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室內體育課程教學現狀與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有一部分課程是在室內開展的,對于小學生的體育知識學習和能力鍛煉,同樣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室內小學體育課教學的現狀并不樂觀,并沒有把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地調動起來,對學生的綜合培養也沒有達到預期要求,必須采取合理的對策來完善。
【關鍵詞】小學體育;室內教學;現狀;對策
小學體育教學中,有一部分課程是需要在室內開展的,目的在于讓小學生對體育知識的學習,擁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從而在身體素質、心理素質上,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結合以往的教育經驗和當下的教育標準,認為小學體育室內課程教學主要問題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日常教學的活躍度不高。當小學生在室內接受體育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在大部分情況下,會讓學生上自習,并沒有對他們的體育理論知識進行良好的引導,同時在體育知識的闡述上,也表現的非常模糊。長此以往,很容易讓小學生對體育室內課程產生排斥現象,并且在學習的熱烈程度上非常低。第二,小學體育室內課程教學落實過程中,在內容方面并不夠充實,往往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小學生是屬于活潑好動的群體,并且身心都表現為活躍的狀態,如果教師沒有對他們的情緒和室內教學內容做出良好的調動,則無法在教學效果上大幅度的提升。
二、小學體育室內課程教學的對策
(一)合理開發資源,形式靈活多樣
小學體育室內課程教學過程中,是小學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內容,為了讓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幫助,需要合理的開發資源,安排形式保持靈活多樣。小學生在體育知識的學習上,擁有較高的熱情,我們對于教學資源做出合理開發以后,能夠讓小學生按照一個較為全面的觀點,對室內課程的知識做出較好的掌握,從而在身體鍛煉和心理素質的穩定上,都不斷的取得更好的成績。如利用課桌進行仰臥起坐、俯臥撐的力量練習,利用課桌進行壓腿等柔韌性練習,利用課桌間的寬度進行手扶課桌的各種跑的練習;還可以結合課桌間的空間進行練習,如隊列練習中的立正、看齊、稍息、原地間各種轉法,武術教學中的沖拳、推掌、馬步、弓步,等等。在這些練習的內容中,練習的形式可以靈活多樣,進行以講授理論知識為主的課,以練習身體素質為主的課,講練結合的課等。
(二)合理運用多媒體
小學體育室內課程教學過程中,有一部分情況是因為室外的環境無法滿足教學要求,因此轉向室內來開展。為了讓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保持更好的態度,需要合理運用多媒體來完成。例如,在講解跑步訓練的過程中,很多小學生都是按照自己的習慣,或者是擺放較為隨意的姿勢來跑步,教師如果僅僅是通過口頭糾正的方法,則并沒有取得良好的效果。通過在小學體育室內課程教學過程中,將多媒體做出應用,可以按照3D立體人物分析的方法來完成,讓小學生了解到跑步鍛煉過程中,身體上各個肌肉、骨骼所負責的任務,同時利用正確的跑步姿勢、方法、呼吸等,都可以提高跑步的效率和質量,促使自身的新陳代謝加快,獲得更好的身體素質。由此可見,合理運用多媒體以后,能夠在小學體育室內課程教學的科學性方面獲得較大的提升,讓小學生在體育知識的學習上,擁有一個更加正確的認知,對教師的觀點持有高度的認同,并且對自身的不足進行良好的改進。
(三)加強教學方面的探討
經過前幾項教學工作的開展,小學體育室內課程教學的很多不足,都可以得到良好的解決,整體上的教育工作開展,趨向于良性循環。日后,為了在小學體育室內課程教學方面得到更好的成績,還需要加強教學方面的探討。首先,在室外天氣惡劣的情況下,很多小學生的心情都有可能表現較差。此時,我們在小學體育室內課程教學過程中,可以與小學生開展積極的溝通、交流,讓小學生提出自己對體育鍛煉的看法,讓教師了解到小學生的內心所想。其次,在教學方面的探討過程中,要積極的引導小學生進行示范。教師對于小學生的體育理論知識教育,不可能完全通過書本上的文字來展現,而是要根據小學生的示范效果,然后進行指導和糾正,促使小學生在室內學習上,獲得更加充足的知識體系。第三,在教學方面的探討過程中,應堅持開展師生互動,要讓學生積極的提出自己的理念和外部訓練獲得的一些心得,除了要對學生給予肯定之外,還要進行適當的引導,讓小學生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可以按照多元化的方法來完成。
三、總結
目前,小學體育室內課程教學的體系越來越健全,在內容上也逐步的豐富。日后,應繼續在小學體育室內課程教學方面,開展深入研究,加強對小學生的了解,結合小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態度,實施科學的引導,促使他們在室內課程的學習上有積極態度。
參考文獻:
[1]孫奎.小學體育室內課程教學現狀與對策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7,(11):155.
[2]劉博,倉江.開展小學體育室內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34):108.
[3]李軍峰.小學體育室內課程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J].運動,2015,(17):68.
作者:李君美 單位:山東省平邑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