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屬地管理論文范文

屬地管理論文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屬地管理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屬地管理論文

第1篇

一、發展歷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塑料工業的發展為滴灌技術應用帶來新機遇,地下滴灌技術作為滴灌技術的一種形式開始被采用。地下滴灌管一般采用尼龍或PVC材質,并在管壁鉆孔、扎也或切口制成灌器使用。這種地下滴灌系統運行于低水頭下,對水質和過濾設備要求較低,應用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供水均勻性差,滴孔易堵塞。進入20世紀70年代后,伴隨著科技進步與發展,地面滴灌設備無論是在滴頭類型還是毛管性能方面均得到較大改善,但對地下滴灌系統,除在毛管鋪設方法及打孔手段上有所改觀外,灌水均勻性差、出水孔易堵塞等問題依舊存在,地下滴灌技術的發展速度遠遠落后于地面滴灌技術。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有關地下滴灌技術及其應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進灌水器質量、優化系統設計參數、研制過濾器和施肥裝置等方面。與此相關的大量研究成果陸續涌現,其中最為醒目的是Mitcnell等人于1982年提出了地下滴灌系統設計、安裝和運行管理指南,這意味著地下滴灌技術開始步入成熟階段。

我國自1974年從墨西哥引入滴灌設備至今,地面滴灌技術應用和設備開發已取得長足的進展。但地下滴灌技術的初步應用則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主要用于果樹作物。近年來,這些技術在山西省運城地區得到大面積應用,取得了一引起研究成果,但由于采用人工扎孔方式制成灌水器,應用中系統供水均勻性較差、出水孔易堵塞等問題沒有得到很好解決,影響到地下滴灌系統的正常使用和運行。

二、應用及效益

地下滴灌技術在國外已等到廣泛應用,服務對象以經濟作物最為常見,多集中在果樹、蔬菜和其他高產值作物上;大田作物中也有少量使用,以棉花和玉米作物為主。國內地下滴灌技術的應用以果樹為主,目前在山西運城地區7667h平方米的地下滴灌面積中,果樹、蔬菜和大田作物的比例分別占總數的78.3%、4.3%和17.4%,大田作物是棉花和冬小麥。

地下滴灌條件下的作物產量高于或至少等于其它灌水方法下的相應值,而灌溉用水量則顯著小于后者。Adamsen對地下滴灌和噴灌進行對比的結果表明,地下滴灌下的花生產量明顯高于噴灌方法下的產量,而對玉米產量,兩者間沒有顯著差別,然而前者省水約30%。DeTar等人對地下滴灌與地面溝灌進行對比試驗顯示出,砂壤土質下,地下滴灌的棉花產量較高,砂質土時,兩者產量基本相等,但無論對哪類土壤,地下滴灌用水量都較溝灌低40%。Hjenggeler對美國得克薩斯州西部地區進行大面積調查表明,地下滴灌與溝灌相比,棉花產量可提高20%。Phene等人的研究結果說明,在美國南卡洛雷納州,地下滴灌條件下的甜玉米產量比溝灌高1%~14%,番茄產量高20%,甘藍和夏季南瓜產量均提高35%,而玉米、棉花、高梁、甜瓜和部分蔬菜的產量基本持平。山西運城地區的資料表明,與地面灌溉方法相比,果樹可節水75%,增產50%,西瓜節水60%,增產30%,而對大田作物,平均節水達50%,增加產量30%以上。地下滴灌技術不僅節水增產效果明顯,還具有節省勞力、能源等諸多優點,此外還能有效地抑制雜草生長。Grattan等人發現,對應用地下滴灌的地塊在不使用除草劑條件下,田內雜草生產程度明顯低于使用溝灌和噴灌方法并施用除草劑的地塊,但在降雨較多的濕潤地區,效果并不明顯。

三、研究現狀

1.設備及灌水器

國外使用的地下滴灌設備均來自地面滴灌系統,灌水器采用內鑲式或帶有補償性能的滴頭以確保系統供水均勻性。由于系統停止供水時易在管內產生負壓,造成管外土壤顆粒內吸而引起滴頭堵塞,故常在系統上安裝真空破壞裝置,這對系統運行管理要求較高。由于作物根系的親水性,根系在毛管滴頭四周的旺盛發育有可能造成灌水器孔口堵塞,有人試圖在滴灌水器堵塞的目的。山西運城地區在地下滴灌中使用的灌水器是在毛管上利用簡易工具人工扎眼形成出水孔,該結構形式不具備防堵和壓力補償功能,有待改進和完善。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在北京大興縣開展的有關地下滴灌室內外試驗結果證明,對內鑲式或帶有補償性能的滴頭采用外包無紡布處理地埋后,既可獲得較為理想的防負壓堵塞效果,又能在適當的毛管間距布設范圍內獲得較高的灌水均勻度。對于滴頭防負壓堵塞問題,除考慮在地下滴灌系統中設置真空破壞裝置外,研制一種既可防止負壓堵塞,又具有良好壓力補償和調節功能的灌水器是十分必要的。

2.毛管埋深間距

毛管埋深通常需考慮以下幾個因素:一是田間耕作深度,避免因耕翻土壤造成系統管網損壞。對無需耕作的作物(如草皮、紫花苜蓿等),可根據土壤質地和作物根系發育深度等條件減小毛管埋設深度;二是土壤條件,對土壤導水性能較強的輕質土,則可適當增加埋深來減少因地表濕潤引起的無效土面蒸發損失。基耕層內含有透水性較差的黏土夾層時,毛管埋深要考慮其影響,如毛管埋在該夾層以下,會影響土壤水分向上運動,對作物生長發育不利。最后是作物生長發育期,由于幼苗根系較淺吸水范圍有限,毛管埋深較大無疑不利于作物生長,但較淺的埋深又將無法滿足作物后期對水分需求。有時為了保證苗期土壤墑情,作物生長前期使用其他灌溉方法,后期再采用地下滴灌方式,但會增加灌溉成本費用,降低收益率。綜合考慮上述因素,毛管埋深多介于20~70cm之間。以山西運城地區情況為例,果樹下的埋深一般在40~50cm,大田作物則為35~40cm較為適宜。

毛管埋設間距主要取決于當地氣候條件、土壤質地和作物種類。對于種植在沙性土壤或干旱地區的作物而言,較小的毛管間距有助于田間土壤水分均勻分布,當然這將增加投資成本。在多雨濕潤地區,可以使用較寬的間距,但這取決于作物類型、土壤條件和可接受的風險水平。一般較窄的間距多用于平播密植類作物,如草皮、小麥等,而較寬的間距則常見于蔬菜、果樹、棉花、玉米等行播作物,毛管應置于窄行間。運城地區的果樹滴灌一般采用3m間距,權株排列不正規的果園使用隨行布設形式,棉田的毛管間距是1.2~1.5m,小麥田多采用1.0~1.2m的距。

3.灌溉制度

地下滴灌制度一般以實測或計算的騰發量、土壤和作物特性為依據制定。若按作物耗水速度確定灌水時間,應按小定額多次灌水的方式;當土壤水分下降下某個限值時才考慮灌水,則需數天供水1次。對蔬菜等水分含量較多的作物通常使用前一種灌水頻率,果樹和大田作物則適宜于后一種灌溉制度。Caldwell等人的研究結果表明,只要土壤含水量保持在可允許范圍內,采用每日灌水1次與周灌水1次的灌溉制度對玉米產量沒有影響。EL-Gindy等人對每天灌水1次和每3天灌水1次的周期進行對比后發現,高頻次小流量的灌溉制度不僅能較大幅度地提高番茄和黃瓜的產量,還能改善根層內的土壤水分布,提高水分利用率,這非常適宜于地下滴灌系統的運行特點。在山西運城地區,蘋果樹年內一般滴灌3~5次,小麥通常灌溉2~3次,每次用水230~450m3/hm2。

4.化肥和農藥施用

滴灌技術的優點之一就是可以在整個作物生育期內,適時適量地通過微灌施肥技術高效地將肥料、微量元素和農藥等作物生長所必需的養分和物質按比例精確的施用到作物根區土壤,這既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又能減少因灌溉淋洗產生的溶質數量,減輕對地下水的污染,并節省大量施肥勞力。Mikkelsen根據研究結果得出結論,與地面灌溉方法相比,地下滴灌條件下磷肥施用量較少,主要原因就是因肥料被直接施用到作物根層,明顯減少了流失量。為延長地下滴灌系統使用壽命、防止灌水器堵塞,除對灌溉水進行適當過濾、清除雜質外,還可在系統中隨水注入適量稀鹽酸,定期清除地下滴灌系統內滋生的微生物以及灌水器內的沉淀物,這同時也能起到減輕灌溉水堿性的作用。這些措施在國外已得到普遍重視并投入實際應用,國內仍處于將化肥技術溶于灌溉水中應用的初級階段,對系統管件進行化學處理、清除根系和沉積物的應用研究還未提到議事日程。

5.設計與管理

地面滴灌系統的設計方法同樣適用于地下滴灌系統,特別是在管道水力學性能和灌水均勻性方面。地下滴灌系統的設計及管理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首先設計中必須考慮在系統上安裝進排氣閥門,防止斷水進行更好的過濾處理,并對系統實施定期沖洗。與地面滴灌相比,地下滴灌系統的檢修更為困難,在設計和施工階段應對此問題給予重視。

6.經濟適宜性

Henggeler等人發現將棉花溝灌改為地下滴灌后,能獲得較高的經濟回報,對玉米大豆作物而言,與中心支軸式噴灌系統相比,地下滴灌方法具有較高的經濟可行性。山西運城地區的資料數據也表明,就當地使用的簡易地下滴灌系統而言,每公頃果園的投資成本是4500元、大田為6000元。該投入強度低于當地采用固定式噴灌的投入,雖高于地面灌溉的投資,但其節水、擴灌、增產效果非常明顯。當然僅就灌水技術本身,很難得出哪種方法更為經濟適宜的結論,它取決于自然和社會經濟兩大因素。其中關鍵因素是當地可利用的水資源數量以及獲取它的成本費用隨時間變化的趨勢。在類似山西運城這樣典型的干旱缺水地區,工業和城市用水激增導致可供農業使用的水量銳減,這對農業節水灌溉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地下滴灌系統具有無可辯駁的節水增產效益,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們選擇地下滴灌方法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7.主要問題

由于地下滴灌系統埋設在地下,使得人們無法直接觀測到灌水器出流狀況和灌水效果。當系統需要進行檢修時,往往要比地面滴灌系統投入更多的時間,耗費更多的人力物力,管理費用也相對較高。其次,為防止水中雜質引起的灌水器堵塞以及滴頭負壓堵塞等問題,必須在系統內增加相應的附加設備,并對管路經常進行沖洗。沖洗閥及進排所閥的安裝勢必增加系統的造價和運行費用,在某些情況下將致使地下滴灌技術的經濟可行性大打折扣。

四、結論

第2篇

關鍵詞:風景園林;奧運設施;規劃設計;田

清河效果圖

引言

也許因為中國的傳統園林太優秀了,也許因為我們陶醉于這優秀的傳統太長久了,使得我們在國際現代景觀設計經歷了半個多世紀之后的今天,仍然未能擺脫她的陰影。這種陰影的灰暗程度,遠比傳統中國建筑濃重的多。而忽然間又覺得時代變了,帝王和士大夫不復存在了;大眾成了主人,嚴酷的生態和環境問題使亭臺樓閣、小橋流水、曲徑通幽,不再有詩情畫意了,于是我們不知所措。這時,國門外蓄勢已久的西方現代景觀設計思潮或形式便乘虛而入。一時間,中國大地變成了西方景觀的游樂園和博覽園。中國景觀在呼喚“今而中”的春天。立足于本土的創新似乎是惟一值得信賴的途徑。

當城市化和可持續挑戰中國大地,奧運會成為未來北京的主題時,奧林匹克公園的設計應采擷五千年的造田、種田、灌田的技術、藝術和精神,并將其與現代最新生物和能源科技相結合,實現一個科技的、人文的、綠色的奧運景觀典范。一個未來中國和世界的可持續景觀典范。

五千年的中國土地曾經、還將養育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在無數的失敗與成功之后,“田”,積淀下了處理人與土地關系的最精華的智慧。連同那充滿詩意的景觀,”田”,告訴我們如何尊重土地和自然過程,用最少的工程,獲得可持續的最大收益。在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中,這五千年智慧連同其詩意的景觀被無情地毀棄,我們甚至以“工業化”和“高科技”的名義來“整治”和“改造”我們生命的土地、水系,而最終發現,我們祖先對待土地的態度和技術要高明的多。

“田”總平面圖

但我們并不留戀過去,設計者以現代中國和未來世界的姿態,融合現代科技與人文精神,用“今而中”的語言和手法,創造未來健康和可持續的景觀典范。于是,我們重新發現和認識了“田”——擷拾起智慧的果實,播撒下希望地種子。

1場地挑戰

奧林匹克公園景觀營造所面臨眾多問題和挑戰,這些包括:

(1)如何克服10m的高差來開挖巨大的湖面?如何使工程量最小,克服湖底滲漏?

(2)如何用大規模群眾性植樹造林方法,營造5平方公里森林,同時避免單一林相?

(3)如何在大尺度上營建理想“風水”景觀9如何管理如此大尺度人工景觀?

(4)如何在缺水環境下建立一個經濟的、可持續的水再生、循環和再利用系統?

(5)如何解決場館的巨大尺度問題,營造宜人的環境,如何解決賽時賽后使用問題?

(6)如何延續城市的中軸線,使之具有紀念性,同時是一條連續的文化、休閑廊道?

2對策:田

當一種藝術走到終點或一個階段時,便需要重新回到本原去獲得靈感。任何一種藝術形式,不管其多么優秀燦爛,都不可避免地要被時代所淘汰,而只作為歷史和文化遺產的存在。正如傳統中國山水園林,從經過藝術家精選過的自然山水中獲得營養而成為貴族化的景觀一樣,為人民大眾的景觀設計,需要從平常的大地景觀中吸取營養。于是,”田”,一個最普通而最深藏于中國文化潛意識中的日常景觀,便成為本方案的靈感之源。田所能提供的景觀物境和意境包括:

(1)造田:如何用最少的工程,獲得最大的收益;

(2)種田:如何與自然的節律相和諧并配置作物;

(3)灌田:如何合理而巧妙地利用水;

(4)田的歡樂:包括許多競技活動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5)田的紀念:對土地的敬畏,這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所缺乏的。

這些積淀在中國五千年土地上的智慧,與現代科技與人文精神相結合,用“今而中”的語言和手法,設計這時代的、中國的土地,正是本方案的核心思想。

3方案特點

3.1田+等高線:結構與象征性肌理

顯現場地原有的等高線,也是場地歷史的記憶,延續北京西北山勢,將其與源于場地和區域的田塊肌理相結合,構成整個公園的結構和象征性元素,并將這種肌理幾何化后,一直延伸到中央景區。在不同區域,這種肌理用于組織各種景觀元素和空間:

(1)整體上,在森林公園形成象征性的左右環抱的理想風水格局;

(2)在森林公園西側用于組織濕地、梯級湖群、林地斑塊、野花草甸、石墻和步道;

(3)在森林公園東側用于布局林中草地和地形;

(4)在中央景區用于形成草坡、廣場、步道和水中棧橋。

五色土效果圖

3.2梯級湖群+梯田濕地:最少工程量的場地設計途徑

利用場地由西而東的10m的地勢高差,與濕地凈化系統相結合,形成層層疊疊的梯田濕地和多個梯級湖群;

(1)大大減少挖湖的工程量,同時避免由于挖穿粘土層帶來的湖底滲漏;

(2)增加水體流動性,形成多級跌水,豐富水體景觀,并提供充分機會給湖水加氧;

3.3可持續的水系統:渡水槽和水體凈化、循環和再用

強調奧林匹克公園不應成為城市用水的負擔,相反的,它是城市水系統治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應有利于整個水處理系統,使奧林匹克公園及森林公園真正成為可自維持的公園。

(1)建立與溫室相結合的濕地系統,利用溫室的反季節高效凈化系統,強化生物凈化功能;

(2)建立引水渡槽,將森林公園湖水提升到中心湖區,構成更具經濟和環境教育意義的水循環系統,同時只需用一個提水泵,便可解決沿途水景觀的形成;

(3)建立雨水收集系統和再生系統;

(4)恢復清河故道,建立與城市雨水收集系統相結合的沼澤凈化和滯水系統。

3.4植被:景觀生態模式與“三皴法”配置

用“基質一斑塊一廊道”的景觀生態格局總體布局植物群落;形成林在田上,田在林中,林在水上的多種景觀。用國畫“三皴法”(點皴、線皴、面皴)營造地帶性植被景觀。

(1)生態群落博物館概念:保護現有成熟林地,建立多樣化的生境;

(2)干百年田園的種植之美被升華、提煉為主導中心區的種植設計形式。

3.5軸線:五線譜上跳動的音符,一部關于五色土地的交響樂

軸線作為北京古城軸線的延續,從帝王的紀念,走向對土地和普通人民的紀念和向往。在強調其規整和紀念性的同時,設計一系列不規則和自然的空間,創造其作為體育、文化和休閑廊道的功能。

土人梯田濕地效果圖

土人疊水效果圖

“田+等高線”肌理,林帶和水從森林公園延伸入中心區,與來之古城的軸線平行交匯,如同音樂的五線譜,其上跳動著活躍的音符,包括:五色土花園、節點廣場、林下休閑廣場、湖中五島。將軸線的紀念性與休閑性相結合。整個交響曲分為3個主題樂章:歷史擦痕(過去)、盛世印證(現在)、生生不息(未來)。

軸線西側為規則的紀念性林帶,軸線與西側城市的綠屏,導引新鮮空氣。東側為沿等高線、湖水線和田塊肌理分布的自由式疏林。西側林帶下以2.5mx2.5m的模塊形式,構成親切宜人的休閑空間。

五色土花園:在紀念性軸線和東部湖濱休閑走廊之間形成安靜的空間,用類似禪的簡約而現代的方式,紀念中國世代耕種的五色土地:黑土地、白土地、黃土地、青土地和紅土地。

水作為一個聯系紀念性軸線的主要元素:渡水槽為中心湖區和各種水景的營造,提供了最方便經濟的途徑,它實現了人與巨大的體育場館空間和尺度的過渡,連接了中軸線與湖濱,并構成了一個個框景,蒙太奇般地展現了中軸沿線的景觀序列。

連續的軸線步道和濱水步道使軸線保持了連續和整體感,并與森林公園連為一體。

3.6場地故事:環境解說系統與專類植物園

鄉村故事線:保留場地內原有鄉村道路網絡,建立故事盒與網絡的環境解說系統,講述田園上的尋常故事。利用場地歷史文化遺跡和村落遺址,講述場地普通人民的故事。

專類植物園:和故事盒相結合設計5個專類植物園(蔬菜園、藥用植物園、果樹園、作物園、花卉園)。

4結語

第3篇

一、房產檔案數字化管理的原則

在落實檔案管理數字化的過程中,必須要全面堅持檔案數字化管理的原則,具體分析如下:

1.全程管理原則。所謂全程管理原則,就是將數字化檔案管理工作看作一個整體,從這個整體的管理需求出發,建立管理體系,制定管理措施,將檔案信息收集、保存、歸檔、銷毀等各個環節都施行數字化,運用統籌管理的方法,每個管理環節都不可松懈,各個環節之間要做好無縫銜接,進而實現整個管理工作效率與質量的最大化。

2.真實完整原則。檔案管理的基礎就是確保檔案數據的真實可靠,在落實數字化管理的過程中,必須要堅持真實完整原則,數字化檔案的內容、結構都不能與原有檔案出現差異,建立、使用之后也要保持檔案信息與原始狀態相同,并且要針對檔案使用者的姓名、使用檔案的時間等信息進行登記。檔案使用者必須要具備相應的權限,否則不可使用這些檔案資料。

3.使用方便原則。數字化管理模式的構建,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提升管理的效率與質量,為人們提供更加便利的工作環境和信息使用環境,因此方便性原則是必不可少的。數字檔案經過儲存、傳輸、加密等處理之后,必須要確保信息數據的可識別性,否則這些信息就無法被有效讀出,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要確保具備相關權限的使用者能夠及時、準確地獲取相應的信息,并可以在同一時間閱讀同一份電子檔案。

4.安全性原則。由于數字化管理依托于計算機技術以及互聯網技術,而互聯網技術本身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房產檔案作為非常重要的信息資源,一旦損壞或者丟失,有可能會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因此必須要堅實檔案管理的安全性原則,這是開展一切數字化管理的前提。為了確保檔案數據的安全,必須要構建完善的安全防護體系,采用更加有效的保密措施,才能夠使系統硬件或者軟件都能夠免于自然災害以及人為的迫壞,減少檔案數據丟失或者破損的可能性。

二、加強房產檔案數字化管理的對策

在分析了執行數字化管理的原則之后,下面針對具體的數字化管理措施進行分析:

1.提高數字化管理的認識,建立完整規范的檔案資料。構建數字化檔案管理的目的,是為了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檔案信息,并為社會發展更好的服務,如果檔案管理缺乏真實性與完整性,那么數字化管理也不存在任何意義。從目前我國大部分城市的房地產管理情況來看,通常房產管理部門都是計算機系統進行登記并發證,同時使用局域網以及數據庫技術對各項信息進行管理。但是能夠全面落實房產檔案數字化管理的城市并不多,這主要是由于人們對于數字化管理認識不完善,缺乏完整、規范的管理制度,因此必須要強化數字化管理的規范性,提升管理部門以及管理者對數字化管理的認識,保證資料要真實、完整,針對各種資料數據進行檢查,確保這些資料沒有問題才能夠進行轉化電子檔案,為數字化管理做好準備。

2.制定房產檔案館數字化建設發展規劃,并分階段有步驟地實施。在實現檔案管理數字化的過程中,檔案管理部門必須要充分考慮到各部門的建設發展,每一年的數據都在增加,因此要采取分層設計的方式,對現階段的庫存檔案進行合理分析,并且充分發揮檔案的使用紀律,將所有的檔案進行分類和管理,使缺少數字化的檔案庫存能夠以最短的時間發揮效力。制定階段性管理制度,并且有步驟,有計劃的進行落實,確保每個時期的數字化檔案管理都可以落實到位。

3.進一步完善房產權屬檔案數字化標準。數字化管理中標準化管理是不可忽視的方面,由于檔案管理數字化屬于新型事物,因此國內缺乏完善的制度與標準,為了能夠為數字化管理創造更加有力的環境,奠定更加有力的基礎,國家檔案局要針對電子檔案的建立與管理出善的標準、規范制度,規范和指導各地的房產檔案現代化管理工作,最終建立起一個標準的房產檔案數字化利用平臺。

4.規范數字化檔案開放范圍和使用權限。數字化檔案的查詢與檢索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因此在構建數字化管理模式的過程中,必須要設置相應的訪問權限,確保防衛的安全性,公眾可以在公共網上對各種信息進行查詢和使用,同時對內部人員開發相應的檔案查看權限,在單位內部局域網中可以隨時查詢、使用和分享。

三、結束語

房產檔案管理信息化,是房產事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結果,是實現檔案管理現代化的趨勢,因此地產檔案管理部門以及工作人員必須要認識到信息化檔案管理的重要性,必須要積極強化信息化建設,制定更加完善的信息化制度,為檔案管理信息化的普及提供更加便利的平臺和條件。

作者:宋斌路 單位:齊齊哈爾市房地產產權市場管理處

參考文獻:

[1]孫嘉翊.房產檔案信息化管理探索[J].現代國企研究,2015(16).

[2]李海瑛.淺析房產檔案的公開查詢利用[J].檔案管理理論與實踐-浙江省基層檔案工作者論文集,2012(00).

精品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天天综合在线视色| 欧美污视频网站|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n鬼沢|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无码av| 一区二区三区伦理高清|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亚洲成人免费电影| 男女一边摸一边做爽视频| 国产4tube在线播放| 黄色片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中文 |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播放| 97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观看| 88av视频在线| 女人是男人的未来1分29分 | 国产大片免费观看中文字幕| 久久丫精品久久丫| 狠狠热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999精品久久久久久| 黄色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吹潮香蕉在线观看| 99免费视频观看| 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免费人成乱码中国| 欧美性色一级在线观看| 人人添人人妻人人爽夜欢视av|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不卡| bt天堂网...www在线资源|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好|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小说在线播放|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不卡| 美女裸体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 麻豆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99v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日本高清va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