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鄉鎮道路建設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一、質量督查方式
質量督查分為省級督查、市級督查、縣級督查三級督查方式。
省級督查按《省農村公路建設質量督查工作方案(試行)》執行。
市級督查主要由市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站負責。
(一)市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站每月對在建項目質量管理行為、現場管理、實體質量進行抽查,抽查內容見附表,其中實體質量檢測委托有相應資質的檢測機構實施。
(二)在每月初對上月的督查情況進行通報。督查活動結束后應及時反饋督查意見,并形成書面督查報告。督查報告內容包括工程概況、督查情況、存在問題及整改意見等內容。
(三)督查過程中必須自覺遵守各項廉政規定,堅持科學、公正的原則,保證督查結果的真實、客觀。
(四)質量督查資料整理、歸檔工作應有專人負責。督查資料包括督查計劃、督查記錄、督查報告、檢測數據匯總和必要的聲像資料等。
(五)適當時候邀請義務質量監督員參加督查。
縣級督查由縣級交通主管部門制定督查方案,并報市交通局備案。
二、市級質量督查范圍
市在建的村村通水泥路工程、通鄉水泥路工程、渡改橋工程、危橋改造工程等。
三、質量督查的主要內容
質量督查的內容包括質量管理行為、現場管理、實體質量三方面。
質量管理行為重點督查各建設項目履行招投標、質量監督、質量安全責任登記、施工許可、基層中間驗收程序、開工審批等手續情況及落實“六個公開”、“六項制度”情況;施工單位自檢、監理單位抽檢的開展情況等。
現場管理方面,重點督查交通運輸部的《農村公路建設質量管理辦法(試行)》規定的路面基層、路面面層、橋梁結構物工程質量控制要點及農村公路建設中存在的質量通病。
實體質量方面,結合質量年活動實施方案規定的內容,重點抽查路面基層的外觀、壓實度、完整性,水泥砼路面面層外觀、強度、厚度、寬度,橋梁工程砼構件強度、墩臺豎直度、構件結構尺寸。
具體內容見附件。
四、督查結果的處理
對督查發現的問題,將及時反饋意見,提出整改要求和建議。
存在的一般質量問題將在督查過程中及時下發工程質量督查意見通知書;對發現影響結構安全的隱患或隱蔽工程重大缺陷時,應責令相關單位立即停止該工序或項目施工,整改合格后方可復工。
五、有關要求
各縣、區交通局應每月向市交通質監機構報送在建項目的以下資料:
新農村道路交通工程建設是農村經濟發展基礎建設首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對于促進農村的資源有效開發,擴大商品渠道,改善農村經濟環境,促進小城鎮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首先要克服一切困難解決農村道路交通中存在的問題,改善農村道路交通。
一、農村道路交通工程建設背景
1、農村道路范圍的界定我國公路網包括國道、省道、縣道、鄉道。對于農村道路范圍的界定的觀點不同,本文提到的農村道路是指主要為行政區轄內經濟、文化、人民生產、生活服務的道路,以及不屬于鄉道以上公路的行政村之間及行政村與外部聯絡的公路。
2、農村道路建設提出的背景我國經濟發展至今,由于農村經濟體制不斷改革全面展開,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全部認識到了農村道路建設在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改善了交通條件后,快速地實現了奔小康的夢想。在構建和諧社會的推動下,國家做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戰略決策。新農村道路建設二十字方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要真正實現新農村建設,必須加強農村道路建設。
3、農村道路工程建設的重要意義農村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有助于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的基本條件,有利于糧食的生產及銷售,對現代化農業發展的實現提供幫助,而且由于修建農村道路屬于勞動密集型項目,使用大量的農村勞動力與建筑材料,有利于農民增收。作為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礎設施建設,農村道路工程建設有重要意義:可以有效加快農村交通發展,有利于推進農村小康建設的速度。加強農村道路工程建設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立,發展農村道路能夠減輕農民負擔,有效增加農民的收入。
二、新農村道路建設的發展現狀
上到中央下到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我國農村道路工程建設的步伐不斷加快,為解決三農問題提供了重要的幫助。但由于我國農村的自身情況農村道路工程建設有很多問題需要我們解決,我國農村道路在規劃、設計甚至施工階段就存在問題,對日后道路的養護中也存在諸多問題。
1、道路工程建設資金籌集問題當前我國農村公路建設面臨的主要困難是資金投入不夠,而資金投入不足的首要原因是投資主體缺位,投資體系不健全。首先,主體不明確。主要體現在投資主體和責任主體上,一方面,很多人以為農村道路建設屬于公路建設的范疇,責任主體理屬于交通公路部門,而事實上農村經濟的發展及農村道路建設是國家整體經濟不斷加強和提高而帶給農村居民的,所以地方政府才是責任主體。另一方面,由于農村道路工程建設責任主體不明確,直接導致投資主體的不明確,使修建道路的資金籌集困難叢叢。其次,地方財政緊縮一級投資主體單一。雖然我國中央在不斷加大農村道路工程建設的資金與政策扶持,但是這與農村經濟發展對農村道路工程建設的大量需求是不夠的。而且,目前我國農村道路發展的狀況處于單一融資模式下,這種單一的投資結構,在農村道路工程建設投資巨大和任務繁重的現實情況下,籌集建設資金非常困難。
2、農村道路工程建設規劃需因地制宜農村道路屬于低等級公路,大部分在四級或四級以下,而且沒有納入國家公路網,鄉鎮或村委會是農村道路權屬部門,因而不可避免地在農村道路的規劃設計上出現不合理現象。同時,在我國農村的數量多分布零散,地方政府在規劃時往往占用大量耕地林地,造成資源浪費的同時影響了生態環境。
3、農村道路質量問題嚴重農村道路的修建資金大部分來自當地政府和群眾,資金來源有限,使農村道路施工標準與施工隊伍不能與高級公路相比。農村道路質量不高,施工單位責任心不高施工技術低劣。在道路施工中我們要科學合理的安排工期,要保證工程質量,不能擅自縮短工期、擅自增加工程成本,很多農村道路出現質量問題是因為縮短工期造成的。農村道路工程建設一般由鄉鎮組織實施,而鄉鎮一般缺少公路建設、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專業人才,監管能力差,工程質量根本不達標。
4、對農村道路做不到及時養護由于農村道路工程建設前期標準低,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差,車輛超載現象頻繁發生,農路道路原本承載力差,使很多大量鄉村公路出現龜裂、坑槽等現象。這樣現在發生除了前期建設標準過低之外在加上超負荷使用、養護不及時等直接導致公路使用壽命縮短。
二、改善新農村道路建設的方法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公路運輸在地區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視,而要改變農村運輸的落后面貌,國家在宏觀政策,特別是區域性政策方面要有優惠,同時針對鄉村公路在建養方面存在的問題和鄉村公路在農村經濟發展方面的重要性。
1、明確鄉村公路建設的責任主體,發揮各級政府組織及農民的積極性,實現資金來源的多元化。第一、明確農村道路建設的責任主體;第二、明確職責,鼓勵社會各種力量參與投資;第三、提高沿線農民建設農村道路的意識;第四、加大國家政策支持,穩定當地物價。
有關部門要明確責任,相互配合,通力協作,形成合力。要切實加大宣傳力度,形成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廣大群眾的積極性,掀起全市農村公路建設的高漲,確保全面完成全市農村公路建設的各項目標任務。
圍繞“兩個率先,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一個中心”目標,依照“一條主線,五篇文章”總體工作思路,堅持統一部署、科學布置、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適度超前的原則,解放思想,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理順關系,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按時保質全面完成全市農村公路建設的各項任務。
二、工作目標
市公路建設取得了明顯效果,九五”期間。至年底,全市公路總里程達3326公里,其中通行政村公路約2000公里。但是縣鄉村公路等級低,鄉與鄉、鄉與村之間需新建和改造的公路總里程達1500公里。依照國家和省關于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的要求,今后我市農村公路建設的目標任務是通過3年努力,全市改造(建)縣、鄉、村公路1350公里,實現全市90%以上鄉至鄉、鄉至村通水泥(油)路,即年各改造(建)縣、鄉、村公路450公里。
三、工作要求
推動國民經濟加速發展,進一步加快農村公路建設是不時優化我市投資環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符合廣大農民群眾根本愿望的大好事。抓好這項工作,既要量力而行,又要適度超前;既要講速度、講效益,又要講質量、講廉政,決不能因為農村公路而出現“豆腐渣”工程和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
㈠技術等級要求。根據省交通廳的要求和我市經濟及社會發展的需要。少數行政村因受經濟或地理條件的限制,也不得低于四級副的規范改造建設。
㈡質量要求。市提出3年決戰完成農村公路建設。必需處置好速度與質量的關系,嚴把質量關。嚴格建設主體業主制,選擇有資質的施工隊伍施工,選擇有資質、責任心強的監理人員嚴格質量監理。要嚴把檢查驗收關,對不合格的工程要堅決返工;對因人為原因造成重大質量事故的要追究有關人員的相關責任。
㈢管理要求。有關部門要強化工程廉政建設和工程管理。嚴格基建順序;加強資金管理,各項補貼及籌集的資金一律實行專款專用,保證資金的有效使用和安全使用,確保建設優質、高效、廉潔工程。
四、千方百計籌措建設資金
既要調動社會各方的積極性,加快農村公路建設。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又不能向農民搞集資攤派。除積極爭取國家扶貧路、國債路、通達路的補貼外,可采取以下途徑籌措資金:
㈠省交通廳補貼:水泥路4.56米寬度補貼7萬元/公里;6米以上寬度補貼8萬元/公里;油路補貼5萬元/公里。
㈡市補貼:縣道補貼7萬元/公里;鄉村道補貼5萬元/公里。市補貼局部通過統貸統還的方式予以籌措。
㈢縣(區)補貼:縣、鄉村道各補貼不少于2萬元/公里。
㈣市交通局對全市拖拉機養路費實行統收統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