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專業碩士開題報告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一、學位論文選題應直接來源于生產實際或者具有明確的生產背景和應用價值,可側重從以下幾個方面選取:
①一個完整的工程項目策劃、工程設計項目或技術改造項目;
②技術攻關研究專題;
③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新產品的研制與開發;
論文選題應具有一定的技術難度、先進性和工作量,能體現作者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工程碩士研究生在導師指導下結合所在企業目前的技術改造、技術革新、引進等技術難題或科研攻關項目。通過閱讀文獻資料、實際調查,進行初步的研究工作后,撰寫“文獻綜述報告”和“開題報告”。
二、工程碩士在確定學位論文課題后,要寫出選題報告。
選題報告包括“文獻綜述”和“開題報告”兩部分。文獻閱讀和選題工作一般從全部課程學習完成后進行。
三、寫“文獻綜述”以前,要大量閱讀與論文課題有關的學術論文。
通過閱讀文獻,要掌握論文課題所在研究領域國內外的學術動態和發展前沿。
在文獻閱讀的基礎上,撰寫“文獻綜述”。內容包括:論文課題所在研究領域國內外的學術現狀、前沿問題、發展趨勢等,要對文獻涉及的主要原理、技術和方法進行總結、歸納和述評。所閱讀的文獻目錄要在附錄中一一列出。
“文獻綜述”完成后,交導師評閱。導師要寫出評語,導師認為綜述報告不合格,要繼續閱讀文獻,重新撰寫。
四、在文獻閱讀和調研的基礎上撰寫“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
1、選題依據、課題來源、學術價值和對社會、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的意義;
3、擬解決的生產實際的主要問題和關鍵技術及難點、擬采取的技術路線、實施方案;
4、可能出現的困難與問題及解決方法與措施;
5、預期達到的成果,可能取得的創新之處;
6、研究進程計劃及時間安排,經費概算;
五、工程碩士完成“開題報告”后,交給導師審閱通過后,確定開題報告會議的時間和邀請的專家名單。
厭學,是學生學習心理障礙中最普遍、最具危害性的問題,這已經成為教育理論工作者和教育實踐者的共識。找到厭學原因,如何幫助厭學者克服厭學情緒,尋找到切實可行的相應對策,已經成為了一個世界性的教育課題。
近幾年,我國學生學習情緒不容樂觀,厭學情緒有由原來高學段化向現在的低學段化蔓延的趨勢,有厭學情緒學生的比例不斷上升,農村學生有厭學情緒的比例不斷上升。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教育教學工作更為嚴峻。如何認清看待我國轉型過程中學生的厭學情緒,分析其成因,針對成因采取相應的矯正措施,也就成為當前教育者研究的迫切問題。
本人此次確定這個研究課題,是想憑借自己在教學一線的便利條件,針對厭學這個問題,進行更為深入的探究,通過廣泛的問卷調查,了解目前學生學習情緒的情況,總結出新時期學生厭學情緒呈現出來的新趨勢。探究其厭學情緒的成因,重點分析學校和教師在其不良情緒形成中的消極作用,從而提醒我們的學校、老師采取相應的措施,避免“殘害”學生的現象經常出現。總結出相應的厭學情緒矯正策略,應用于實踐,對教育教學實踐起到積極的意義。
2、選題的依據(理論依據、技術依據、前期工作研究依據)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夫蘭德森(A.N.Frandsen)的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是有效學習的基礎,而各種學習的發現興趣和自我提高則是心理健康的一種標志。而中學生厭學情緒的形成勢必就會影響學習效果。長期厭學易使學生出現內向、情緒不穩定、強精神質型個性,即表現出孤獨、多思、反應緩慢、難以適應外部環境,焦慮、常郁郁不樂、憂心忡忡、情緒反應強烈,性情古怪孤僻、對他人漠不關心、心腸冷酷等不良人格特征。另一方面,這些不良性格特征也是學生厭學的影響源和催化劑。根據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A.H.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尋找厭學情緒形成的原因,再根據美國心理學家韋納歸因理論對學生厭學情緒進行分析,提高學生追求成功動機的意識,尋找切中“要害”的對策。
3、與選題有關領域的國內外研究動態及發展趨勢
對于學生厭學,這個世界性的教育課題,各國的教育工作者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在教育學和心理學層面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還有很多不足,比如我國對中學生厭學心理的研究大多還是停留在經驗理論性的層面上,實證性的研究偏少,文章的共同特點是理論分析少,多集中于教學經驗的總結和主觀感受。所以,在對厭學心理的定義、表現特征、影響因素、預防矯正等方面進行探討取得了比較豐富的研究結果的同時,今后應著重加強以下幾方面的研究:
(1)加強中學生厭學心理在心理學界的界定問題的研究,作出理論及實證性的深入探究。
(2)在中學生厭學心理影響因素等方面,應該加強實證性研究,以得出更有說服力和信效度較高的研究成果。
(3)中學生厭學心理的干預研究開展得還不夠,建議把經驗中得出的理論轉化為實踐性的可操作的具體干預措施,讓更多的厭學學生擺脫厭學心理的困擾。
(4)采取針對性更強的研究方法,進一步作深層次的探討,以使對厭學的界定和影響因素有更準確地把握。
(5)心理專業與教育專業的學者應共同參與研究,通過學校教學的具體情境來實施必要的心理干預,使影響厭學心理的內外部因素都能有效地改變,達到預防及改善中學生厭學心理的目的。
4、主要研究內容
一、關于學生厭學研究的現狀
二、厭學問題概述
(一)厭學的涵義
(二)厭學的表現及特征
(三)厭學的類型
(四)當前學生厭學情況呈現的特點及趨勢
三、厭學情緒形成的原因
(一)自身因素。
1.自我控制能力差,不能把精力與興趣集中到學習上來,產生厭學情緒。
2.學習中,失敗體驗過多,學習無望,產生厭學情緒。
3.學習動機的缺失,產生厭學情緒。
4.心理負擔過重,產生厭學情緒。
(二)客觀因素
1、學習活動本身的特殊性
2、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
3、學校不科學不合理的教育制度的影響
(1)厭學從“厭校”開始
(2)“厭師”加重厭學
4、家庭教育偏失的影響
(1)家庭問題的增多,勢必造成更多的孩子產生厭學情緒。
(2)父母不管教或不善于管教,導致學生有厭學心理。
(3)父母偏頗的理想觀和價值觀,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
四、消除矯正厭學情緒的對策
(一)國家和全社會應營造出“學習光榮、不學習可恥”的良好氛圍。
1、要在信息時代消除和預防學生的厭學情緒,國家應多重視教育工作,增加教育投資,認真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加強正面的思想宣傳工作,并進行理想教育,從大環境方面激勵學生努力學好文化知識,成為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
2、國家有關部門應及早制定出更為科學合理的選拔制度,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減輕學生負擔的政策,并進行有力的督促和檢查,讓學生樂于走進學校,樂于走進課堂,樂于走進書本。
3、要凈化社會環境,端正社會風氣,特別是電影電視和音像制品宣傳作品應該積極向上。
堅持樹立正確科學的人生觀、理想觀和價值觀,發揮正確的社會輿論導向作用。
(二)學校和教師要擔起消除矯正學生厭學情緒的重任,“以人為本”“科學施教”。
1、學校制定的教育教學要科學合理。
(1)明確辦學方針,不光是要“教學”,更是要“育人”。
(2)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豐富學生在校生活。
(3)教育教學要注重實率性,擯除“靠量”“靠時”的不科學思想。
2、教師要清楚的意識到自己工作的對象是一個個鮮活的“人”。
(1)優化教學過程,增強課堂教學的吸引力。
(2)傾注教師的愛心,增強師生之間的親和力。
(3)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強學生心理承受能力。
(4)全方位評價學生,激勵上進。
(三)父母要注重家庭教育,做好孩子的身邊“老師”。
1、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剛到家的溫暖。
2、增加家庭文化氣息,讓孩子在書香的熏陶下作采擷知識的蜂蜜。
3、父母應以自身正確的言行為榜樣,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四)學生應發揮自身“內力”,抗御厭學不良情緒。
1、明確“學習”的特殊性,消除“厭倦”情緒。
2、樹立大學習觀,提高自己的學習興趣。
3、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加成功體驗次數,減少遇挫不良體會。
4、增強遇挫能力,細心體會學習的快樂,養成健康健全的人格。
5、擬采取的研究方案(擬采用的研究方法,技術路線,實驗方案等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階段:利用調查問卷法、訪談法,了解目前學生厭學狀況及表象。
第二階段:利用對照法,對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的厭學情況進行比照,總結不同學段學生厭學的不同情況,分析學生厭學趨勢;對較早厭學數據與近幾年厭學數據進行比照,總結分析學生厭學的總體發展趨勢;對城市、農村的學生厭學情況進行比照,總結分析造成厭學的不同原因及對策;對樂學與厭學者進行比照,總結其不同表象。
第三階段:利用反饋法、觀察法,把矯正厭學的相應策略運用到實際的學習生活中,觀察學生的變化,檢驗策略是否具有操作性,是否具有較高的信效度。
6、研究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問題及解決方法和措施
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1) 調查問卷設計的是否具有合理性和科學性。
(2) 由于地域(本省與外省、城市與農村)的問題,造成數據的不一致性。
(3) 如何深入的對課題進行挖掘,提出可行性的教育對策。
解決方法和措施:
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多方論證,不臆斷。
7、論文工作進度安排和預期成果
工作進度安排:
第一階段:搜集資料,用時大約2個月。 (1)閱讀有關的理論書籍。
(2)設計調查問卷,匯總調查數據,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
(3)查閱有關的文獻資料 ,收集有關的論據。
第二階段:研究資料,用時大約1個月。 (1)確定題目。(2)草寫緒論,確定基本思路。
第三階段:明確論點和選定材料,用時大約2個月。
(1)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根據選題,確立基本論點和分論點。
(2)擬定提綱和基本格式。
第四階段:修改定稿,用時大約1個月。
預期成果:論文、研究報告、訪談調查報告
8、已閱讀的主要參考文獻
[1]洪明,呂三三.中學生厭學行為的成因分析及對策.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2019年第6期.
[2]陳靜,張珊云.中學生厭學心理及原因分析.職業與健康,2019年第8期,66-67.
[3]安秋玲,李召存.學生厭學行為的心理學分析[J].當代教育科學, 2019年第13期, 43-46.
[4]方雙虎.樂學與厭學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人格特征的對照[J].江西教育科研, 1997(3): 56-58.
[5]黃偉奇.中學生厭學的原因及對策[J].中國教育研究論叢, 2019: 171-172.
[6]楊惠.我區中學生厭學的心理原因分析和解決方法的探討.西藏科技,2019年第7期,47-48.
[7]李開學.對中學生“厭學”現象及其轉化的探討[J].達縣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19(2):89-90.
[8]高利兵.中學生厭學的歸因與矯治[ J].教育科學研究, 2019(7): 53-55.
[9]王毓珣,韓仁生.論影響學生歸因過程的因素和教育對策.中國教育學刊, 1996(2).
[10]莊全權,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排除厭學心理障礙.教學與管理,1999(9).
一、學位論文選題應直接來源于生產實際或者具有明確的生產背景和應用價值,可側重從以下幾個方面選取:
①一個完整的工程項目策劃、工程設計項目或技術改造項目;
②技術攻關研究專題;
③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新產品的研制與開發;
論文選題應具有一定的技術難度、先進性和工作量,能體現作者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工程碩士研究生在導師指導下結合所在企業目前的技術改造、技術革新、引進等技術難題或科研攻關項目。通過閱讀文獻資料、實際調查,進行初步的研究工作后,撰寫“文獻綜述報告”和“開題報告”。
二、工程碩士在確定學位論文課題后,要寫出選題報告。選題報告包括“文獻綜述”和“開題報告”兩部分。文獻閱讀和選題工作一般從全部課程學習完成后進行。
三、寫“文獻綜述”以前,要大量閱讀與論文課題有關的學術論文。通過閱讀文獻,要掌握論文課題所在研究領域國內外的學術動態和發展前沿。
在文獻閱讀的基礎上,撰寫“文獻綜述”。內容包括:論文課題所在研究領域國內外的學術現狀、前沿問題、發展趨勢等,要對文獻涉及的主要原理、技術和方法進行總結、歸納和述評。所閱讀的文獻目錄要在附錄中一一列出。
“文獻綜述”完成后,交導師評閱。導師要寫出評語,導師認為綜述報告不合格,要繼續閱讀文獻,重新撰寫。
四、在文獻閱讀和調研的基礎上撰寫“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
1、選題依據、課題來源、學術價值和對社會、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的意義;
3、擬解決的生產實際的主要問題和關鍵技術及難點、擬采取的技術路線、實施方案;
4可能出現的困難與問題及解決方法與措施;
5、預期達到的成果,可能取得的創新之處;
6、研究進程計劃及時間安排,經費概算;
五、工程碩士完成“開題報告”后,交給導師審閱通過后,確定開題報告會議的時間和邀請的專家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