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中學學生安全教育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中學體育教學中生命安全教育的長期缺位長期以來,我國中學體育教學主要注重運動技能和身體素質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進行技術動作的教學和練習,基本不涉及生命安全教育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大部分中學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進行運動損傷的預防、損傷后的應急處理等內容的教學,以此來預防學生在體育課上以及課外活動時的意外傷害事故。關于學生的安全教育也僅僅局限在運動損傷的層面,很少涉及逃生技巧、應急避險等生命安全教育內容的教學。
2.中學體育教學實施生命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2.1中學生生活環境不安全因素的增多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環境的不斷惡化,各種自然災害和社會危害頻頻發生,如地震、泥石流、火災、交通事故、刑事犯罪等,并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據統計,我國每年有16萬0~14歲的兒童死于意外傷害,約有64萬致殘,意外傷害成為0~14歲兒童的第一死因,全國每年的交通事故造成的傷亡人員中小學生就占30%。據統計,2006年全國各地學生安全事故中,近一半因學生的安全意識淡薄而發生。因此,在中學體育教學實施生命安全教育并進行系統的教育和訓練是非常必要的。
2.2中學生生命安全意識和技能的欠缺
據調查資料顯示,我國民眾尤其是學生生命安全意識淡薄,由于生命安全教育的缺失,青少年在面對重大自然災害或突發事故時驚慌失措,釀成慘劇的事例屢有發生。2009年12月7日晚9點10分左右,湖南湘鄉育才學校發生學生踩踏事故,8人死亡、26人受傷。事故調查發現,學校缺乏對安全工作的超前預見性,沒有重視安全隱患的存在,沒有切實可行的預警措施,沒有將安全工作納入績效管理,從而使學校領導和教師形成了只重教育教學業績,輕視甚至忽視安全的觀念。頻發的悲劇清楚的告訴我們,實施生命安全教育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3中學體育教學中實施生命安全教育的可行性
3.1教育理念和指導思想的同一性
體育課程的指導思想是“健康第一”,通過運動技能的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的各項基本素質,為學生的終生健康服務,而這也正是生命安全教育所貫徹的基本理念。生命安全是健康的基礎,如果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健康從何談起。我國的素質教育早就把生命安全教育列為中小學生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缺少生命安全教育的素質教育是不完整的,同樣,缺乏生命安全教育的學生就會缺少生命安全知識和技能的保障,學生的生命安全就缺少了必要的防護。因此,在中學體育教學中進行生命安全教育的教學是完全符合素質教育的思想和理念的。
3.2教育內容的一致性使得它們可以相互滲透
中學體育教學基本就是一些運動技能和身體素質教學,基本都是用來提高學生的基本身體素質和體能的,而較好的身體素質和良好的體能是生命安全教育的基本保障。首先,通過對學生的基本身體素質進行訓練,可以強化學生各項身體素質,保護與幫助的教學,讓學生在日常的上課和活動中掌握基本互救技能,從而使中學生在受到危害時進行必要的自我保護并竭盡所能去保護別人。另外,中學體育教學和大量的課外體育活動不僅可以增強中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團隊意識的發展,使其在危險發生時處變不驚,進行有效的自救和互救,以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不受威脅。在體育教學中挖掘生命安全教育功能,是中學生生命安全教育最有效的途徑。
3.3體育教學是實施生命安全教育的最佳途徑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指出: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以增進中小學生健康為目的的必修課程”。該課程兼有學科性和實踐性的特點,除了具有增強學生基本身體素質的功能外,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反應能力和應變能力。此外,大量的課外體育活動與游戲是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強大支撐,可以有效的提高人體的各種能力,使青少年掌握各種自救互救能力,有效的避免外力傷害,大量的體育運動和游戲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使學生在遇到危險情況時可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做到處變不驚。有效利用體育教學活動性強的特點結合生命安全教育,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的知識和技能,形成學生在應對各種危險情況時良好的身體狀態和處變不驚的心理態度,培養中學生獨立思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科學生命觀的樹立。
4中學體育教學實施生命安全教育的對策
4.1樹立積極科學的生命觀
中學生生命安全事故的發生是多種因素造成的,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還是中學生缺乏生命安全意識,對自身周圍環境沒有正確的認識,尤其在面對危險時,缺乏對危險正確的認知和評價能力。在中學開展生命安全教育最主要的目標就是提高中學生的生命安全意識,形成他們對自身周圍環境自覺負責的態度,讓他們真正開始關注生命,珍惜生命。保證他們在危險發生時能夠冷靜的面對同時積極的進行自救和互救,從而保證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4.2構建中學生命安全教育的體育環境
摘 要 隨著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實施,越來越多人開始意識到了學校體育在生命安全教育方面的不足,從而使得生命安全教育成為了現階段學校體育教育領域迫切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之一。鑒于此,本文就以中學體育教學作為切入點,針對生命安全教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融入進行了探討。文章首先論述了生命安全教育在中學體育教學融入的可行性,然后又在此基礎之上,探討了生命安全教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融入路徑,希望對中學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能夠有所啟發。
關鍵詞 生命安全教育 體育教學 中學
體育作為我國各級各類學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重要內容,在學生身心各方面素質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國體育教育長期受競技體育的影響,因此,多年以來無論是中小學還是大學,體育課程的內容都是以競技體育為主的,而對于學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卻始終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與關注,以至于影響了學生生命安全意識的培養和求生素質的發展。然而,實際上在人們的生存空間中安全隱患是時刻存在的,隨著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學校體育在生命安全教育方面的短板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重視,并成為了現階段學校體育教育領域所迫切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之一。鑒于此,本文就以中學體育教學作為切入點,針對生命安全教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融入進行了探討。
一、 生命安全教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融入的可行性
(一)功能特點上的兼容性
中學體育課程同時兼有學科性的特點和活動性的特點,并且在一般性的課堂教學活動之外,還有大量的課外體育活動作為其強大的支撐。因此,中學體育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與實施,不但能夠發揮強身健體的功效,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水平,同時,還能夠通過體育活動來提高學生的體能水平、讓學生具備更為靈敏的反應能力和應變能力,而這些對于學生自救和互救能力的提升均是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的,恰好是生命安全教育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內容,而且生命安全教育同樣也具有活動性的特點。由此可知,中學體育課程與學生的生命安全教育之間存在較高的兼容性,生命安全教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融入是切實可行的。
(二)教育理念和指導思想的一致性
中學體育課程的指導思想是“健康第一”、“以人為本”,也就是說,是在立足于“以人為本”的基礎上,通過各種體育知識和技能的教學,來全面的提高學生身心各方面的基本素質,為學生的終身健康服務。而這一點,也正是生命安全教育所強調和貫徹的基本理念。“以人為本”和“健康第一”雖然是現階段我國學校體育教學的基本指導思想,但是,無論是從學校體育教育的起源來進行分析,還是從學校體育教育發展動力的角度來進行分析,學校體育教育都是源于生命的,生命安全是健康的基礎,如果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健康又從何談起?而這也恰恰是為什么中學體育教學與生命安全教育在指導思想和教育理念上具有一致性的根本原因和最好解釋。所以,將生命安全教育融入中學體育教學,實現學校體育功能向生命的回歸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三)教育目標上的相似性
中學體育是以身體練習作為主要手段,以提高中學生的身心健康作為主要目的一門學科,也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人才的重要途徑。中學體育教學的目標是通過全面的身體鍛煉活動來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水平和心理素質水平,讓學生掌握科學的體育鍛煉知識和體育鍛煉技能,在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的同時,促進其意志品質的發展。而生命安全教育的目標則是通過生命安全教育活動的開展來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讓學生掌握自救和互救的知識與技能,提高學生應對各種危險情況的能力,并通過身體鍛煉的方式,來提高學生身體機能水平,培養學生臨危不懼的心理素質,以提高學生的危險應對能力。由此可知,中學體育教育與學生生命安全教育在教育目標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兩者都采用身體鍛煉的方式,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生存與生活技能,并起到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意志品質的目的。
二、 生命安全教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融入的路徑
生命安全教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進行融入時,融入路徑選擇的合理與否會直接影響到教育的成效,因此,一定要重視融入路徑的合理選擇。概括來說,生命安全教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融入策略主要有如下幾種:
(一)在體育實踐課教學中融入生命安全教育。例如:在組織開展武術教學的時候,不但要注意向學生傳授基本的武術套路,同時,還要向學生傳授基礎的身體防衛術;在組織開展體操內容的教學時,不但要注意向學生傳授基礎的體操技術動作,同時還要注意向學生講解如何在失去身體重心的狀況下,利用滾動圓滑的落地來保護自己等等,上述的方式均屬于生命安全教育在體育實踐課教學中的合理有效融入;
(二)在體育理論課教學中融入生命安全教育。雖然在中學體育教學中體育理論課相較于體育實踐課來說所占的比例較小,但是如果任課教師能夠在開展體育理論課的過程中注意生命安全教育的合理融入,同樣也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成效。例如:在體育理論課教學中可以利用視頻資料或者是錄像資料來向學生展示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讓學生從思想上將生命安全問題重視起來,提高學生的生命安全意識;
(三)結合體育活動中的意外事件來融入生命安全教育。中學體育教學多是在室外組織開展的,而且涉及的主要是身體練習和身體活動,所以,常常會遇到天氣環境惡劣或者是運動損傷等意外事件,在出現上述的意外事件時,任課教師就可以借機講解在遇到這種情況時的處理方法、預防措施以及如何最大限度的避免不必要的傷害等知識,從而實現生命安全教育的有效融入。由此可知,利用體育活動中的意外事件來實現生命安全教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融入也是可取的方式之一。
參考文獻:
[1] 魯國斌,王迪.生命安全教育:學校體育的訴求與契合[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3-06.
論文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 安全問題
體育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塑造、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健康體魄的職責。在學校體育日漸受到重視的同時,對與學校、學生、家庭密切相關的安全問題的關注也上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體育課課堂安全意識的建立以及一些運動項目教學相應的保護、幫助措施和方法成為廣大體育教師高度重視的問題。那么,如何才能做好體育課的安全工作呢?
一、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安全問題成因
1.學校方面
個別學校對體育工作不夠重視,更多關注于文化課,對于體育活動中的安全教育意識也比較淡薄,沒有把“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放在首位。同時,由于體育教學的特殊性,需要借助于體育器材,但個別學校體育設施陳舊,且疏于保養檢修,使得體育課上學生安全隱患大大增加。
2.教師方面
一方面,有些教師缺乏責任感,對于傳授體育保健知識和安全常識不夠重視,缺乏警惕,注重內容教學,忽視安全教育,如對學生的相互推擠等不安全行為置之不理,活動前未向學生詳細講解具體要求和注意事項;另一方面,體育教學中教師的示范作用很重要,如果教師自身的理論知識儲備和實踐技能不過關的話,在示范動作要領時出現錯誤,這樣學生在模仿時容易發生危險,特別是在使用有一定危險性的體育器材時,錯誤的動作就更加危險。
3.學生方面
初中學生正處在青春發育期,天性活潑好動,但相關安全常識卻不足,這也使得他們在體育上喜歡挑戰高強度、高難度的練習,或者急于求成,不按正確動作要領行動,導致安全事故發生。與此同時,許多學生學業負擔重,平時缺乏鍛煉,身體素質比較差,體育課上運動強度稍稍增大就覺得很累,甚至開始出現面色蒼白、滿頭虛汗等不適癥狀。
4.其他方面
體育教學通常是在戶外進行,有時候還會用到特殊的體育器械,所以也就受到更多的客觀因素影響。特別是戶外上課會受到環境、氣候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響,嚴寒、酷熱、暴雨、積雪等惡劣的自然天氣條件會給體育活動場地和器械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也給教學造成不便,體育論文范文甚至可能引發安全事故。
二、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安全問題的應對方法
1.學校
預防體育教學中學生安全問題發生,學校要高度重視,切實樹立“安全重于泰山”的理念,讓每一位老師都增強安全防范意識;提供的體育活動場地和器材等設施設備應當符合國家安全標準,并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檢查檢修,它是確保體育課學生安全必不可少的途徑;定期或者不定期舉行各類體育安全知識講座,讓學生在鍛煉身體的同時,學會保護自己,切實提高安全意識。同時,體育教學安排應該遵循學生成長規律,科學安排體育課程和課外體育活動。
2.老師
體育教師要將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并寫進自己的教案里,安排專門時間講解安全教育理論和常識,上課之初老師要向學生詳細講解具體要求和注意事項,明確不允許做的行為;在組織體育活動時要將預防安全事故的措施貫徹到體育教學的每個環節中,絕對不能進行放羊式教學,注意根據學生的性別、年齡、身體素質和健康狀況等因素科學安排活動,針對不同內容、季節、天氣等采取不同教學方法;要不斷擴展自己的專業知識并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確保示范動作的正確性、規范性。此外,體育教師掌握一些運動醫學常識和簡單處理方法也是非常必要,比如運動中暑、抽筋、脫臼、急性損傷等應急處理,確保遇到問題時能在第一時間采取辦法進行急救處理,把損傷降到最低。
3.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