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兩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07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各項方針政策,采取積極有效措施,推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呈現出經濟運行平穩、增長速度較快、質量效益提高、民生不斷改善的良好局面。除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外,省十屆人大五次會議確定的主要預期目標均完成或超額完成。初步預計,全省生產總值增長12%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6.1%,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2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7.3%,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4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8%,農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10%,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1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86‰,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可完成年度目標。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5.9%,與計劃目標3%左右相比,超過2.9個百分點。
(一)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發展速度明顯加快,預計全年實現生產總值4700億元,增長12%以上,呈現出農業穩步發展,工業持續增強,服務業增長強勁的勢頭。發展質量明顯提高,財政收支雙雙跨上1000億元臺階,全部工業利稅跨上1000億元臺階。發展后勁明顯增強,全省鐵路營運總里程達2327公里,公路通車里程20萬公里,擁有民用機場11個;電力裝機規模突破2000萬千瓦;銷售收入過百億元的工業企業達到10戶。
(二)農業基礎地位得到加強
麻栗壩大㈡型水庫、青山嘴大㈡型水庫等重點水利工程進展順利,17件中型水庫實現大壩封頂,94件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基本完成,建成山區“五小水利”20萬件。預計全年農業總產值達到1400億元,糧食產量1546.68萬噸,畜牧業產值達到390億元,肉類總產量335萬噸,冬季農業開發面積達1800萬畝。
(三)工業經濟加快發展
昆鋼大紅山鐵礦項目竣工投產,富瑞公司“836”二期工程試車成功,天安化工50萬噸/年合成氨、云南三環中化120萬噸/年磷銨等項目進展順利。預計全部工業增加值完成1700億元。
(四)消費需求穩中趨旺
推進以旅游業為龍頭的服務業發展,預計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94.54億元,增長17.3%。旅游“二次創業”各項工作穩步推進,旅游經濟發展勢頭良好,旅游業總收入達到580億元。
(五)投資適度平穩增長
昆明市掌鳩河引水供水工程完工。沾益-昆明鐵路復線竣工試通車,昆明-安寧、嵩明-曲靖、羅村口-富寧高速公路竣工試通車,新增高速公路1000公里。李仙江龍馬電站、滇東煤電一體化等項目投產發電,新增電力裝機421萬千瓦。城鎮化建設進程不斷推進,城鎮化率達31.6%。預計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799億元,增長26.1%。
(六)節能減排取得新成效
首批20個循環經濟試點工作進展順利。編制完成全省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建立了我省GDP能耗指標公報制度。關停了一批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對黃磷、鋼鐵、建材、水泥等高耗能工業行業實行新的電價加價標準。預計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可完成年度目標。
(七)生態環保取得成績
“七彩云南保護行動”全面啟動,編制完成《滇池流域水污染綜合防治“十一五”規劃》,滇池北岸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開工建設,滇池船房河截污綜合整治、星云湖-撫仙湖出流改道等工程基本完成。全省州、市、縣城市污水處理工程加快推進,農村面源污染治理逐步實施。生態建設工程進展順利,全省共完成營造林600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400平方公里。
(八)改革開放成效明顯
省政府八項工作制度開始實施。48個國有企業政策性關閉破產項目全部進入破產法律程序。富滇銀行組建成立。農墾系統改革有序推進。129個縣全部啟動了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中小學教材招投標工作順利實施。資源環境價格改革取得新進展。成功引進武鋼集團與昆鋼、中鋁集團與云銅等戰略合作。預計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達87.8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5億美元,引進省外資金530億元。
(九)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新建農村寄宿制學校校舍40萬平方米,排除中小學危房80萬平方米。新增5個縣實現“普九”。610萬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除學雜費,261萬名學生免除教科書費,公用經費補助600萬人次,對200多萬名寄宿制學生給予生活補助。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達17.24萬人,創歷史新高。呈貢高校搬遷建設項目進展順利,云南師范大學新校區已部分投入使用。科技進步不斷推進,52項重大科技項目順利實施。支持140個鄉鎮衛生院、5800個村衛生室建設,新增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1個和社區衛生服務站33個,疾控體系基本建成。邊境“兩館一站”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進展順利,完成50戶以上通電自然村“村村通”廣播電視建設任務,啟動20戶以上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建設。啟動農村體育健身工程試點工作,成功舉辦全國第七屆殘運會。
(十)切實解決民生問題
城鄉居民收入不斷增長,預計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96元,凈增142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00元,凈增350元。全省城鎮新增就業22萬人,8.3萬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137萬人。及時下達10萬平方米廉租住房和230萬平方米左右經濟適用住房建設投資計劃,完成16.6萬戶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改建任務。預計全年減少貧困人口50萬人,完成整村推進1萬個。新建沼氣池20.6萬戶,農村改灶13萬戶。順利完成第一輪“興邊富民”行動計劃目標任務。
(十一)價格監管調控不斷加強
出臺成品油調價措施,實施了油運價格聯動政策。暫緩出臺昆明、曲靖、普洱等城市第二步水價調整,昆明市煤氣價格調整等項目。繼續推進糖蔗價格聯動政策,適當提高烤煙收購價格,差率控制化肥批發和零售價格。嚴格執行教材新的中準價標準,進一步規范教育收費行為。依法告誡行業協會、中介組織不得以協議、決議、會議紀要、協調口頭約定等方式合謀漲價。大力整頓價格收費秩序,繼續開展“價格服務進萬家”活動。
二、2008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宏觀預期目標和主要任務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宏觀預期目標建議為:
——云南省生產總值增長10%;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以上;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以上;
——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2%以上;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分別增長7%和6%以上;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
——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以內;
——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低4%以上;
——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低于上年實際漲幅。
為實現上述宏觀預期目標,按照《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任務,力求做好以下十個方面的工作。
(一)落實宏觀調控,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切實把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認真領會、全面理解、準確把握國家宏觀政策的走向,強化經濟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主動性,把落實“雙防”作為促進云南轉變發展方式的機遇,作為促進云南好中求快、科學發展的動力,促進全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保持價格基本平穩。
(二)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強糧食安全綜合示范和退耕還林口糧田等項目建設,鞏固提升30個農產品生產基地。落實支持生豬、奶業等發展政策,力爭實現農業增加值920億元。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引導農民優化種植結構,加快建設一批良種繁育、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重點扶持100戶龍頭企業、100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服務組織。進一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滇中調水工程前期工作,抓好以“潤滇工程”為重點的大中型水庫建設。新增高穩產農田和基本農田各100萬畝,解決120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開展500個省級改善村容村貌試點。加快農村電網改造,大力推進城鄉居民用電同網同價。
(三)突出特色優勢,推進新型工業化
牢固樹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發展集約型工業、特色工業、多元工業的思想,培植特色優勢產業,大力發展礦產業,壯大電力產業,發展鋼鐵、有色、化工等精深加工,培育新材料產業,發展裝備制造業。積極培育煙草配套產業,著力加快醫藥、食品、生物、環保等產業發展,加快發展糧油、蔗糖、茶和橡膠制品等特色產業。強化自主創新能力,以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組織實施一批生物高技術產業化及公共服務、公共研發平臺等重大建設項目。
(四)加快三產增長,發展現代服務業
研究制定加快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加快出臺促進服務業發展的配套政策。落實云南旅游“二次創業”的各項措施,積極推進旅游業發展改革綜合試驗區相關工作。加快實施云南省現代物流發展規劃,推進物流重要節點城市、物流通道相關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發展農村服務業,促進農業、現代制造業與服務業有機融合,鼓勵發展高端服務業。著力提升公共服務、酒店餐飲、體育文化、休閑娛樂等行業,加快發展會展產業。
(五)擴大消費需求,增強對經濟的拉動作用
增強消費能力,提高扶貧標準和最低工資標準,推動建立職工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全面落實中央、省對農業農村的各項利民惠民政策,有效增加農民收入。適當增加對低收入困難群體補助。繼續引導住房、汽車合理消費,擴大通信、旅游、休閑、文化、健身等熱點消費。積極開拓農村市場,發展農產品批發市場,加大對農村商業網點連鎖經營、農資連鎖配送和專業批發市場建設等項目的支持力度,實施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
(六)夯實發展基礎,保持固定資產投資適度增長
切實加強固定資產投資前期工作和重大問題研究,嚴格控制產能過剩項目和“兩高”項目,把工作著力點放在國家鼓勵發展、能帶動新農村建設、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和改善民生的領域。健全投資項目管理,嚴格市場準入條件,提高項目資本金比例,進一步落實“雙百”重點前期工作項目責任制。抓好鐵路、農村公路改造、高速公路、機場、水運等交通項目建設,進一步強化能源建設。充分發揮政府投資的引導和帶動作用,用好銀行信貸資金與信用資金,鼓勵通過企業上市、發行企業債券等方式籌集建設資金,力爭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3200億元左右。
(七)強化節能減排,保護生態環境
打好節能減排攻堅戰、持久戰,落實嚴格的問責制和“一票否決制”,嚴格控制“兩高”產業發展。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和綠色技術,編制好節水規劃,推行工業計劃用水、節約用水和中水回用,大力發展高效節水農業和生態農業,加大城市推廣節水設備和器具力度。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盡快啟動并做好全省發展循環經濟規劃編制工作,積極啟動并做好云銅、云錫和云天化等國家第二批循環經濟試點企業方案制定和實施工作,建設一批循環經濟型企業和生態工業園。強化生態環保工作,繼續實施“七彩云南保護行動”,加強以滇西北為重點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編制完成云南省主體功能區規劃。
(八)深化體制改革,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動力
推進財稅體制、地方金融機構改革。深化投資體制改革,建立投資項目后評價制度,擴大代建制范圍,建立重大項目公示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探索建立產業投資基金。繼續推進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全面推進農村綜合改革、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和農墾系統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健全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環境補償機制,有控制、有步驟地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和環保收費改革。積極穩妥推進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各項改革,落實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并穩步推進試點工作。加快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城鄉統籌、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
(九)繼續擴大開放,拓寬經濟發展空間
發展外向型經濟,積極引導和鼓勵企業擴大有比較優勢的現代生物、新能源等高新技術產業以及有色金屬深加工、建材、花卉、蔬菜、林果、畜產品等特色產品的出口。加快面向東南亞、南亞的出口加工和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的基地建設,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步伐。努力擴大招商引資規模,引導外資投向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等技術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產業,以及我省具有資源優勢的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領域。加大推進省級重點利用外資項目工作力度。
(十)努力改善民生,著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
優先發展教育,繼續實施“兩免一補”政策,提高貧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費補助標準,免除城市義務教育學雜費。擴大職業教育招生規模,穩步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加快高校遷建呈貢校區建設步伐。促進科技進步,進一步落實云南省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的政策措施和重大舉措。發展衛生事業,健全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推進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力爭試點擴大到10個州市。積極穩妥地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提高參合覆蓋面和籌資水平。繼續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完成艾滋病防治新三年行動計劃確定的任務。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堅持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突出農村和社區文化兩個重點,建設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扎實推進“興邊富民工程”新三年行動計劃,縮小邊境地區與內地發展的差距。繼續加強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增長、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工作。努力增加就業,加強農村勞動力培訓和轉移就業工作,將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進一步完善對弱勢群體的扶持政策,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強化扶貧開發和社會救助力度,再解決50萬農村貧困人口溫飽問題。加強產品質量和食品、藥品安全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