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離心粉磨對再生微粉活性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堿激發提高再生微粉活性
能否高效地利用廢棄混凝土中的再生微粉,是提升本項目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一大主要問題,而問題的重點是如何提高再生微粉中惰性SiO2的活性,試驗選用常見的水玻璃和熟石灰作為激發劑,內摻量均為10%,水玻璃模數為1.2,分別與再生微粉進行混合復配,進而對2種堿激發的再生微粉分別成型凈漿材料A、B兩組,恒溫恒濕養護28天,測試其硬化漿體抗壓強度,見表2所示。可見,含有可溶性硅酸鹽激發劑初期激發效果要大于石灰,而后期潛力有限,在整個混合體系中,堿激發反應的步驟應該是相互交錯進行的,化學元素的溶出、反應產物的生成和聚合同時發生,再生微粉含有廢棄混凝土中原有的例如粉煤灰、礦渣粉等摻合材料,在石灰激發下,溶出SiO2,水玻璃中的硅酸根在后期體系中抑制了更多SiO2的不斷溶出,相比之下,石灰的激發更穩定。選用Ca(OH)2作為堿性激發劑,于再生微粉中分別內摻6%、8%、10%、12%、14%的熟石灰。由表3試驗結果不難看出,隨著堿摻量的增加,漿體的抗壓強度呈現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在10%摻量左右出現峰值,隨后Ca(OH)2摻量越大,強度越低,主要是因為堿激發膠凝材料體系中過量的[OH]-導致膠凝材料機械強度下降,因此嚴格控制內摻的總堿量才能起到激發效果。從試驗結果可知,采用堿激發再生粉料能夠比較明顯的提高再生粉料中惰性SiO2的活性,對于生成物體系中,溶出物、反應產物、聚合物三者發生遞進的反應,促進了再生粉料整體的水化活性,根據水玻璃和石灰的試驗比對,以及石灰摻量的選配和調整,確定了再生粉料中宜內摻石灰,且摻量不宜大于10%。
二、再生膠凝材料性能
(1)配置再生膠凝粉料:以85%的再生微粉為原料,配以10%的熟石灰和5%的石膏作為調凝劑,混合均勻,放入離心粉磨機,以200r/min轉速粉磨20分鐘。(2)再生膠凝材料測試:參照《通用硅酸鹽水泥》(GB175-2007)對所配置再生膠凝粉料進行相應項目測試,從結果(表4)可知,所配置的再生膠凝材料具有水硬性材料的特點,抗壓強度可觀,利用掃描電鏡能夠看到膠凝成分,各物相界面清晰,從微觀成核角度也能驗證其水化較為充分;另外由于再生粉料自身的一些特點,也暴露了需水量大和凝結時間過長等缺陷。
三、結論與展望
以廢棄混凝土提取的再生微粉為原料,經過堿激發和離心粉磨工序,有效地提高了再生微粉的活性,所制備的再生膠凝材料有很高的利用價值,無論作為活性摻合料還是水硬性膠凝材料,都具有很廣闊的利用空間。在資源、能源負擔日趨嚴重的今天,伴隨著每年產生的廢棄混凝土數量急劇增加,這些被當作建筑工程垃圾的廢棄混凝土積聚成害,占用大量土地,產生水質、土質的二次污染,破壞生態環境,已經形成了嚴重的社會、經濟和環保問題。因此,進一步加大力度研究開發廢棄混凝土的再利用技術,實現廢棄混凝土的資源化利用將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一環,需要行業共同努力,期待早日實現。
作者:劉棟劉鳳東楊倩滕藤單位:天津市建筑材料科學研究院天津市建筑材料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