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非英語專業對ESP的需求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黑龍江教育雜志》2015年第七期
1研究問題與方法
本研究是黑龍江省規劃辦科研項目“ESP框架下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育模式研究”的一部分,試圖通過對應用型本科院校哈爾濱學院的非英語專業學生進行抽樣調查及分析,了解學生對大學英語教學內容的要求及方向,其主要目的是了解應用型本科院校非英語專業學生對esp的需求。本研究通過自編問卷、分專業抽樣的方法,使用SPSS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基礎分析及因子分析,以調查了解學生對ESP的需求度。問卷由六道題構成,其中,前五題為個人情況調查。第六題以條件答題方式采用了從“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的李克特五級量表形式調查學生對ESP的需求度:大學英語課程中加入ESP教學內容(A部分),只需要ESP課程或大學英語課程與ESP課程同時開設(B部分),以及只需要大學英語課程(C部分)。本文主要探討的是A部分(以下簡稱CESP)。問卷的問題編制是探索式的,其信度(Cronbach'sAlpha)為0.744。施測時實際發放問卷150份,回收有效問卷145份,有效率96.67%。在所抽取的哈爾濱學院英語專業以外的8個專業EFL本科生中,男生53人,女生92人,比例分別為36.6%和63.4%。理科60人,文科54人,其他30人,比例分別為41.7%、37.5%和20.8%。17歲以下共6人,占4.1%,18歲至20歲共131人,占90.4%,21歲以上共8人,占5.5%。
2數據結果
2.1英語學習目的分析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在抽樣的145名學生中,63.3%的學生學習英語是為了將來能成為復合型人才,20.1%的學生學習英語是為了提高英語語言基本技能,5.8%的學生學習英語是為了獲得和英語相關的一些證書,2.9%的學生學習英語是為了出國留學,0.7%的學生學習英語是為了做相關專業學術研究工作,剩余的7.2%的學生是為了其他目的而學習英語的。這一結果是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正如此,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本科教學必須根據學習者及社會的需求適當調整課程方向和內容,以培養符合時展的高級復合型人才。
2.2ESP的需求分析在分析學生對ESP的需求方面,高達95.9%的學生要求在大學期間滲透ESP的學習,其中占60.7%的88名學生要求在大學英語課程中加入ESP的學習內容,占31.7%的46名學生要求大學英語課程和ESP課程的同時開設,只有占4.1%的6名學生堅持只學習傳統的大學英語課程即可。由此數字可明顯看出學生對ESP內容的迫切需求,只開ESP課程或只開大學英語課程并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而且,在提高相關領域相關專業英語知識的同時,英語語言基礎知識的提高同樣不可小覷。
2.3師資要求因子分析本問卷規定因子數為五個,總變差解釋比例達到59.455%。因子1中,Q10、Q6、Q14、Q17、Q23、Q20是學生對CESP教師英語及專業能力上的要求,Q13是學生對CESP教師課堂實踐操作能力上的要求,這幾項都與教師能力相關,可歸納為學生對CESP教師的能力要求。因子2中,Q11、Q15、Q1、Q7、Q8反映了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因子3中,Q18、Q21、Q22、Q2體現了學生對CESP教師授課語言的要求。因子4中,Q4、Q5、Q16是學生對CESP教材的要求。因子5中,Q3、Q12、Q19體現了學生的英語能力。其中,第九題(我覺得對于包含ESP內容的大學英語課程而言,老師自編的講義會更適合我目前的水平)涉及內容不適合歸入因子2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中,而且它并不影響各因子本身及相互間的解釋力。通過對學生英語能力、學習英語動機、教師能力要求、授課語言要求及教材要求幾方面進行描述統計后,得出:學生英語能力上,最大值為4.33,最小值為1.00,均值為2.5833,標準差為0.69893,表明學生英語能力一般,且差距較大;學習英語動機上,最大值為5.00,最小值為1.80,均值為3.5977,標準差為0.45737,表明學生有一定的英語學習動機;對教師能力要求上,最大值為5.00,最小值為2.00,均值為4.0532,標準差為0.56469,表明學生對CESP教師的專業能力及英語水平要求均較高;對授課語言要求上,最大值為4.75,最小值為2.25,均值為3.4109,標準差為0.49117,表明學生對授課語言要求以英漢結合的較多;對教材要求上,最大值為5.00,最小值為1.00,均值為2.4015,標準差為0.73092,表明除個別學生外,大部分學生要求CESP教材的語言不宜為全英文。
3結論
3.1主要發現通過本研究的分析,發現:首先,傳統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內容不能滿足當今社會國際化發展的需求,大學英語教學應該積極發展ESP內容,以便為現代化建設培養全面發展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因此,新形勢下應用型本科院校的首要任務是大學英語課程內容和ESP內容的合理設置及適當的課時分配。其次,學生對相應的ESP師資力量有一定要求,既要有較高的英語水平,又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是英語教師和專業教師的完美結合。DudleyEvans和St.John(1998)專門論述了合格的ESP教師應當充當五種角色:第一,他首先是個合格的英語教師;第二,他必須是個合格的課程設計者,并能為學生提供實用可行的教學資料;第三,他既是專業教師的合作伙伴,也是學生的合作伙伴;第四,他必須是個合格的教學研究人員;第五,他還應該精通ESP的測試與評估,能根據教學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適時的分析和總結。的確,教師是ESP教學成敗的關鍵性因素。ESP教師不僅專業要精深、英語好,還要能用英語表述專業知識、解析專業詞匯。這是當今時代對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ESP教師的要求及期望。
3.2研究局限及未來研究方向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內容與ESP的研究十分復雜,本研究僅是一個探索性的研究,對ESP的具體實施情況沒有深入探尋。而且在研究中,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較強,但學習能力卻一般,是什么因素導致的,受到哪些因素影響,都有賴于今后的研究。
作者:于艷春 趙越 單位:哈爾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