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中學生德育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中職學校德育的生活化所要解決的是學生的道德所“行”問題,即學生的道德生活實踐問題。學校德育中學生的道德生活實踐與非學校的社會人的道德生活實踐的主要區別在于:非學校的社會人的道德生活實踐完全是道德主體的自我行為,是一種非他人指導的道德生活實踐;而學校德育中學生的道德生活實踐則是在教師指導下的道德生活實踐。這種師導性道德生活實踐是經過學校和教師的設計和安排的,是在學校和教師道德要求的總體框架下發揮學生道德生活實踐的自主性、主動性,可以使學生在有限的在校期間通過開展有限的道德生活實踐獲得較為系統的道德實踐經歷,對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起到積極的道德行為轉化和道德境界提升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要想使學生真正成為現實生活道德中的主人,則必須讓學生用自己的道德思維和掌握的道德知識,對自己的道德生活實踐進行自我設計和反思,能自主、自愿、主動地做經過自己獨立思考的、具有道德性的事,用自己的“道行”提高自己的“德性”。學生道德生活實踐中的師導性和學生的自主性是一種有機統一的關系,即教師對學生道德生活實踐的導師作用不是替代學生進行道德生活實踐,而是在發揮學生自主實踐的過程中進行必要的、適宜的“導行”;同樣,學生道德生活實踐的自主性也不是要放棄或擺脫教師必要的、適當的“導行”,放任自我道德生活實踐,而是在教師的“導行”中自主地開展道德生活實踐。因此,中職學校只有將德育的課程性與德育的生活化有機結合起來,即實現學校德育的“理實”一體和學生道德生活的“知行”統一,才能使學校德育在學生良好品德形成中發揮整體育人的作用,而輕視德育的課程性學習或忽視德育的生活化實踐,都不是完整意義上的學校德育教育。
二、中職學校德育的課程性教學和生活化實踐的有機結合
1.在學校德育教育課程性上,既要突出德育課程主渠道作用,又要發揮其他課程的德育滲透功能
德育課是職業學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這是由德育課的地位與性質決定的。德育課是職業學校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專門課程和主要課程,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關系到職業教育的培養方向和學校的辦學方向,關系到職業教育的質量和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它在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方面發揮著學校其他課程和其他工作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德育課的主渠道作用,就是通過德育課教學,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道德知識。所以在德育課教學中,必須全面落實國家德育課程教學大綱,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教育、道德法制教育、就業創業教育、職業生涯發展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開展以生命教育、安全教育、預防艾滋病教育、預防教育、環境教育和廉潔教育為重點內容的專題教育。另一方面,要挖掘其他公共基礎課和專業技能課的德育內容,發揮其德育滲透作用。全面挖掘其他課程中蘊涵的德育因素,將內隱的、零散的德育內容顯性化、系列化,發揮其他課程的育人功能。例如,在文化課教學中既注重提高學生對文化知識的認知能力和對知識的掌握,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又要挖掘文化課的德育因素,發揮德育的滲透功能,教師在把膾炙人口的名言佳句講精彩的過程中,還要用德育因素自然而然地潤澤學生的心靈,真正實現教學的教育性。筆者學校是涉農職業學校,在專業教學中教師不但要幫助學生樹立專業意識,增強學好專業的信心,了解專業發展的前景和人才需求,而且還應根據學校涉農專業特點,在專業教學中向學生介紹中職畢業生在農業現代化、農村城鎮化、農民居民化進程中的重要作用,介紹學好涉農職業技能對改變三農現狀、提升三農水平、推進大連全域城市化的重要意義,這些都是德育滲透的內容。
2.在德育生活化方面,既要注意學生德育生活實踐的師導性,更要注重學生道德生活實踐的主體性
1.職業過程中典型挫折類型教育
這屬于預見性的教育。結合中職學生的實際與現代社會發展的一般性實際,中職學生常見的挫折有三種:(1)就業挫折。表現為就業難,實際的擇業和就業中,現實和自己的理想有著較大的差距,既有學歷低的原因,也有個人技能低的原因。(2)人際挫折。中職學生作為將要成年或剛剛成年的學生,他們人生閱歷少,實際的文化知識基礎薄弱,這些都將導致他們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常會遇到各種人際關系的挫折,如同事關系緊張、與管理者關系不融洽等。(3)職業發展挫折。
2.職業過程中挫折對成功啟發教學
這屬于啟發性與參考性的教育。根據中職生常見的挫折類型,以及社會上戰勝挫折的各種典型案例,可以從三個方面開展啟發教育:(1)就業理念啟發教育。主要針對就業難與擇業難帶來的挫折,讓學生在實際的就業中,開放專業視野和個人理想職業的認識,勇敢地立足專業知識與技能、個人興趣與市場機遇等去擇業和就業。(2)技能創新啟發教育。這是針對職業挫折的教育,中職學生只有在具體的職業過程中,不斷地學習和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開展技能創新,才能在自己的單位贏得更具有實力和前景的未來。(3)創業啟發教育。針對那些有遠大理想的學生與遭受就業挫折較多的學生,創業教育是最切合他們實際的,在解決自己的就業的基礎上,也可以為他人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二、中職學生德育的積極心理學視野下職業韌性教育的實踐教學
從“心理素質教育”等方面加強對學生的實踐“干預與訓練”,是提升中職學生“心理韌性”又一主要路徑。
1.挫折體驗活動
即學校、院系、班級或相關的教師等,設計與組織專門的挫折體驗活動,讓學生在挫折的“實戰”演練中,提升心理承受能力和培養積極陽光的心理素質。參考活動類型有:(1)高負荷體能游戲活動。主要是考驗和訓練學生的個人意志力,尤其是在困難、痛苦體驗中的堅持能力。讓他們在相對痛苦的經歷中,強化對只有堅持和拼搏才是戰勝困難與取得成功的唯一路徑的認識。(2)高難度技能競賽活動。即根據學生所學習的專業和技能,舉辦具有某種影響的技能比賽活動,一方面可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充分認識自己的實際能力,尤其是發現自己的不足與其他的缺點等,且在比賽中給他們預設改進的機會,讓他們在最終的成功體驗中,學習認識挫折、面對挫折與解決困難的辦法。(3)人際挫折表演活動。這是具有娛樂性的實踐教育,尤其讓學生在角色的表演和個人實際角色的轉換中,按照既定的劇情要求開展表演,會讓他們進行更多的換位思考,也會產生更多的人生認知與感悟。
2.社會實踐活動
1.必須教育學生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讓他們懂得,在我們社會,人人都是服務對象,人人又都是為他人服務的,相互服務是人之間新型關系的一個基本內容。人際關系的和諧和社會的安寧,很大程度上是同各種崗位工作者的服務質量、服務態度、盡忠職守密切相關的。
2.要立足于社會現實和自身實際。崇高的理想必須與社會現實和自身實際相結合,必須與所學的專業知識相結合,要與國家、民族、人民的利益相結合。要讓學生懂得,要把自己追求的職業理想與社會現實和自身實際相結合,只有這樣,經過努力,才能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如可以教育學生以主人翁態度對待本職工作。教育他們干一行,愛一行,與企業同甘苦共命運,積極參與企業改革,充分發掘自己的潛力,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革建議。在企業發展的同
時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
二、要努力拓寬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面
要改變過去那種學生道德教育只靠思想政治課的片面認識,注重挖掘日常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德育因素,拓寬對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面,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比如可以在學校開展、勤儉和艱苦奮斗的教育,反對奢侈浪費,禁止學生抽煙、喝酒、女學生禁止涂口紅、佩戴金銀首飾、穿袒胸露背的奇裝異服等。
1.將職業道德教育滲透到各科教學之中
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單靠職業道德課是不夠的,要讓所有教學分擔教育任務,在各科教學中全程滲透職業道德教育,增強育人效果。比如,會計專業教師在傳授會計專業知識和理論知識的同時,可以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反復強調會計崗位是一個特殊的崗位,會計人員直接同金錢打交道,處在處理各種利益關系的特殊位置上,不僅要掌握各種系統的會計專業知識更需要有高度的原則性和專業精神,要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2.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進行職業道德教育
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和專業特點,開展與職業道德相關的課外活動。教師可以在帶領班學生春游的過程中不失時機地對他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團結友愛,互相幫助,愛護環境教育,引導學生用眼睛去欣賞美,用心靈去感受美,用感情去體會美,讓情操得到美的熏陶。祖國山水是美,可是近年間由于種種原因環境污染嚴重,有的山不再青翠,水不再碧綠,花不再芬芳,草不再茂盛,天空不再蔚藍,……借此教育學生增強環保意識,愛惜祖國山水,做環保的衛士。
3.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發揮環境育人的作用
努力創造職業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圍和環境。在美麗的校園里,隨處可見的名言警句以及科學家肖像使學生耳濡目染,不知不覺地受到良好的職業道德教育。比如,我們在全校范圍開展了“做文明學生,樹文明形象”活動,要求著重抓文明禮貌用語及儀容儀表,在全校范圍內張貼文明用語口號,班主任及任課教師積極引導宣傳。班主任會同學生科對儀容儀表不符合要求的學生開展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此項工作持續了很長時間效果很明顯,它有利于嚴肅校風,整頓校紀,規范校貌,使“樹文明形象,做文明學生”成為大部分學生的自覺要求。
三、要理論聯系實際,加強社會實踐活動
1.職業道德教育必須把理論教學和社會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實踐是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展的基礎,也是職業學校的顯著特點,職業道德教育要以實踐為落腳點。只有通過實踐,增加學生接觸社會的機會,才能使學生體驗到職業道德標準的意義,并予以嚴格要求、嚴格訓練,使他們更好、更多地觀察了解社會各個方面,使學生對職業道德的認識轉化為行為。比如,我校教務處組織學生參觀汽修廠,了解該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直立于不敗之地的事跡,我們還請已任經理廠長、修理技師的畢業生回校作報告,用其親身的經歷論證職業道德修養是個人進步和成才的重要條件的道理。這些生動、直觀的報告加深了學生對鉆研務、提高技能的必要性的認識。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學生學會了思考和探索,提高了對職業道德的深層次認識。
2.根據學校辦學的總體目標和各專業特點及學生思想素質,與實習單位或聯辦單位簽訂協議,團結合作,共同研究和探討職業道德教育的目標、內容、辦法和措施。在實習中,加強職業教育理論與職業道德實踐的緊密聯系,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實踐中受到良好的職業道教育和熏陶。我校在制訂學生實習前的教育計劃、實習中的指導計劃和實習后的總結時,都要把職業道德的教育列入計劃之中。實習前,學校舉辦了關于“職業道德”的專題講座,分別邀請參加過實習的老師、企業領導、已經工作的畢業生對參加實習的學生介紹業對職業道德的具體要求。實習中,班主任深入到各個實習單位,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實習情況,尤其是職業道德方面的表現情況,給每一個學生寫出實習中期評價。實習后,每一個參加實習的同學都上交“職業道德”的作業。從學生的實習報告中,我們看到了他們開始把職業道德的理論內化為自身行動要求。
綜上所述,中專生是21世紀職業勞動的主力軍,加強對他們的職業道德教育,對于推動倫理學的發展,對于克服我國社會生活中嚴重存在的道德失范現象,形成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一定要結合實際工作,采用多種教育手段和渠道,強化中專生職業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