、廉政教育黨課等主題教育活動。強化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落實,通過廉政文化教育、形勢教育、節日教育、示范教育、警示教育等系列教育,積極營造敬業奉獻、勤政廉政的良好氛圍,為統計事業健康和諧發展保駕護航。

第三篇

2014年全區統計調查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和國家及省市統計調查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區委十屆十一次全會提出的“加快現代化、建設新”奮斗目標和“四個年”活動要求,進一步夯實統計基礎、創新工作思路、強化預警監測,優化統計服務,推進依法行政,提升工作效能,切實做好統計調查各項工作,為打造“三創之都、大橋新城、幸福”提供強有力的統計保障。

一、立足質量第一,著力推進各項統計調查工作開展

1.圓滿完成人口普查工作任務。嚴格按照人口普查方案和工作進度要求,全力以赴、扎實推進全區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處理、數據分析、數據評估、數據公布、資料管理等工作。圍繞黨委、政府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和決策需要,深入系統地開展人普資料的開發應用,充分發揮普查數據的綜合效益和社會效益。

2.全力做好常規統計調查工作。以“明確任務、健全制度、周密部署、加強指導、嚴格把關”為要求,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省統計調查方法制度,全面做好各專業年、定報工作及各項專項調查工作,確保統計數據客觀準確地反映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實際。

3.著力加強重點專業統計工作。建立、完善區級部門服務業統計聯席會議制度和區級部門及全區服務業統計工作考核辦法,著力推進服務業統計工作“三大轉變”,即:推進統計范圍由系統內向全行業轉變;推進統計方法由傳統向現代轉變;推進統計管理由分散向統一轉變;拓展工業、投資統計工作的廣度和深度,加強工業、投資統計基層基礎建設,鞏固工業、投資基層統計的根基,逐步形成有質量、有水準、有效率的工業、投資統計體系;加強能源統計能力建設,圍繞“十二五”節能降耗目標任務,不斷提高能源統計數據質量;建立健全文化產業統計制度及文化發展績效考核評估制度,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文化產業統計基礎工作;嚴格執行國家、省及市局制訂的基本單位準入和退出制度,認真做好基本單位名錄庫更新維護工作。扎實做好“三上企業”名錄庫與部門資料的比對、核實和確認工作,分步建設“三上”企業調查單位庫和“三下”企業及非企業單位名錄庫。

4.努力完善科技、民生統計工作。重點抓好城鄉住戶、農業生產和社會發展等調查,認真實施工業品價格調查新方案,積極推進城鄉住戶調查一體化進程。完善R&D、創新型經濟調查制度,切實加強社會事業和社情民意調查,認真開展公眾安全感、機關效能及作風建設測評等調查,重視基本現代化、幸福等指標體系研究。圍繞社會各界最關心的問題,調整統計工作重心,在反映總量、速度的同時,注重反映結構、質量、效益,全面真實反映社會發展的幸福態勢。

二、優化統計服務,著力推進統計服務功能發揮

1.加強預警監測。重點要圍繞經濟轉型、城市轉型、社會轉型、效能提升,對經濟發展方式、城鄉一體化、民生建設、社會管理等方面加強調研,跟蹤監測。主動配合做好科學發展評價、社會發展評價、農業現代化、新型工業化、文化績效考核、節能減排監測、新興產業統計等各項重要考核監測工作。

2.加強分析研究。加強對經濟運行、社會進步、項目建設、民生建設等領域的深度研究。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重點,追蹤公眾關注焦點,捕捉社會突發熱點,主動開展調查分析,凝練新觀點,探索新思路,提出新建議,以“短、平、快”的方法,努力提供科學及時的信息產品,彰顯統計信息的前瞻性、時效性、跟進性,進一步“提速、提質、提效”,發揮統計作為黨委政府的參謀助手、經濟社會發展的“睛雨表”作用。

3.加強品牌建設。積極組織實施統計服務“114”工程,即:辦好一份《統計分析專輯》,編好一本《統計年鑒》,搭建好《統計月報》、《服務業統計月報》、《統計信息專報》和《統計信息網站》四個服務平臺,做好統計檔案利用,及時宣傳和反映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更好地展示“統計服務”品牌。根據不同層面的需求,不斷拓寬服務領域,充實完善刊物內容,增強時效性和可讀可用性,力求創新特色,維護、發展好統計的品牌產品。

三、積極探索實踐,著力推進統計調查改革創新

1.創新工作思路。圍繞“強基固本促規范,創新理念優服務”的工作思路,籌劃開展“統計能力提升、統計基礎示范、服務品牌創建”等主題活動,圍繞“四個年”活動,探索全區統計管理機制、統計工作方式、數據質量監控和統計方法制度的改革,以全區統計調查工作新發展,更好地服從服務于經濟社會的轉型。

2.創新管理機制。根據省和市相關文件精神,結合實際,研究出臺《進一步加強全區統計工作的意見》,更加全面地指導全區統計工作的開展,建立健全統計調查工作考評辦法,堅持“統一領導、分工負責、規范管理、資源共享”的原則,加強對基層統計“軟件”、“硬件”的建設和部門、行業統計工作的管理,逐步實現全區統計工作的規范統一。建立政府統計、部門統計、行業統計互補、完善的統計工作機制,建立與部門、行業統計工作的聯席制度,加強部門和行業數據關聯性評估分析,提高部門統計數據的應用率和政府統計公信力。

3.創新調查方法。順應國家和省統計方法制度的改革,積極推進“四大工程”,充分利用現有的統計數據處理程序和平臺,實行數據處理工作平行、下移,強化技術指導和管理,實現部門、基層數據在線傳輸,大力提高聯網直報率和統計工作效率,提升統計現代化水平。通過不斷改革創新,使統計工作程序更規范、流程更順暢、方法更科學、應用更便捷、質量更優良。

四、強化統計基礎,著力推進統計調查規范有序

1.推動規范化建設。認真貫徹《省鄉鎮街道統計工作規范》和《省“三上”企業統計規范》,嚴格遵循“方法科學化、操作程序化、崗位責任化”的標準,加強全區統計工作管理,推動全區統計基礎工作規范有序。要建立完善統計數據五級審核責任制,搞好統計數據核查和評估,不斷完善評估方法,豐富評估指標,增強數據評估的科學性、針對性和有效性。

2.加快標準化建設。強化鎮(區)統計辦公室“八化”要求和“雙十”標準建設,強化企業統計“六有一無”和部門統計“四有”建設。加強綜合協調,整合各方資源,努力在鎮、村、企人員配備、工作條件和工作環境等方面加以充實改善。建立基層統計基礎工作聯系點和示范點制度,實施統計專業對口指導建設,運用行政鼓動、現場推動、考核促動的舉措,以典型示范,以點帶面的方法,全面推進全區基層統計標準化建設,確保源頭數據質量。

3.加速專業化建設。嚴格按照國家、省專業統計調查業務工作規范化標準認真組織實施。加強各級統計調查人員業務培訓,促進統計工作調查能力的提升。建立健全基層統計工作制度、統計臺帳、原始記錄,實行全過程質量控制,使統計工作的每道工序、每個環節都能保持高效運作,不斷提高統計調查方法的科學性和統計調查程序的規范性。

4.完善信息化建設。按照省、市和全區統計信息化建設的總體要求,積極做好鎮(區)和“三上”企業、部門統計聯網的鞏固與升級工作,深入實施專業數據統計單位聯網直報,提高網上直報系統應用的覆蓋率,實現統計數據采集自動化,提高統計數據收集、處理效率。要進一步建好鎮(區)統計網站,按照統計網站頁面設計要求,實行專人負責,及時更新內容,及時升級更新網絡系統。要搞好保密管理,確保系統安全、統計網絡暢通。要積極創造條件實行統計信息現代化逐步向村(居)和基層調查單位延伸,努力實現區、鎮、村(居)、企三級聯網。

五、深入法制宣傳,著力推進依法統計調查進程

1.健全依法統計工作機制。建立健全組織指導、考核獎懲、督促檢查等統計工作制度,深化依法行政和依法統計工作,繼續實施包括統計法律法規、統計基礎知識、統計業務和技術在內的“千人培訓”工程,切實加強統計隊伍法制建設,提高全區統計人員依法統計的行為意識、保密意識和全員執法意識。

2.做好統計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結合“六五”普法,以宣傳手冊、橫幅標語、板報欄目、電視報刊、網絡平臺、現場和電話咨詢及“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等多種形式開展統計普法宣傳活動。不斷擴大《統計法》和《處分規定》的社會影響力,增加全社會的統計法制意識,為統計工作的順利進行創造良好環境。

3.加大統計執法力度。牢固樹立“依法統計、以德統計、依制統計”的理念,堅持集中檢查和日常檢查相結合,加大對農業、工業、服務業、投資、勞動工資和城鄉居民收入等主要統計調查項目統計工作全過程的監督與管理,加大統計監審和執法檢查力度,嚴肅查處違法行為。通過教育、預防、服務、管理、懲處和整改等各種手段,達到執法效果的最大化。

六、加強隊伍建設,著力推進統計調查可持續發展

1.加強統計行風建設。認真執行國家和省統計系統行風建設的各項工作部署和工作要求,緊密結合統計工作實際,以機關作風建設為抓手,以創先爭優活動為目標,以營造干事創業、風清氣正的和諧統計環境和防治在統計上弄虛作假為重點,從教育、制度、監督等方面入手,大力加強統計行風建設,不斷提高統計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堅持思想教育、群眾評議、監督檢查、考核獎懲相結合,增強統計干部服務全局、服務發展、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意識。

2.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要以建設廉潔型機關為目標,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通過廉政文化教育、形勢教育、節日教育、示范教育、警示教育等系列教育,積極營造敬業奉獻、勤政廉政的良好氛圍,為統計事業健康和諧發展保駕護航。

3.加強工作效能建設。要圍繞“效能建設提升年”活動,抓好班子、帶好隊伍,堅持內強素質與外樹形象相結合,堅持創新機制與責任到位相結合,堅持人性化管理與制度化管理相結合;建立健全學習工作機制、激勵約束機制,形成用制度規范、靠制度管理、按制度辦事的管理機制,積極弘揚“三平”和“三敢”精神,爭當“三在”干部,進一步增強統計隊伍的執行力、創新力、保障力,以效能建設的大提升,促進全區統計工調查工作的大跨越。

第四篇

2014年,區農村統計調查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省、市農村統計調查工作總體要求和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深化統計改革,加強統計建設,不斷提高統計能力、提高統計數據質量、提高統計公信力、提高統計服務水平,努力開創農村統計調查工作新局面。

一、立足質量第一,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1.認真做好常規性調查工作。按照省、市各專業工作管理要求,對照考核辦法,以“明確任務、健全制度、周密部署、加強指導、嚴格把關”為要求,高標準完成農村住戶、勞動力轉移、農作物面積產量、農產品價格和中間消耗、畜禽監測等多項調查任務。

2.認真做好農村統計工作。按照國家、省統計報表制度要求,繼續做好農業經濟核算,主要農作物及畜禽產品產量,縣、鎮、村卡,脫貧攻堅監測等農村統計工作。

3.積極開展專項調查工作。嚴格按照省、市專項調查工作要求和部署,積極開展各項專項調查。

4.積極開展人口普查工作。立足早謀劃、早部署、早實施,充分發揮部門作用,通力協作、密切配合,確保人口普查工作有序開展、圓滿完成。

二、堅持科學規范,著力推進制度改革

5.積極推進以縣(區)為總體的抽樣調查制度。按照省統計局和省調查總隊的部署,建立并完善農業生產抽樣調查制度,扎實做好以縣(區)為總體的畜牧業、糧食產量、棉花產量、農村經濟核算等抽樣調查工作。逐步推進規模以下工業、限額以下批零住餐業抽樣調查制度。

6.扎實開展國家及地方抽樣調查樣本輪換工作。在省總隊的指導下,扎實開展農村住戶、農作物面積與產量、農產品價格及中間消耗等國家及地方抽樣調查樣本的輪換工作,認真實施新的統計調查方法制度,并做好新舊網點調查數據的銜接。

三、創新工作方式,優化統計服務水平

7.圍繞中心實施跟蹤調查。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以及經濟社會發展中領導關注、群眾關心的問題開展專項調研,跟蹤實事項目的推進情況,努力打造一批觀點準、數據實、方法新、質量高的統計分析和調研報告精品。

8.發揮優勢拓寬服務領域。充分發揮農村統計快速、靈活、機動的特點,創新調查方式、改善調查手段、豐富調查內容、拓寬服務領域,積極開展上級統計調查部門、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委托調查。

9.突出重點提供適時信息。根據上級關注的社會“焦點”問題,積極開展專項調查,搜集鮮活的第一手資料,認真分析研究,及時向上級提供有深度、有見地的統計信息,發揮好統計調查數據的預測預警作用。

10.完善制度提升服務質量。繼續執行經濟形勢季度例會制度。每季召開一次經濟形勢分析例會,邀請涉農部門專業人員參加。重點分析農林牧漁業生產、設施農業、農民收入及消費、農資等情況,共同對本季及未來經濟形勢作出判斷,及時形成季度經濟運行情況分析報告。按照各個層面對統計調查信息的需求,繼續做好《統計月報》、《統計分析專輯》、《統計信息》、《統計年鑒》等改版編發工作。積極借助“大眾”、“黨政網”等服務平臺,提高統計調查信息咨詢服務的質量和水平,擴大統計調查信息社會影響,使統計調查成果更大范圍惠及社會公眾。

四、深入法制宣傳,推進依法統計調查

11、加大統計法律法規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各種會議、培訓、檢查和調研等時機,廣泛宣傳貫徹《統計法》和《處分規定》。切實增強全員對統計調查工作的敬畏意識、責任意識、程序意識、服務意識和保密意識。

12、加大統計調查執法檢查力度。大力推進依法統計、依法調查,規范執法行為,加大對農村統計調查、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和部分服務業調查企業的執法檢查力度,確保源頭統計調查數據質量,真正做到直接調查、直接上報。

五、加強信息化建設,提升統計工作效率

13.加強計算機操作技能培訓。認真學習熟練掌握各專業年定報程序,有針對性地開展全區農村統計人員計算機操作技術及網絡應用技能培訓,進一步提高統計網絡運用能力及數據處理水平,確保各級各類統計調查應用系統平穩運行。

14.加強統計調查網絡運行管理。不斷改革完善調查隊網站欄目,及時更新內容,提高網站內容的可讀性和可賞性;不斷加強對鎮(區)統計辦公室網頁維護指導,豐富統計調查信息共享資源,增強調查網絡的實用性;鼓勵鎮(區)積極創造條件把統計信息化建設工程向鎮村、居延伸。力爭兩年內實現全區所有村(居)網上上報統計數據。

六、著力雙基建設,促進統計科學發展

15.強化統計調查基層基礎建設。圍繞省局和省總隊“基層基礎工作建設年”主題活動要求,加快提升鎮統計機構“實體型”統計辦公室工作水平,持續提升鎮統計工作“八化”工程建設水平,組織開展專題檢查調研,重點抓好薄弱和回潮鎮(區)的鞏固提高工作。督促各鎮(區)進一步完善“實體型”統計辦公室建設,建立健全村(居)統計調查工作小組,鞏固加強統計調查網點建設,構建完整的農村統計調查網絡體系。

16.強化統計調查隊伍建設。配足配強基層調查人員,建立健全調查網點基本情況臺帳,建立健全專業輔助調查員信息臺賬;開展多種形式業務培訓;繼續實行定期檢查和走訪制度,增加現場指導頻率,不斷提高調查對象配合程度和基層輔調員的數據采集、整理匯總和調查工作能力。

17.強化統計調查規范化建設。細化各專業基礎工作規范化流程,量化各專業工作質量考核辦法。繼續實行數據管理“六級責任制”制度,強化源頭數據的審核能力,進一步加強對主要指標數據的評估和技術性、邏輯性比較分析,全面提升基層基礎工作質量及數據質量。

18.強化統計調查資料檔案化建設。建立完善區級各專業統計調查電子臺帳,進一步推進鎮級統計調查電子臺帳建設,按照檔案管理要求全面規范各級各專業及各項調查基層基礎資料的管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午夜高清在线观看| 91香蕉国产线在线观看免费| 成年人毛片视频| 久草福利资源站| 欧美日韩国产色| 伊人色综合网一区二区三区| 老师好紧开裆蕾丝内裤小说|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激情| 2018天天干天天射| 在线观看黄日本高清视频|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日韩欧美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亚洲成av人影片在线观看| 理论片福利理论电影| 午夜网站在线播放| 色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成人在线看| 男人天堂资源站| 国内外成人在线视频|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蜜桃| 无码无套少妇毛多18PXXXX| 久久精品电影免费动漫| 欧美人与牲动交xxxxbbbb| 亚洲欧美校园春色| 男人添女人下部全视频| 公和熄小婷乱中文字幕| 翁熄性放纵交换高清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 黄色免费网址大全| 国产男女在线观看| 最新黄色免费网站| 国产香蕉97碰碰久久人人| R级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好吊妞视频一区二区| 丁香花高清在线观看完整版 | 草莓视频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大陆xxxx做受视频| 丁香婷婷六月天| 国产欧美色一区二区三区| yy6080理aa级伦大片一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