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實習護生自我報告范文

實習護生自我報告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實習護生自我報告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實習護生自我報告

第1篇

【關鍵詞】實習護生 職業防護 認知 培養

由于醫院環境和服務對象的特殊性,護理人員常處于多種職業危害環境中。實習護生進入到臨床,作為一名準護士從事臨床護理工作,就可能會受到病人的血液、體液以及排泄物等感染,再加上護生臨床知識和技能相對薄弱[2],不熟悉環境等,使得他們成為病原菌感染和銳器損傷的高危人群[3],職業暴露風險率顯著增加。因此,如何加強護生職業防護越來越受到廣大學者的關注。

一、實習護生職業防護現狀

(一)護生職業防護意識薄弱

護生沒有接受系統的職業防護知識教育,自我防護意識薄弱。目前,雖然職業防護問題已逐漸引起護理教育者的重視,但由于課時或其他因素的限制,在我國護理教育體系中尚未設置與護理職業防護相關的課程[4],學校教育相對滯后,護生缺乏職業防護知識;同時,臨床教學醫院也疏于對學生相關知識的強化,缺乏職業防護知識的技能操作評分標準和考核標準,護生從思想上對該內容重視不夠,職業防護意識薄弱。

(二)護生職業防護知識不夠全面

雖然國家已將護士職業防護這一內容納入了全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客觀上促進了各學校對該內容的重視,但高等護理院校仍普遍缺乏全面、系統、規范的護生職業防護教育體系:一些教材僅以知識拓展的模塊介紹相關知識,教師有關新知識引入不夠;一些高校舉行一些職業安全講座,但內容、時間有限,深度、廣度缺乏,培訓效果欠佳,不能滿足臨床實習護生對職業防護的需求;教學醫院在崗前培訓中也因時間的限制等,缺乏相關內容的滲透和深入。因此,護生雖然了解一些標準預防知識,但僅限于一些基礎的理論知識,對臨床工作中的具體預防措施掌握欠佳,實際運用能力缺乏。

(三)相關保護制度不夠完善

對于護生,目前國內各醫院尚未建立完整的職業暴露登記報告制度和職業暴露風險保障機制[5],護生發生職業損傷后不知如何處理,或是得不到及時的處理。在張吳佳[6]等關于我國護生針刺傷的研究中,只有27.5%的實習護生向帶教教師進行了報告,而且報告結果無一例是真正意義上的登記在案。登記報告制度沒有能夠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保護制度不夠完善。

(四)醫院防護設施不足

朱鳳祥[7]對357名實習護生職業損傷現狀調查表明,35.57%的護生認為自我防護不到位的原因是醫院沒有提供足夠的防護用品;李煥[8]對305名實習護生職業損傷的調查結果顯示,僅有21.01%的護生經常使用具有安全的針具、器械等。很多護理人員在可能受到患者的血液、體液、排泄物等污染時,基本上沒有相關防護設備。

(五)帶教教師缺乏言傳身教

臨床帶教教師是學生言傳身教的榜樣,是實習護生職業防護良好習慣養成的主要影響者。但由于一些帶教教師自身職業防護意識薄弱,職業防護新知識學習不到位,操作不規范,從而嚴重影響到護生職業防護知識的學習和運用。

二、實習護生職業損傷防范策略

(一)加強職業防護基礎知識教育

加強護生的職業安全教育,提高防護意識,是減少職業損傷的關鍵。相關院校應增設職業安全教育相關課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指導護生采取正確的防護行為:通過普及和強化標準預防意識,能有效地規范護生的護理行為;通過強化操作規范和流程,能有效規避意外傷害。系統的在校教育,能使護生在進入臨床實習前就能掌握有關職業防護知識和基本防護技能,強化其職業防護意識。

(二)加強職業防護知識的崗前培訓

應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崗前培訓,實習前可由臨床帶教教師對護生進行集中的專業技能培訓,如針對護生最薄弱和最關注的銳器傷進行重點講解,強調發生銳器傷后正確有效的處理措施及上報醫院有關部門的方法,做好暴露后預防[9];搬運患者和重物時如何正確運用節力原則,有效預防機械性損傷;接觸各類化學消毒劑、化療藥物時如何防止化學性損傷;面對醫患矛盾、患者負面情緒的刺激時如何進行心理調適等。要注意從細節上對護生進行行之有效的培訓。

(三)建立健全護理職業防護制度

醫院管理者應制定并持續完善護理職業防護制度。同時,應完善職業損傷登記報告制度,規范護理工作流程的各個環節,建立監測系統,將護生發生職業損傷后的各種危害降到最低限度。如針對銳器傷,可規范操作行為,使護生明確發生損傷后應按擠壓、沖洗、消毒、處理、登記報告等程序進行正確處理;而主管部門應積極采取補救措施,為護生職業損傷防治提供一定保障。

(四)創造安全的醫療護理環境,完善支持體系

醫療機構應為護生提供完善的職業防護設施和用品,確保護生在護理過程中能根據需要選用配備的設施和用品。應落實對醫用口罩、帽子、手套、隔離衣和防護服等防護用品的供應,盡量采用具備安全裝置的醫療器械,改善醫療護理操作環境,使護生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盡可能少地受到職業損傷。

(五)加強帶教教師的培訓

通過經常性的護理安全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增強帶教教師的職業防護意識和責任意識。臨床帶教教師除自身要加強學習之外,還要針對護生的特點合理計劃和安排職業防護知識的培訓,對相關內容擬定考核標準,注意言傳身教,正向引導學生。

(六)加強身心健康教育,提高其抗壓能力

護生的職業損害來自各個方面,而良好的身心素質可以減少不良刺激對護生造成的傷害。目前護理工作本身就強度高、風險大且人際關系復雜,而護生從學校到醫院,也面臨學習環境、生活方式的轉變,需要一個適應過程。因此,在校期間應加強其綜合素質的培養,特別是心理健康教育;實習前應安排學生多去教學醫院見習,使其熟悉醫院環境,實際接觸病人,提高其與病人的溝通能力;進入臨床后,帶教教師應細化帶教要求,對護生采用較靈活的排班方式,幫助其盡快適應新環境。

三、小結

職業損傷給護生帶來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傷害,一些護生受到傷害后對工作產生厭倦情緒,影響了他們對護士職業的選擇,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不利于護理隊伍的發展。因此,加強護生職業安全教育,使護生掌握各種職業損傷的預防措施和應急預案,以科學的態度正確處理意外傷害是護理教育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參考文獻】

[1]黃輝.R床實習護生職業危害現狀影響因素及干預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護理學院,2012.

[2]孟發芬,張霄艷,田淑軍,等.實習護生職業安全衛生防護及其課程設置現狀調查[J].護理學雜志,2008,23(7):59-61.

[3]王愛霞,王曉花.實習護生針刺傷后處理情況及防護知識的調查[J].中華護理教育,2008,5(3):123-125.

[4]黃謹耘,陳清.在大專護生基礎護理教學中開展職業防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09,16(8A):8-11.

[5]蔡雯.健康教育對實習護生艾滋病知信行及職業防護影響的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醫科大學,2008.

[6]張吳佳,趙愛平.實習護生發生針刺傷的相關因素調查與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06,6(12):11-13.

[7]朱鳳祥,楊瑞貞,祝憲庭,等. 實習護生職業損傷現狀調查分析[J].護理研究,2013,27(3):604-605.

第2篇

【關鍵詞】銳器傷 實習護生 干預預防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1)4-299-02

【Abstract】Objective To practice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of nursing students dur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tudent nurses to reduce intervention in the prevention of sharp injuries. Methods 162 2008-2009 ended the practice of nursing students knowledge of sharps injuries to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survey. The results of 162 nursing students, the occurrence of sharp injuries occurred in 134 of the main reasons people were: the end of infusion and injection needle injection, the disposal of medical waste, the hand when breaking ampoules and other reasons. 2009 nursing students in pre-job knowledge of hospital infection prevention training in vocational,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knowledge level of nursing students was higher than 2008 nursing students,Training group of 87 sharp injuries in 61 people, 45.52% incidence of sharp injuries, training group is not sharp injuries in 73 of 75 people, the incidence of sharp injuries 97.33%,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Sharp injuries Practical nurses Intervention to prevent

我院近二年來銳器傷上報監測資料統計,實習護生銳器傷發生率高于本院臨床醫護人員,為了解實習護生在我院實習期間職業防護現狀,并探討減少實習護生銳器傷發生的有效措施,醫院感染管理科對2008-2009年二年實習護生銳器傷發生率及職業防護現狀進行調查,針對存在的危險因素對2009年87名護生進行了崗前醫院感染職業防護相關知識培訓,改變行為及流程,并進行了考核,使護生在上崗前了解和掌握醫院感染職業防護相關知識,減少了實習護生銳器傷的發生,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為2008-2009年在院參加實習的護生 162名,其中大專高護64名,中專護理82名,助產專業16名。

1.2 調查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問卷進行回顧性調查,以無記名方式分別于2008、2009年實習結束后發放職業防護相關知識問卷調查表,共發放問卷162份,收回有效問卷162份,回收率100%,問卷內容調查包括護生在實習期間銳器傷發生情況及職業防護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

1.3 統計學方法 使用x2 檢驗等統計學方法進行數據的統計分析

1.4 干預措施

崗前進行系統的職業防護培訓 2008年以來,我們把護生職業防護培訓作為進入臨床前必上的一課,學習有關消毒隔離和職業防護的規章制度;職業傷害報告制度;銳器傷的預防和銳器傷的處理原則;供應室、手術室、產房護士等高危科室的防護制度;接觸化療藥物護士的防護制度;醫療廢棄物的處置制度、洗手對職業防護的重要性,《醫護人員艾滋病病毒職業防護工作指導原則 》等,并收集國內外醫護人員被感染的案例,制成多媒體課件組織觀看,使護生從思想上認識職業危害的存在,提高對職業防護重要性的理解,提高護生的職業風險意識。

2 結果

2.1 162名護生在校期間未接受職業暴露防護知識學習,實習結束知道護理工作中存在職業傷害,實習期間87名護生接受銳器傷防護相關知識培訓學習,受培訓組87名,發生銳器傷61人次,銳器傷發生率45.52%;未受培訓組75名,銳器傷73人次,銳器傷發生率97.3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1 受培訓組與未受培訓組銳器傷比較

2.2 學生實習期間銳器傷常見原因成比依次是手掰安瓿時(43.28%)、輸液及注射結束拔針時(28.36%)、處置醫療廢棄物時(23.88%)、和其他原因(4.48%),其構成比見表2

表2 導致銳器傷的常見原因構成比(%)

2.3 通過對2009年實習護生進行崗前醫院感染職業防護相關知識培訓,護生職業防護知識知曉率明顯高于2008年的實習護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3.1 護理人員每天處理各種各樣的感染性體液和分泌物,針刺傷是醫院內傳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的重要途徑,與其他醫務人員相比,護士接觸注射器、輸液器等醫療銳器的機會較多,成為醫院銳器傷發生率最高的職業群體[1]。所以,實習護生由于自我防護意識薄弱,操作不熟練,缺乏經驗,發生銳器傷的危險性會更大, 盡管醫院對實習護生銳器傷的相關因素及預防控制作了大量工作,但防控效果仍不太理想,通過本次調查發現,學生在校期間未接受職業暴露防護知識的學習,學生對銳器傷的發生和危害認識不清,重視不夠,是銳器傷高發的原因之一;實習階段護生在實習操作過程中接受科室相關知識和技能培訓,由于臨床帶教老師知識層次參差不齊,學生缺乏系統學習和指導,是銳器傷發生較高的原因之二;實習階段護生操作不熟練,環境陌生,護理操作時經常受到病人、家屬及醫生詢問問題的干擾,心情緊張、注意力不集中是導致銳器傷[1]發生率較高的原因之三。實習階段是學生理論知識與臨床技能相結合的一個重要時期,是學生的技術操作從不熟練到熟練的特殊時段,因此,對實習護生進入臨床實習前有計劃地進行職業防護相關知識培訓,將有利于提高護生的職業防護水平,降低職業危害的發生率。

對醫務工作者進行職業防護知識培訓,已被多數國家認為是減少職業暴露的主要措施。張小容[2]調查顯示有96.3%醫護人員認為有必要參加防護知識培訓,說明了他們對要掌握防護知識有迫切要求。朱錦萍[3]對醫務人員職業防護的健康教育調查顯示,通過健康培訓 ,醫務人員職業防護總體知識水平有了明顯提高(P

3.2 建立規范化操作流程 護生進入臨床實習前,通過在模擬人身上進行操作,讓護生熟悉銳器的安全操作,掌握不同利器的處理 ,如打開玻璃安瓿時,應使用紗布,注意各種安瓿的玻璃硬度,用力要均勻適當,對各類針頭、刀片等小件的利器,使用完后應及時裝入堅固的銳器盒,集中儲存處理,減少再次被手觸及而損傷的機會。講解操作過程中的危險環節和步驟,制定各種銳器安全操作使用規程,將職業防護培訓貫穿于各個護理操作環節中,使護生的操作得到規范,操作規范、熟練是可以起到預防銳器傷的作用。實習期間,帶教老師擔負著重要責任,在護生實習操作銳器時應經常提醒她們應注意的環節和步驟,糾正其不規范的操作方式。

3.3 院感科定期對實習護生職業防護措施落實情況進行講評,檢查帶教老師是否給予護生防護指導,檢查護生嚴格遵守安全操作及標準預防的情況,有無雙手回套針帽;手持無針帽注射器時是否面對別人或自己;是否正確使用銳器盒;接觸病人血、體液、排瀉物是否戴手套;以及在急診科、手術室、供應室、血液透析室等高危科室工作是否戴口罩、戴保護性眼罩或面罩、穿隔離衣;是否有職業暴露,處置是否正確,是否及時報告等。經常檢查,提出改進措施,開展有針對性的行為干預和效果評價,為下一次職業防護培訓提供依據,進一步減少護生職業傷害的發生 。

總之, 實習護生的職業防護應該引起醫學院教育者和醫院管理者的重視,應該在護理教科書中增加職業防護的有關章節,強化護生的職業防護意識,做好自我防護,護士的職業防護應從實習護生做起 。

參考文獻

[1] 梁亞群.實習護生銳器損傷狀況調查及對策[J].現代臨床護理,2008,7(6):58―59.

[2] 張小容.醫護人員自我防護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3,12(1):29-31.

第3篇

[關鍵詞]實習護生; 針刺傷;防護

[中圖分類號] R245.31[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02-164-01

針刺傷是一種針刺入皮膚使受傷者疼痛、出血的意外傷害,是實習護生常見的職業傷害,被污染的針刺傷后如處理不當可引起20余種血源性疾病的傳播[1]。有報道稱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愛滋病(HIV)的針刺傷感染率分別為6%-30%、1.2%-10%、0.2%-0.5%,并可產生致病的后果。為了了解實習生對針刺傷的認知現狀,探討有效的預防措施,減少針刺傷對實習生的危害,2010年4月―5月對100名實習生進行了整群抽樣問卷調查,現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整群抽取在六所綜合性醫院即將結束實習的護生100名,其中男性12名,女性88名,年齡17―25歲,學歷:中專19人,大專66人,本科15人。

1.2 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進行調查,內容包括一般資料,護理操作過程中的針刺傷情況,對傷口的處理情況及自我防護教育次數。調查問卷由同一人發放,采用統一的解釋語,當場發放并收回,發放問卷100份,回收有效問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

2 結果

2.1 實習護生針刺傷情況 100名實習護生有68人被針刺過,發生率68%,其中30人被污染針頭刺傷,占刺傷人數的44.12%。

2.2 針刺傷發生的環節 68名在實習中發生過針刺傷的護生有55人在處理針頭時發生針刺傷,占80.88%,有6人在靜脈穿刺及注射時發生針刺,占8.82%,有4人在抽吸藥液時發生針刺傷,占5.88%,有3人在手術中穿線等其他環節發生針刺傷,占4.41%。

2.3 針刺傷發生的實習階段 68名在實習中發生過針刺傷的護生有42人在實習的前3個月發生,占61.76%,有26人實習的3個月后發生針刺傷,占38.24%。

2.4 實習護生針刺傷后進行血液檢測2人,檢測率為2.94%。

2.5 在實習前及實習中,100名實習護生有10名實習護生未參加過自我防護教育,占10%,有37人入院時進行了1次自我防護教育,占37%,有53人接受了2次以上自我防護教育,占53%。

實習護生接受自我防護教育的次數比較計算,結果顯示2次以上接受自我防護教育的實習護生比未接受或接受1次自我防護教育的實習護生刺傷例數減少,P大于0.01,差別極顯著。說明通過多次強化自我防護教育可顯著減少實習護生針刺傷發生。

3 討論

3.1 實習護生發生針刺傷的主要原因

通過實習護生針刺傷多發環節的對比可以看出,80.88%的實習護生針刺傷發生在處現針頭的環節,據調查,目前臨床上處理針頭的方式基本是用后先卸下針頭,放到指定的地方進行預處理消毒,再收到指定的地點集中處理。實習護生按照這個步驟來處理針頭,就與針頭有了較頻繁的接觸,這顯然增加了實習護生受針刺傷的危險。另外根據調查分析的結果顯示在實習中發生過針刺傷的護生有61.76%發生在實習的前3個月。實習護生剛進入臨床實踐,各項操作過程不夠熟練,不夠嚴格,對醫院及科室環境不夠熟悉,這些都大增加了實習護生發生針刺傷的幾率。

3.2 血源性傳染疾病對實習護生的危害不可忽視

血源性疾病是指致病因子可以通過血液傳播引起易感染者感染的疾病或綜合癥。主要有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愛滋病(HIV)、kosgeroglw等[3]。2003年專家估計我國現有HIV陽性者84萬[4]。我國目前有1.3億HBV病毒攜帶者,含病毒濃度高的血液、體液經傷口感染操作者,針刺傷是,只需0.004ml帶有HBV的的血液足以使受傷者感染HBV[2]。實習護生發生針刺傷率高達68%(68/100),其中44.12%(30/68)的實習護生曾被污染針頭刺傷,而實習護生發生針刺傷后進行血液檢測的人數僅占2.94%(2/68),這就存在著嚴重的潛在感染的危險。

3.3 實習護生發生針刺傷的防護意識較弱

3.3.1 實習前自我防護教育是提高實習護生預防針刺傷意識的重要途徑。從調查可看出,接受2次以上自我防護教育的實習護生比未接受以及接受1次自我防護教育的實習護生發生針刺傷少。因此在實習前以及實習過程中,帶教老師經常對實習護生進行自我防護教育,必要是以考試的形式進行,以引起實習護生對針刺傷的重視,特別是在實習的前3個月和較忙的科室。同時,帶教老師應加強規范操作的訓練和監督,酌情分配適當的操作學習,使實習護生更快更好的適應臨床實踐,以減少針刺傷的發生率。

3.3.2 醫院應執行安全的銳器處理措施,使用安全耐刺,防滲漏的銳器盒,使用后的針頭以上進入銳器盒,銳器盒收集到3/4滿即停止使用,以減少銳器傷害。另處在處理針頭時,嚴禁針帽回套。

3.3.3 實習護生被針刺傷后,帶教老師應指導其正確處理傷口。發生針刺傷后如能正確處理傷口,可大大降低實習生感染血源性傳染疾病的幾率。正確的措施應是:自傷口兩端向中央擠壓受傷部位,同時用流動凈水沖洗傷口5分鐘,使部分血液排出,然后用碘酊消毒受傷部位,正確處理傷口后可繼續工作[4],如被HBV陽性病人血液體液污染的針刺傷,最好在24小時內注射乙肝免疫高價球蛋白,同時進行血液乙肝標志物檢查,對愛滋病病人的血液或體液針刺傷后的護生,應按發生職業暴露后的標準預防處理措施進行處理,并評估和確定暴露職業級別和病毒載量水平,分別進行預防性用藥和治療方案。

最后實習護生要以積極的態度認識和預防針刺傷的發生,本身應加強自我防護知識的學習,提高對針刺傷的重視。在執行各項護理操作時,認真按照操作規程進行,如不慎發生針刺傷,應正確處理傷口并及時向帶教老師匯報,記錄發生針刺傷的時間、地點、經過,具體部位,是否需預防用藥等,并進行血源疾病檢查及隨訪。另處,實習護生也應尋找受損傷后的心理支持,維護和促進自身的身心健康,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創造和諧的實習氣氛,減輕心理緊張,放松情緒,將針刺傷的危害降到最低。

總之,針刺傷關系到實習護生的健康和安全,醫院帶教老師和實習護生都要高度重視,提高預防意識,規范操作行為,熟練掌握銳利器具的開啟,操作技術,避免針刺傷的發生,如被針刺傷應立即采取正確措施處理,平時注意鍛煉身體,以確保實習護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為將來走上護理工作崗位做好充分的準備。

參考文獻

[1] 申良榮 護理人員被針刺傷的研究現狀[J] 護士進修雜志 2005.20(3):216-217.

[2] 林鵬,何群,萬卓越 愛滋病預防與控制 廣州,[M] 廣東科學技術出版2005.2(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日本xxxxx高清视频| 国产黄色一级片| 君子温如玉po| 久久福利视频导航| 2022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1区2区| 日韩色图在线观看| 国产自产在线视频一区| 国产AV寂寞骚妇|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一级片免费网址| 黑人一个接一个上来糟蹋|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不| 日本三级免费观看|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AV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 97久久精品人妻人人搡人人玩| 色妞www精品视频免费看| 欧美帅老头oldmangay| 嫩草影院一二三|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爽爽爽 | 日韩久久无码免费毛片软件| 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 午夜免费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又大又粗又爽a级毛片免费看| 亚洲av无码专区电影在线观看| julia无码人妻中文字幕在线| 被女同桌调教成鞋袜奴脚奴| 欧美亚洲综合另类| 国产资源中文字幕| 免费看的黄网站|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区免| 高清不卡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交换乱理伦片120秒| 国产青青草视频| 人妻系列av无码专区| 一级毛片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