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醫學專業英語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應用型國際貿易人才國貿專業英語教學模式實踐
隨著21世紀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社會各方面對國際貿易人才的培養數量和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等職業教育作為現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貼近社會發展的需要,是促進我國勞動就業的重要途徑。因此,如何發揮高職教育的作用,就成為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而外語既是教學媒體,同時又是教學內容,在國際貿易人才培養中更顯示其重要性。
一、高職國際貿易專業英語教學現狀
自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國民經濟迅速發展,對外貿易逐年增長。2001年,中國加入WTO之后,對外貿易迎來了迅猛發展的黃金時期。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使得國際商務貿易類專業的人才的需求也迅速增溫。國際貿易人才,尤其是既熟悉國際商貿規則,又能熟練運用英語進行國際商貿交流和商貿業務實踐的高職院校國際貿易人才,在近年的國際商貿人才市場中,受到了普遍的歡迎,其需求量逐年上升。為了解決實用型國際貿易人才短缺的問題,近年來國內各高職院校紛紛開設了國際貿易專業,培養了一大批具有一定外語能力的商務型實用人才。
然而,由于我國高職國際貿易專業的辦學實踐較短,處于創辦階段,還存在許多問題和需要完善的地方.尤其突出的是該專業英語教學,英語教學是高職國際貿易專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專業學生必須具有堅實的外語語言應用能力和交際能力,而不少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英語教學模式基本是沿用本科學科體系結構,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職模式,培養目標多是以學習研究型為主,使用的是以學習研究為主的國際貿易人才培養模式,這種國際貿易人才培養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的傾向。因此,應盡快樹立高職應用型國際貿易人才培養的戰略目標,在這一目標轉變過程中,反思高職國貿專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新型教學模式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二、社會建構教育思想
出于探索如何將當代教育心理學的一些重要理論和思想應用于外語教學的愿望,英國應用語言學家M.威廉姆斯和教育心理學家R.布爾登共同研究并提出了社會建構主義模式。它以維果茨基的理論為基礎,更強調社會文化對于學習的影響。在這種理論中學習者與社會的交互更加受到重視,學習不再是孤立存在的活動,而是學習者與環境、教師、其他學習者以及學習任務等的交互作用。社會建構主義教育思想對我們改變英語教學現狀、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很有啟發,特別是該理論強調語言教學的社會實踐性,強調實踐的情景性及交互性,并充分體現在教學中,給了我們極大的啟示。
三、社會建構教育思想對國貿專業英語教學的啟示
與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課內,課外,實訓基地,并突出情景性及交互性。
1.課堂教學中采用交互式教學,交互式教學法又稱互動教學法或互動合作學習法,起源于2O世紀7O年代的美國,是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和策略。簡言之,交互式教學法就是以師生、生生互動為橋梁,使現代課堂教學的教師、學生、教材和媒體幾大要素之間形成立體的信息交流和傳遞網絡,讓學生主動在情景與對話中進行積極的知識構建,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潛能和主動性、創造性,激活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培養學生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各種素質和能力,促使學生全面發展。交互式教學法改善了課堂教學中的師生關系和社會心理氣氛,大面積提高了學生的學業成績,促進了學生良好的認知能力與人際關系的交往能力,實效顯著,因此備受教育界的關注,成為當代教育的前沿理論和研究熱點。
交互式教學法將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改為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師生之間良性互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作為參與者而非整體的控制者,以達到培養學生交際能力的目的。
交互式教學法中,互動是一種教學手段而非目的。如果僅以互動為標準,沒有明確的教學目的與合理的教學安排,那么最終也會事與愿違。為此,該教學模式在實施中要遵循以下原則:
(1)是問題中心原則。
教學中,要引導學生以疑為軸,解惑為線,互動合作地探究英語教材中的疑難點,尋求有效的解決途徑。教師的作用主要是通過畫龍點睛式的點撥方式給予指導,并給學生留出進一步思考的余地和創造的空間。(2)是開放性原則。即教學方法和手段公開,教學氛圍寬松,使學生有可以充分發揮想象的空間。
(3)是實踐性原則。在教學實踐活動中,通過課堂教學實踐,設置與教學內容相符合的英語情景,讓學生練習聽、說、讀、寫等基本技能;同時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在有外方人員參與的外事活動中,有效提高其口語和聽力能力。
(4)是層次性原則。鑒于學生之間在知識、能力上存在的差異,教學要層次分明,依據學生不同素質選擇不同目標與合作對象,做到分類施教,全員受益
2.在抓好課堂教學的同時,應充分發揮課外實踐活動的優勢。對于高職英語教學來說,課堂教學是基本的教學形式,起主導作用,但課外活動也不可忽視,它對學生掌握知識、提高實際技能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師通過課外指導,可以使課堂教學內容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深化。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應變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如組織英語專題講座、英語辯論賽、演講賽、文藝演出、觀看英文電影,成立英語角、英語俱樂部、英語協會、或英語興趣小組,或讓學生直接參加一些涉外實踐活動,如接待外賓、觀摩涉外業務洽談、擔任口頭翻譯等。課外活動的多樣化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他們嘗試自己能力的范圍,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就業競爭力。
3.學校與相關外貿企業合作,加強學生的階段性實習。根據教學內容,安排學生進行一定量的崗位階段性實習,使得學生可以親身感觸工作環境.實踐語言知識和工作要求。實習結束后.再鼓勵學生回顧實習經歷.反思實習過程中成功與不成功的具體實例,再充實到語言學習中。因為,這里具有最真實的實踐活動的情景性及交互性,實習是職校生專業能力培養的重要環節.實習期間獲得的知識和能力會對今后的專業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專業英語教師要在這一階段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指導和培養。實習過程中讓學生寫實習日志,使學生把在實習崗位中的所思所感,在日常工作中的收獲與不足,語言實踐的困惑等一一記錄。
4.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教師是實踐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既有理論水平,又有實踐動手能力的實踐教學師資隊伍的建設是開展實踐教學的重要保證。實踐教學在國際貿易專業英語中的貫徹要求指導教師既具有英語專業理論水平,又要有較強的國際貿易經驗,即必須具備“雙師型”素質。沒有高素質的雙師型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實踐教學的任務和目標不可能完成。在實際工作中.要堅持教師“持證上崗”,要求進行國際貿易專業英語教學的老師具有相關職業資格證或實踐合格證才能上崗,要其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實踐的指導能力。同時,積極引進既有理論水平又有實踐經驗的人才充實到師資隊伍中來。
四、小結
兩年的國貿專業英語教學實踐證明,這種在社會建構思想指導下的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教學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學生聽、說、讀、寫、譯等技能得到綜合的鍛煉,英語綜合運用能力明顯提高。
雖然我們在國貿英語教學和管理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為了今后進一步完善教學大綱、課程設計、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果,我們還須做更深入、更細致的研究。
參考文獻:
[1]黃瑞鋒:論高職高專學生英語實踐能力的培養[J].中國市場,2008(14):117~118
[2]曹群英肖武云:從社會建構主義看《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0(1):222~223
[3]溫江霖:論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大學英語教學改革[J].商場現代化,2007(7):393~394
[4]許海蘭:探析高職高專商務英語人才培養中的特色教育[J].教育與職業,2006(30):100~103
[5]林震:論實踐教學在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旅游英語教學中的滲透[J].職業時空,2006,2(8):70~70
[6]李淑榮:職校專業英語教學與實訓相結合之我見[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5(13):56~57
[7]雷耘:高職英語教學在涉外人才培養中的作用[J].中國成人教育,2003(4):73~74
[8]王道俊王漢瀾:教育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9]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2)是開放性原則。即教學方法和手段公開,教學氛圍寬松,使學生有可以充分發揮想象的空間。
(3)是實踐性原則。在教學實踐活動中,通過課堂教學實踐,設置與教學內容相符合的英語情景,讓學生練習聽、說、讀、寫等基本技能;同時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在有外方人員參與的外事活動中,有效提高其口語和聽力能力。
(4)是層次性原則。鑒于學生之間在知識、能力上存在的差異,教學要層次分明,依據學生不同素質選擇不同目標與合作對象,做到分類施教,全員受益
2.在抓好課堂教學的同時,應充分發揮課外實踐活動的優勢。對于高職英語教學來說,課堂教學是基本的教學形式,起主導作用,但課外活動也不可忽視,它對學生掌握知識、提高實際技能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師通過課外指導,可以使課堂教學內容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深化。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應變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如組織英語專題講座、英語辯論賽、演講賽、文藝演出、觀看英文電影,成立英語角、英語俱樂部、英語協會、或英語興趣小組,或讓學生直接參加一些涉外實踐活動,如接待外賓、觀摩涉外業務洽談、擔任口頭翻譯等。課外活動的多樣化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他們嘗試自己能力的范圍,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就業競爭力。
3.學校與相關外貿企業合作,加強學生的階段性實習。根據教學內容,安排學生進行一定量的崗位階段性實習,使得學生可以親身感觸工作環境.實踐語言知識和工作要求。實習結束后.再鼓勵學生回顧實習經歷.反思實習過程中成功與不成功的具體實例,再充實到語言學習中。因為,這里具有最真實的實踐活動的情景性及交互性,實習是職校生專業能力培養的重要環節.實習期間獲得的知識和能力會對今后的專業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專業英語教師要在這一階段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指導和培養。實習過程中讓學生寫實習日志,使學生把在實習崗位中的所思所感,在日常工作中的收獲與不足,語言實踐的困惑等一一記錄。
4.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教師是實踐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既有理論水平,又有實踐動手能力的實踐教學師資隊伍的建設是開展實踐教學的重要保證。實踐教學在國際貿易專業英語中的貫徹要求指導教師既具有英語專業理論水平,又要有較強的國際貿易經驗,即必須具備“雙師型”素質。沒有高素質的雙師型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實踐教學的任務和目標不可能完成。在實際工作中.要堅持教師“持證上崗”,要求進行國際貿易專業英語教學的老師具有相關職業資格證或實踐合格證才能上崗,要其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實踐的指導能力。同時,積極引進既有理論水平又有實踐經驗的人才充實到師資隊伍中來。
四、小結
兩年的國貿專業英語教學實踐證明,這種在社會建構思想指導下的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教學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學生聽、說、讀、寫、譯等技能得到綜合的鍛煉,英語綜合運用能力明顯提高。
雖然我們在國貿英語教學和管理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為了今后進一步完善教學大綱、課程設計、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果,我們還須做更深入、更細致的研究。
參考文獻:
[1]黃瑞鋒:論高職高專學生英語實踐能力的培養[J].中國市場,2008(14):117~118
[2]曹群英肖武云:從社會建構主義看《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0(1):222~223
[3]溫江霖:論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大學英語教學改革[J].商場現代化,2007(7):393~394
[4]許海蘭:探析高職高專商務英語人才培養中的特色教育[J].教育與職業,2006(30):100~103
[5]林震:論實踐教學在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旅游英語教學中的滲透[J].職業時空,2006,2(8):70~70
[6]李淑榮:職校專業英語教學與實訓相結合之我見[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5(13):56~57
[7]雷耘:高職英語教學在涉外人才培養中的作用[J].中國成人教育,2003(4):73~74
體育、藝術專業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要想真正對他們因材施教,必須科學合理地進行分級。陳晚姑(2009)等則建議對這類特殊專業學生進行分級教學,并對分級教學的目標、課程設置、教學評估及教學保障提出了具體內容。每一屆新生入學后,由學校統一組織摸底考試,對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進行綜合考核,再參照高考英語成績,把學生分成提高班、普通班、基礎班三類。提高班約占總人數的15%,入學時已經掌握基本英語語音和語法知識,領會掌握約1500個單詞,有較好的聽、說、讀、寫能力。普通班約占總人數的70%,有一定的語音、語法知識,但不扎實,聽、說、讀、寫能力較弱。基礎班,約占總人數15%,基本語法和詞匯甚至未達到基本要求,詞匯量低于800。依據三類生不同的英語基礎,教師要根據所教授班級的程度,對教學過程做出明確安排,科學選擇教學方式。針對提高班學生,教師是引導,可以采用任務型、體驗式和探究式的教學方式,充分挖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注重學生聽說及綜合技能的訓練,拓寬學生的閱讀量、詞匯量和文化視野。針對普通班學生,教師與學生并重,以精講為主,語言訓練為輔,采用激發式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激發學生用英語自由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思想。針對基礎班學生應注重夯實學生基礎,縮小與普通班的差距,采用體驗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培養學習興趣和自主的學習習慣。分級教學是一種科學的、行之有效的、好的教學方法。有利于不同基礎的學生提高英語水平,是因材施教原則的具體體現,即強調學習的過程。
二、大學英語課程評價體系的改革
目前我國部分高校大學英語教學主要以通過四級為目標,對《要求》所規定的分類多樣化要求則較少重視。這一現象已引起部分高校和學者的重視,且已經就體育、藝術大學生英語教學展開相應研究和實踐,并已取得部分理論成果。如王嚴,田慧(2011)等則提出了體育專業學生教學的目標、重點及相關措施,探討了大學英語大班課的主要弊端并提出一些對策;我們利用問卷調查,分析了大學英語教學現狀及學生對教學的需求,并提出其對三級后英語教學有關師資、課程設置及教材等問題的觀點;建立科學的、有新意的大學英語課評價體系,是推動學校大學英語課程教學工作和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大學教學評價必須是全面的,實事求是的,著眼于通過大學英語教學學生是否達掌握知識、了解文化、是否提高人文素養。因此,在教學評價上,要改變單純以考試成績、三級成績、四級成績為標準,以檢測、考試、競賽為方式的局限性評價。建立以大學英語基礎知識、技能、、人文素質、課堂表現、考勤等綜合評價的標準,形成教學過程、成績測試、競賽和學生自評、互評同步進行的綜合性和形成性評價體系。
三、大學英語教學方法改革
由于體育、藝術專業的學生普遍比較活躍,采取“滿堂灌”方式是很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必須進行大學教學方法改革。他們在英語課上集中精力的時間往往比較短,所以在45分鐘的課堂中不能一味地講授課本上的英語內容,需要適時穿插一些與所教學生專業相關的英語知識,并且給他們表現的機會。教師應加強學習策略理論的學習和研究。很多老師認為教學的任務就是吃透教材,備好教材,把教材上的知識準確地傳授給學生,而忽略了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在這種被動的學習模式下,其結果往往是費時低效,英語水平很難提高的。根據不同的專業進行不同的教學方式:而美術系的學生,對于畫面比較敏感,可以選擇些名畫或者畫面比較優美的電影,讓學生用英語來評析這些東西。對于音樂系的學生來說,他們的表演天賦和欲望都比較強,所以上課的時候可以給他們提供些這樣的機會,比如表演英語歌曲,英語戲劇等等再次,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給學生呈現更多視覺上的刺激。對于體育專業的學生,他們比較好動,所以英語課堂上盡量在他們失去耐性之前,講些和他們專業相關的英語知識,像奧運會比賽項目英語或者可以讓他們課后查一些自己喜歡的體育明星的資料,上課用英語和同學們交流。
體育、藝術專業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要想真正對他們因材施教,必須科學合理地進行分級。陳晚姑(2009)等則建議對這類特殊專業學生進行分級教學,并對分級教學的目標、課程設置、教學評估及教學保障提出了具體內容。每一屆新生入學后,由學校統一組織摸底考試,對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進行綜合考核,再參照高考英語成績,把學生分成提高班、普通班、基礎班三類。提高班約占總人數的15%,入學時已經掌握基本英語語音和語法知識,領會掌握約1500個單詞,有較好的聽、說、讀、寫能力。普通班約占總人數的70%,有一定的語音、語法知識,但不扎實,聽、說、讀、寫能力較弱。基礎班,約占總人數15%,基本語法和詞匯甚至未達到基本要求,詞匯量低于800。依據三類生不同的英語基礎,教師要根據所教授班級的程度,對教學過程做出明確安排,科學選擇教學方式。針對提高班學生,教師是引導,可以采用任務型、體驗式和探究式的教學方式,充分挖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注重學生聽說及綜合技能的訓練,拓寬學生的閱讀量、詞匯量和文化視野。針對普通班學生,教師與學生并重,以精講為主,語言訓練為輔,采用激發式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激發學生用英語自由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思想。針對基礎班學生應注重夯實學生基礎,縮小與普通班的差距,采用體驗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培養學習興趣和自主的學習習慣。分級教學是一種科學的、行之有效的、好的教學方法。有利于不同基礎的學生提高英語水平,是因材施教原則的具體體現,即強調學習的過程。
二、大學英語課程評價體系的改革
目前我國部分高校大學英語教學主要以通過四級為目標,對《要求》所規定的分類多樣化要求則較少重視。這一現象已引起部分高校和學者的重視,且已經就體育、藝術大學生英語教學展開相應研究和實踐,并已取得部分理論成果。如王嚴,田慧(2011)等則提出了體育專業學生教學的目標、重點及相關措施,探討了大學英語大班課的主要弊端并提出一些對策;我們利用問卷調查,分析了大學英語教學現狀及學生對教學的需求,并提出其對三級后英語教學有關師資、課程設置及教材等問題的觀點;建立科學的、有新意的大學英語課評價體系,是推動學校大學英語課程教學工作和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大學教學評價必須是全面的,實事求是的,著眼于通過大學英語教學學生是否達掌握知識、了解文化、是否提高人文素養。因此,在教學評價上,要改變單純以考試成績、三級成績、四級成績為標準,以檢測、考試、競賽為方式的局限性評價。建立以大學英語基礎知識、技能、、人文素質、課堂表現、考勤等綜合評價的標準,形成教學過程、成績測試、競賽和學生自評、互評同步進行的綜合性和形成性評價體系。
三、大學英語教學方法改革
由于體育、藝術專業的學生普遍比較活躍,采取“滿堂灌”方式是很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必須進行大學教學方法改革。他們在英語課上集中精力的時間往往比較短,所以在45分鐘的課堂中不能一味地講授課本上的英語內容,需要適時穿插一些與所教學生專業相關的英語知識,并且給他們表現的機會。教師應加強學習策略理論的學習和研究。很多老師認為教學的任務就是吃透教材,備好教材,把教材上的知識準確地傳授給學生,而忽略了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在這種被動的學習模式下,其結果往往是費時低效,英語水平很難提高的。根據不同的專業進行不同的教學方式:而美術系的學生,對于畫面比較敏感,可以選擇些名畫或者畫面比較優美的電影,讓學生用英語來評析這些東西。對于音樂系的學生來說,他們的表演天賦和欲望都比較強,所以上課的時候可以給他們提供些這樣的機會,比如表演英語歌曲,英語戲劇等等再次,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給學生呈現更多視覺上的刺激。對于體育專業的學生,他們比較好動,所以英語課堂上盡量在他們失去耐性之前,講些和他們專業相關的英語知識,像奧運會比賽項目英語或者可以讓他們課后查一些自己喜歡的體育明星的資料,上課用英語和同學們交流。
四、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