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員工制度管理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一、 制服發放的范圍
每位正式員工,酒店將按員工具體工作崗位提供制服(含鞋襪、工作帽、頭 花、領帶、圍裙等)。且要必須按酒店規定統一著裝并佩帶工號牌。
二、制服發放時間
1、員工入職之日起予發放; 2、員工發生調動之日起予以發放。 三、制服的發放
新員工由人力資源部開具《員工制服發放單》(附)上注明其部門,具體崗 位及發放的數量等去工服房領到,財務部按工作服的價格分兩次工工資內扣除工作服押金(各崗位押金標準附明細表),員工離店時,須辦理歸還手續,交回工作服退還全部押金。
四、服裝的采購和制作
員工服裝歸口財務部統一采購和制作。每人配備夏裝、冬裝各兩套,換裝時 間每年夏裝為6月1日至9月30日,冬裝為10月1日至下年5月31日。
五、服裝的清洗及換洗原則
為確保服裝的干凈、整潔,員工服裝定期清洗,一般情況下一套由員工穿著,另一套由工服房保管,以備調換。換洗須遵循“以一換一,以臟換凈”的原則。
六、制服及鞋襪的保管及發放賠償原則:
1、員工須妥善保管制作,愛惜制服,保持制服的清潔。如有破損、脫線、紐扣脫落等現象應立即交工服房修補。
2、下班后,員工須將制服存放于更衣柜內,不可擅自把制服穿離酒店,特殊情況除外。
3、員工離職時,須將領用的制服歸還工服房并辦理手續。
4、制服遺失或經判定是蓄意破壞除依據規定懲處并依下列規定賠償:
1)制服領用90天內,全額(含料費)賠償; 2)制服領用91天至180天以內者,賠償二分之一; 3)制服領用181天至365天以內者,賠償三分之一。 5、前臺對客服務員工工作鞋,工作襪發放原則如下:
序號 發放內容 發放周期 發放數量 備 注
1 皮鞋 一年 1雙 特殊情況由部門以簽呈提報 2 女布鞋 一年 1雙 特殊情況由部門以簽呈提報 3 男布鞋 一年 1雙 特殊情況由部門以簽呈提報 4 長筒襪 夏季 3雙 特殊情況由部門以簽呈提報 5
厚長筒襪
冬季
2雙
特殊情況由部門以簽呈提報
6、若員離職,所領工作鞋未達到所規定更換期限,須予相應賠償,以十二個月為折舊年限予以計算。(工作鞋價格/12個月×折舊年限內未滿工作月份)
以下皮鞋原價240元/雙為例:
工作時間 11個月 10個月 9個月 8個月 7個月 6個月 5個月 4個月 3個月 2個月 1個月 1個月內
賠償金額 20元
40元
60元
80元
根據發廊用工需要制定招工種類、招工要求,招工薪金范圍,招收學員規定等組成的發廊招工制度。制度應以嚴格、合理、對外開放的原則制定,便于發廊內外人員對制度的了解,確保長期易招工,新工易管理。
2、“合同制度”
根據發廊與員工之間長期合作的需要,制定員工勞動合同、員工學習合同、員工股份合同,等組成的合同制度,制度應以發廊的發展目標和員工的發展前途相結合,尋求共同合作的原則制定,確保發廊及員工的發展得到長期的保障。
3、“員工規章制度”
為了約束員工行為紀律及員工的服務態度,制定員工行為規定,紀律規定,服務流程規定,處罰規定等組成的員工規章。制度應以嚴格規范,科學合理的辦法制定。確保發廊員工行為紀律,服務統一。
4、“技術培訓制度”
為了提高員工技術服務品質,制定技術:“培訓項目”、“培訓要求”、“培訓時間表”等組成技術培訓制度,制度以技術更新、計劃明確,的原則制定,確保發廊員工專業知識及專業技術不斷進步。
5、“考核提升制度”
為提高員工綜合素質并提升,制定“考核項目”“考核標準”“提升過程”“提升要求”等組成考核提升制度。制度以嚴格、提升合理的原則制定,確保發廊后備力量跟進,并擴大化發展。
6、“獎勵制度”
為了提高員工的信心及積極性,制定“獎勵項目”“獎勵要求”“獎勵標準”“業績標準”等組成獎勵制度。制度根據發廊的實際項目,以科學合理的辦法制定,確保員工的信心十足,發廊業績易促成。
7、“工資發放制度
為了員工工資利益明確。制定“工資項目”、“提成標準”、“獎勵標準”、“發放日期”等及成工資發放制度。制度根據工資項目的組成,以透明化、正規化的辦法制定,確保員工工資利益得到保證,以免出現混亂。
先看2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跟兩個朋友合伙開了家小網絡公司,一開始沒有太多資金,每個人的水平也不一樣,公司業務跟技術又互相關聯,都是股東而且還都在公司上班,還要把工資發的公平,薪金制度如何制定,這既是股東又是員工的該如何管理?真是件頭疼的事,望給提供點參考,深表謝謝
大家看法:
1從一個律師的角度,我認為有一個問題要非常清楚地同各個股東約定:
各方的雙重身份及因此雙重身份所導致的不同關系和利益取向。
簡單說,每個股東依據出資可以享受股東的相應權利,這是公司章程里是有約定的。如果該股東同時又是公司員工,依據其在公司中的崗位,一定要有一份清楚的報酬、獎金的領取方式和標準。這是依據其工作原因所得,與股東身份無關。
很多小公司開始創業時大家努力合作,甚至不計報酬,一旦有收益就很容易產生這樣那樣的糾紛,出力大的覺得沒有得到應得的,出力小的覺得大家都是股東,憑什么你要多拿?然后公司就慘,所以這個問題一定要在最初階段明確。我認為是最重要的。
因為是律師,所以從法律角度講了一個問題。如果在北京有這方面的相關需要,可以聯系我提供幫助,聯系方式在資料里有。
其它的管理方面的事情還是同你的管理同業去溝通吧。
第二個例子:小企業應該怎樣管理我在一家私營小企業干銷售多年,老板今年讓我負責全面工作。但因為這么多年來廠里一直沒有什么制度,都是老板娘像開雜貨店一樣管理著。我也沒有什么管理經驗,特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
公司概況:生產注塑產品,主要是方向盤。有員工50人,技術人員3人,車間主任兼保管3人。有3個生產車間,倉庫若干。上3班。
1。第1車間加工方向盤骨架,方向盤里面是一個鐵制的骨架,骨架由中心頭,連接柱,連接板,外圈等組成。所有這些都在這個車間加工。有沖床,車床,拉床,纏圈機,電焊機等。工作流程是:沖床下各種料供給纏圈者和最后焊接者。拉床供給焊接者。由焊接者最后完成整個骨架。問題:都在一個車間,有隨干隨用,倉庫有限,只有成品骨架入庫保管,其他沒有入庫,又太雜,不知怎么管理。也不知道班產量是多少,只是按天計算工資,干多干少也不知道。反而傷了員工的積極性。
2。第2車間是注塑車間。負責方向盤的注塑,和各種附件及其他注塑產品的加工。從第1個車間領骨架,加工后部分入庫部分給第3車間。因為是3個車間的中間環節,我又不知道怎么和其他車間銜接。問題:領骨架,退骨架,及出現問題兩個車間主任怎么管理。發給第3車間的產品出現問題怎么追究生產者的責任。
3。第3車間組裝車間,負責組裝方向盤,及其他組裝件。問題:組裝計劃變化大,所需的零件太多,物資難管理。人員調動太大,難記工。
大家看法:
1在大多數的小企業是普遍存在的.我們公司也是.我想我也沒能力回答好你的問題.但我可以給你提幾個建議:
(1)關于制定個人產量.可以舉行個勞動技能大賽,根據最后優秀工人的產量來指定員工的定額,當然,一定要制定得合理,不能過低,也不能太高.把握住度.
(2)關于東西的亂擺放.其實這是個大問題,一是直接影響公司形象,二是很容易造成零件誤用,造成生產事故,其次員工在這樣的環境下很容易產生工作消極狀態,怠工浪費原材料等.其實現場管理是個大問題,日本的5S現場管理法你可以學習一下.
(3)關于零件的存儲領用擺置最好你親自到車間深入一下,發現問題所在,然后想辦法解決,可聽取老員工老師傅或者你認為合理的建議.
(4)關于生產的零件半成品成品在各工序流通時,你可以設計一個簡單的卡片,當上道工序流入下道工序時,下道工序檢驗產品確實沒問題,然后簽字領用,若發現問題,則注明,根據情況拒領或部分領用.
其實很多規章制度很多是從實際工作中一點點總結出來的.相信你通過實際工作,會做得很好.
我覺得你上任后首要工作應該是:
(1)以穩定為主,盡量不要調整領導班子,待穩定后再根據自己的觀察進行任免
(2)嚴抓現場管理,倉庫保管領用制度
(3)制定各項規章制度(你點出問題所在,可讓各項工作的負責人進行制定,你再評審,只要你分工明確了,出了問題就找主要負責人)
(4)給員工制定定額,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好了,就說到這,都是自己的見解,希望共同學習.
2雀雖小五臟俱全,不論企業大小,基本管理方法大同小異.既是管全面,必須要了解:原料(儲備質量后期預測);設備(檢修運轉);動力(風水電氣);安全;大致的成本構成;資金運轉狀況;熟知工藝流程;熟知各崗位操作要領;規章制度和定額要求必須建立健全;產品各等級標準和產品銷售形勢.總之,你要當一個沒有副廠長的正廠長.真是個鍛煉的好機會.
既然是領導,就要有凝聚力,知人善任必不可少.至于用什么方式?有身先士卒型的,有恩威并施型的,則要根據你自己的特點選擇.但不管什么型,沒有規章制度給你撐腰也不行.
順便說一句,既然老板讓你管,你得和老板把丑話說在前頭:為了企業,六親不認(這是民企最大的毛病).
按道理說,不在幾個主要崗位上干過幾年,抓好全面工作很難,既然把你放在這兒,祝你成功.
3看板管理對于三個車間的生產連接是很有用的,
對于第一個車間雜亂現象,首先要把生產設備的位置合理布局,那么各種物料就可以就近原則擺放,只是第一步改進,然后在可以參考5S管理,三車間的職責可以在輸入和輸出兩個節點控制,通過控制點的輸入和輸出,職責也就轉移。個人成績的衡量是個靈活的考察因素,比較復雜。
小企業如何考核員工業績?
小企業信息傳遞鏈條短,受市場環境影響大,信息收集處理能力弱,績效考核相應要突出人性化、靈活性和可操作性。
適當的績效考核是企業運營的催化劑,能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讓員工的個人目標最大程度地配合公司整體目標,從而使公司的目標得到實現。讓我們從小企業的特點出發,看看它們的績效考核該如何開展。
獨特的績效考核特征
相比大型企業,小企業有自己的特點:首先,人數相對較少,信息傳遞鏈條較短,不容易失真;其次,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相對較弱,企業業績受市場環境的影響大;再次,沒有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統,信息收集處理能力相對較弱。
這三大特點決定了小企業績效考核的特征:人性化、靈活性、可操作性。
小企業信息傳遞鏈較短,不容易失真,所以員工對公司整體目標的理解相對較強,員工個人目標容易統一到公司的目標體系中。另外,由于信息傳遞鏈短,員工之間相互了解的機會較多,在績效考核過程中,可以較多地采用人性化的解決辦法。
小企業的業績受市場的影響比較大,因此,用于績效考核的業績考核不應該過于苛刻,否則不能起到良好的激勵作用,只會打擊員工的積極性。小企業的業績考核要體現出靈活性,特別是在設計有關業務方面的績效考核指標時。
小企業的數據收集和分析能力相對較弱,績效考核不能過于細致,否則非但不能成為公司運營的催化劑,反而成為絆腳石。數據收集和分析工作,要和公司實際掛鉤,盡量使用目前可操作的,或者適當努力之后就可以得到的數據。
1,先抓人,把各車間技術骨干抓好由他們各負好各自環節的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