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材料保護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征稿欄目
1.前沿聚焦:發表農業、林業、環保、食品業、旅游業、資源產業學科前沿、生產實踐前沿問題的觀察性、前瞻性論文。
2.工作研究:發表農業、林業、環保、食品業、旅游業、自然資源產業等有關科研、管理、推廣工作中的總結性論文或調查報告;行業和區域社會、經濟、科技、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思路、方法和經驗性論文。
3.資源•產業:刊登農業、林業、土地、動植物等自然資源及礦產資源規劃、開發、利用保護;相關產業經營、創新與發展的論文。
4.環境•安全:刊登生態環境、環境科學與工程、環境保護與治理有關各學科及其交叉學科的論文;以及森林安全、作物安全、食品安全、生產安全、環境安全、人居安全方面的論文。
5.經濟•管理:刊登生態經濟、農業經濟、林業經濟、旅游經濟、綠色食品經濟、資源經濟、環境經濟各學科及其交叉學科的有關論文;行業管理、企業管理、科技管理、管理工程、管理咨詢、管理控制等方面的論文。
6.生態•旅游:刊登綠色生態、生態工程、生態控制;生態旅游、旅游規劃、國家森林公園、地質公園建設的論文。
7.園林•園藝:刊登園林設計、風景園林、園林工程、園林技術;花木園藝、果蔬園藝、育種栽培方面的論文。
8.動物•畜牧:刊登動物科學、動物保護、畜牧科技方面的論文。
9.農林•植保:刊登植物保護、植樹造林、森林工程、土壤肥料等方面的論文。
10.建筑•材料:刊登綠色建筑規劃、設計、施工,綠色材料工藝、材料分析、材料加工方面的論文。
11.能源•技術:刊登節能技術、清潔能源技術、替代能源技術、太陽能、生物能源等方面的論文。
12.食品•加工:刊登綠色食品工業生產、質量控制、儲運流通方面的論文;農產品加工、林產品加工、食品加工、綠色加工技術等方面的論文。
征稿對象
歡迎全國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技術推廣單位、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廣大專家學者、工程技術人員、碩士博士研究生、管理人員等積極賜稿!
稿件要求
1.資料可靠、數據準確,具有理論性、科學性、實用性。
2.文稿內容格式包括:論文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作者簡介等。
3.論文篇幅一般以3000-6000字為宜,參考文獻不少于6條。
4.來稿文責自負,嚴禁抄襲和一稿多投。
5.編輯部在收到稿件后5日內回復,全部稿件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一個月內沒有收到用稿通知則請與本刊編輯部聯系確認。
6.請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聯系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聯系地址、電話(包括手機)、E-mail、郵編等信息,以便本刊編輯聯系有關事宜。
7.投稿方式:來稿請通過電子郵件附件發送或通過郵局投寄,并請注明:投稿《綠色大世界•綠色科技》。
聯系方式
編輯部地址: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中建大廈1804號郵編:430074
E-mail:
網站地址:Http:∥
模擬試題
一、判斷題(每題2分)
1.信息安全保護能力技術要求分類中,業務信息安全類記為A。
錯誤
2.OSI安全體系結構標準不是一個實現的標準,而是描述如何設計標準的標準。正確
3.只靠技術就能夠實現安全。
錯誤
4.災難恢復和容災是同一個意思。
正確
5.VPN與防火墻的部署關系通常分為串聯和并聯兩種模式。
正確
6.美國的布什切尼政府把信息高速公路,互聯網的發展推動起來了。
錯誤
7.兩種經濟形態并存的局面將成為未來世界競爭的主要格局。
正確
8.電子商務是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產業。
正確
9.電子商務促進了企業基礎架構的變革和變化。
正確
10.在企業推進信息化的過程中應認真防范風險。
正確
11.科研課題/項目是科學研究的主要內容,也是科學研究的主要實踐形式,更是科研方法的應有實踐范疇,是科研管理的主要抓手。
正確
12.科研方法注重的是研究方法的指導意義和學術價值。
錯誤
13.西方的“方法”一詞來源于英文。
錯誤
14.科學觀察可以分為直接觀察和間接觀察。
正確
15.統計推論目的是對整理出的數據進行加工概括,從多種角度顯現大量資料所包含的數量特征和數量關系。
錯誤
16.學術論文是學位申請者為申請學位而提交的具有一定學術價值的論文。
錯誤
17.期刊論文從投稿到發表需要有一個編輯評價的標準,但是它更需要有一個質量的監控體系、監控體制。
正確
18.科研成果是衡量科學研究任務完成與否、質量優劣以及科研人員貢獻大小的重要標志。正確
19.一稿多投產生糾紛的責任一般情況由作者承擔。
正確
20.知識產權保護的工程和科技創新的工程是一個系統的工程,不是由某一個方法單獨努力就能做到的,需要國家、單位和科研工作者共同努力。
正確
二、單項選擇(每題2分)
21.信息安全的安全目標不包括(C)。
A、保密性
B、完整性
D、可用性
22.《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規定,(B)主管全國計算機信息安全保護工作。
A、國家安全部
B、公安部
C、國家保密局
D、教育部
23.《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第14條規定:“對計算機信息中發生案件,有關使用單位應當在24小時內向當地(B)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報告。”
A、區級以上
B、縣級以上
C、市級以上
D、省級以上
24.根據SHARE 78標準,在(D)級情況下,備份中心處于活動狀態,網絡實時傳送數據、流水日志、系統處于工作狀態,數據丟失與恢復時間一般是小時級的。
A、本地冗余設備級
B、應用冷備級
C、數據零丟失級
D、應用系統溫備級
25.(A)是密碼學發展史上唯一一次真正的革命。
A、公鑰密碼體制
B、對稱密碼體制
C、非對稱密碼體制
D、加密密碼體制
26.以下(C)不屬于計算機病毒特征。
A、潛伏性
B、傳染性
C、免疫性
D、破壞性
27.在進行網絡部署時,(B)在網絡層上實現加密和認證。
A、防火墻
B、VPN
C、IPSec
D、入侵檢測
28.美國(A)政府提出來網絡空間的安全戰略
A、布什切尼
B、克林頓格爾
C、奧巴馬克林頓
D、肯尼迪
29.對于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問題,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C)
A、推進電子商務發展的體制機制有待健全
B、電子商務發展的制度環境不完善
C、電子商務的商業模式成熟
D、電子商務對促進傳統生產經營模
30.下列選項中,不屬于電子商務規劃框架的是(C)
A、應用
B、服務
C、物流
D、環境
31.(D)是創新的基礎。
A、技術
C、人才
D、知識
32.兩大科研方法中的假設演繹法以(B)為代表。
A、達爾文的《進化論》
B、笛卡爾的《論方法》
C、馬克思的《資本論》
D、弗蘭西斯?培根的《新工具》
33.以下不屬于理論創新的特征的是(D)
A、繼承性
B、斗爭性
C、時代性
D、減速性
34.(A)主要是應用已有的理論來解決設計、技術、工藝、設備、材料等具體技術問題而取得的。
A、科技論文
B、學術論文
C、會議論文
D、學位論文
35.(B)是通過查閱相關的紙質或電子文獻資料或者通過其他途徑獲得的行業內部資料或信息等。
A、直接材料
B、間接材料
C、加工整理的材料c
D、實驗材料
36.(C)是整個文章的整體設計,不僅能指導和完善文章的具體寫作,還能使文章所表達的內容條理化、系統化、周密化。
A、摘要
B、引言
C、寫作提綱
D、結論
37.期刊論文的發表載體是(C)。
A、娛樂雜志
B、生活雜志
C、學術期刊
D、新聞報紙
38.(B)是指科研課題的執行人在科研過程中要向科研主管部門或課題委托方匯報研究工作的進度情況以及提交階段性成果的書面材料。
A、開題報告
B、中期報告
C、結項報告
D、課題報告
39.我國于(A)年實施了《專利法》。
A、1985
B、1986
C、1987
D、1988
40.知識產權具有專有性,不包括以下哪項(D)。
A、排他性
B、獨占性
C、可售性
三、多項選擇(每題2分)
41.我國信息安全管理政策主要包括(ACD)。
A、法律體系
B、行政體系
C、政策體系
D、強制性技術標準
E、道德體系
42.信息系統安全的總體要求是(ABCD)的總和。
A、物理安全
B、系統安全
C、網絡安全
D、應用安全
E、基礎安全
43.網絡隔離技術發展經歷了五個階段:(ABCDE)。
A、完全的物理隔離階段
B、硬件的隔離階段
C、數據轉播隔離階段
D、空氣開關隔離階段
E、完全通道隔離階段
44.以下屬于我國電子政務安全工作取得的新進展的有(ABCDE)
A、重新成立了國家網絡信息安全協調小組
B、成立新一屆的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
C、信息安全統一協作的職能得到加強
D、協調辦公室保密工作的管理得到加強
E、信息內容的管理或網絡治理力度得到了加強
4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BCDE)
A、電子商務產業是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的新興產業
B、電子商務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
C、電子商務是知識技術密集的產業
D、電子商務是物質資源消耗少的產業
E、應把優先發展電子商務服務業放到重要位置
46.科研論文按發表形式分,可以分為(ABE)
A、期刊論文
B、學術論文
C、實驗論文
D、應用論文
E、會議論文
47.學術期刊的文章類型有(ABC)。
A、綜述性的文章
B、專欄性的文章
C、報道性的文章
D、文言文
E、以上都正確
48.期刊發表的周期有(BCDE)。
A、日刊
B、周刊
C、半月刊
D、月刊
E、旬刊
49.知識產權的三大特征是(ABC)。
B、時間性
C、地域性
D、大眾性
E、以上都不正確
50.從個人層面來講,知識產權保護的措施有(ABC)。
A、在日常的科研行為中一定要有相應的行動策略
B、在科研轉化的過程中,要注意保護自己的著作權
C、作品發表后或者出版后,還要對后續的收益給予持續的關注和有效的維護
論文關鍵詞:保護地秋延遲番茄黃化曲葉病毒與白粉虱的關聯
近幾年隨著保護地秋延遲番茄種植效益的增加,保護地番茄種植面積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但是刺吸式口器害蟲——白粉虱的大量發生以及對番茄的為害,造成番茄病毒病特別是黃化曲葉病毒(TY)大面積發生,出現大面積減產,部分地塊甚至絕產現象,很多保護地秋延遲番茄生產基地,不得不改種其它作物。探討秋延遲病毒病與溫室白粉虱的相互關聯,是確保保護地番茄安全生產的重要技術措施之一。2009年、2010年筆者對保護地秋延遲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的發生與溫室白粉虱關系進行了探討,現將結果介紹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供試作物為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var.commune Bailey),品種為金棚全勝。
供試設施 50目防蟲網、60目防蟲網。
試驗地的情況試驗地設在山東省鄒城市中心鎮孫守文、宋祥國保護地秋延遲番茄田里,棚長均為62.0m,種植面積496.0㎡,土壤肥沃,排灌方便,耕作層有機質1.4%,全氮含量0.09%,堿解氮115mg/kg,速效磷31.0mg/kg農業論文,速效鉀105mg/kg。該保護地連續種植秋延遲番茄18年。
1.2方法
2009年8月10日育苗,2010年8月12日育苗,苗床設置2個處理,分別為處理a采用50目的防蟲網全覆蓋通風口,處理b采用60目防蟲網全覆蓋通風口,處理面積均為1.0㎡,以不覆蓋c為對照。種植棚d孫守文的在定植前3天將上下通風口全部用60目防蟲網覆蓋,當晚密閉所有通風口,用80%敵敵畏乳油在棚內熏殺,殺滅棚內所有的白粉虱等刺吸式口器的害蟲。種植棚e宋祥國的通風口沒有進行處理。a 、b 、c 三種育苗方式在棚內分別設置三個處理小區a1 b1 c1 ,小區面積為4.0㎡隨機區組排列,三次重復論文開題報告范文。
1.3試驗數據的調查與整理
于定植10天開始調查,黃化曲葉病毒發生情況,每間隔10天調查一次發病情況,直到留3穗果打頂前一天停止調查(詳見表一)。
發病植株
發病率=×100%
調查總植株
植株上部出現植株明顯矮化,葉緣黃化,葉片變小并卷曲,即定為發病植株,每個處理各個重復全部調查,算出平均值。
2結果分析:
從表1、表2可以看出:定植前采用防蟲網全覆蓋同時采取殺滅白粉虱措施孫守文的秋延遲番茄,育苗前使用50目防蟲網覆蓋的,黃化曲葉病毒所有處理平均發病率2009年為4.9%, 2010年為5.6%,使用60目防蟲網覆蓋育苗的2009發病率年為2.9%,2010年為4.2%,育苗時未采取防護措施的發病率,2009年為27.6%,2010年為35.0%。定植前后沒有采取防護措施的宋祥國的秋延遲番茄使用50目防蟲網覆蓋育苗的發病率2009年為6.2%,2010年為8.0%,使用60目覆蓋育苗的發病率,2009年5.1%,2010年6.5%,育苗
未用防蟲網覆蓋的發病率農業論文,2009年35.8%,2010年45.0%。
表1孫守文保護地秋延遲番茄(TY) 定植后(天)發病率(%)調查表
處理
2009年
2010年
10
20
30
40
平均
10
20
30
40
平均
a1
1.5
4.7
5.9
7.6
4.9
2.0
5.3
6.7
8.3
5.6
b1
1.2
2.8
3.5
4.0
2.9
1.3
3.3
5.6
6.4
4.2
c1
10.6
23.2
35.7
40.8
27.6
13.5
35.2
43.6
47.8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