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副縣長在文化衛生總結大會的發言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同志們:
一、2011年工作回顧
2011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各鄉鎮、各部門單位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開拓創新,扎實工作,努力推動文化衛生事業協調、健康、快速發展,較好地完成了既定目標任務。
衛生體制改革卓有成效。一是基本醫療保障覆蓋面進一步擴大。新農合增資擴面,參合率96.1%,住院費用支付比達到76.8%;城鎮職工、居民參保率均達到100%,報銷比例分別達到81%和53%。二是公立醫院改革有效推進。藥品“三統一”制度實現縣鄉村三級全面覆蓋,縣鎮一體化試點工作進展順利,鄉村衛生一體化管理全面推行,衛生院、村衛生室規范化管理成效顯著,全縣公立醫院實行財政全額預算,基層衛生院建設歷年債務由政府統一打包。三是基層醫療衛生設施條件明顯改善。完成了南道德、牛武等5個衛生院的維修和改造,衛生信息化網絡平臺建成并投入試運行。四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衡發展。實施健康教育、免疫規劃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11項,完成65歲以上老年人體檢11222人,建立居民健康檔案110369人,白內障復明手術71例,農村育齡婦女免費住院分娩1692人,補助111.3萬元。疾病控制及地方病防治各項工作有效開展,各項任務指標全面完成。五是群眾飲食用藥安全得到保障。縣食安辦認真履行綜合協調職責,各監管部門嚴格執法,通力配合,強化宣傳培訓,加強各環節監管,全年未發生任何食品或藥品安全事故。2011年,我縣衛生體制改革工作代表市通過省上驗收檢查,縣合療辦先后被省、市評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先進集體”、縣地病辦被省政府評為“十一五地方病防治先進單位”。
文體廣電事業蓬勃發展。在傳統節日和重大活動期間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文化體育活動,群眾文化生活不斷豐富。我縣選送的舞蹈《絲路華彩》參加中央電視臺教育頻道建黨九十周年“輝煌的旗幟”文藝晚會,縣情圖書《鄜州覽勝》正式編印出版。免費開放了縣展覽室、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和舞蹈排練室,實施了交道鎮文化站維修改造,羊泉鎮、張家灣鎮、張村驛鎮三個綜合文化活動中心建設前期準備工作順利完成。新建文化資源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127個,建成農家書屋154個。泥塑、熏畫、鄜州飛鑼、油糕制作工藝成功申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鄜州飛鑼被確定為省非物質文化保護項目。實施農村應急廣播網建設工程,建成縣鄉村三級廣播室260個。實施農村黨員遠程教育工程,安裝衛星地面接收設備80套。縣電視臺編播質量不斷提高,采播《新聞》211組1053條,制播專題欄目62期,專題片36部,系列報道168期。加強文化市場管理,網吧等文化場所經營秩序明顯改善。組隊參加了“乾坤灣”杯老年門球賽,在市第五屆運動會上,獲得金牌9枚、銀牌19枚、銅牌19枚,取得田徑團體第三的優異成績。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的結果,是各鄉鎮、各部門大力支持的結果,更是全縣文化、衛生系統廣大干部職工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當然,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楚地看到在工作推進中還存在著諸如建設水平低、發展不平衡、服務能力不強、專業技術人員短缺等許多困難和不足,影響和制約了事業的發展,亟待我們在今后工作中去努力解決。
二、2012年重點工作
(一)繼續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辦好人民滿意衛生。
2012年是衛生事業發展承前啟后的重要一年,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中、省、市衛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始終把維護人民健康權益放在第一位,以加快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推進公共衛生服務發展為重點,著眼公益性質,著眼健全機制,著眼利民惠民,著眼提升能力,促進全縣醫療衛生事業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
1、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建立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新機制。一是進一步完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擴大農村合作醫療、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覆蓋面,從制度全覆蓋,逐步實現人群全覆蓋。及時調整方案,提高報銷補償比例,使群眾得到更多實惠。二是完善公立醫療機構崗位設置和績效工資制度。實行定編定崗不定人,以工作績效為重點、以服務對象滿意度為基礎科學制定考核辦法,兌現醫務人員工資和獎金待遇,定期組織績效考核,考核結果直接與個人收入掛鉤,充分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三是積極推行基本藥物制度。強化藥品“三統一”管理,妥善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提高基本藥物在新農合、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中的報銷比例,擴大和規范實施單病種付費、臨床路徑等制度,合理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改變醫療機構過度依賴藥品銷售收入維持運轉的局面,切實減輕群眾就醫用藥負擔。四是加快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進一步完善醫院等級評審、不良職業行為計分和醫德醫風考評工作,深化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嚴格財務和資產管理,完善內部管理機制,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提高醫技水平,充分體現公立醫院的公益性。
2、外引內聯,加強衛生專業技術隊伍建設。加強醫療衛生專業人員引進和培養,縣級醫院以特色專科建設為重點,鄉鎮衛生院以培養全科醫生為重點,努力使每個縣級醫療機構建立1-2個在全市有特色的專科,每個鄉鎮衛生院都有1—2名群眾信任的專業技術帶頭人。聘請省市知名專家來縣座診,縣醫院通過引進技術,協作加強耳鼻喉、皮膚、肛腸3個科室建設,中醫院注重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規范骨科、理療科等特色科室管理,下功夫提高縣級醫院整體醫療水平。以城帶鄉,鎮村結對,繼續擴大縣鎮醫院“一體化”管理范圍,在原托管基礎上由縣醫院、中醫院再分別托管直羅中心衛生院、吉子現衛生院,規范鄉村衛生一體化管理,確保村級衛生室正常運轉,實現城鄉醫療資源共享。通過“振興計劃”、事業單位招錄等政策,補充縣鄉醫療機構專業技術人員,逐步解決現有醫療器械無專業人員操作,常年閑置或不能有效利用的問題。
3、加強基層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城鄉基本醫療條件。緊緊抓住國家加大衛生事業投入的良好機遇,積極爭取中、省、市項目和資金,夯實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實施縣醫院綜合醫技樓建設,年內完成主體工程。整合建設衛生監督所、婦保院和疾控中心綜合服務樓,加快規劃設計、選址立項等前期工作進度,盡快開工建設。啟動張家灣鎮衛生院整體搬遷和羊泉鎮中心衛生院改造工程,力爭年內投入使用。加強村級衛生室能力建設,抓好鄉村醫生培訓,規范村級衛生室醫療文書資料,全面提高村衛生室的整體服務水平。
4、加強醫院內部管理,改善群眾醫療就診環境。一是加強醫院服務能力建設。切實落實核心醫療制度,進一步改善服務流程、增加人性化服務設施。推廣臨床路徑和藥物處方集,進一步規范臨床檢查、臨床診斷和用藥行為。二是加強衛生系統行風建設。切實落實首問責任制、首診負責制等各項規章制度。深化政務、院務公開工作,暢通舉報投訴渠道,廣泛接受群眾監督。三是加強衛生文化建設,以“質量好、服務好、醫德好、群眾滿意”的衛生精神提升文化軟實力,進一步增強衛生系統干部職工責任意識、大局意識、服務意識。四是加快推進衛生信息化建設。認真組織實施全國“2011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建設”試點項目,建立合療結算、藥品配送、電子病歷、遠程會診等業務應用系統,促進醫療機構之間醫療信息和醫療資源的共享,推行醫療衛生機構規范化、精細化管理,提高規范化服務水平。
5、強化公共衛生服務,切實提高城鄉群眾健康水平。全面落實國家免疫規劃、重大疾病防控、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重大公共衛生項目。做好免疫規劃疫苗接種工作,加強對重點傳染病、地方病和慢性病等疾病的預防控治。組織實施好農村居民健康體檢、育齡婦女健康檢查等惠民工程。完善鄉村醫生的管理、待遇和培訓制度,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切實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突出食品重點環節、重點品種、重點區域監管,組織部門開展聯合執法檢查,消除食品安全隱患。加強食品從業人員教育培訓,深入開展食品安全示范街、示范店、誠信店創建活動,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二)創新文化管理體制,促進文體廣電事業繁榮發展。
文化推動發展,文化凝聚人心。2012年,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加快文化體制改革和發展步伐,以繁榮群眾文化為重點,以建設文化大縣為目標,扎實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為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創造文化氛圍。
1、以活動為載體,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一是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性文體活動。繼續抓好重要節日系列文化活動,深入實施全民健身工程,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通過舉辦“三下鄉”、“文化進社區”、“大戲送農村”和藝術節、運動會等群眾廣泛參與的活動,切實提高文化工作的影響力。不斷創新內容和形式,著力發展鄉村文化、社區文化、校園文化、機關文化和家庭文化,營造積極健康的文化氛圍。二是管好用好現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著力提高使用效率。確定專人管理,制定活動計劃,編制公共文化服務指引圖,確保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免費對外開放,充分發揮文化服務作用。
2、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沙梁綜合文化廣場、羊泉鎮、張家灣鎮、張村驛鎮文化活動中心,力爭年內完成,投入使用。完成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年度任務,建設移動多媒體數字廣播電視基站,年內實現“農家書屋”行政村全覆蓋。搶抓國家加快發展文體廣電事業的政策機遇,加大傳習館、文化館、圖書館、“雪炭工程”、“四個一工程”等文化體育設施配套項目爭取力度。整合資源,積極協調爭取省委宣傳部扶持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資助項目,規劃建設縣城綜合文化活動廣場。
3、打造文藝精品,開創文化事業發展新局面。鼓勵和支持文藝創作人員、理論工作者進行藝術創造,著力打造一批具有較高藝術水平的文藝作品。通過資助、采購、獎勵等政策,激勵文藝精品創作,精心組織制作一部反映改革發展、精神風貌的電視短劇,下功夫編排一部反映風土人情、文化底蘊的文藝精品劇目,力爭實現“一本書、一部劇、一臺戲、一個團體”目標。打造文化品牌,建設特色文化,推動全縣文化事業大發展、大繁榮。
4、規范文化市場,創造良好文化環境。深入開展“掃黃打非”工作,加強對網吧等文化娛樂場所的監管,嚴厲查處違規經營現象,杜絕未成年人上網,堅決取締“黑網吧”。對全縣書店、音像制品店等文化經營場所定期不定期進行檢查,規范經營行為。著力發展娛樂休閑、文化旅游、書畫展銷等文化產業,壯大和繁榮文化市場,提高文化產業經濟效益,使文化產業逐步成為推動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點。充分發掘和整理民間文化,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整理申報,力爭把剪紙、霸王鞭、獅子上老桿等項目納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油糕和泥塑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5、穩妥推進體制改革,增強文化事業發展活力。一是探索政府購買或租賃文化服務模式,實現公共文化服務提速提效。研究制定優惠政策,創新文化團隊管理模式,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文化事業,支持1-2個民間藝術團體壯大發展,下大力氣培育文化品牌。二是著力加強縣鄉村文化工作隊伍建設。鼓勵和吸引優秀干部到基層文化崗位工作,指導村級文化室開展活動,切實提高基層文化隊伍的專業化水平。多渠道引進和補充文化專業人才,通過強化學習、崗位培訓、參觀交流等多種途徑,提高他們的專業水平和工作能力,為文化事業發展增添活力。三是妥善解決文化事業單位改革尾留問題。
6、強化宣傳報道,服務全縣工作大局。加強縣電視臺能力建設,增加必需的采、編、播設備和器材,改善演播室環境,提高節目播出水平和質量。強化內部管理,建立廣播電視節目考核評價體系,使縣電視節目在數量上有新突破,形式上有新變化,質量上有新提高。高度重視外宣工作,在抓好縣內宣傳報道的同時,積極向中、省、市新聞媒體報送播放一批高質量的節目,進一步擴大我縣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同志們,新的一年,工作任務艱巨而繁重。我們要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總體部署,加強領導,強化措施,銳意進取,扎實工作,努力開創我縣文化衛生事業的新局面。一會兒,藺縣長還要作重要講話,請大家認真領會精神,抓好措施落實。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