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加強安全防范意識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一、體育器材設施要有安全保證
體育器材設施要定期檢查,防止設備陳舊造成的事故。室外體育器材,如單杠、雙杠等,受風吹雨打、日曬。天長日久就會生銹、腐爛,學校沒有及時檢查、發現,學生在活動時器材發生斷裂。致使學生摔傷。體育器材準備不夠或擺放不當,有的教師上體育課因準備時間倉促。就臨時指派幾名學生去搬體育器材,學生在搬運過程中不慎跌落受傷或趁機打鬧致傷。體育課后將鉛球等一些危險器材隨便擺放在操場上,又無人看管,學生因好玩致使人身傷害等。因此,在上課前我們教師必須仔細做好場地和器材的安全檢查。有條不紊地安排學生放置體育器材,如有安全隱患應及時排除后,再進行組織教學。
二、課前準備活動要充分
針對一些練習項目,如:跳的練習中下肢的肌肉群和膝、踝關節容易損傷,投擲練習中腰部、肩部及手指手腕易受損等,那么,就得根據動作技術要求重點做好針對性的準備活動。
對難度較大的項目多采用分解教學法。如在教跳箱時,首先向學生講解示范,建立正確的助跑、踏跳、騰空、落地的動作概念,然后進行分解練習。這樣學生在循序漸進中逐步掌握動作,既不感到枯燥又增強了學習鍛煉的信心,克服了膽小害怕的心理,提高了學習的興趣。
在一個班中,身體素質好、接受能力快的和一些身體素質較差的,應用分組教學。如:跳箱、跳高等項目,體重較大的胖學生和彈跳力協調較差的學生,首先要建立自信、消除恐懼心理,一些輔助練習對他們是非常必要的。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多采用游戲的形式來進丁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注意到學生在身體條件、興趣愛好和運動技能等方面的個體差異,激發學生的興趣,以問題帶動興趣,以興趣解決問題。
三、教學內容的安排要合理,難易要適度
課堂教學中教材內容要適合學生的年級水平的特點,教材過淺,引不起學生的興趣,教材內容過深,會減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對符合本人能力水平的活動容易產生興趣。學生能力上存在著明顯的個別差異,在同一活動中,常因能力上的差異而造成不同的結果,致使學生產生興趣的程度不一。根據學生的特點、認知能力和身體狀況去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防止任意超出大綱要求。我們知道難度過小對學生沒有挑戰,不利于幫助他們的身體發展和意志品質的培養,難度過大對他們既難掌握又會失去自信,心理會產生障礙也容易發生事故。在進行體操類教學時,細分腿騰越的練習,將跳板與跳箱的位置拉大,或提高了跳箱的高度.導致傷害的發生。在前后滾翻練習或中長跑練習時,為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增加難度或提高負荷,導致傷害的發生等。
四、教學方法要科學
教學方法不好,學生的積極性就不高、注意力更不易集中,也會引起意外事故發生的。因此,教學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去激發學生學習、鍛煉興趣。采用比較法來提高分析綜合能力,又通過競賽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較法與競賽法可同時結合進行。如兩組學生練跳箱,一方面進行正、誤對比,讓學生明確錯在哪里,為什么跳不過;另一方面以正確動作跳過者記分進行比賽,看哪組完成質量好,好在哪里。這樣可以啟發學生積極思維,提高練習效果。同學之間相互鼓勵,形成了你追我趕、生動活潑的氣氛。競賽法不僅可以在跳箱練習中采用,在其它許多項目中都可采用,這樣學生越學越有勁,動作掌握快,成績提高也快。
五、組織管理到位
教師在安排和組織教學管理時一定要考慮到學生年齡、性別、體質情況和接受能力等。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采取相應的措施,會使整個教學過程生動活潑.節奏鮮明,效果顯著,有利激發學生自始至終以極大的熱情投入練習。組織管理一定要有安全意識。如徒手練習時人不要安排站得太擠;器械練習時,要反復強調安全使用器材的步驟后才能組織學生,從而保證教學練習有序進行.保證教學中最基本的安全。防止課堂上沒有明確的教學任務,讓學生自由活動,教師又沒有嚴加管理,或教師對某些情況沒有及時制止,導致傷害的發生.如鉛球練習要防止意外砸腳或脫手砸到周圍的同學
六、成立應急機制
“五一”勞動節即將來臨,為了使廣大師生員工度過一個安全、歡樂、祥和的節日,確保校園安全穩定,在此保衛處溫馨提醒各位老師、同學能提高警惕,強化節日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并做好以下防范工作:
一、各學院、部門要積極做好安全防范宣傳教育工作,增強師生員工的安全防范意識。特別是做好防火、防盜、防騙、防事故等方面的安全教育。
二、嚴格規范實驗室安全管理,切實加強實驗過程的安全教育指導。強化實驗室學生準入條件和實驗室開放期間帶教老師的責任,規范配套各類實驗保護器材,強制使用實驗防護設備和器材。
三、要認真做好安全防范的檢查,包括門、窗和水、電、煤。人員離開宿舍或辦公室一定要切斷電源、水源、氣源,關好門窗上好鎖,并且妥善保管好物品和現金,以防引發火災以及偷盜事件發生。
四、重點要害部位更要著重檢查,不留隱患,做好危險物品的清理和儲存,強化管理,確保安全。
五、在宿舍內不得使用明火,禁止使用電爐、電飯煲、熱得快、電熱毯及劣質插座等電器,不得私拉亂接電線,以防觸電引發事故;不抽煙、不點蠟燭、不在宿舍樓內焚燒雜物,不存放易燃物品、臺燈等熱源不要靠近被褥等易燃物品,充電器充電時人不能離開,人離開寢室應當斷開負載電源。
六、嚴禁在宿舍內賭博、酗酒、搓麻將及進行其它違紀活動,不準留宿外人。提高警惕,注意防范陌生人,遇到行跡可疑的人時要主動詢問并及時報告。
七、在校園內出行時,應注意道路交通安全,在交叉路口、道路轉彎處及其他存在視線盲區的地方要注意觀察過路車輛、確保安全后通行。校內行駛車輛一定要注意行人和轉彎,把車速控制在10km/h以下,以防交通事故發生。
八、外出時應注意人身及財產安全,不攜帶大量現金及貴重物品,遵守交通規則,盡量遠離擁擠人群,遵守旅游景點、場所安全管理規定,防止被盜、踩踏和其他意外事件發生。
【關鍵詞】防范自然災害;安全教育;高校素質教育
一、地理位置因素導致自然災害頻發
四川省的地理位置因素使其成為我國發育最多、規模最大、類型最全、頻率最高、危害最嚴重的地質災害大省。四川地理環境復雜,山區廣布,平原狹小,地形地貌,地層巖性,地質構造多變,新構造運動活躍,加之暴雨、地震以及人類工程,災害規模也較大,危害嚴重,其主要的災害是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震等,在享有“天府之國”美譽的同時也享有“地質災害博物館”之稱。在近幾年的自然地質災害中,地震災害最為突出。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2013年4月20日的雅安地震,破壞力強、波及范圍大、持續時間久的地震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在四川省,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工作學習帶來了嚴重影響。
二、高校普遍缺乏預防災害培訓
雖然我國高校主要分布在各大中城市里,城市具有一定的規劃基礎,交通便利,設施完善,并且絕大部分高校新生在入校時參加由校方組織的如何應對緊急突發事件的教育,掌握了一定的應對知識。但這只是屬于新生入校中的常規安全教育,且教育效果差強人意。實際上是高校的應急安全教育并非全部納入教育的考核指標體系中,目前的預防教育全憑各高校的意愿來進行,而絕大部分高校很少會重視這樣的教育和訓練,大部分高校只是在新生入學時進行消防安全教育,而且舉行消防安全教育,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地方的消防系統在推動次教育。而高校自覺、長期地舉辦預防災害的培訓很少,學生在進入高校前所接受的安全教育大部分是以講座、宣傳展示欄、觀看影像資料等枯燥理論形式進行,并且參加講座的學生也只是少數部分,未能使全體新生接受良好的安全教育,因此大部分不具備預防災害的能力。很少有高校積極主動組織學生結合實際參加演習,這就使高校在面對突發自然災害時,學生的應對能力不強,不會常見的自救技能,一旦發生重大災害時,后果將不堪想象。
三、如何落實高校防災培訓
現代高校主要位于各大城市,城市基礎設施相對完善,在防災和減災的能力方面有一定的優勢,并且高校選址時已充分考慮到防災的因素。這對于高校進行日常防災培訓提供了硬件支持。從硬件方面有了一定的條件基礎,如果高校能夠關注并加強大學生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識,提高防災減災的軟實力,從而使大學生的生命和財產損失降為最低。加大對大學生防災和減災宣傳力度,提高大學生預防意識,使大學生具備一定的防災知識和減災技能,建議各高校把安全教育納入課程教育體系,成為選修課或有條件的高校將此課程列為必修課,使學生從態度上認真對待安全教育,從思想上重視這門課程。校方應定期、大力舉辦各種豐富形式的安全主題教育,號召同學們親身參與此類活動當中,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