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班級治理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表揚是教師用來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和塑造自信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蘊含著豐富的教育智慧,教師應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關注學生學習和生活上的微小進步,以真誠的鼓勵來幫助學生,使他們樹立信心,激起成功的愿望,獲得前進的動力。表揚有多種方式,他們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個性,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實施恰當的表揚方式,只有那些有實效的表揚方法才稱得上教育智慧。其中,表揚的關鍵是必須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新學期期中考試結束了,小松進步了3個名次。作為班主任的我真心為他高興,也想利用這個契機,好好表揚他一番,使他獲得更大的前進動力。班例會上:“這次考試有幾個同學怎么會連小松也不如呢……”總以為小松被表揚后一定會很高興??墒牵覅s發現他把頭低了下去,臉上沒有一絲喜悅。真是奇怪!靜下心細細思量,到底是什么原因讓小松受到了表揚,卻又反常的呢?后來我才得知“這次考試有幾個同學怎么會連小松也不如呢”這句話深深地傷害了他。可見,教師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思想狀態,表揚也需要智慧。
二、把握批評時的切入口
批評是一種藝術,而不是指責、宣泄和埋怨。班主任批評學生要有的放矢,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讓學生心悅誠服,這樣的批評才有效果,否則會適得其反,即使自己說的非常正確,有時也會遇到學生的對抗和反感。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是因為學生犯了錯誤后,由于自身的防范意識,或多或少都會為自己找點理由開脫,慣犯的學生久而久之心理就形成一座堅固的防范堡壘。教師找不到這個堡壘的突破口、批評的切入點,學生就不可能聽進教師的意見。由此可見,批評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是否找準了“切入口”。找準了,如庖丁解牛;找不準,如亂砍濫伐。那么,切入點應該在哪里呢?這是批評的關鍵所在。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無論如何要讓學生明白這個道理。同時,我們要在尊重學生、保護學生的基礎上,針對學生的性格特點和接受能力的高低,創造出一種有利于他們承認錯誤、改正缺點的教育情境,這也是突破的關鍵一點。我認為學生的過錯不在大小上,而在學生能不能“明白”自己錯在了哪里。教師的批評不在于呵斥與指責,而在于能否讓學生明白錯在哪。只有讓學生明白了錯處,才能挖掉根源,消除他們的抵觸情緒,讓他們靜下心來聽你的循序善誘,并反思自己的行為。
三、總結
1.行為習慣和自控能力差。
相當一部分學生法制、紀律觀念淡薄,遲到、曠課、上網吧、早戀、打架斗毆、敲詐勒索、亂扔垃圾、破壞公物、辱罵教師的現象時常發生,少數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自私自利,對家庭、集體和社會缺乏責任感,一切以自我為中心,我行我素,明知要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但由于自控能力較差,違規違紀行為成為家常便飯,屢教不改。
2.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差。
五年制高職學生招收的都是初中畢業生,年齡一般在15~16歲,錄取分數在200分左右,有的地方錄取最低分數為160分。在初中階段就沒有打下或養成良好的學習基礎和學習、生活習慣,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差,不愛學習、不會學習。進入五年制高職學校后,文化基礎課如數學和英語等課程普遍較差,他們對全新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技能課,學起來很費力。
3.心理素質和心理承受能力差。
許多學生進入五年制高職學校學習是“無奈之舉”,有不少學生是在家長的逼迫下才走進學校重新上學的,他們大多數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厭學情緒,因此,他們學習目的不明確,態度不端正,沒有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只為應付家長。為此,在他的潛意識里就是自己學習基礎差,學習能力差,前途渺茫,意志消沉,情感冷淡,自暴自棄,遇到挫折就更難以承受了。
4.意志力差。
許多學生由于家長的嬌生慣養,無原則地溺愛、寵愛,加上家庭條件和社會環境的影響,缺乏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缺乏克服困難的決心和毅力,缺乏艱苦奮斗,勇于創業的精神,遇到困難,不思進取,不謀求解決,只有退縮或放棄。有的五年制高職學生就業后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總嫌工作苦、工作累、工作時間長而經常炒老板的“魷魚”,不停地找工作、換工作,游蕩于社會。也有部分學生遇到挫折干脆回到家里“啃老”。
二、用需求層次理論分析五年制高職學生的班級管理
依據需求層次理論,我們應從滿足學生的需要出發,提高對學生的需求滿足的重視程度,增強以人為本意識,提高教育管理的實效。
1.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是人類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指饑餓、睡眠和性需求。他把人類的生理需要作為需要層次的基礎或根本,只有這一層次的需要得到滿足,才會進一步激發高層次的需要?,F在的五年制高職學生大多數家庭的經濟條件還是比較寬裕的,在生活上沒有后顧之憂的;對于少數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不僅要主動幫助他們申請享受到國家資助金,而且要從生活上、情感方面給予更多的關心、關愛和幫助;還要鼓勵和支持他們參加勤工儉學,自強不息,戰勝困難。學校在教學安排時必須顧及到五年制高職學生的特點,每節課的上課時間不宜超過45分鐘,否則時間過長容易出現疲勞、瞌睡、開小差等問題,影響教學效果。針對學生的不良習慣,教師不妨告訴學生,什么時間吃飯才符合人體的自然規律吃得更健康、更科學、穿衣打扮色彩如何搭配才漂亮、怎樣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使自已精力充沛、為什么對異性有好感、怎樣才能引起異性的關注等等,來吸引學生注意力。只有滿足了學生的生理需求,學生才會更好的學習,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
2.安全需要。
馬斯洛告訴我們,人類除了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外,最渴望得到的就是安全的需要。作為身心尚未完全發育成熟的五年制高職學生,對安全需要的渴望更為強烈。五年制高職學生綜合素質不高,在中學時期時被視為“差生”,自信心遭到挫傷,失落感較強,或多或少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據調查,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因為基礎差,更害怕在學習中犯錯誤,導致嚴重的焦慮、抑郁,缺乏安全感,產生了厭學情緒??梢姡踩恼n堂心理氛圍是學生學習的最起碼的保障。為了激發學生的能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開發學生的潛能,學生管理必須以教育管理觀念變革為先導,樹立“學困生”不是“壞學生”“、人人有才,人無全才”的觀念。在教育中要識才、“揚長避短”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長處,真正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此外,客觀環境的安全也十分的重要,尤其是隨著中國獨生子女的增多,安全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接二連三的校園安全事故(如黑龍江寧安學生遇難事故、四川通江縣小學踩踏事故、福建省南平市實驗小學門口惡性殺人案件等)一次又一次地為學校管理者敲響了警鐘:學校安全工作必須進一步加強。首先,加強安全知識教育,提高安全意識。使安全知識扎根于學生頭腦,安全措施立足于學生生活,防患于未然。其次,確保學校硬件設施無任何安全隱患。若發現問題,要及時妥善解決。尤其是室內的電線、電器設備應定期檢修,各種室內附屬物應定期檢查加固。同時還要警惕建筑上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再次,保證班級同學不受外界暴力威脅,防止班內學生“稱霸”現象的發生。
3.社交的需要。
引導學生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滿足其歸屬與愛的需要。馬斯洛曾說:“每個人都有愛和歸屬的需要,都需要有自己的團體和集體,以尋求團體和集體的認同、支持和溫暖,否則個體將無法生存和生活?!睈酆蜌w屬這一基本需求是任何個體的成長都必不可少的,溫暖的家庭、良好的學習環境、同學的友愛、班集體的歸屬感這些需求成為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老師要幫助學生搭建溝通平臺,促進同學之間的有效交流;正視和積極引導班內的非正式群體,使其積極地融入班級之中;優化班級結構,把學生歸屬與愛的需要融于和諧班級建設之中。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當努力營造和諧的班級氛圍,通過各種活動來增強班級的凝聚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在班級活動中里找到自己的定位,看到自己在班級建設中的重大作用。
4.尊重的需要。
美國著名作家愛默生說過:“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尊重學生就是把學生看成有思想、有個性、與成人完全平等的人。尊重學生,就是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知識及生活經驗基礎,站在平等的地位,傾聽學生的想法,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不僅包括他的長處,而且包括他的缺點,尤其是尊重“學困生”;尊重有過錯的學生甚至有嚴重缺點和缺陷的學生;尊重和自己意見不一致的學生。還要做到:首先要善于發掘學生的才能。每個學生都希望得到肯定、表揚和認可。這些初中所謂的“差生”,有一天得到了表現其特長的機會,他將會非常珍惜,加倍努力。一旦他在某一方面得到了認可,找到了自信,這種情緒將會傳染,會影響到他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次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和自信。自尊和自信是學生健康發展的基石,賞識和鼓勵往往更能激發學生們的學習和工作興趣,激發他們的創造力。班主任要經常換位思考,給學生一個自由發展個性的空間。第三設立必要的獎勵機制。馬克·吐溫說:“靠一句美好的贊揚我能活上兩個月?!崩蠋熞m時地對學生加以表揚和贊美。特別是班級“后進生”,“后進生”是班級管理的“短板”,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尊重,老師要做到有教無類,看到后進生的每一個進步,適時地給予指導、鼓勵和表揚,使其增強信心,迎頭趕上,實現班級有效管理。
5.自我實現需要。
教育的關鍵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挖掘學生的潛能。因此,教師要有讓每位學生看到自己成功的一面。在這一點上,教師少不了要去挖掘學生的長處,并鼓勵贊揚學生。有一幅漫畫:左邊是一只大手,以十分嚴厲的食指姿態指責著,一個小男孩蹲在食指下,哭泣著,滿臉淚水,畫的下面注著一句話———別用食指教育;在畫的右邊是另一種情形:同樣的一只大手,拇指高高翹起,驕傲地向上豎著,上面站著的小男孩自信而快樂,滿臉洋溢著笑容讓人覺得有種“小主人”的味道,在畫的旁邊同樣一注著一句話———請用拇指教育。
“別用食指教育”就是不要過多地指責;“請用拇指教育”就是要多多鼓勵。同樣是一幅漫畫卻形成了兩個鮮明的對比,也說明一個問題:在“食指教育”下的孩子很容易形成自卑心理,無法對事物產生一種新的創造力;在“拇指教育”下的孩子會讓他們看到自己閃光的一面,以此提高他們的自信心,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在班級管理中,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他們的潛能,應想盡一切辦法去鼓勵他們,讓他們得到一種成功的喜悅。由于家庭原因,很多學生都會有一種自卑、膽怯、厭學的心理,剛開始的時候,很難把他們擰成一股繩子,很難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很多時候,科任教師都反映一個問題,課堂太過于沉悶,學生的思維不夠活躍,學習效率特別低。在這樣的狀態下,不妨試著以課堂為切入點,對學生實施“拇指教育”。讓學生在上課中始終保持一種愉快的心情。在課堂中,我會鼓勵學生大膽地起來回答問題,大膽地提出自己的質疑,主動參與課堂中的討論,當學生能勇于參與課堂活動時,豎起“拇指”稱他很勇敢,思維也很活躍,值得表揚,并讓其他學生給予他掌聲。在這一過程中,同時用不同的評語去鼓勵,追尋不同的鼓勵方法。
與此同時,也可以用另一種方式去鼓勵學生,即當學生參與課堂活動時,叫學生給予他評價,給予他“拇指”獎勵。學生的潛能是無窮大的,為什么有些學生的潛能無法挖掘出來,原因就在于,我們教師沒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長處,沒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因此,在班級管理中,我們應該多多豎起大拇指鼓勵他們,肯定他們,想方設法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愉悅,這樣才能激發出他們的潛能。
二、“拇指教育”是創造和諧班級氛圍的重要方法
班級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地方,也是他們的另一個家,是學生成長的搖籃。為了讓學生輕松、愉悅地投入學習、生活當中,在班級管理中,可通過“拇指教育”來創造和諧的班級,給予學生更大的肯定。在開班會時,找出學生的亮點來鼓勵他們,表揚他們,經常豎起“大拇指”贊揚他們,說他們“很棒”“很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