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志愿者演講稿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大家好,我們今天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我們是**的小伙伴!我想正是這個共同的身份,讓我們萍水相逢的我們,匯聚在一起,為完成一個共同的目標努力奮斗!
我是在國慶的時候,知道**的事情,當時我在泰國曼谷,由于父親在曼谷工作,生病了,藥品無法通過海關寄送過去,只能自己去了。我得知**小朋友的事件,起初我對**的病情本并沒有深入的了解,我想回國之后,和擔當者的負責人商談做一個大的活動。但噩耗傳來,我的外婆去世了,我在吃飯的時候得知這個消息,一下子哽咽了,當時我們在湄南河胖的游輪上,風景愜意,卻顯得格格不入,我卻一個人偷偷回避了,趴在桌子底下、躲在衛生間里哭、在抬起頭走路的鬧市,默默流淚。我頓時覺得我們原以為,習以為常的生命,其實是何等脆弱,何等浩渺;我當即聯系了海南,并說明了我的建議,我們在大學里組織過為貧困地區孩子,捐書的大型活動,和擔當者的合作,也讓我對這個活動更有信心。
所有的文字策劃、設計、生產、贊助,我并不一個人在戰斗,我身邊有很多直到現在,還未曾彼此認識的朋友,加入了我們的隊伍,我發現我們不僅僅是一束光,我們不僅僅只是光源,我們更是照亮前進道路的光,是我們綁著一起的十雙筷子,渺小更卻堅強。
我們的活動,分為了三個部分,我給前期的所有志愿者闡述了,我的想法,活動的板塊,分為:騎行宣傳+實地募捐+網絡宣傳,這個過程中,晉江陽光時代廣場的相關負責人對我們的活動給予了高度的支持,更啟動了專事專批,負責提供物資給我們,新媒體設計師@黃金城 也對所有活動的設計對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幾個晚上連夜加班。我想說:可能大家對商業和公益的結合,都還停留在淺層的階段,當公益創投在國際上已經運營良好的時候,我們還在糾結,盡100%去商業化的偏見。我要感謝這其中很多企業的負責人,我也自豪是這里面的一員。因為都遠在晉江,我們的活動,并不會給他們帶來什么實質性的幫助和宣傳,但是他們還是大力支持了,這使得我們的很多問題,迎刃而解,希望大家今后可以多去了解香港、美國、澳洲的商業公益創投的模式,優化社會資源,幫助真正需要的幫助的人。
我記得有位志愿者這么對我說過一句話:學長,我們做的事情,已經不僅僅是一件事情了,它已經是一個事件了,它要傳遞的一種正能量,他要傳遞給社會的是愛、光明和希望,她的話大致如此,也有我的感觸里面。
難道不是嗎?他只是一個13歲的孩子,他未曾參透人生,感悟生活;他未曾享受精彩。奮斗青春;這一切對他都太不公平了,他應該享受愛的洗禮、他應該在光明的世界里快樂成長,他應滿懷希望對每個明天說你好。可是這太不公平了,我們反思,但也要行動,我們哀傷,但也要振作,我們年輕,但更要去擔當,這個社會的脊梁,需要我們去挺直,這個社會的責任,需要每個人,都是擔當者!
如果青春需要我們,讀萬卷書告別輕浮,我們就飽覽群書;如果歲月需要我們,行萬里路再見狹隘,我們就行走天下;身體和靈魂總要一個要在路上,在上路!
我和你們每個人一樣,被質疑,被嘲笑,但我們知道,我們是被需要的,現在躺在病床上的**,需要我們。想到這里,瞬間,正能量,滿血復活;我告訴自己,也告訴每位志愿者:我們不能總去在意別人的評價,我們要精心去傾聽自己的聲音,我們不愿意做一個完全拼湊的自己,我們要做一個被需要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能讓別人活得更好的人,講到這里,我想我們都知道了,此行的目的,我們真的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我心目中的志愿者
——致所有青協成員
我認為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優秀的志愿者,主要應具備三心:愛心.耐心.信心。
愛心是火種,能點燃心中的希望;愛心是清泉,能滋潤即將枯萎的禾苗;愛心是
綠陰,能撐起一片新天地。愛心給我們力量能力和成功的喜悅。擁有一顆無私的愛心,
便擁有了一切。
耐心是對人極限的一種考驗。我記得有這樣一句名言:“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
而不舍,金石可鏤”。的確,只要你有足夠的耐心和持之以恒的毅力,我相信你一定是
做得最好,笑到最后的。拿破侖也說過這樣一句話:“勝利屬于最堅忍的人”。
信心是人體的支柱,可以這樣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了自信,那他將是世上最可憐的
人。一個連自己都不相信的人,別人又怎么能給他信任,給他肯定?自信的人,他的字
典里沒有“不可能”這個詞。“思想有多遠,你就能走多遠”只要你有充分的自信,你的
人生將會充滿激情與挑戰。
最后,我做為一名10級青協新成員,在這里我只想說出我自己的想法。我不是一個完
美的人,當然,人無完人,但是我們可以讓自己更接近完美。那么,從此刻起,我們要做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讓志愿者活動成為時尚。
志愿者就是"自愿為社會公益活動服務的人",這樣講,很直白,冷冰冰的,但"志愿者"這三個字卻是暖融融的,因為它代表著一個信念,一種毅力,一份愛心。自我們小城天長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處處都有志愿者活動的身影。
自古以來,我們就有樂善好施的傳統。早在宋朝,范仲淹先生就在家鄉興辦義莊、義學,為族人和躲避戰火的百姓提供棲身之所,興辦教育。明朝萬歷年間,楊東明在河南創立同善會,救濟老、貧、病、弱。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志愿服務越來越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出現很多耳熟能詳的名字:紅十字會、慈善總會、希望工程、青奧志愿者等等。
作為學業緊張的中學生,沒有太多的時間去參與社會志愿服務,我們如何實踐青年志愿者的義務呢?同學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們可以從校園做起、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這也是踐行青年志愿者義務的一種重要方式。
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年來我們學校學生參與校內外志愿者活動,達300多人次,全校66個班級的學生干部們積極響應學校號召,積極參加專題培訓,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服務社會公益活動,例如志愿者同學服務家長會、運動會、音樂會,志愿者同學迎接新生,捐款活動、為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捐衣捐物等等。高三年級xx等同學創造性地開展了許多活動,組建了一支優秀的學生志愿者隊伍,xx的同學被評為xx市首屆"最美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