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衛生院醫療工作計劃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轄區各級醫院建立肺結核報告轉診工作組織體系和制度,確定主管部門、主管人,做到疫情卡與登記本符合率達100%。
1.進一步加強區醫療機構的疫情報告網絡體系,加大管理和督察工作的力度,加強對轄區內各級醫療機構報疫管理工作者、臨床醫師、放射醫師的培訓,提高醫務工作者的法制觀念和責任心。
2.轄區內各級醫療機構的門診醫生、放射科診斷人員、社區站的全科醫生及社會辦醫的醫生,均為責任疫情報告人。責任疫情報告人在執行職務的過程中發現肺結核患者、疑似患者,必須按《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的規定進行疫情報告。
3.轄區各級醫院要設立疫情報告登記匯總本,放射科、內科門診、內科病房、檢驗科設立疫情登記本,放射科設立門診和住院病人“線診斷登記本”,內科門診設立包括“初步診斷/印象”項的“門診病人就診登記本”。藥房設立抗結核藥品登記本。門診醫生要采取有效的宣傳方式向患者宣傳結核病防治知識,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
4.區結核病防治機構要進一步加強與轄區各級醫院的協調,搞好服務和培訓,加大督導工作的力度和頻率,采取月督導與季度督導相結合的方法,且每季度抽查比例不低于25%。完善疫情報告及肺結核病人的轉診工作,做好病人追蹤工作,提高病人追蹤率和追蹤到位率,確保轄區各級醫院轉診到位率達到85%以上。
二.認真落實新指南的相關要求,進一步強化肺結核病人的管理,提高督導化療質量。
在去年工作的基礎上,繼續搞好與市結控中心的業務配合與溝通,認真落實dots治療管理策略,提高dots質量,探索因地制宜的治療管理模式,保持現代結核病控制策略覆蓋率100%。全面推行雙向轉診工作,明確職責和分工,做好與海河醫院確診肺結核病人的轉診和追蹤管理工作,完善區肺結核病人納入社區衛生服務站的治療管理工作,加強與市所門診部的溝通,設專人負責結核病納入社區管理工作,完成社區18項考核中結核病防治的督導管理。
三、統計監測工作規范準確,提高質量
嚴格按照項目管理實施方案,規范資料,使結核病防治資料檔案化、規范化、標準化,不斷提高結核病管理的運行質量。登記本填寫項目規范:初診病人登記本、結核病人登記本與實驗室登記本各項填寫均相符。按時準確上報各種報表,加強網絡報告的及時性、準確性、完整性,確保網報資料與“三本”、疫情本和病例項目一致性。
四、健康教育工作經常化、制度化,切實提高全民對結防知識的知曉率
開展以“遏制節結核、健康和諧”為主題的結核病知識宣傳活動。把重點放在學校和社區,進一步提高學校和社區健康促進工作的廣度和深度。針對不同人群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充分利用新聞媒體進行結核病相關知識的普及,使健康教育工作經?;?、制度化,多樣化,切實提高全民對結防知識的知曉率。
加強培訓工作,針對新指南的推行,加強結防機構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和學習,請有關專家對專業機構人員有針對性的開展培訓,提高理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開展對社區站全科醫師地培訓工作。從而提高結核病人納入社區的管理質量。
一.弘揚和培育“尚禮”精神,做好學校文化傳承
我校有著悠久的歷史,在解放前就已經有了學校的雛形。根據多年的積淀,“尚禮”已經成為我校師生共同恪守并努力踐行的學校精神。
1. 尚禮,凝聚了我校幾代人的追求
從建校至今,歷任校長對學生如何做人、做什么樣的人都有明確的表述。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張秀溪校長就要求學生“做人守規矩、干事講原則”;六十年代中期的黃惠民校長提出要“嚴謹踏實”;九十年代的張希友校長在前人的基礎上,又提出了“尊師守紀”的要求; 10年9月,明德小學成立,明確提出“培養良好習慣,成就美好人生”的辦學理念。經過幾代人地精心錘煉,“尚禮”精神已經深深地植根于明德師生的心中。
2. 尚禮,鑄造奉獻負責的教師團隊
我校的教風是:樂教 奉獻 關愛 負責。近幾年,我校教師從高峰期的21人逐步遞減到現在的14人,除正常調動外,偶然事件頻發:悅超手腕骨折;淑敬老師幼兒園借;桂森老師做手術;玉海主任腰間盤病復發;永順老師兒子患病開顱……每一個人休假,都會留下大量的工作,在我們單位,調課表加課,沒有人有怨言,沒有人有不滿情緒,大家都欣然接受。我校各項工作成績始終保持全鎮前列。2011年1月,被武清區委命名為“二零一零年度行風建設優秀基層站所”
3. 尚禮,打造明德最美風光
“你是明德最美風光”,是我校校歌里的一句歌詞,也是我們對教育目標的追求:要讓我們的每一名學生都能成為學校的一道風景?!昂昧晳T之星評選,我們設置了學習、運動、勞動、禮儀等八項內容,目的就在于要涵蓋學生在校生活的全部,讓每個孩子都能在活動中發現自己的閃光點,都能找到自己前進的方向。2002年被區教育局命名為“貫徹《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示范校”。 2011年明德小學少先隊大隊榮獲“武清區雛鷹大隊”榮譽稱號。
二.把校園交給學生,做好文化創新
在文化創新上,我們的思路是: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校園建設中來,讓每個人都成為校園中的美麗一景。
1. 教學樓內鮮花盛開
教室和樓道的窗臺都擺放有鮮花,每一盆花都有專門的管理員。同學們互相學習種植經驗、互相比賽看誰的花養得更好,整個教學樓都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氛圍。這時我們發現一個問題,就是觀賞者不知道這盆花是誰種的,影響了學生的成就感。為了展示同學的勞動成果,我們給每盆花設計了精美的管理卡。
2. 主題教育,使校園充滿文化氣息
通過多年的嘗試與積累,除了常規的教育活動外,我校形成了重大節點手抄報、班級合唱、六一文藝匯演三大系列活動,這些活動比較有特色、師生參與度高、教育效果明顯。
重大節點手抄報活動,起初我們在樓道內很簡易的拉一根細繩,把手抄報掛在上面展覽。當學生看到自己繪制的手抄報被展出,參與的熱情越來越高,繪制的質量也越來越好。后來的展覽,我們就在大廳內安置展牌,還舉行校級頒獎儀式。
班級合唱大賽,是我們每年五一和十一舉行的活動,演唱曲目有指定曲目和自選曲目,評委由教師和學生組成。作為班級的一員,每名同學都會全身心投入,生怕因為自己的失誤給班級拉分。比賽中學生精神抖擻,班級凝聚力得到了明顯提升。
六一文藝匯演是學生們最喜歡的活動。最初,我們把場地設在大廳,簡單演兩個節目算了。因為學生很重視,我們把場地移到院區。再后來,我們噴繪背景,鋪設地毯,還邀請家長參加,規模越來越大,節目的質量也非常好。每年我們學校都有節目參加區里的匯演和比賽。
3. 深化辦學宗旨,完善校本課程
目前,我校自己編印了《美術》和《好習慣伴我成長》兩套校本教材?!睹佬g》,包括紙工、麥秸、葫蘆、版畫、剪紙、樹葉等六個部分。我們編印的目的就是想讓學生利用在唾手可得的物品,制造美的效果,獲得美的享受,感受創作美的過程。
為了深化“培養良好習慣,成就美好人生” 的辦學宗旨,我們編印了校本教材《好習慣伴我成長》,教材從2010年開始使用。在使用過程中,我們不斷完善充實。2014年,我們對校本教材進行了第一次改版,讓教材的內容更加適合學生的成長,同時增加了“思考與實踐”環節。
2017年,我們對校本教材進行了第三次改版。這次改版,我們的初衷有五點:一是教材內容以課文的形式呈現,讓教材更像教材,更方便學生學習。二是內容更加豐富。有喜聞樂見的兒童兒童故事;有中外名人的趣聞軼事;有傳統文化的經典詩文。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精髓的基礎上,拓寬知識,開闊眼界。三是“思考與實踐”上,活動更加豐富,圖文并茂,同時穿插相關的名言警句,增加學習樂趣。四是在每一課后,安排“課后總結”環節,讓學生、家長、同學把學過課文以后產生的變化記錄下來,作為成長中的一個小的節點。五是在每一課后安排了“精彩瞬間”環節,讓學生把照片貼在里面,作為自己成長的足跡永久保存。
三. 在實踐中提升,打造學校特色文化
1. 明德之星,讓學生的校園生活更精彩
為配合《好習慣伴我成長》校本教材的使用,深化習慣教育成果,從2012年起,我們在班內開展了“好習慣之星”的評選活動。最初的評選從校園、學習、家庭、社會四個方面展開,慢慢地發現,評選內容不夠具體,不能涵蓋學生身上更多閃光點,并且評選只停留在班級層面。我們調整了評選方案,在班級評選的基礎上,增加了校級評選:在班級評選的基礎上,凡是能夠獲得四顆以上“習慣之星”的同學,都會被命名為“明德之星”,在“明德之星”文化墻上展示。能在文化墻上展示,對學生一生的成長都會產生影響。
2. 制定習慣教育標準,讓習慣教育有章可循
以前我們的教育局限于教師的說教,學生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沒有統一的標準。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制定了《學校習慣教育標準》。截取學生在校行為的15個點,以圖片的形式呈現在樓梯上,學生經過時,就可以對照執行,形式更加靈活,效果更加明顯。
3. 精細化管理,讓成為學校的主人
我們的值日管理,打破了原有的值日組概念,每個人承包一塊責任區,值日時人人有任務。在路隊、衛生、紀律等常規檢查中,我們只記錄問題,如衛生檢查,只記錄哪里衛生做的不干凈;紀律檢查,只記錄違紀同學;路隊檢查,只記錄出隊同學。最后按照被記錄的次數決定優良,記錄結果以紅花的形式公布在“班級風采“專欄,每月進行評比,結果也在專欄中體現。升降國旗,我們采用班級值周制度,只有最優秀的同學才能充當旗手,充分展示學生風采和班級風貌。
衛生工具擺放很多人不愿意做,我們就設立提示牌,讓負責的同學有成就感,做起來認真負責。教室電燈經常有人忘記關閉,我們也設立提示牌,責任到人。
4. 文化墻更具人性化,體現精心設計
文化墻的整體布局,以中式框邊輔以現代版照片文字,彰顯了我校傳承傳統,順應時代的思路,全樓風格一致。圍繞校訓“省身 明德 立志 行遠”,每樓層一個主題;按照春夏秋冬四季變化,對應綠、紅黃、藍,每樓層一個色系。
瀏覽大廳四組展牌,會讓人認識的明德全貌。精彩明德,捕捉的學生綻開的每一張笑臉;記錄明德,告訴大家明德走過的光輝歲月;感動明德,記錄了師生在這里流過的每一滴汗水;簾卷明德,旨在我們為學生打開了一扇窗,讓學生看得更遠。
最初我們設計文化墻目的是“讓每一面墻壁會說話”,現在,我們的理念是“讓每一面墻壁能對話”。每一塊展牌,都留有留言區,學生通過對展牌內容的理解與實踐,把自己的感受寫在留言區里。這樣設計一是同學之間可以互相交流,二是對自己的成長留存一份記憶。
四.存在的不足與未來工作的展望
村衛生室工作計劃一20xx年我村衛生室各項工作,將在鄉衛生院、村民委以及上級業務部門的正確領導下,以“xx”重要思想和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全鄉衛生工作會議精神和20xx年度各項工作任務,進一步加強業務學習及加大衛生工作宣傳力度,確保我村衛生工作各項任務指標全面落實,現將工作計劃提出如下:
一、行政管理:
1、年初有工作計劃,年中有自查報告和半年總結,年終有總結和考核自查報告。
2、每季度向村領導匯報工作一此,各種制度上墻,按時完成各種材料上報工作。
3、使用統一的基本醫療、疾病預防控制、婦幼衛生、健康教育、工作督導等工作登記表、卡、冊、檔案規范管理。
4、積極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宣傳及醫療服務工作,積極參加藥品統一代購及鄉村一體化管理。
5、按時參加例會及業務學習培訓,并作好學習筆記。
二、疾病預防控制
1、認真作好疾病預防控制的健康教育宣傳工作,嚴格執行傳染病防治法,按時上報疫情,報告率100%,嚴防傳染病的發生及爆發流行。
2、計劃免疫工作:按時通知和督促接種對象進行疫苗接種,按計劃完成各苗的接種任務。
3、積極參加上級安排的計劃外各種疫苗活動。
4、按時完成上級布置的各項任務。
5、認真作好結核病人治療的全程督導免費,督導率100%。
6、及時上報本村死亡人員、發熱病人。
三、婦幼衛生工作
1、及時準確上報本村的孕婦數及出生情況,認真填寫及開展高危孕婦的篩查,確保各項任務指標的全面完成。
2、認真做好婦幼衛生知識及降消項目的宣傳工作,村宣傳覆蓋面達100%,孕婦知曉率100%(外出除外)。
3、按時準確上報各種報表,資料存根等進行歸檔保存。
4、做好孕產婦的轉診工作。
四、醫療工作
1、遵守職業道德和醫德醫風規范以及村衛生室的各項管理制度,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開展醫務服務工作。
2、處方書寫規范,用藥、收費合理,配伍正確,并有病情和治 療記錄。醫療垃圾及時正確處理并完善記錄備查。
3、熱情接待病人,不得推諉病人和拒絕出診,做好病人的轉診工作。
4、做好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工作的宣傳動員工作,讓農民得實惠。
村衛生室工作計劃二根據xx鎮衛生院部署結合我村衛生室實際情況,為提高廣大農村農民的健康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我室針對本村的實際狀況,特制定了本村衛生室年度工作計劃。
一、本年度公共衛生項目上本村衛生室應做到:
1、繼續開展生命知識,農村基本衛生知識的傳播工作,使廣大農民群眾了解并掌握最基本的衛生知識,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2、繼續宣傳協助《兒童計劃免疫》工作,使廣大農民加強疾病預防能力,科學的、有計劃的接種疫苗。
3、加強對《傳染病防治法》的宣傳工作,提高我村廣大農民對疾病的預防知識。
4、加強宣傳工作,使廣大農民在新生兒出生后及時主動地進行預防接種。
5、加強廣大農村婦女的婦幼保健工作,使廣大婦女了解四期保健,提高衛生防護意識,減少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可能給自己帶來的損害。
6、繼續宣傳傳染病知識的普及工作,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識宣傳。提高廣大農民的自我防范意識,改陋習、講衛生。
7、宣傳學習結核病、艾滋病及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知識。
8、利用世界衛生日、愛國衛生運動等活動進行健康教育,使廣大群眾更多地從不同方面了解生命知識,懂得預防疾病的知識。
9、做好20XX年度出血熱疫苗接種情況。
10、積極配合xx鎮衛生院各項工共衛生項目工作。
二、本年度合療上本村衛生室應做到:
1、我村衛生室應充分利用xx鎮衛生院會議、標語、宣傳欄、典型事例等方式使合療政策落實到每家每戶,盡量做到人人皆知。
2、我村衛生室按照規定設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舉報信箱、監督舉報電話和固定公示欄
3、我村衛生室每月應及時上報合療報銷金額,為老百姓創造更好的合療服務政策,并且能夠積極配合xx鎮衛生院合療各項工作。
三、本年度臨床上本村衛生室應做到:
1、門診登記一般項目如病人姓名、性別、年齡、職業、籍貫、工作單位或家庭地址等內容應清晰、完整,并與處方記載相一致。
2、對需上報的傳染病病例要做出明顯標記,并按規定及時上報,疫情上報后,在門診登記相應處加蓋“疫情已報”章。
3、對14歲以下兒童要登記家長姓名、工作單位、家庭詳細住址及病人其所在學校、班級等內容。
4、要求用鋼筆書寫,力求通順、完整、簡練、準確,字跡清楚、整潔,不得刪改、剪貼、顛倒,醫師要簽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