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對小學作文教學的實踐與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教育測量與評價》2017年第9期
摘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內(nèi)容的重中之重。如何做好作文教學方面的工作是每一位語文教師必須接受的挑戰(zhàn)。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近些年來的語文教學實踐摸索,使我深深感受到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樂之者”的重要性。
關(guān)鍵詞:豐富生活;立足個性;寫作自主;觀察積累
反思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寫作教學的目標是考試,學生也不再是寫作的主體,而是應試的工具,作文的奴隸。很多學生把寫作文當成了“苦差”,同時,很多教師把教作文當成了“苦役”,從而使作文教學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所以我認為:要真正使學生的寫作水平提高,就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豐富學生的生活,拓展他們的知識面,大膽放手讓他們?nèi)懀屪魑乃皆谒麄冏约旱氖种邪l(fā)展。下面我就結(jié)合自己的一些教學實踐,從以下幾方面來談談自己的認識和做法。
1豐富生活,獲取作文的材料
葉老說過:“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要解決學生“沒有材料可寫”這一作文中最大的困難,老師就必須有意識地豐富學生的生活,幫助學生從豐富多彩的生活中獲取作文材料。指導學生作文如何從內(nèi)容入手。
1.1開展活動:作為教師要善于給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組織他們開展一些有趣的活動,讓他們有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那么開展一些怎樣的活動才是他們感興趣的呢?我們可以組織學生做“老鷹抓小雞”的游戲;或者組織學生進行接力比賽、跳繩比賽、拔河比賽等學生喜歡的體育活動。讓全班學生都參加到活動中來,這樣要打開學生的話匣子就容易了。把單調(diào)的作文課上成作文活動課,有意識地組織學生參加一些貼近自然、社會、生活的活動,讓學生在五彩繽紛的大千世界中觀察生活,開闊眼界。活動要豐富多彩,并注意引導學生進行積累,日積月累,作文起來就有話可說了。
1.2觀察積累:魯迅說過:“如要創(chuàng)作,第一需觀察,對于任何事物,必須觀察準確透徹,才好下筆”。我告訴學生說,“處處留心皆學問”,只要他們平時留心觀察,認真思考,便會發(fā)現(xiàn),鄉(xiāng)土題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觀察對作文而言是智慧能力的重要來源。從一年級起,我就有意識地讓學生看各種各樣的事物。在學動植物時,我不是讓學生拿起來就寫,而是帶領(lǐng)學生來到大自然中,指導他們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引導他們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如觀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日出日落,小河田野,蔬菜瓜果……并盡可能讓學去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
2立足于學生的個性心理差異,對學生進行作文教學
立足于學生的個性進心理差異對學生進行作文教學,是小學生根據(jù)自己在社會生活實際中不同的具體經(jīng)歷,用書面語言積極、真實、客觀地反映自己的情感和體驗的形式。在訓練過程中充分反映出教師尊重兒童,相信兒童的自主意識,在評價上充分發(fā)揮激勵機制的積極作用,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所發(fā)展。它符合《語文課題程標準》中提倡作文講真話,述真事,抒真情的精神,對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有一定的現(xiàn)實指導意義。作文要“寫自己想說的話”,“自由表達”作文內(nèi)容,“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為了實現(xiàn)這個培養(yǎng)目標,我們采取了以下措施:
2.1培養(yǎng)學生寫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親身所經(jīng)歷:小學作文教學一直被限制在“師授作文”的狹小天地中,無疑是對學生智慧的禁錮和個性的扼殺。培養(yǎng)學生寫寫“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親身所經(jīng)歷”,就是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使作文呈現(xiàn)個性風格。老師應大力倡導“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尊重學生的選擇,尊重學生的表達,甚至寬容學生的一些毛病,一些不成熟的缺點,讓他們自己去克服,讓他們自我成長,從而使學生個性在文章中日益張揚起來,讓一個個不同的“我”在作文中活靈活現(xiàn)、充分展現(xiàn)。
2.2培養(yǎng)學生寫真情實感的作文:真情實感是作文個性化的基礎(chǔ)。在作文訓練過程中,我們要主張寫真實的生活、真實的情感、真實的思想。在訓練方法上應強調(diào):(1)只定范圍不命題。讓學生有話好說,有話要說,鼓勵學生在一個范圍內(nèi),從生活中找素材,寫出真情;(2)重視表達方式,但不限文體。鼓勵學生突破常用文體的模式,不拘一格,不落俗套表露自己鮮活的思想;(3)不限篇幅和篇數(shù);(4)強調(diào)寫真情實感,但不限于寫真人真事。
2.3培養(yǎng)學生作文有新意:個性化作文不但要有自己的生活體驗,有真情實感,還要有自己獨特的感悟,將身邊的瑣事寫出“典型”,寫出新意來。因此要求學生在生活中做有心人,教研專區(qū)全新登場教學設(shè)計教學方法課題研究教育論文日常工作時處處留意生活,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對生活的感悟需要長時間逐漸培養(yǎng),老師要結(jié)合實際,適當加以引導。
3放手寫作、突出寫作
自主《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鼓勵學生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xiàn)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要讓學生寫出真情實感,必須還給學生寫作自主權(quán)。
3.1作文時空多些彈性:
3.1.1從時間上說,由于學生習作基礎(chǔ)、生活經(jīng)驗、材料積累等存在差異,對同一作文題,有的一節(jié)課能完成,有的一節(jié)課根本不夠。因此,應允許學有余力的學生在課內(nèi)完成習作后,交流討論,自行修改。對習作有困難的學生允許課外查找資料,尋找?guī)椭?/p>
3.1.2從空間上說,可根據(jù)習作的實際需要,課前做好習作準備,如體驗生活,搜集素材等。課中允許自由結(jié)合,自由“拜師”,自由朗讀習作,小組幫助修改,課后相互評點,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二度重寫。
3.2習作內(nèi)容自行選擇:學生生活經(jīng)歷、文化背景、興趣愛好各不相同,其選擇的習作內(nèi)容自然也不一樣,高明的教師總是努力創(chuàng)設(shè)各種情境,提供各種機會,打開學生的思路,滿足學生習作的興趣和需要。總之,作文教學是一個龐大的、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作文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迅速提高的,不要指望教材安排的一學期七、八次的課內(nèi)習作就能使學生的作文水平提高,作文水平還得在寫中鍛煉、提高,就像士兵打仗一樣,要在實戰(zhàn)中練兵。讓我們?yōu)閷W生創(chuàng)造美好的寫作環(huán)境,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吧!
作者:喬元春1;劉士艷2 單位:1.山東省平邑縣仲村鎮(zhèn)中心校,山東省平邑興蒙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