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中學體育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不少教師在重點實施體育游戲的同時卻忽略了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體育技能的協調融入。有的體育游戲過于注重娛樂性,反而和教學內容產生了脫節,更淡化了體育技能的掌握目標,這對學生來說,雖然情緒是放松了,快樂也體驗了,卻在玩樂后不知道學了什么。這種情況即是本末倒置,體育游戲的實施要以教學基礎為牽引,體育技能的融入要在游戲動作上找準平衡點,讓游戲規則與運動技能重合于某點,讓學生在游戲進行中熟悉技能,在技能掌握中投入游戲。此外,教師不但要設計好游戲的兩面性催化力,還要做好啟示性引導,清晰有序地將學生帶入到運動重點中。例如,在進行前滾翻教學時,我提出先玩一個游戲“坐的快”,我讓學生請出兩個代表站在墊子前,比賽誰先在口令后坐到墊子上,然后我再和勝出的學生重新比賽。不同的是,我用一個利落的前滾翻動作“秒贏”了學生,學生們在一片驚訝聲中也明白了這節課的重點,我告訴學生:“老師贏的訣竅就是低著頭看天空。”也就是趴在墊在上從雙腿間望天空的前滾翻“絕招”技巧,在游戲引導下練習效果異常令人滿意。
二、增加人文信息,培養學生體育素養
體育教學中的體育游戲雖然首要注重的是趣味性,但也不可脫離了深層次的引導,不然,游戲設計就容易流于浮夸,缺少內涵。體育運動絕不是“蹦跳幾下,花力氣,不用大腦”的簡單思想所能概括的,也不僅僅是技能的比拼,力量的展示,更凝聚著體育運動獨特的人文精神。因此,在游戲中導入人文信息,更能發散出體育運動的深度價值。學生只有形成優秀的體育素養,才能夠更深刻地理解體育鍛煉的意義,精神運動相結合,塑造人格魅力。在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人文信息的導入要有針對性,要有情緒觸動點,要有由淺入深的發散效果。例如,在進行跨越式跳高時,不少學生不能面對“過桿”環節,害怕失敗受傷的懼怕心理讓他們放棄練習。我于是設計了“躍龍門”的游戲,將學生分成兩組,能夠順利過桿則算作躍過龍門,如果失敗可以再給一次機會,如果自動放棄將沒有機會,并且會拖小組的后腿。游戲果然湊效,原本心懷恐懼的學生為了集體的榮譽也肯硬著頭皮上陣了,一次不過桿的學生也鼓足全力準備第二次,學生們將鯉魚躍龍門不畏困難的精神和集體競爭意識發揮到了最高點。
三、導入游戲評價,完善學生運動體驗
1.基礎教育改革的需要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試行)》指出:“學校在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同時,應當視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或選用適合本校的課程。”而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正是我校的優勢教育資源和立校品牌。多年來,我校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教學和民族教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多次代表自治區、南寧市參加全國全區的各級比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高中課改不斷深入,素質教育不斷深入人心的背景下,如何不斷挖掘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文化內涵和育人元素,如何在特色高中建設中更大發揮其帶動作用和影響力,正是我們著力思考的重要問題。
2.素質教育的需要
素質教育中“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重視學生主體發展的需求。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要讓學生享受運動的樂趣,滿足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從今后學校體育發展的眼光看,娛樂體育的內容必將大大加強,將與健身體育一起成為學校體育的支柱。
3.傳承和發展民族傳統體育的需要
中央民族大學體育學院院長韋曉康專著《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與文化傳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教育發展、創新與人才培養探索》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文化內涵進行深入的挖掘,并指出了其發展的方向,突出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在當今教育的重要地位及其不可忽視的發展前景。
二、在中學體育教學中融入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意義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是我國體育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各族人民的健康水平,增強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促進民族團結和社會文化進步起著重要作用。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以其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理念以及顯著的趣味性和娛樂性特點,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參與愿望,其健身效果明顯,有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同時,又以其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促進了學生對各少數民族的生活方式、民俗民風的了解以及對民族文化的傳承,培養了學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養。
三、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如何開展民族傳統體育
1.從學生的興趣出發
由于學生的性格、性別和自身身體素質差異較大,這樣在課堂教學中把學生分組進行教學的效果較好,不同組別的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項目進行學習。
2.學習和娛樂相結合
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擁有極高的趣味性,通過教學、練習和比賽,培養學生參與和競爭的意識,充分發揮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產生的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技術水平,讓學生在運動中感受快樂。
3.教學過程由易到難
傳統體育項目的教學中要注意基本功的練習,扎實的基本功能夠使學生的技術得到快速提高,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在板鞋教學中,我采用先學基本步伐—二人按節奏走—三人按節奏走—多人走—快走—跑—快跑的教學步驟進行循序漸進的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4.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提倡學生參與確定目標、把握學習進度和目標達成的評價體系。課堂上學生可以大膽質疑,教師則積極引導,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使學生得以充分發展。因此,在實施民族傳統體育的教學過程中我堅持學生自主學習的原則。例如,在踢毽子、打陀螺教學中,我只是教會學生一些基本方法,然后由學生分散進行學習,讓他們在學習中尋找問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教師巡回指導,為學生及時解決學習上的問題。整個教學過程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生在歡快、自由的教學氛圍中盡情地學練,既達成了教學目標,學生的身心又得到了發展。
5.教學中融入文化因素
每項傳統體育項目都有一個豐富的歷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通過在課堂教學中介紹相關的歷史、文化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四、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注意事項
1.樹立體育意識
通過引導學生樹立民族體育意識,使學生關注體育文化,形成宏觀的體育意識。
2.建立完善的民族傳統體育教學體系
1.1信息化教學無論是為了身體健康還是終身體育,中學體育教學的目的都是為了提高同學們的身體素質,為社會更加進步打下牢固的基礎。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中學體育實行信息化教學是時展的大勢所趨。與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相比,信息教學法的教學內容更加多樣,形式更加新穎、內容更加有趣,教學方式更加多元,既能豐富同學們的認知,又能激發同學們生理機能的潛質,符合同學們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是全面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必要條件,為學生“終身體育”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另外,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信息化教學,不僅減輕了老師的教學壓力和負擔,在教授給同學們體育操作技能的同時,還能給同學們播放聲音、動畫和三維景象等,也有助于學生對運動操作技能的熟練掌握,提高同學們自發學習體育的興趣。所以在中學體育課堂中,實行信息化教學能夠更好地為教師和學生的體育活動服務,提高同學們學習體育的積極性與興趣,加強他們體育知識的認知和了解,最終實現中學體育教學的生活化和現代化。
1.2將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組合中學體育教學的方法要多元化,可以將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組合。可以采用直觀性的教學方法,也可以分組游戲,抑或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提問的形式檢查同學們對知識的鞏固和技能掌握的情況,通過分組競賽的形式檢查同學們對動作要領是否完全掌握等等。另外,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方法的現代化,調查了解不同學生的心理情況,充分考慮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力爭實現個性化、民主化、多元化教學。
1.3多變的場地器材新課程標準要求中學體育教學不要僅僅局限于書本,要組織同學們多場地上進行體育鍛煉。國內外的調查顯示場地體育器材的配備會較大地影響中學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一成不變的體育器材已不能滿足同學們的好奇心、激發學生參加鍛煉的熱情。而多變的場地器材不僅能開闊同學們的眼界,而且能增強同學們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使同學的積極主動性得到發揮,打破上課時老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格局,也可以按照同學們的提議靈活地進行體育活動,從而收到更加靈活、個性、科學化的教學效果。
2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