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中學生教育案例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如:今年剛開學,我們班來了一個新生,胖胖的,很帥氣的一個男生??蛇^了兩周,發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里,我發現了該男生玩自己的生殖器,我很驚訝,也很擔心,這是心理不健康的一種表現。遇到這樣的情況該怎么辦呢?
一、了解事情發生的原因
第一步,我把他的家長請到了學校,了解他的家庭情況。家庭情況一切正常。第二步,訪查了他要好的幾位同學,得知該生近段時間愛上網,會不會是在網上看了一些不健康的東西呢?
二、和學生談心
將該生叫到辦公室很誠懇地和他談心。他很害怕,也很羞澀,一直將頭埋得很深,不敢看我。從他的表情上,我看出了他的自尊,看出了他強烈的道德意識,簡單地詢問后,我告訴他說:“要做一個健康的人就要正確認識青春期的發育。網絡像一把雙刃劍,能幫人,也能傷人,關鍵是看你如何正確使用……”一席話,讓該生認識到了不健康的網絡內容,對身心健康發展的危害。
三、幫助學生克服心理上的障礙
與生物老師溝通,特意上一堂人體結構與性的生理課,讓他明白這是人生長過程中正常的生理現象,沒什么丟人的,不用有心理負擔,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四、教給學生正確調整的方法
先調整生活方式,要求他在校加強體育鍛煉、多參加課外活動;在家多做家務,多看一些有益的書籍;再調整學習方式,要求他認真聽講,認真完成作業。讓他感覺每一天都過得充實,不空虛,這樣,心態自然也就調整好了。身體健康了,學習成績也就上去了。
五、老師也應正確對待
要懂得尊重學生,不隨意傳播,以免傷及學生自尊;不能因此而歧視該生,應在感情上多與學生溝通,多與該生談心,在學習多鼓勵和支持他,在生活上多幫助他,幫他樹立自信心,讓他明白:“老師是關心我的,老師是喜歡我的,老師是相信我的,我能做得很好。”給予學生希望,切忌一棒子打死。
過了兩周,我發覺該生活潑多了,學習也認真多了。一些壞毛病也改了。再次找該生談心,他開朗地笑了。從他的笑臉上我看到了他的進步,看到了他心理的健康。
[關鍵詞]醫學基礎課程 案例教學法 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2)08-0150-01
目前全國的初、高中教育已經系統地開設了中學生青春期衛生健康教育課,青春期的衛生教育越來越重要。但是,中學生青春期衛生教育課的內容和形式還處于不斷探索和實踐階段,由于教學內容較為特殊,傳統的教學方法與當前的社會環境以及中學生的生理心理狀況已不符合。案例教學法較為適應中學生青春期衛生教育,與目前中學生的認知水平較為一致,能激發中學生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實現開設此課程的教學目的。
一、案例教學法的概念和優點
(一)案例教學法的概念
案例教學法起源于20世紀初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經哈佛大學商學院的完善發展,已成為美國當今學校教育及培養中非常盛行和有效的一種教學法,但在我國尚未廣泛推廣應用。案例教學法通過對具體案例實際情況的客觀描述,將這些案例貫穿于教學之中,教師應用專業的知識和理論進行詳細剖析,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可得到中學生的認同。
(二)案例教學法的優勢
以實際案例作為教學手段,激發中學生的好奇心,調動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案例教學法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學情境創立,調動中學生主動進行思考,把枯燥的傳統學習過程轉變為主動探索求知的過程,激發中學生的求知欲,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案例教學法還以培養中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目標。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應積極地參與,主動地思考分析,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當學習過程中學生缺乏應有的感性知識時,教師應提供相應的案例材料,深入淺出地剖析事物發生、發展的本質,實際案例就屬于這類感性材料,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聯想,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從教師的角度來說,案例教學法也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應具有廣博的理論基礎,又應將實踐經驗與教學理念融匯貫通,不斷地更新教學內容,不斷地從現實生活中獲得適宜的教學案例,補充于教學過程里。這樣就可以更好地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提升教學情境的活躍氣氛,促進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的提高。
二、案例教學法在中學生青春期衛生教育中的必要性
當今社會,少女早孕、青少年等現象頻現,而現在的中學生性成熟年齡提前,正處于性生理、心理發育的關鍵期,由于受到社會影響,作為中學生,早戀和性問題是很快要面臨的問題。各級教育部門已要求在中小學校實施青春期衛生教育,但由于種種原因,實際的青春期衛生教育過程中還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尚未形成系統、科學、完整的教學體系,現有的中學生青春期衛生教育的課程內容與實際情況脫節的現象較為嚴重,這樣就導致中學生青春期衛生教育課程內容空洞乏味,中學生毫無學習興趣,教學效果差,教學目的無法實現。
面對中學生青春期衛生教育中的種種不足和弊端,各級教育機構必須重視中學生青春期衛生教育,以滿足學生需求,滿足社會需求。
三、案例教學法在中學生青春期衛生教育中的思考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對課程的教學內容、方法、手段進行科學的規劃與設計,做到形式多樣,引發中學生的積極參與,如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以案例教學法為手段,輔以多種教學模式,引領中學生進入科學的青春期衛生教育的世界。
(一)理論部分作為講授的主線
在中學生青春期衛生教育過程中,對生命的誕生,人體的生長發育,青春期的性生理、心理知識等內容應以多媒體教學的方式,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圖片及視頻,以講授的教學方法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
(二)案例教學法作為教學的重點
首先,教育工作者應加強教學研究,在實際生活、參考文獻、醫院的臨床病例里選擇恰當的,應用符合中學生年齡特點的案例,以具備針對性、真實性和典型性為基本要求,根據教學內容有的放失,選用能說明實際問題的案例,每個案例均須對應一個主題,讓中學生在現實案例討論的基礎上對某一類概念或問題進行深入理解,達到強化認識、規范行為的教學目的。
一、目前中學生的行為規范養成誤區及產生原因
一般認為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的基本心理結構包括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四種基本組成部分,這是一個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統一體。在整個中學階段,青少年的行為規范養成教育迅速發展,初中生對于道德觀念的理解已基本正確,開始運用道德規范來進行道德判斷和評價,能按自己的道德觀念去分析具體的道德情境并產生情感體驗。當代中學生成長在社會基本安定的環境中,他們將走入的卻是飛躍變革的社會,因此他們基本成熟的道德品質帶有鮮明的現實性與社會性,他們的觀念與習慣、思想與行動常常是矛盾的統一體。這種矛盾有時使他們走進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的誤區。具體說來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其一是道德行為與道德認知的悖反。大多數學生在實際行為方面表現出一些不良行為,常常出現諸如公共汽車上不愿或恥于讓座、學生在許多場合不會說謝謝,對教室內、校園中的廢紙雜物、尚在流水的公共水管等視若無睹、考試作弊、編造謊言欺騙同學、老師、父母、甚至打架斗毆……一系列違背道德規范的現象,這顯示出他們在道德認知與行為之間存在巨大反差。
其二是道德意志難以抵擋眼前利益的誘惑。道德意志是指人們為了實現有意義的,但當時并不吸引他的道德目的,而克服那些富有吸引力的動機、需要或者愿望的心理特征。對絕大多數人而言,在很多時候是難以舍棄或拒絕眼前利益的誘惑的。對當代中學生而言,什么是眼前利益?大致可分為三種:一是學業成績及由此帶來的其他成功與輝煌。在素質教育倡導了多年的今天社會上及家長判斷學生優劣的標準就是學習成績的好壞及能否考上重點學校;二是社會發展所帶來的豐裕的物質生活及由此產生的種種誘因;三是看起來可以無盡揮霍的青春生命。不少我們所認為的優秀學生,他們汲汲以求的是前者。因此他們除了對分數感興趣外,兩耳不聞窗外事,兩眼無視身邊人。哪怕是關系比較密切的兄弟姐妹、同學、家長、老師等,沒有考慮這些人的感受。而另一部分學生則以“何必把明天的煩惱提前到今天,為生活原則,信奉只要今日我快樂,無須愁白少年頭”??雌饋?,這兩類學生的行為表象截然不同,但不難發現其共性:他們所追求的都是眼前利益,并非人生的終極目標。為了眼前利益他們都放棄了許許多多在這個年齡段所不應或不能放棄的東西,在眼前利益的誘惑下,他們的道德意志顯得那么脆弱。
其三是價值與尊嚴的重新定位。曾幾何時,一個熱愛勞動、體貼家長、尊敬老師、團結同學、樂于助人的孩子就能夠讓父母和老師感到欣慰滿足。而如今這些都遠遠不夠了,它們甚至退居到次要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能擠進重點中學、名牌大學,這才是學生的自身價值和人格尊嚴之所在。社會正是以此來評判學校教育的成敗、教師教學的得失、學生本人的優劣的。那么在學生心靈的天平上,傳統道德規范所賦予他們的價值觀與尊嚴感無疑已被重新定位了。
不可否認,變化發展的物質世界與人類的精神世界是互相作用的。中國社會正經歷著巨大的變革,在五彩斑斕的社會面前,青少年的無所適從或慌亂盲從有其客觀原因。如果我們的德育也陷入迷茫,那么貽誤的將是一代人。道德的說理教育以及其它的道德宣傳有助于道德知識的普及,加深受教育者對道德規范的認識,要使道德規范真正被受教育者內化、吸收,使道德行為經?;?、自動化達到自由的境界,培養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和糾正不良道德行為習慣是極其重要和迫切的。
二、重視道德踐行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學習習慣是人在神經系統中存放的資本,這個資本會不斷地增長,一個人畢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壞習慣是道德上無法償清的債務,這種債務能以不斷增長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創舉失敗,并把他引到道德破產的地步?!钡赖滦袨榱晳T是與一定的道德需要、道德傾向聯系的自動化的行為動作,它是一個人由經常的道德行為轉化為道德品質的關鍵因素。因此重視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對提高他們的綜合道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完善“他律”倡導“自律”。學校是學生教育的主陣地,學校工作的許多方面都可能有助于養成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如:通過學生守則、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制訂與實施,使學生熟知并達到學校生活中具體的行為要求;建立良好的獎懲與激勵機制并及時分析總結學生良好道德行為養成的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在班級中創設產生良好行為的情境,形成健康的輿論,杜絕重復不良行為的機會;在課內外、校內外活動中,提供道德行為練習與實踐條件,明確聯系的目的、意義與要求,并使學生知道練習成敗的原因……有了嚴格的他律,還要輔之以被教育者的內心自律。因為一個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通常都需要經過自覺地練習和實踐才能定型。應鼓勵并提倡學生進行自我教育,通過樹立榜樣,創設條件,讓學生在實踐中懂得人要做自己行為習慣的主人而不要變成它的奴隸。
2、從日常生活細節入手。如:良好的生活、學習、衛生、為人處事等習慣,甚至小到自己的生活用具、學習用具等的收集整理。有必要重新體味“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些古訓給我們的啟示,使施教者與被教者共同重視“小節",及時地運用表揚與批評、肯定與否定等集體輿論手段,并與家庭教育達成共識,讓學生真正“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逐漸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和道德行為習慣。
3、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同學生由于家庭環境、個性差異以及所遇事情的性質與程度不同,他們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方式是不相同的。對具體對象、具體問題,應采取靈活多樣的教育措施?;蛘娼逃?、嚴詞警告,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委婉啟發;也可以活動矯正,運用集體力量時常督促,因人因事而異,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力求收到最佳教育效果。
4、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教師要認識到良好行為習慣在其形成過程中的反復性、曲折性、長期性。從哲學角度看,事物發展的趨勢就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人在其成長過程中一些挫折,困難,甚至倒退,也不足為怪。從心理機制上說,習慣是經過長期多次強化和積累而建立起來的一種動力定型和自動化了的條件反射系統。一個人要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是很艱難的,只要有一次經不起誘惑而失去了對道德的追求,重新做起會變得更加困難。
總之,“行動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敝匾暤赖论`行注意養成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使學生走出行為規范養成教育誤區的一條可行路徑,對優化公民素質,提高德育功效具有重要作用。要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提出幾點建設性意見:
1、特別注重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