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農村小學班主任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新課改要求農村小學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主要是起到引導作用,即加強對小學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農村小學班主任要培養學生們自我管理的能力,讓學生們學會自己管理自己,從而使學生們養成良好的習慣。班主任可以在課堂上或者課外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來培養學生們的自我管理能力,在活動中學生們即學會了自我管理、相互監督,又學會了團結協作、相互幫助,一方面培養了學生們的自我管理能力,另一方面還增強了學生們之間的友誼。農村小學班主任為了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必須遵循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一是,班主任在活動開始前要制定出非常嚴密的活動計劃;二是,制訂的活動計劃必須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三是,活動必須是能夠為學生們提供更多的自我管理的機會;四是,農村小學班主任還必須加強對活動以后的后續管理??傊?,農村小學班主任在舉辦活動過程中,要多為學生們提供自我管理的機會,使學生們能夠充分得到鍛煉,同時在一些具有競爭性的活動中,教師要提醒學生們活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告訴學生們參與活動不是敵對的關系,而是在友好、互助的氛圍中相互競爭,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所有的學生都能得到自我管理的機會,并且還要使所有的學生們都得到進步。除此之外,農村小學班主任在制訂活動時,也要讓學生們充分參與進來,班主任跟學生們一起制訂活動計劃,使學生們團結起來,集思廣益,爭取學生們在活動中都能充分得到自我管理機會的鍛煉,并且還能提高學生們自我管理的能力,從而促使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變得簡單、高效。
二、多跟學生進行交流
小學生的特點決定了他們很愿意聽班主任的話,所以農村小學班主任要多跟學生們進行交流,了解學生們的真實想法,在交流過程中,班主任可以獲得更多的學生信息,對學生們現在的知識掌握情況也能夠充分了解,以便班主任能夠及時改變自己的管理策略,給學生們及時提供相應的幫助和建議。教育過程是一個人經歷模糊、了解、動情的一個過程,學生學習的好與壞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班主任的影響,班主任多跟學生進行有效交流,能夠及時掌握學生們的問題,給予學生們有效的建議,同時教師還要對積極的學生給予肯定和表揚。班主任在跟學生們交流過程中,要給學生們灌輸健康的思想,鼓勵學生們多進行創新,使學生們對學習充滿興趣,同時,教師也要在跟學生們交流中,多聽取學生們的意見,對于自己管理中的不足之處,要虛心接受,并且還要及時改正??傊嘀魅我喔鷮W生們進行交流,及時掌握學生們的實際情況,這對班主任采取什么樣的管理措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加強家校合作
為了更好地解決班級管理問題,加強家校合作是最有力保障。只有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緊密配合才能促進學生“和諧全面發展”。班級教育的主要教師是班主任,其應當積極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有效的協調班級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之間的關系,形成教育的合力。班主任可以定期召開家長和教師的談話會。談話會應針對學生在學校和家庭的情況,制定具體的教育計劃,并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以提高班級、家庭合作的效果。另外,現在通訊很發達,班主任可以時常給家長發條手機短信、QQ群、微信匯報一下學校和學生的近況。家長也可以留下老師的手機號碼或郵箱、QQ、微信等,向老師詢問學校和學生的情況。只有家校積極合作,各自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才能更好地優化班級管理。
四、結論
隨著素質教育及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德育工作已成為現代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基本保障,學生的文明禮儀也成為學校的教學工作重點,因此,文明禮儀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具體要求,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文明禮儀是我國的傳統美德,為了發揚這些優良的傳統,這就要求小學生不僅要從小培養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而且還要讓文明禮儀占據每個小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講文明、守禮儀的好習慣,從而促進素質教育及新課改的不斷發展。
二、現階段農村小學生文明禮儀的現狀
第一,小學生還處于懵懂階段,缺乏對文明禮儀的認識,對自身的文明認知程度還不夠。有的同學能認識到什么是失禮行為,不可以做,有的則不能正確認識。第二,學生受社會風氣、家庭環境的不良因素影響,文明禮儀教育得不到社會及家庭的高度重視。小學生的可塑性很強,有著好模仿和從眾的心理特點,只要受社會、家庭和環境不良因素的影響,他們的思想就會有很大波動,不文明、不良的行為會出現反復性。第三,班主任工作還不夠深入,還不夠細致。有些班主任雖然已經制訂了具體的班級文明禮儀,但是還沒有深入觀察的學生的舉動、學生的行為,也沒有及時去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沒有很好對學生的德育“因材施教”,導致班級德育工作開展不完善,因此,學生的品行也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針對,以上出現的各種問題,我認為德育工作應從班主任對學生的文明禮儀具體要求著手,班主任應該站在學生品行的形成和發展的重要高度,認真細致做好德育工作,促進學生思想品德的健康發展。
三、班主任實施德育工作的對策
(一)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應以德育人,樹立師德的良好形象教師是學生引導者,更是學生品行形成的影響者。因此,班主任在進行德育工作時應以德育人,在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樹立良好師德形象。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教育理念,這就要求我們班主任在日常教學和生活中應嚴格要求自己,文明禮貌,微笑對待每位學生。用自己人格魅力來熏陶學生、影響著學生,做到為人師表,以身作則,率先垂范。
(二)班主任應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要經常深入到學生日常生活中小學生的心理發展具有波動性大、隨意性等特點,對是非的判斷僅在一念之間,一念間思想就有可能變壞。這就要求我們班主任平時注意觀察學生的日常言行舉止,及時發現學生存在哪些不文明行為或存在不良行為的趨向,及時深入學生當中了解各種情況并做好記錄,想出不良行為的預防及糾正方法。班主任應結合學校的日常行為規范制度要求,對本班的同學制訂切實可行的德育制度,引導學生從身邊的事情做起,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注重日常文明禮儀,注意言行舉止,從而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營造文明禮儀氛圍抓住重要節日、重大活動等契機,采取講故事、知識競賽、文藝演出等形式,利用掛圖、黑板報、宣傳櫥窗、校園廣播等陣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文明禮儀教育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用這樣的方法開展德育工作既能增長學生的見識,又能很好的糾正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為。
(四)要強化校園文化建設,不斷優化育人環境校園文化建設是對青少年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一環,是加強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載體。學校應根據實際情況,抓好校園文化環境的建設和育人氛圍的營造。要將現有的文化宣傳陣地(櫥窗、畫廊、黑板報、廣播、電視)充分利用起來,發揮應有的作用。學校每學期要經常組織“文明教室”、“文明宿舍”的評比,以此推動校園文化的建設。
(五)促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相互協調與配合在農村,家庭教育是個“薄弱”環節。為了促進學校與家長之間的合作,班主任應該認真做好家與校的聯系工作。搞好家庭教育,重要的是轉變家長的觀念,提高家長的自身素質。所以,班主任要對學生家長進行正確的成才觀、人才觀教育,使他們能正確地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讓家庭與學校共同擔負起教育好孩子的義務。
摘要:農村小學由于地理條件的限制,資源的短缺,學生家長文化素質不高,且多外出打工,對孩子疏于管理,使得孩子在校問題嚴重。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遠。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應分析好學生現狀,對癥下藥。一是要尊重關愛學生,使學生感受到老師及社會的愛。其次,要允許學生犯錯誤,學生犯了錯誤,教師要幫助學生分析問題,找到問題所在,改正錯誤。在平時的教學中,對學生應嚴愛相濟,嚴是愛,松是害。在嚴格要求的同時,給予學生必要的愛。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應多創設情境,使學生在集體活動中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受到相應的教育。另外勤做家訪,即時和家長溝通,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把學生在校的表現反饋給家長,使得家長學校共同管理。
關鍵詞:尊重關愛嚴愛相濟活動家訪
記得有一位班主任曾說過這樣一段話“有班主任在,學生能做好,這個班主任基本合格;班主任不在,學生能做好,這個班主任很優秀;可是,如果班主任在,學生仍不能做好,那么這個班主任無疑是失敗的?!蔽倚欧钸@段話。要管理好一個班級,尤其是農村小學的班級,班主任工作非常關鍵。
農村教育在義務教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農村小學教學又是整個教育的關鍵和難點,要搞好農村小學教育必須注重班級管理。班級是學校的基本單位,而班主任是全班學生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是聯系班級與科任教師、溝通學校與學生家庭以及社會教育力量的橋梁。要管理好農村小學的班級,必須得分析農村小學班級的現狀,根據實際采取相關措施,農村小學教育教學才能與時俱進,走上正規化、系統化的道路。
在多年的工作中,我認真探索班主任工作經驗,總結得失。在這里我談談自己任班主任以來的一點膚淺的看法:
一、農村小學班級的現狀
現在農村小學的大部分學生能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能完成學習上的任務,但是少部分學生如果管理不好,將會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農村小學條件差,隨著學生人數的減少,使得一些教學點撤銷與合并,學生集中到相對路遠的完小,而現在的農村小學生嬌慣脆弱,受不得點滴委屈,很多家長外出打工,孩子一般由目不識丁的爺爺奶奶帶,由于嬌慣,疏于管教,養成了一些壞習氣,生活不能自理,缺乏自覺性,學習馬虎、紀律松散。這就要求班主任必須從各方面,用多種方法盡早了解學生情況。從實際情況出發,把特殊兒童引到正確的道路上來。因此,作為班主任,僅僅抓好學習成績做嚴師是不夠的,還要抓好生活做慈母。
二、要尊重學生,關愛學生
冰心說“有了愛便有了一切”。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而育人應該是班主任的首要天職。如何育人?我認為,愛學生是根本。農村小學尤為重要(父母外出打工,缺乏關愛)。愛學生,就需要我們尊重學生的人格、興趣、愛好,了解學生習慣以及為人處世的態度、方式等,然后對癥下藥,幫助學生樹立健全、完善的人格。人格尊嚴是平等的。作為班主任,要努力做到能像一個真正的朋友一樣,欣賞學生,學會傾聽學生意見,接納他們的感受,包容他們的缺點,分享他們的喜悅。被尊重是學生內心的需要,是學生進步的內在動力?!袄斫馐墙逃那疤?,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基礎?!眳⒄兆约旱挠H身經歷,我發現:當一個學生在被你認同、尊重后,他可能會有驚人的潛力和爆發力。
三、要允許學生犯錯誤
“在老師的眼里,沒有壞孩子,只有犯錯誤的學生”。的確,作為教師,我們在教書育人時應該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位學生,應該樹立允許學生犯錯誤的教育觀念。但是寬容并不是縱容放任的自流,并不是缺乏必要的批評和指導。我覺得,當學生犯了小錯誤時,我們一定要冷靜處理;對于大錯,我們一定要以學校的規章制度為依據,先與家長取得聯系,爭取家長的配合,從而達到學校、家庭齊抓共管的目的?,F在的學生很多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的獨立意識非常強,容易陷入迷茫,對外界事物很敏感,很容易走向極端。如果我們老師不能寬容,過分苛求,違背生理成長規律,我想我們的孩子也許就被我們不經意的一句話或一個動作給毀了。
四、要嚴愛相濟
付出愛心與嚴格要求不可偏廢。愛心是偉大的,但是絕對不是萬能的。不妨想想:孩子與父母間的與生俱來的血緣聯系是什么都沒有辦法阻礙的。我們能說他們的父母不愛他們嗎?可是為什么孩子有時還常常出現逆反心理與父母慪氣、鬧情緒呢?所以,對學生付出的愛是門藝術,何時付出,怎樣付出,付出后怎樣讓學生明白自己的用心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班主任用心去考慮去設計。如果僅有愛心,沒有嚴格要求也不行?,F在的孩子大都是不缺少愛的,或者說他們擁有的愛太多了,以至于在我們對他們付出愛時,他們以為是理所當然。所以,我想:很多時候,我們的教育離不開嚴格要求。當然,嚴格要求之中,一定要包括愛的感情。我們班級的每位同學都承認我對他們的要求很嚴格,他們都沒有責怪我,有的還要求我對他們更加嚴格些,我想這與我們的感情聯系有很大關系吧。
五、創設情境,開創班級集體活動,增強集體榮譽感
農村由于地理條件的限制,資源的短缺,開展的集體活動相對較少,學生集體觀念淡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創造性地創設情境,開展豐富多彩的班集體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發展,形成懂得尊愛他人,團結互助等優秀品質,增強集體觀念和凝聚力。
六、做好家訪活動并開好家長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