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有理數的加法教案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教學重點:有理數的加法法則
教學難點:異號兩數相加的法則
教學教程:
一、復習提問:
1、如果向東走5米記作+5米,那么向
西走3米記作__.
2、已知a=-5,b=+3,
︱a︳+︱b︱=_
已知a=-5,b=+3,
︱a︱-︱b︱=__
-1012345678
二、授新課
小明在一條東西向的跑道上,先走了5米,又走了3米,能否確定他現在位于原來位置的哪個方向?與原來相距多少米?
規定向東的方向為正方向
提問:這題有幾種情況?
小結:有以下四種情況
(1)兩次都向東走,
(2)兩次都向西走
(3)先向東走,再向西走
(4)先向西走,再向東走
根據小結,我們再分析每一種情況:
(1)向東走5米,再向東走3米,一共向東走了多少米?
+5+3
(+5)+(+3)=+8
(2)向西走-5米,再向西走-3米,一共向東走了多少米?
-5
-3
(-3)+(-5)=-8
(3)先向東走5米,再向西走3米,兩次一共向東走了多少米?
+3
+5
(+5)+(-3)=2
(4)先向西走5米,再向東走3米,兩次一共向東走了多少米?
-5
+3(-5)+(+3)=-2
下面再看兩種特殊情況:
(5)向東走5米,再向西走5米,兩次一共向東走了多少米
-5
+5
(+5)+(-5)=0
(6)向西走5米,再向東走0米,兩次一共向東走了多少米?
-5
(-5)+0=-5
小結:總結前的六種情況:
同號兩數相加:(+5)+(+3)=+8
(-5)+(-3)=-8
異號兩數相加:(+5)+(-3)=2
(-5)+(+3)=-2
(+5)+(-5)=0
一數與零相加:(-5)+0=-5
得出結論:有理數加法法則
1、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的符號,并把絕對值相加
2、絕對值不等的異號兩數相加,取絕對值較大的加數的符號,并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相加得零
3、一個數與零相加,仍得這個數
例如:
(-4)+(-5)(同號兩數相加)
解:=-()(取相同的符號)
=-9(并把絕對值相加)
(-2)+(+6)(絕對值不等的異號兩數相加)
解:=+()(取絕對值較大的符號)
=+4(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
練習:
口答:
1、(-15)+(-32)=
2、(+10)+(-4)=
3、7+(-4)=
4、4+(-4)=
5、9+(-2)=
6、(-0.5)+4.4=
7、(-9)+0=
8、0+(-3)=
計算:
(1)(-3)+(-9)(2)(-1/2)+(+1/3)
解略
練習:
(1)15+(-22)=
(2)(-13)+(-8)=
(3)(-0·9)+1·5=
(4)2·7+(-3·5)=
(5)1/2+(-2/3)=
(6)(-1/4)+(-1/3)=
練習三:
1、填空:
(1)+11=27(2)7+=4
(3)(-9)+=9(4)12+=0
(5)(-8)+=-15(6)+(-13)=-6
2、用“<”或“>”號填空:
(1)如果a>0,b>0,那么a+b0;
(2)如果a<0,b<0,那么a+b0;
(3)如果a>0,b<0,|a|>|b|,那么a+b0;
(4)如果a<0,b>0,|a|>|b|,那么a+b0
小結:
1、掌握有理數的加法法則,正確地進
行加法運算。
2、兩個有理數相加,首先判斷加法類
型,再確定和的符號,最后確定和的絕對值。
我們已得出了每個小組的最后分數,那么哪個小組是優勝小組?(第一小組),回去以后,老師就把小獎品發給他們,相信他們一定會很高興。
同學們,這節課你們愿不愿意也分成幾個小組,看一看那個小組的同學表現得最出色?(原意)那么老師就按座次給同學們分組,每一豎排為一組。老師把組號寫在黑板上,以便記分。
希望各組同學積極思考、踴躍發言。同學們有沒有信心得到老師的小獎品?(有)同學們加油!
我們已得到了這7個小組的最后得分,那位同學能試著用算式表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列算式)
以上這些算是都是什么運算?(加法),兩個加數都是什么數?(有理數),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有理數的加法(板書課題)。
剛才老師說要給七年級三班的優勝組發獎品,老師手里有12本作業本,優勝組共6人,老師將送出的作業本數占總數的幾分之幾?(二分之一)分數最低的一組共7人,他們每人交給老師一個作業本,占總數的幾分之幾?(十二分之七)如果,老師得到的作業本記為正數,送出的作業本記為負數,則老師手里的作業本增加或減少幾分之幾?同學們能列出算式嗎?(學生列式)對于這個算式,同學們還能輕易的感知出結果嗎?(不能)
對于有理數的加法,有的同學們能直接感知得到結果,有的靠感知是不夠的,這就需要我們共同探索規律!(出示投影),觀察這7個算式,每一個算式都是怎樣的兩個有理數相加?(引導學生回答)你們還能舉出不同以上情況的算式嗎?(不能),這說明這幾個算式概括了有理數加法的不同情況。
前兩個算式的加數在符號上有什么共同點?(相同),那么我們就可以說這是什么樣的兩數相加?(同號兩數相加)同學們還能觀察出那幾個算式可歸為一類嗎?(3、4、5、異號兩數相加,6、7一個數同0相加)
同學們已把這7個算式分成了三種情況,下面我們分別探討規律。
(1)同號兩數相加,其和有何規律可循呢?大家觀察這兩個式子,回答兩個問題。(師引導觀察,得出答案),那位同學能填好這個空?
(2)異號兩數相加,其和有何規律呢?大家觀察這三個式子回答問題。(引導學生分成兩類,容易得到絕對值相同情況的結論。再引導學生觀察絕對值不相同的情況,回答問題)哪位同學能概括一下這個規律?(引導學生得出)
(3)一個數同0相加,其和有什么規律呢?(易得出結論)
同學們經過積極思考,探索出了解決有理數加法的規律,顧一下(出哪位同學能帶領大家共同回顧一下?(出示投影,學生大聲朗讀)我們把這個規律稱為有理數的加法法則。
同學們都很聰明,積極參與探索規律,每個組都有不錯的成績。個別落后的組不要氣餒,繼續努力,下面老師就給大家一個得分的機會,看哪一組能[出題制勝]!(出示)
(活動過程1后評價、加分;教師以其中一題為例,講解題格式及過程;活動過程2后:讓每組第三排同學評價加分)
同學們已經基本掌握了有理數的加法法則,并會運用它,但七年級三班有幾位同學對這一內容掌握的不是太好,以致在作業中出了毛病,他們為此很苦惱。希望咱們同學能幫幫他們,看哪位同學能像妙手回春的神醫華佗一樣“藥”到“病”除!(師生共同治“病”)
看來同學們對有理數的加法已經掌握得很好了,大家還記得前面那個難倒我們的有理數的加法題呢?那位同學能解決這個問題呢?(學生口述師板書)。在大家的努力下,我們終于攻破了這個難關。
一、實踐感悟
師:規定向北為正,向南為負。
操作:師向北3步,再向北5步;
師:我一共向北走幾步?
生:向北8步。
師:你能用算式將上面的過程和結果表示出來嗎?
生:(+3)+(+5)=+8
操作:師向南3步,再向南5步;我一共向南幾步呢?
師:我一共向南走幾步?
生:向南8步。
師:你能用算式將上面的過程和結果表示出來嗎?
生:(-3)+(-5)=-8
操作:生向北3步,再向南5步。
師:請用算式將剛才的過程和結果表示出來。
生:(+3)+(-5)=-2
操作:生向南3步,再向北5步。
師:請用算式將剛才的過程和結果表示出來?
生:(-3)+(+5)=+2
操作:生向北5步,再向南5步。
師:請用算式將剛才的過程和結果表示出來。
生:(+5)+(-5)=0
二、案例反思
1.創設學生熟知或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引發學生“思考”
在教學中,學生的獨立思考貫穿在教學的各個環節,并與合作交流,積極調控相結合。如:教師先在黑板上示范筆尖在數軸上移動,后讓學生操作這樣的過程。運用“數形結合”的思想審視點在數軸上連續兩次運動,探尋有理數加法的幾何解釋,由表示兩次連續運動結果的點與原點的位置關系,確定兩個數的和的符號;由表示兩次連續運動結果的點到原點的距離,確定兩數的絕對值;學生通過操作、觀察、思考、比較,從而得出有理數加法法則。這樣做具有一定的思考價值,需要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在感性經驗的基礎上上升到理性認識,也充分體現教材編者的設計意圖;學生經歷觀察、探索、思考、比較的過程,通過一系列過程的親身體驗,有效地促進學生參與學習活動。
2.挖掘課堂資源,用簡潔的思路和手段提高效率
在教學過程中,一般會直接選擇教材中的足球比賽或選擇一些有趣的故事引入,讓學生先寫算式,然后再比較并進行分類,過于從已有的式子中下工夫,最后“牽”出有理數的加法法則;這就忽視了“數學實驗”在這里的重要作用,沒有領會教材編者的意圖。正是由于找到了教學的準確切入點,抓住了有理數加法的生活原型,充分發掘學生的差異資源,因此學生的學習不再是漫無邊際地探究,而是現實、高效地拓展原有經驗,生成新的學習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