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學校禁毒宣傳工作計劃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為進一步搞好我鎮禁毒宣傳工作,特制訂《鎮禁毒宣傳工作計劃》,請認真貫徹執行。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部署開展禁毒人民戰爭精神,堅持“以人為本、突出重點、廣泛參與、面向全民、貼近群眾、注重實效”的方針,積極開展禁毒宣傳和預防教育工作,不斷提高全鎮廣大人民群眾的禁毒意識,努力形成“參與禁毒斗爭、構建和諧”的社會氛圍,切實為打造“平安”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主要工作內容
(一)針對當前新型違法犯罪有所反彈的嚴峻形勢,大力加強對新型危害性的宣傳。一是全鎮各級各類學校要利用禁毒委下發的《防范新型的危害》等宣傳資料,對全鎮在校生普遍開展一次防范新型危害的宣傳,特別是對在校職、技校學生等高危群體,要做到一個不漏。二是公安、文化、工商要繼續加強對全鎮歌舞娛樂場所業主和員工的禁毒培訓,年底前,歌舞娛樂場所業主和從業人員對新型及其危害知曉率要達到100%,同時要千方百計采取措施加強對到歌舞娛樂場所消費的顧客進行禁毒警示和宣傳。三是要加強對新型危害案例以及歌舞娛樂場所涉毒的曝光力度,切實增強群眾對新型危害的認識,更好地發揮群眾對禁毒工作的輿論監督作用。
(二)學校要嚴格遵照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學生預防教育大綱》要求,確保學校禁毒教育能夠做到師資到位和課時到位,同時要鼓勵學校結合實際開展一些禁毒活動,積極參與到禁毒人民戰爭中去。
(三)積極利用社會資源,抓好陣地宣傳。各村各單位要依托村居、學校、單位等陣地,通過開展防范新型主題宣傳月(周)、舉辦圖片展覽、知識競賽、征文比賽、文藝晚會,參觀禁毒教育基地等活動,普遍提高群眾對危害的知曉率。要編印一批禁毒知識手冊和宣傳資料發放給廣大群眾;吸毒人數較多的村、單位每個月至少要進行一次禁毒宣傳,各村、居委員、單位宣傳欄每季至少要出一期以上禁毒板報。
(四)大張旗鼓地開展“6.26”國際禁毒日期間的禁毒宣傳活動。“6.26”國際禁毒日期間,鎮禁毒辦要廣泛發動,各單位和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積極組織學校、工會、共青團、衛生、婦聯等按照“貼近群眾、貼近生活、注重實效”的原則,結合實際,采用各種有效形式,多層次、全方位、轟轟烈烈地掀起禁毒宣傳新。
一、指導思想:
學校預防教育工作是禁毒工作的基礎工程。深入貫徹市教育局關于開展2018年“開學月”集中禁毒宣傳教育活動的精神,充分發揮學校教育在預防教育活動中的重要作用,使廣大學生認清的危害,進一步增強防毒、拒毒意識,確保“學生不涉毒、校園無”,具體活動總結如下:
二、活動主題:健康人生、綠色無毒
三、工作具體措施: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增強做好學校預防教育工作的責任感。學校成立預防教育工作領導小組。領導組織學校預防教育工作、制訂預防教育工作制度計劃,組織和監督學校預防教育宣傳工作的開展。成立了領導小組
組 長:張可欣
副組長:楊花亮 衛戰華
組 員:馮俊峰、王輔國、汪肖紅、贠永杰、劉巖、王青峰
及各班主任
2、學校高度重視預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將預防作為學校德育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納入思品課程教學計劃、學校政教工作計劃,使預防教育工作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做到層層落實。
3、充分發揮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教育網絡作用,營造良好的預防教育氛圍。 學校積極爭取街道黨政領導的大力支持,在社區加強禁毒宣傳,擴大教育范圍,在家長的協助下及時鞏固教育成果,從而保證了預防教育活動的有效開展。
4、充分利用學校宣傳陣地,為開展預防教育工作創造良好氛圍。
具體活動匯報:
(1)贠主任進行了國旗下禁毒宣傳教育。
(2)邀請公安局王凱副大隊長做“法律進校園”禁毒主題報告會,全體師生進行拒絕簽名活動。
(3)進行了禁毒預防知識競賽活動。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按照科學發展觀,深入推進《禁毒法》的宣傳貫徹,圍繞“依法禁毒,構建和諧”的主題,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鎮禁毒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協調下,以遏制新生吸毒人員的滋生為重點,全面落實預防宣傳教育、打擊違法犯罪、禁吸戒毒等各項禁毒工作任務。努力減輕對社會的社會危害,鞏固無毒鎮成果,形成黨委政府統一領導,各部門齊抓共管,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禁毒工作格局。
二、目標任務
我鎮要從打好新一輪禁毒人民戰爭的大局出發,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加強對《禁毒法》宣傳月活動的組織實施,全面推進《禁毒法》“六進”活動,即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進場所,做到家喻戶曉,使廣大群眾、職工和干部知毒、拒毒、反毒意識得到加強,特別是針對在校學生、輟學學生、社會閑散人員、外來外出務工人員及其聚居區、公共娛樂場所從業人員、個體運輸司機(長途)、外出求學人員等吸毒高危、重點人群的防毒、拒毒預防教育,為繼續鞏固“無毒××”、爭創平安先進鎮、構建和諧社會奠定基礎,最大限度預防減少的危害,最終取得新一輪禁毒人民戰爭的全面勝利。
三、組織領導
為加強全鎮預防教育工作的組織領導,使2009年的預防教育工作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成立由黨委書記陳挺任組長,鎮長李保平、副鎮長楊偉、綜治維穩辦副主任業居敏任副組長,相關單位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鎮綜治維穩辦。
四、工作重點
各村(社區)黨總支、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相關部門要緊緊圍繞全民禁毒、青少年預防、高危人群預防、大力開展有針對性的預防教育活動,積極推進預防教育工作,使宣傳工作深入學校、深入農村、深入公共娛樂場所。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禁毒斗爭的積極性,努力杜絕吸毒人員新生。
(一)廣泛開展面向全民的預防工作。要結合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廣泛深入地開展多種形式的面向全民特別是農村的預防教育,最大限度地使廣大人民群眾認知危害,遠離。
(二)深入開展面向青少年的預防工作。要充分發揮學校禁毒教育主陣地的作用,在各類學校中全面開展預防專題教育,使廣大在校學生增強“珍愛生命,拒絕”的意識,保證“師生不吸毒,校園無”。
(三)積極開展面向高危人群的禁毒宣傳教育工作。以在校學生、輟學學生、外出務工人員、外來務工人員、無業閑散人員和娛樂場所從業人員等高危人群為重點對象,大力開展面對面的宣傳和咨詢活動,最大限度地消除禁毒宣傳的盲區和死角。
五、工作任務
(一)禁毒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工作任務
綜治、宣傳、社事、公安、司法、民政、工商、工會、共青團、婦聯等部門和基層組織要結合本職工作,充分發揮聯合作戰的綜合優勢,充分運用吸毒危害的典型事例,組織宣傳隊、宣講團,深入流動人口聚集地、娛樂服務場所等場所、地區,有針對性地加強對社會無業人員、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娛樂服務場所從業人員等各類吸毒高危人群的禁毒宣傳和法制教育,特別要持續、廣泛地宣傳新型的危害,提高吸毒高危人群自覺抵御的能力。
在開展本單位職工家屬預防教育活動的基礎上,要深入到各村(居)委會、小組指導、督促開展好重點高危人群預防教育工作,確保村組干部禁毒知曉率達到100%。各單位部門工作職責:
1.宣傳辦:要把預防工作作為宣傳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列入年度工作計劃,利用廣播、板報等宣傳工具廣泛開展禁毒宣傳活動,認真做好宣傳骨干培訓工作;以爭創平安先進鎮為載體,大力開展禁毒宣傳教育。
2.綜治維穩辦和司法所:將本鎮各村(居)委會、各轄區的各類重點高危人群排查清楚,登記造冊,針對各類重點高危吸毒人群,將禁毒宣傳預防教育落實到每一位重點人群,切實開展對重點人群的禁毒預防宣傳,對各位輟學學生的幫學,做到有計劃有落實,將預防宣傳納入普法工作計劃;結合各種宣傳,做好禁毒宣傳工作。
3.學校:各中小學校要開展預防教育示范學校的創建工作,突出“十個一”特色;利用校園廣播、網站、黑板報、文藝匯演等形式,對學生開展經常性的預防教育活動,使小學六年級到初中三年級學生禁毒知識知曉率達到100%。
4.婦聯:進一步深化“不讓進我家”活動,做好家庭禁毒宣傳工作;利用各種培訓開展預防教育。
5.共青團:要繼續開展“農村青少年遠離行動”,在農村青少年中大力開展禁毒宣傳教育,豐富青少年的文化生活,教育青少年遠離,組織禁毒志愿者立足農村開展禁毒宣傳活動。
6.社事中心:加大對娛樂場所的監管力度,做好對娛樂場所預防的宣傳教育工作,鼓勵和支持文藝工作者選取禁毒素材,進行文藝創作,利用各種文體活動開展禁毒宣傳教育。
7.工會:充分發揮工會組織作用,積極開展“職工拒絕零計劃”活動,大力開展禁毒宣傳工作。
8.衛生院:將禁毒宣傳與艾滋病預防宣傳工作相結合,同時布置安排。
9.勞動保障所:將禁毒宣傳與外出外來務工人員的職業培訓相結合,使其知道的危害與防范,從而減少或杜絕務工人員染毒的機率。
(二)工作任務
1.結合平安創建工作,充分調動各成員單位各部門的積極性,及時將黨和政府的禁毒方針、禁毒法律法規和知識、危害、吸毒違法、販毒犯罪等知識宣傳到重點高危人群,不讓一名高危人員因不知道的危害及如何有效防范而走上涉毒的不歸路。
2.組織全鎮各級各部門的禁毒工作者、干部職工、黨員、禁毒志愿者開展禁毒知識培訓,使其有效地開展重點高危人群的預防宣傳教育工作。
3.積極組織各村(居)委會開展禁毒宣傳。每年開展集中宣傳二次以上,利用宣傳欄、廣播、各種會議做好群眾的禁毒宣傳,使轄區群眾的禁毒知曉率達95%以上。
4.切實做好外出務工人員的禁毒宣傳。
六、工作制度
(一)領導責任制。各村(社區)黨總支、部門單位要充分認識預防工作的重要性、長期性,切實加強對重點高危人群預防工作的組織領導,落實預防工作職責,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開展好宣傳工作。
(二)會議研究制。鎮禁毒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村(社區)黨總支要加大組織開展重點高危人群預防宣傳的力度,結合實際召開預防工作會議,研究部署預防教育工作;禁毒委成員單位要按照禁毒工作任務,結合上級部署,切實開展重點高危人群的預防教育活動,有效發揮禁毒人戰爭的作用,減少杜絕重點高危人群的涉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