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一建考試復習計劃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1、第一階段:全面備考階段,自2013年11月17日起至2014年3月30日止。
2、第二階段:重點備考階段,自2014年4月1日起至2014年6月31日止。
3、第三階段:查漏補缺階段,自2014年7月1日起至2014年8月25日止。
4、第四階段:沖刺檢測階段,自2014年8月26日起至2013年9月12日止。
二、參考用書
關于參考書籍,由于司法考試大綱一般要考試當年的五月份才出來,那等出了大綱再買書復習是來不及的了,一般復習可先參考現有的書籍,進行復習,推薦書籍:
(1)國家司法考試輔導用書全3卷(法律出版社)。簡稱司考三大本。準備14年司考,請看13年三大本。
(2)法條,最好是一部重點法條和一部完整的法條,重點法條沖刺階段看;完整的法條推薦指南針法條國家司法考試必讀法律法規匯編;重點法條推薦眾合教育國家司法考試重點法條解讀及配套練習;
(3)萬國或者眾合的一套專題講座;
(4)真題我推薦三套。使用最新的司考真題。我建議大家到233網校下載,不僅收錄了歷年真題,還可以模擬司考真實場景,對大家很有幫助。
還有就是可以買一套法律出版社的《國家司法考試試題解析匯編》司法部國家司法考試中心組編。
(5)司考大綱也是需要粗略掌握的。
三、學會羅列司考清單
1、把每天所要做的每件事情都列出來
2、找出哪幾樣是最重要的(注意:如果你要考司法考試,這些最重要的事最好與考試有關)
3、時刻提醒自己:我的每一分鐘是不是花的值得,是不是有生產力,是不是能給我帶來回報,帶來收益
4、馬上行動絕不拖延
5、把每天必須要做的事做完
6、學會對那些浪費你時間的人和事說“不”!
7、盡量統籌出整塊的時間去完成重要的任務
8、每天晚上睡覺前反思——今天我浪費了多少時間,是什么事,什么人浪費了我的時間,我的無效時間占了多少
9、第二天睡醒第一件事就是總結昨天,讓今天的時間過的更有產出,更有效!
四、對司考的幾點建議
1.重視平時出現的錯誤
這些錯誤正是你的知識精華所在,一定要有足夠的重視。我的經驗是:到書店購買幾本針對每個法律的相應練習題,平時做練習時,千萬不要直接在書上作答,用其它白紙來代替。對答案時候發現有錯誤的,在題目邊加一標記,并用筆記本詳細地把題目抄一遍(包括四個選項),再做好自己的分析,有問題時詢問別人以后有時間又拿出該書來自我測試,看看上一次的問題解決沒有,有沒有發現新問題。這個筆記本最后就成為精華本。
2.勞逸結合
一、科學規范進行操作
對實驗操作的復習,必須結合具體的實驗,有些實驗操作的方法會因實驗儀器裝置等的不同而存在差異,教師就必須抓住實驗操作原理、結合具體實驗來確定正確的操作方法。例如:裝置氣密性檢驗,氣密性檢驗的原理為:一是使被檢驗裝置和水構成密封體系,二是依據改變體系壓強時產生的現象來判斷儀器裝置是否密封。但由于不同實驗儀器裝置的差異,檢驗所采用的操作與方法也有所區別:一是“常規法―微熱法”,操作:利用熱源對儀器裝置微熱―觀察是否有氣泡―移開熱源―觀察是否形成水柱。復習時,對此類存在差異的同一操作也要進行對比分析,總結歸納。
二、注重理論聯系實際
高考化學要求考生正確把握實驗的目的和原理,依據具體的實驗情景,靈活地運用實驗基本技能,正確安排實驗步驟、控制實驗條件并處理好實驗安全問題。例如:取化學式為MZ的黃色粉末狀化合物進行如下實驗。將MZ和足量的碳粉充分混合物,平鋪在反應管a中,在b瓶中盛足量澄清石灰水。
按圖連接儀器。實驗開始時緩緩通入氮氣,過一段時間后,加熱反應管a,觀察到管內發生劇烈反應,并有熔融物生成,同時,b瓶的溶液出現白色渾濁。待反應完全后,停止加熱,仍繼續通氮氣,直至反應管冷卻,此時,管中的熔融物凝固成銀白色金屬。根據以上敘述回答:(1)元素Z是什么?(2)停止加熱前是否需要先斷開a和b的連接處?為什么?(3)反應管a中發生的所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什么?(4)本實驗的尾氣是否需處理?如需處理,請回答如何處理?如不需處理,請說明理由。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金屬熱還原反應的理解,考查學生能否靈活地運用實驗基本操作處理實驗中具體問題。確定不了MZ是什么物質,不會影響解答其中的大部分題目。中學化學中遇到的黃色化合物不是很多,常見的有過氧化鈉、溴化銀、二硫化亞鐵、硫化鋁、二硫化亞鐵銅等。氧化亞鉛(PbO)也是黃色的,但不屬于常見物質。從題目中看,題設MO是黃色物質,該物質的化學式是MZ,而且這種物質的氧化性很強,從題設情景看,絕不是過氧化鈉,它不可能用C通過熱還原得到。高中階段未學習其他黃色氧化物,因此不能確定M是什么元素,題目也不要求回答,只能寫為MO。我們也可以用MZ來表示相關的化學方程式。如果學生只會根據平時訓練的經驗,先推斷出具體物質才能解答,就陷入死胡同。學生的應變能力并不單純是靠解題訓練能得到的。MZ與過量的碳反應生成的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我們可以知道該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碳,也就是說Z元素應該是氧。因為一直通入氮氣直至反應管冷卻,因此,停止加熱時,不會因為溫度降低,反應管內氣壓減小而引起液體倒吸,所以不需要將a和b之間的連接處斷開。根據過量的碳與MZ反應來看,該反應過程中除了生成二氧化碳之外,還會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應該進行尾氣處理,處理的方法可以將其在導管口點燃,或者用氣球收集,或接一個加熱的裝有CuO的玻璃管。學生在推斷出MZ是氧化物,明白題設實驗是通過熱還原法用碳還原MO制得金屬單質M之后,還要回答如何防止裝置內氣壓降低產生液體回流,如何防止含有有害氣體的尾氣污染空氣、危害健康等問題。這些問題是使用氣體反應物經常需要考慮的,需要學生依據題設情景,作考慮、判斷。
三、強化化學實驗原理
我常常在想,在進行了實驗的全面復習之后,為什么學生還會怕做實驗題?這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學生在學新課的時候,到實驗室做實驗時會存在一些負面因素,諸如欠認真、欠思考,實驗走過場、看熱鬧,這樣實驗的收效就大打折扣,嚴重地妨礙學生對實驗中涉及的化學反應原理、實驗裝置的原理和實驗操作的原理的理解,以致影響到日后的實驗總復習?;谶@種考慮,在實驗復習中教師要避免完全是紙上談兵的做法,要避免復習完后學生還是缺乏深刻印象?所以我在實驗復習中讓學生重返實驗室,進行一些實驗的具體操作,并且是每人獨立完成的實驗操作,讓學生由過去的“玩”實驗真正轉化為研究實驗。為此,我安排了一系列的實驗。我所安排的這一系列實驗,絕不是課本實驗的簡單重復,而是一些綜合性的實驗,由學生通過分析來寫出自己的設計方案并到實驗室去通過獨立的操作來驗證自己的方案,使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例如,我設計了一個“將含有MgSO2雜質的NaCl樣品進行提純”的實驗,在這個實驗中涉及了膠頭滴管的使用、過濾、蒸發、沉淀洗滌、判斷沉淀是否洗干凈、判斷沉淀是否完全、pH試紙的使用等實驗方法和操作,學生把實驗設計出來并獨立完成操作,得到不少收益。
關鍵詞: 2012年江蘇高考 化學命題 基本趨勢 復習備考建議
一、江蘇高考化學命題基本趨勢
2012年江蘇高考是江蘇高考自主命題的第五個年頭,高考化學的題型和題量已基本穩定,試題凝練簡潔、表述清晰,設問簡明,題干閱讀量小,考生答題時間相對充裕,使今年高考化學試卷的整體難度比去年有明顯的下降。江蘇高考化學試題正向著既能為高校選拔具備繼續學習潛能的學子,又能發揮命題對高中化學教學改革的導向作用。在考心上,試題更加注重了對基礎知識的熟練應用的要求,注重了對考生理解知識和靈活應用知識能力的考查,減少了偏怪難類型知識點的考查。試題在解讀課程標準、利用教材資源和考試說明等方面似乎比往年都要做得好,命題的科學性、規范性和試題的基礎性、應用性、時代性等方面都得到了進一步提升。今年高考江蘇化學試卷總體特點是:立足基礎、注重能力、貼近實際、簡約樸實。
1.2012年江蘇高考化學試卷(必考部分)與考試說明的比較
2. 2010、2011與2012三年題型比較
近三年高考化學試卷,試題題型、題量甚至分值分布都趨向穩定。I卷選擇題還是以傳統題型為主,考查內容涵蓋了周期表、化學平衡、離子共存、環境保護、化學電池等。學生感覺做這些題目比較順手,畢竟高三一年,這類題練得比較多,陌生度不大,單項選擇題大多容易得分。Ⅱ卷難度也比去年下降了,以中檔題為主。突出考查接受、吸收、整合化學信息的能力,從化學視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實驗探究能力。如17題尋找流程圖中的信息,設計物質的合成途徑,19題的實驗題NO和NO體積比不同產生何種影響、20題據圖像分析產生氫氣的主要物質是什么。試題加大了以元素化合物知識為載體的相關化學反應原理考查?;瘜W試題的設置依據生產實際,而不是刻意杜撰或閉門造車,II卷試題內容涉及生活、生產、環保、能源、科研等各個方面,充分體現了化學的實際應用價值,貼近實際是本年試題的又一大特點。如16題亞硝酸鈣的制備,涉及環境保護、生產條件優化、物質的循環使用等??傊?,化學用語、阿伏伽德羅常數、離子反應方程式和離子共存、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電化學和化學反應熱效應、鹽類水解和離子濃度大小比較、化學平衡、有機物的性質和合成、基礎物質制備、離子檢驗和除雜、實驗數據的閱讀和處理、圖表信息的綜合運用等化學基礎知識和主干內容三年已基本保持穩定。
2013屆高三化學復習,我認為要少做難題、偏題,“少挖坑”,多在化學基礎知識和主干內容等的廣度上下工夫,“廣積糧”。重視基礎實驗、重視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注重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思考性、靈活性和創新性的滲透,不斷穿插生活中的化學常識、化學知識的應用和運用、化工生產流程、節能減排、綠色環保、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方面的內容,提高學生的化學檢測適應性和考場應變能力。
二、對復習備考的建議
1.研讀考綱,把握復習方向。
新課程化學高考復習備考,應以《考試說明》確定復習內容,在2010年《考試說明》還沒有到手之前,2009年《考試說明》仍有指導意義,以高中化學新教材為依托,根據必、選修模塊之間的聯系,組織實施復習教學。使學生從宏觀上了解高中化學學科的知識體系和知識主線,明確重點知識、主干知識和關鍵點、易錯易混點。切勿盲目拓展加深。
2.夯實基礎,構建主干知識。
“雙基”是學生能力提高的基礎,是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依據,在教學中,應注意研究教學要求和考試大綱的變化,立足“雙基”,引導學生對知識之間整體聯系的認識,加強對物質的變化本質及規律的理解。重視三大反應原理(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和熱化學反應)、三大化學理論(平衡理論、結構理論和電離理論)這些化學學科的核心內容,完善和深化知識點。知識點的深化要采取從現象到本質、從個別到一般、從理論到實踐的深化。并構建各章節的知識網絡,在教師的指導下,考生可進行專題訓練,其功能就是將具有某項屬性的分散知識,集中在一起構成“集成塊”。在復習時把各部分知識按其內在的聯系進行歸納整理,將散亂的點串成線、結成網,從而形成一個系統完整的知識體系。
如銅及其化合物復習課,就可以形成如下的網絡:
(1)無機化合物之間的網絡。
(2)與有機之間的網絡。如:Cu(OH)被醛基氧化為CuO,CuO被CHOH還原為Cu。
(3)與氧化還原之間知識網絡。
如:已知氧化性順序如下:Br>Fe>I>S。請將Cu按其氧化性排入到上述順序中去,并提供相應的證據。
(4)與物質結構之間知識網絡。
如:Cu可以與NH形成復雜離子[Cu(NH)],NH分子也可以換成其他分子或離子。
①將CuCl固體溶于水配成濃溶液,觀察濃溶液為綠色。
②將其分為兩份,向其中一份CuCl濃溶液中加水,觀察,溶液顏色變成天藍色;然后再向該天藍色溶液中加入NaCl晶體振蕩又恢復成綠色。
③向另一份濃溶液中滴加AgNO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也呈天藍色。請結合Cu的結構用化學方程式和文字分析該變化的原因。
④取部分綠色或天藍色溶液,加入濃氨水,觀察,溶液變成深藍色,請分析該變化的原因。
合理整合必考3個模塊的知識,循序漸進,重視基礎,全面、系統地落實《考試說明》中的各個知識點,找到知識與技能在教材中的落腳點和延伸點,把“三基”落到實處。決不能游離于《考試說明》和教材之外,埋頭于各類教輔和題海之中,習題訓練與講評課要目的性明確,追求最佳投入與產出比,切忌造成解題“思維定勢”。
3.加強實驗,提高創新能力。
突出化學是實驗科學,加重對實驗考查力度,在近三年的化學試卷中呈增加趨勢。但是從近年的考試中我們注意到,化學實驗是中學化學教學中的薄弱環節,去年的抽樣數據也說明了這一點,顯然實驗題已經是化學卷中考生失分的重要因素。這要求我們要樹立化學是一門實驗學科的思想,平時要做好演示和探究實驗,讓學生在實驗中體會化學知識的美,激發他們探究的興趣。多年來老師重視實驗,學生也重視實驗,但由于實驗教學考查途徑不完善,始終是薄弱環節,怎樣提高實驗能力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學生和老師。我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進行實驗備考:一要特別重視熟練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并理解其原理;二是回歸教材“學生實驗”和“教師演示實驗”,真正動手完成實驗;三要以學生小組為單位共同設計并完成幾個具有創新意義的探究性實驗。
如在學生學習元素周期表時,探究“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質遞變的遞變規律”,分別用鎂條和鋁片與稀硫酸反應,發現鋁片與稀硫酸幾乎不反應,基本上看不到氣泡?;蛟谙嗤臈l件下,將兩塊完全相同的鋁片放入c(H)相同的稀硫酸和稀鹽酸中,發現稀鹽酸中產生H速度比稀硫酸中快,這一現象與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和酸的通性等是矛盾的,引起了學生的認知沖突,在疑惑中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請設計實驗分析原因。于是我鼓勵學生去對此現象大膽猜想、探究,進行了一系列的假設和實驗設計。
疑問:根據離子反應方程式的分析,反應的實質是單質鋁與氫離子反應,那么為什么氫離子濃度相同的稀鹽酸與鋁片反應的速率卻比稀硫酸要快得多?
猜想與假設:溶液中除氫離子外的其他離子(Cl、SO)可能會影響反應速率。稀鹽酸中產生H速度比稀硫酸中快,那么,是否Cl對反應有促進作用?SO對反應有抑制作用呢?
探究方案制訂與實施:用1mol/L的稀鹽酸和0.5mol/L的稀硫酸分別與相同的鋁片反應,驗證了這個題目的正確性。兩者再進行對比實驗分別檢查Cl和SO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再進行對比實驗:
1.若往稀硫酸中加入一定量固體NaCl后,再與Al反應,發現反應的速率加快。
2.若往稀鹽酸中加入一定量固體NaSO后,再與Al反應,發現反應的速率減慢。
通過以上等實驗對現象加以分析、探究,激發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正是當前教育改革所追求的教學理念。
三、具體做法
1.精心策劃,精細準備——高三化學一輪復習的實踐。
(1)一輪復習的定位和目標
主要是幫助學生梳理知識技能,構建知識網絡,打好知識基礎,適當提高學生的能力,使他們形成一個完整的良好的認知結構。這一輪復習時,我們在例題、習題的選擇上充分注意基礎性、思想性、方法性、遷移性,控制難度,減小坡度,真正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扎實到位。同時,穿插必要訓練和考試。這一輪復習必須有充裕的時間,我們一般在二月初結束。
(2)一輪復習的實踐和感悟
1)練:平時的訓練在選題上力求知識基礎、題材新穎,盡可能原創,通過訓練及時做好講評與分析,及時適當調整復習的深度,難度和廣度。
2)精:精心策劃,精細準備,精選專題。
①教師提前準備:1)2012高考結束后,組織教師統一定時考高考試卷。2)開學初備課組組織本組教師共同學習2012年化學考試說明,力求準確把握每一說明的內涵與外延。以上兩項準備目的使我們知道高考考什么,怎么考。
②及時了解學生:1)開學初,我們就讓全體學生做了2012江蘇考題,并進行及時批改與分析。2)針對我校本屆高三學生生源基礎較差,面對這一情況我們是給目標、多鼓勵,力求使全體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我們的目標是:清醒的頭腦,靈巧的雙手,良好的習慣。具體要求:認真上好每一節課,課后及時整理好筆記。作業要求:要有詳細的作題過程,及時完成,及時批改及時訂正,做好糾錯工作。
③精心組織備課。
2.整合激活遷移應用——高三化學二輪復習的重點。
(1)精選專題,整合激活:二輪復習主要是進一步鞏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并深化和應用,同時著力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這一輪復習針對高考的命題特點和規律,注意主干知識的復習,注重知識間的聯系。我們將會精選專題整合激活。
(2)精選例題,遷移應用:為了提高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和應試能力,使所整合的知識達到“靈活”“熟練”的程度,應注意廣泛吸取信息,精心編擬例題和練習,突出重點評析,注意查漏補缺。應在知識的交匯點上選擇例題和習題,除了注意題目的思想性、遷移性以外,還要適當注意題目的新穎性和綜合性,提高學生在新背景中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3)二輪計劃與安排
第二輪主要按下面幾個專題復習,同時進行相應專項訓練,時間從2月中旬到4月下旬。
1.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
2.離子共存與離子推斷
3.溶液與分散系
4.物質結構、化學鍵
5.元素周期表與周期律及元素推斷
6.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化學平衡圖像
7.電離平衡與水解平衡
8.電化學及其應應用
10.重要的非金屬及化合物
11.重要的金屬及化合物
12.化工流程題的破解
13.有機化學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