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鄉鎮機構編制履職報告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一、開展機構編制評估的基本做法及成效
(一)突出重點,科學確定評估部門。去年以來,以理清政府職能、理順職責關系、提高機構編制管理水平為重點,綜合河道無序采砂、農林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不到位、地下水過度開采引起海水倒灌、城管執法體制機制缺乏科學性等熱點難點問題以及食品藥品管理體制改革、強化地方金融監管等重點改革任務,市機構編制部門研究安排市農業局、林業局、水利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地方金融監管局等10個部門參與機構編制評估,區縣編辦也相應確定被評估部門,較好地解決了“評估誰”的問題。
(二)周密論證,夯實工作基礎。堅持上下聯動,壓茬推進的指導思想,集中全市評估力量,反復研究《省政府部門機構編制評估辦法》,結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機構編制管理工作經驗,研究討論評估步驟和措施,力求方法可行、實效明顯,最終確定比較合理、便于操作的工作方案,解決了市縣(區)評估部門“怎么評估”的問題。在確定評估方案后,召開評估工作座談會,學習第486號國務院令和《評估辦法》、《評估方案》,達成機構編制評估是編辦的法定權限,相關部門應當積極配合的共識,調動了部門參與評估的積極性,解決了被評估部門“愿意評估”的問題。
(三)完善方法,扎實開展評估。一是認真籌備。以《評估辦法》為基礎,參照青島市的經驗做法,結合職責配置、內外部工作機制運行、履職成效等8個方面評估內容,設計反映機構編制配置與執行問題的8個評估表格,并在實際操作中不斷完善,評估工作順利進行。如:在部門職責配置評估過程中,我們發現部分職責配置情況不能完全在起初設計的評估表格中反映,又研究設計新增1個表格,確保8個方面的評估內容能夠在9個評估表格中得到體現,增強了評估的可操作性;今年4月,我們在認真總結分析去年評估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突出理順職責關系這個重點,對9個評估表格進行重新設計,從近期評估情況看更加便于操作。二是上門指導。針對被評估部門個別工作人員機構編制業務水平較低、對評估內容把握不到位的現象,評估人員認真梳理被評估部門“三定”規定,對部門在職能配置和機構設置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問題作了初步歸納分析,結合先前制定的評估方案,擬定自評報告模板,于部門自評初期,上門與部門對接,實地指導部門自評,幫助部門工作人員樹立信心,也從中了解到部門實情,為實地評估順利實施奠定了基礎。三是挖掘問題。以強化對部門的業務指導為基礎,通過與被評估部門建立經常性的工作聯系以及安排專門時間實地評估,我們在問卷調查基礎上對部門的職能配置、內部機構設置、編制核定、人員配備等8個方面的配置與執行情況進行針對性評估,機構編制配置與執行在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得以較好顯現。如:市級部門存在的機關職責配置上下一般粗,機關和所屬事業單位職責關系不清,機關內部機構設置、編制及領導職數配備與當前的改革發展任務不相適應,部門間機構編制配置不平衡以及機關人事管理不規范等問題比較突出。五蓮縣編辦針對評估涉農部門較多的實際,專門面向鄉鎮、街道分管農業負責人、黨政辦主任、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負責人及駐鄉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發放調查問卷,對調查問卷反映的部門履職不到位問題逐一列出單子向被評估部門專題反饋,針對性強,效果明顯。
(四)落實結果,機構編制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一是機構編制管理方面的問題得到重視。如:事業單位承擔行政職能,農業、林業部門對農林產食品質量安全監管職責界定不夠明確,個別內設機構名稱與實際不符,農業、水利部門行政執法機構不健全、執法力量薄弱,機關人事管理不規范等問題,已引起編制部門重視,成為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的重要參考因素。二是今后加強機構編制管理的意見建議引起市編委領導重視。在向市編委報告評估情況時,我們提出了建立機構編制動態調整機制、加大機構編制政策法規宣傳普及力度等規范機構編制管理,促進評估工作開展的意見,市編委領導給予充分肯定。三是解決了評估中發現的部分問題。鑒于個別部門存在職責配置不合理、機構名稱不規范、執法監管不到位等問題,機構編制部門加大調研力度,及時向編委領導匯報解決意見,有關問題得到很好解決。如:嵐山區編委印發了《關于區民政局等五部門職責分解等有關事項的通知》,對相關部門職責分解進行了合理調整,將由內設機構承擔的職責重新進行界定,共調整職責13項,調整內設機構2個;針對水利工程重建設輕監管的問題,調整了區水利局內設機構,增設工程管理科,確保切實發揮水利主管部門在水利工程監管方面的職責。四是嚴格執行機構編制法規政策的意識得到增強。評估的過程是學習機構編制法規政策、部門“三定”規定的過程,工作開展以來,編制部門和被評估部門更加注重加強機構編制法規政策研究,樹立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嚴格遵守機構編制紀律。
二、開展機構編制評估存在的問題
(一)機構編制認識水平有待提高。從部門自評、開展問卷調查以及征求代表委員意見建議情況看,不論是機關干部,還是一般群眾,對政府部門職責、機構編制管理知識了解較少,對機構編制業務用語表達不準確,機構編制紀律意識薄弱,制約了機構編制評估開展。
(二)評估標準需要進一步完善。因機構編制管理缺乏科學標準,導致評估難以“有章可循”,特別是很多問題無法用量的標準衡量和定性,“是”與“非”定性比較籠統,大部分只能靠實踐經驗判斷,操作比較困難,造成評估結論科學性不強。
(三)被評估部門的參與積極性亟待提高。一方面,被評估部門認為本單位的工作情況應由市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委員會辦公室考核,對編制部門開展這項工作的認識不夠深入。另一方面,部門的機構編制業務工作人員多為2010年機構改革后從事編制工作的人員,對機構編制業務知識了解甚少,且機構編制評估系統性、專業性強,無成熟的經驗借鑒,部門抵觸心理較重。
(四)評估發現的問題難以短時間內解決。評估發現的行政職能交事業單位承擔,行政編制偏少,行政執法力量薄弱以及現行領導干部離崗政策導致的占編不在崗、機關借調所屬事業單位人員多、人員結構不合理等問題,需要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從上到下逐步理順,解決所需時間較長,有的問題甚至無法解決。這也成為影響部門參與評估積極性的另一因素。
(五)評估力量不足。機構編制評估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對部門的機構編制配置及執行情況進行評價并做出結論,必須系統、科學、嚴謹,需要有足夠的人力和足夠的時間來保障,但目前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員較少且業務水平參差不齊,工作被動應付多。
三、改進機構編制評估的工作建議
(一)進一步完善評估標準。標準科學、便于操作、效果顯著是評估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建立科學的評估指標體系是開展評估的前提,需要在理論、實踐之間反復磨合前進。評估部門應結合實踐理性分析總結,在探索評估標準方面多下功夫,同時,要調動所有評估力量的積極性,堅持在實踐中完善,在發展中創新,促進評估標準科學規范。
(二)建立以解決問題促評估開展的工作機制。機構編制部門要切實加強對評估發現問題的調查研究,選準工作切入點,積極主動地協調引導編委其他成員單位,強化措施,形成合力,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實現現有機構編制資源與當前的改革發展任務相適應,部門職能配置、機構設置及人員編制配備與實際工作需要相一致,讓參與評估的政府部門嘗到“甜頭”,從而調動其他部門的參評積極性,推動機構編制評估全面開展。
(三)強化評估業務培訓。機構編制評估是系統工程,參與評估的人員需要具備機構編制管理、干部人事管理等綜合業務知識。要定期組織業務培訓,把評估人員培養成“懂行”、“能干”、“干好”的行家里手,達到人人精干高效、一人頂幾人的效果,真正配足配強評估力量。
各位領導、同志們,下午好!
我于2018年X月開始擔任XX主任一職,主要負責綜合股業務、XX改革、監督、數據工作、辦內黨務等工作。一年來,我熱愛本職工作,嚴格要求自己,擺正工作位置,時刻保持“謙虛”、“謹慎”、“律己”的態度。在領導的關心培養和同事們的幫助支持下,在工作崗位上做到勤奮學習、積極進取、努力提高自我,團結同志,勤奮工作,認真完成組織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現將一年來思想工作情況向各位領導和同志們進行匯報:
一、思想上,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認真學習黨的基本知識和有關政治思想文件、書籍,并作為思想的綱領,行動的指南; 積極參加黨支部組織的各種政治學習合格項活動;同時認真學習相關業務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綜合素質。在工作作風上,能遵章守紀、團結同志始終保持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同時,做好支部組織部委員工作。
二、配合領導和同事,有序推進各項業務工作開展:
一是配合推進黨政機構改革。結合黨政機構調研、座談等摸底情況,積極配合黨政改革組做好各單位的“三定”方案審核工作,共審核部門XX家。
二是配合完成區事業單位深化改革。根據《黑龍江省深化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實施意見》,結合我區實際,形成了《實施意見》、《工作方案》,完成機構和編制精簡目標。按照省市要求,梳理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結合黨政機構改革和事業單位改革,剝離事業單位所承擔的行政職能。按照工作部署,積極推進事業單位“十定”方案審核工作,共負責XX家事業單位,截至目前已完成第一稿審核,按時限要求逐步推進審批過程。
三是配合做好機構編制監督檢查。落實省編辦問題整改與審批聯動總體要求,將全區XX條機構編制問題錄入機構編制管理系統,實現機構編制問題全采集和動態管理。目前,區超職數配備干部和越權審批機構已全部完成整改,已銷號問題XX條,銷號比例為XX%。
四是做好機構編制實名制工作。對XX個鄉鎮招錄XX名公務員進行用編核準。進一步優化提升實名制日常管理服務水平,落編減員和人員信息修改等業務即時辦結,一年內根據區委編委、區委編辦機構改革文件調整平臺機構XX余家,記賬XX余次,調整人員XX人次。
五是做好綜合股業務。堅決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和區委編委部署要求,及時查看、反饋各部門工作群信息;通知、協助落實重點工作推進情況;定期完成本單位實績考評工作的報送;累計發文XX份。
三、提高修養,自覺踐行黨風廉政建設。認真學習八項規定和《黨政領導干部廉潔從政準則》,聯系自身思想實際和工作實際,提高對廉潔從政重要性的認識,不斷強化自律意識。很有幸參加了全區青年干部培訓班的學習,將學習到的“好干部五條標準”和“九種能力”運用到今后的工作當中去。
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誤區與對策
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中的問題及應對
菏澤市明確事業單位改革任務目標
淄博市臨淄區編辦做好推行權力清單工作
德州市食藥局推進行政審批改革
郯城縣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現狀及問題分析
建立各類事業單位統一登記管理制度的思考
惠民縣編辦“三舉措”優化行政審批中介服務環境
臨朐縣創新機構編制管理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濱州市編辦強化職能配置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深化行政審批改革強化事中事后監管
關于發揮政府部門責任清單作用的思考
青島市城陽區以機制創新推動編外用工規范管理
關于環保和文化事業單位編制標準制定的思考
無棣縣編辦多舉措加強環保監管執法力量建設
濟南市積極破解街道辦事處事業單位體制難題
以兩局合并為契機積極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蘇州市吳中區巧用“加減乘除”深化簡政放權
公益類事業單位管辦分離體制改革研究
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政策執行問題研究
高青縣著力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
堅持依法統籌推進市縣政府機構改革
準確把握事業單位改革政策的基本精神
日照市東港區設立財務記賬員
李莊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初探
城市管理執法體制和機構編制的調查與思考
著重處理好推行行政權力清單制度的三方面問題
山東省部署推行行政權力清單制度工作采訪實錄
煙臺市深入開展行政審批事項清理規范工作
深化鄉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究—以濱州市為例
事業單位績效考核工作的實踐與探索
穩步推進事業單位績效考核工作
關于非警務活動占用警力問題的調研報告
棗莊市山亭區編辦實行五項制度提升機關效能
槐蔭區編辦積極配合做好干部安置工作6
省級政府部門五項職責檢查評估報告
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履職評估調研報告
關于經濟開發區管理體制機制問題的思考
沙河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成效與啟示
做好縣級事業單位績效考核工作的幾點認識
昆侖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的實踐與思考
簡政放權激發市場活力全民創業助推經濟升級
濟南高新區市場綜合監管體制改革的做法及成效
淄博市淄川區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改革實踐
構建治理保障體系創新農村社會管理
建立各類事業單位統一登記管理制度的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