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計算機教育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在職校計算機教學中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的知識視野得到拓展,學習興趣得到提高,因而提高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首先,在職校課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開展興趣小組活動,如組裝電腦、編排校報墻報設計校園網站、參加計算機競賽等等活動,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鞏固學生的計算機知識。其次教師要將游戲活動融入教學中,如在學習指法練習的時候,難免比較乏味,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下載指法練習的軟件,通過練習游戲提高學習興趣等等。
二、理論與實際有機結合
職校計算機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教師應該注重計算機理論與實踐的關系,讓豐富的理論知識來指導計算機實踐,讓實踐活動來鞏固理論知識。當前的職校計算機課程很難提起學生的興趣,最主要的原因還在于很多教師忽視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理論知識空泛,實踐知識難用,這就需要教師加以重視。教師應該將計算機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結合起來,在課堂中加以融合,時間也要靈活調配。例如,在學習Word表格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展示一些豐富多彩的圖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再引入理論教學,還可以讓學生進行演示,這樣一來,實踐與理論結合起來,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相關的教育教學機構,無論是中職院校,還是各大高等院校,必須要做到以市場的實際需求為導向,科學合理的進行相關課程的調配,以此來達到中職教學與社會市場需求吻合的目的。只有這樣,學生們才能在走向社會之后得到生存和發展的機會。計算機專業在我國的各大中職院校中,主要有兩大部分,首先是公共知識部分,然后是專業知識部分,針對這兩部分知識的不同特點,對中職教學的課程調配進行深入的探討和分析。
1.1公共知識部分隨著各大中職院校的招生計劃的調整,學生大多數來自于農村,對實際的教育教學帶來的問題和困難也越來越突出,尤其是計算機相關專業。因為最直接措施就是降低招生的標準,這樣一來就出現了學生基礎和素質的參差不齊的現象,尤其是對于科學高速發展下的產物——電子計算機技術。由于計算機技術是一門綜合性的專業科目,需要以多門專業知識為基礎,數學知識和物理知識是組成這個專業科目的基礎,不僅如此,其中還含有一定的英語知識。來自于農村或者偏遠地區的學生們并不能全部具備相關的專業知識,這就造成計算機教學實踐中的困難。不僅如此,很多學生來自農村甚至山區,不僅缺乏對這一專業的全面認識,對計算機的概念十分模糊,甚至會有同學沒見過計算機,這導致很難實行統一的課程標準進行教學。因此,中職院校在進行計算機專業的相關教學中,首先要注重計算機公共知識的普及,為學生們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讓學生們步步為營,進行計算機專業知識的學習,不會感到特別的艱難和吃力,在接下來專業知識的學習中不會因相關知識的艱澀難懂而感到枯燥。
1.2專業知識部分社會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市場經濟也越來越瞬息萬變,在這樣的情況下,很難有人可以準確預測出市場和社會在下一秒鐘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所以,中職教育機構在計算機專業課程的調配過程中,一定要密切關注社會的變化和市場的需求,緊跟市場變化的步伐,針對社會不同的人才需求,進行不同方式的專業課程調配和組合。比如,就業方向傾向于計算機辦公方面的學生,就應該注重辦公應用軟件的學習,并注重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若是傾向于建設網站方面的學生,對于平面設計、廣告策劃方面的知識就要深入的學習,為就業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2.計算機教學分析
在以往教學模式中,教師主要就是利用語言、動作、文字等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有的時候為了可以表達的更加直觀,教師會利用一些模型、實物等進行演示,進而講解有關知識內容。盡管這些教具不可或缺,但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多媒體課件正好彌補了這一缺陷。相對而言,多媒體課件具有直觀性好、針對性強、效果明顯、信息量大等優勢。學生面對的不再只是黑板、粉筆,或者靜態事物,而是較為生動形象的動態世界。比如,機械制圖是一門較難的學科,對于學生而言,學起來難度非常大。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對復雜知識進行講解,讓學生予以理解、掌握,并且在多媒體課件中進行二維圖與三維圖的轉換,這樣不僅完成了教學內容,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了預期的教學效果。由此可以看出,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重視教學方法的運用,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創造性,讓學生展開自主學習,實現預期的教育效益。
二、提高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
首先,教師一定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先進技術知識。隨著知識經濟信息時代的快速發展,知識更新速度越來越快。在教育與專業知識快速落伍的形勢下,教師一定要不斷更新觀念,了解新的思想,學習新的信息與教育技術,這樣才可以實現自身知識體系的更新,提高自身教學能力與綜合素質,完善教學,提高教學效益。其次,加強對網絡資源的利用。在因特網快速發展與廣泛應用的形勢下,教育與學習越來越數字化。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資源越來越豐富,一些創新資源也會以最快的速度與方式上傳到網絡,進而展開傳播。誰無法對網絡資源進行充分的利用,誰就有可能成為文盲。教師作為引導學生學習的重要角色,一定要加強對網絡資源的利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斷提高教學效益。最后,具有激活創造力的能力。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可以看出人類的創造潛力是無窮的。對于21世紀的教育而言,一定要重視學生創造力的培養,讓學生可以通過具有創造力的頭腦與手腳創造新的生活、新的世界、新的時代,這就是教育的本質追求。所以,教師一定要具有激活創造力的能力,全面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與創新力,進而提高教育效益。
三、強化上機操作能力
計算機是一門具有較強操作性的學科,在進行上機操作的時候,學生通過手、眼、腦等并用,形成強烈專注,使大腦皮層興奮,進而將所學知識內化,實現自身能力的提升。在學習計算機語言的時候,學生通過上機操作獲取了較大的成就感,進一步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以此達到良性循環,實現了預期教學效果。
(一)更新教學內容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與時俱進,時刻更新教學內容,確保學生可以學以致用。網絡世界豐富多彩,非常讓學生著迷,一些絢麗多姿的網頁十分引人注意。針對這一情況,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學習,一個網頁制作小組,一個Photoshop興趣小組,教師先向學生講解網頁制作的系統知識,讓學生了解網頁制作、圖片處理等知識。學生可以利用Photoshop進行圖片處理,還可以結合Flash進行動感畫面設計,之后進行作品評比,讓學生了解自己制作作品的優劣,并且通過評比,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勝心與求知欲,讓學生可以自主學習有關知識,有效提高了教學效益。通過實踐證明,學生學習了很多知識,擴展了知識面,真正實現了教育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的目標。
(二)融入程序設計
對于計算機專業學生而言,運用不同語言編程是非常必要的,不管是哪種語言,均會為學生提供廣闊的思維空間。有時,一個看似簡單的程序,在實際操作的時候,經常曲折多多,包括了設想、編程、修改、調試等環節,在學會編程之后,就會讓學生產生一種成就感,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充分挖掘了學生的創造性,實現了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
四、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