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老解放區學前教育的歷史探討范文

老解放區學前教育的歷史探討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老解放區學前教育的歷史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老解放區學前教育的歷史探討

一、建章立制,把解放婦女與保育托教相統一

為了更好地開展保育兒童的工作,1941年1月陜甘寧邊區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實行兒童保育列為中心工作。同年又頒發了《陜甘寧邊區政府關于保育兒童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是繼《條例》之后老區又一重要的學前教育法規文件,《決定》的主要內容是:建立管理組織;保育人員的培訓;建所的具體條件。這些規定充分體現了黨和邊區政府對婦女兒童的關懷和重視。這對抗戰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學前教育的發展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為了真正解除父母的后顧之憂,有效保護和培育下一代。這一時期,多種形式的學前教育機構相繼建立與發展,有全寄宿制的保育院、托兒所,單位日間托兒所,母親變工托兒所、哺乳室,化整為零的托幼組織,小學附設幼稚班等。老解放區學前教育機構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其靈活多樣的辦園形式實踐著“一切為孩子,把方便留給母親,把困難留給自己”的信念。

二、依靠群眾,克服困難,勤儉辦園

老解放區學前教育機構誕生在條件艱苦、物資匱乏、戰爭頻繁的年代。它所取得的所有成績是與群眾的熱情支持密不可分的。老解放區人民對學前教育的支持主要包括場地、房舍、教具、設施、食品、醫療、人力、師資、掩護等多種不同的方式。例如,最早成立的江西瑞金下州區下州村的上屋子托兒所,最初的很多玩具都是由群眾募集來的。抗戰時期的晉魯豫托兒所,在遇到敵情時,多次把孩子們分散在群眾家中。山東老區的托兒所也是常常把孩子們分成幾個小組分散在老百姓家中生活。在當地群眾的掩護下,孩子們才度過了最困難的日子。老區群眾之所以能全力支持學前教育事業,是因為他們對我們黨和軍隊的強烈的熱愛,老區人民有著高度的政治覺悟,尤其是老區的廣大婦女,她們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去愛托兒所、保育院的孩子們。

老區學前教育機構在各方面都注意節約。沒有設備就自己或請人制造,沒有條件就因陋就簡,堅持不向財政機關要求大批開支。自己制造各種顏色的積木,開展過搶種秋菜和拾柴運動,孩子和工作人員吃的面粉全部是自己磨,炊事班自己種菜、養豬、種糧。他們在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厲行節約,精打細算,自力更生,努力生產。例如寫字用紙,當時邊區的土造紙,每一張都用三遍才扔掉。第一遍用鉛筆寫,第二遍用鋼筆寫,第三遍用毛筆寫。這種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一方面是艱苦的生活環境和條件限制;另一方面也是我們黨和軍隊一貫的優良傳統和作風。黨領導老解放區的新氣象、新風尚是克服困難辦一切事業的力量源泉。

三、保、教、衛三結合,促進兒童身心全面發展

老解放區的學前教育,由于戰爭環境艱苦,經濟因難,在保教的內容、方式、方法上難有統一的要求和嚴格的規定,但指導思想明確,目標任務清晰,質量標準統一。例如抗戰時期的延安第一保育院,1943年提出:“增進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快樂,培養其優良的習慣和行動,使其成為抗戰建國的小國民。”1948年,隨著解放戰爭的不斷勝利,在新形勢下提出:“鍛煉兒童革命的觀點與作風,培養兒童活潑愉快的心情,健康堅實的體格,陶冶勇敢老實的個性,根據年齡增進兒童知識訓練,手腦并用,使他們成為未來新中國健全的主人公。”由此可見,宣傳口號也在與時俱進,隨著戰爭的進程,條件的變化,辦學經驗的不斷提升,學前教育的目標任務也更為明確和具體,保育兒童身體、培養兒童良好習慣、發展兒童智力,逐步成為老解放區所力求實現的保教目標,這里我們能夠體察到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的雛形。當年的學前教育已經形成了一種普遍的共識:兒童送到托兒所并不只是身體好不生病就夠了,必須在日常工作中根據保教內容和目標,堅持保教相結合的原則,對兒童實施全面的教育。并且要使他們在智力上日漸增加,生活能力上日漸提高。

換言之,保與教是分不開的,而且要密切有計劃地進行。保育員也是教員,因此讓有專門知識的幼兒園老師來培訓保育員,并配有教材,在工作中還要時常給予指導。當年的延安第一保育院,辦院之初也曾存在保教工作相脫節的情況,在組織機構上,開始的時候分保育與教導兩科,各自為政,缺乏溝通,幼兒園老師不問兒童生活,保育員不關心兒童教育,使得生活與教育相割裂,學習與生活相脫節。發現這些情況后,他們開始查找原因,發現學習與生活本來就是有機聯系的一體,從組織結構改革入手,逐步糾正了保教分家的傾向,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為“保、教、衛三位一體”的制度,要求保育員、教師和醫生明確分工,各負其責。保育員的任務是從兒童生活管理上保證兒童健康;教師的任務主要是從教育中養成兒童生活的良好習慣,開啟心智;醫生與護理員的任務,主要是設法為兒童積極預防、治療疾病,所以他們必須經常向保教工作者提供預防兒童疾病的方法,并為兒童檢查與治療疾病,同時還非常關心廚房食物的衛生,并定期進行檢查。這樣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保教衛一體化制度措施,使孩子們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身心得到全面發展。

四、發揮政治優勢,培育出一支出色的保教隊伍

由于黨和邊區政府的高度重視,雖然在客觀上物資貧乏,條件簡陋,人員文化水平低,教育技能缺乏,環境條件差,但是,憑借他們極高的政治覺悟和責任心,極富愛心和奉獻精神,老解放區逐漸培育起一支“一切為了孩子”的高素質的保教隊伍,并摸索出一條全新的靈活多樣的保教人員培訓制度。當時的保教人員,特別是保育員,主要來源于農村婦女,不僅沒有受過學前教育的專門訓練,就是漢字也認不了多少,絕大多數是文盲。根據這一情況,各托幼機構有計劃地對他們進行培訓并建立了學習、考核、獎勵等制度,培訓的方式靈活多樣,有集中培訓、短期培訓和在職培訓。內容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和專業技術教育。學習半年至一年畢業,課程有政治、文化課、醫藥衛生、接生保育等。當時絕大多數保教人員是在工作崗位上邊學邊做邊提高。如1941年邊區民政廳舉辦的保育訓練班開學典禮上,林伯渠主席親自到會并發表熱情洋溢的講話,鼓勵全體學員努力學習保教兒童的技能,做好保教工作。通過培訓,保教人員逐漸掌握了做好保教工作所具備的思想、文化水平和業務素質。當時的口號是“一切為了孩子,一切為了革命,一切為了前線”、“把方便留給媽媽,把愉快留給孩子,把困難留給自己”,以此當作保育工作的職責與使命。一支高素質的學前教育隊伍迅速成長起來,他們不僅克服了物資的匱乏,而且躲過了敵人的槍炮,征服了傳染病,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和危險,無私地奉獻著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把保教工作融入了改天換地的神圣革命事業中。例如當時延安第二保育院,從建院到全國解放,在四年零四個月的時間里,經歷了四次長途轉移,在艱苦的歲月里,全體工作人員團結合作,用自己辛勤的勞動,呵護著孩子們健康成長。保育院的孩子們雖大都遠離自己的父母,但他們沒有缺少母愛的溫暖。

在那個充滿理想的革命年代,在黨的關懷指導下,尤其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關懷和重視,老解放區的學前教育才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她從萌芽走向發展壯大的歷程蘊藏著不可估量的精神財富,有值得我們后人去挖掘、提煉和永遠珍視的寶貴價值。

作者:呂新云崔青華單位:廣東廣播電視大學河北廣播電視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三级在线播放| 大战bbw丰满肥女tub| 亚洲AV无码不卡| 狠狠干2020| 哒哒哒免费视频观看在线www |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观看| 色婷婷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 69tang在线观看| 天堂√在线中文最新版8| 东北小彬系列chinese| 日本精品ova樱花动漫| 亚洲三级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俺来也俺去啦久久综合网| 精品视频香蕉尹人在线| 国产乱人伦av在线a| 麻豆第一区MV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女同磨豆腐| 91麻豆高清国产在线播放| 女警骆冰被黑人调教免费阅读小说 | 国产裸模视频免费区无码| japanese中文字幕| 彩虹男gary网站|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最新夫妇交换乱的中文字幕| 亚洲女初尝黑人巨高清| 毛茸茸性XXXX毛茸茸毛茸茸| 你懂的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人人妻人人做精品| 四虎最新免费观看网址| 菠萝蜜国际通道麻豆三区| 国产在线观看无码免费视频| 欧美bbbbbxxxxx| 国产私拍福利精品视频推出| 18日本xxxxxxxxx视频| 国产黄视频网站| 99久久免费精品国产72精品九九 | 大地资源视频在线观看| jizz国产精品jizz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