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初中語文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作者在創作文本時,是被情境所打動,才會有創作的激情和想法;閱讀者只有認真、仔細地品讀文本,才能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被作者的深情所打動,從而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初中閱讀教學的文本細讀,要求教師積極引導學生的思想感情,使學生體會到文本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與作者的共鳴。文本細讀法既要求閱讀者對文本進行細致地解讀和剖析,也不能忽視文學作品的整體性和統一性。文學作品是一個有機整體,需要閱讀者對其進行整體把握。如果因文本細讀造成段意曲解、思想理解錯誤,那就違背了文本細讀的本義。
二、文本細讀法在初中閱讀教學中的發展現狀
目前而言,受應試教育和中考壓力的影響,閱讀被越來越多的教師和學生所忽視。學生的閱讀量嚴重不足,課余時間被習題和補課所占據。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也以應試為目的,教師在授課中多傳授學生解題方法和技巧,對閱讀方法涉及甚少。課堂時間有限,如果讓學生進行文本細讀就會嚴重影響教學進度;如果把文本細讀任務作為家庭作業布置,學生由于缺少監督,文本細讀很難取得預計的效果。
三、初中閱讀教學中文本細讀的有效策略
1.誦讀文本。與默讀相比,誦讀的優點在于心口合一,通過言語體會文本人物的心理活動,從而傳遞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誦讀文本,做到心口合一,用心體會每一字、每一句傳遞出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誦讀既能做到細讀文本,不遺漏文章內容,又能激發學生的內心情感,引起強烈的情感共鳴。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文本特點和內容,選擇不同的誦讀方式,如齊讀、示范朗讀、配樂朗誦、分角色朗讀等。例如,教師可以選擇一位朗誦功底比較好的男生,誦讀艾青的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在學生朗讀完畢后,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互動和交流。師:文中反復出現類似“大堰河,我的保姆”這一詞句,朗讀時應用什么樣的語調語氣?分析:由于整首詩比較長,范讀學生在朗誦過程中難免有學生會走神溜號。教師在學生范讀一結束后就提出問題,一方面是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是引導學生回歸文本、細讀文本,開始文本的推敲和分析。
2.合理切入文本深處。文本細讀是一個過程,更是一種方法。任何方法都有著自己的使用規范和操作技巧,在細讀文本時,尋找合適的切入點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找到恰當的切入點之后,就可以對作品進行細致地推敲,挖掘文本的深層次內涵,全面把握文章的思想性和藝術性。例如,魯迅先生的作品《孔乙己》中有這樣的敘述:“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這句話蘊含了很多深層次的問題。“站著喝酒”說明孔乙己窮困潦倒,沒有錢找個雅座點酒點菜;“穿長衫”說明孔乙己不同于一般的販夫走卒;“唯一的人”說明孔乙己既不同于坐著喝酒的有錢老爺,又不同于站著喝酒的販夫走卒,是格格不入的人。孔乙己在盜竊被人抓住之后曾無力地狡辯“竊書不是偷”。盡管孔乙己認識到自己的可恥行為,卻不肯承認,骨子里仍桎梏著封建文人那些所謂的“骨氣”。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思考造成孔乙己悲慘命運的原因。孔乙己的窮困潦倒、不誤正業,表面上看是他本人好吃懶惰,不求上進;更折射出這個社會對封建文人腐蝕和毒害。教師要借助“竊書不是偷”、“多乎哉?不多也”“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種寫法”等關鍵語句,引導學生精讀文章,體會時代背景對文本中人物命運的影響。
在新課改下,學生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得到了一定的重視。在初中語文現代散文教學過程中,為了促使學生對學習現代散文產生一定的興趣,語文教師需要充分了解散文所要表達的情感及散文的線索,并以飽滿的熱情去體會作者在文章中體現出的情感變化,對文章中比較有藝術感染力的段落進行重點感悟,以便更好地向學生展示文章的情感變化,促使學生也能夠受到文章情感的感染。只有如此,教師的傳遞情感、教授知識的教學目標才能實現,學生才能真正感悟到文章所表達的含義。另外,在初中語文現代散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需要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以便促使學生的情感能夠與文章的情感產生共鳴,從而調動起學生學習散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在講解《背影》這篇散文時,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利用深情的語調向學生講述這篇散文的背景知識,以及這篇散文作者朱自清的重要事跡,以便促使學生更好地感知朱自清先生的寫作風格和偉大人格。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會將自己真正融入到文章的情感中去,同時也會以最真摯的情感來閱讀文章。利用這種方式進行教學,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感受到文章中的濃濃父子情,同時也能夠使學生對學習這篇散文產生濃厚的興趣。這可以使學生真正體會到散文學習和日常生活之間的聯系,也會使學生更加喜歡散文題材的文章。
二、重視情感體驗
現代散文是一種帶有強烈情感色彩的文學體裁,這種題材的文章往往是為了體現作者的情感。例如朱自清的《背影》,這篇散文的寫作背景是家庭災禍后一位父親送別兒子的場景,主要描寫了父親送兒子遠行的場面,并著重描寫了父親給“我”買橘子這件小事,重點刻畫了父親讓“我”流淚的畫面。這幾個場面的細致描寫,假如讀者是以冷眼旁觀的態度進行閱讀,則很難使讀者的內心情感產生共鳴。因此,在講解這篇散文時,語文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融入自己的生活情景,并進行換位思考,從而促使學生去感悟一位父親送兒子遠行時內心情感的變化,并體會那種充滿希望卻前途渺茫的復雜心理。通過這種方式,學生才能夠更好地掌握這篇散文的情感。當學生在散文閱讀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后,學生會與文章表達的情感產生共鳴。例如,在《紫藤蘿瀑布》這篇散文,散文的前半部分主要是描寫了憶花,在這一部分,作者回憶起了生活中發生的不愉快的事情,并讓學生能夠由此體會到作者的深沉情感。而后半部分所描寫的是紫藤蘿瀑布,當作者發現紫藤蘿后,其心靈被紫藤蘿的勃勃生機所觸動,讓學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由深沉變得愉快,從而促使學生真生地體會到文章所要表達的主旨。
三、提高散文鑒賞能力
現代散文是能夠陶冶學生情操的美文,所以,在初中語文現代散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需要讓學生在散文學習中融入自身的情感,并對文章進行細致揣摩,以便學生能夠真正體會到文章所表達的情感。在現代散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建立相應的情境,讓學生在適宜的環境下對散文中的優美語言進行細致推敲,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容和情感變化,并確保學生的散文鑒賞能力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從而促使學生的自身情感能夠與文章表達的情感產生共鳴。
四、結語
(一)關注初中生的寫作過程與寫作情感
傳統的語文寫作評價方式以考察學生的寫作情況、語言應用水平為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非常注重寫作技巧知識的傳授,而忽略學生的寫作過程與情感。我們要打破傳統語文寫作的訓練模式,尊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產生的情感,注重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幫助學生對寫作訓練形成全面的認識,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寫作情感,肯定每一名學生在寫作訓練中取得的進步。教師只有了解學生的寫作過程,對學生在寫作過程存在的問題與困惑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才可能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
(二)激發初中學生的寫作興趣
一般來說,學生需要以自己的方式構建對事物的理解。而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對待事物的看法與認知也存在差異。教師需要認同這種認知差異性,尊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個性化情感與表達方式。同時需要鼓勵學生在對待相同問題時充分發揮這種個性化理解,形成不同的判斷。以此體現語言文字的千變萬化。在寫作教學中,教師絕不能禁錮學生的思想動態,而應進行合理引導,使學生展現自己的創造力與獨特個性,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寫作的魅力。
(三)鼓勵學生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寫作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缺乏寫作素材成為困擾學生寫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寫作訓練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感受生活,觀察生活,積累生活素材,在掌握寫作技巧的基礎上,順利地表達出自己情感。同時,教師應改變傳統寫作訓練方式,構建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懂得,寫作的目的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為了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教師應引導學生將寫作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鼓勵他們寫自己熟悉的生活,回憶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從中發現獨特的生活之美。
(四)教師要提高語言素養,提升教學感染力
教師的語言素養與語言感染力是學生的榜樣。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語言素養,增強自身教學語言的感染力。在教學中,教師要努力活躍課堂氛圍,營造和諧、民主的寫作課堂,用別具一格、靈活多樣的教學語言激發初中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真正參與到寫作訓練活動中。此種教學方式符合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
(五)豐富初中寫作評價主體
寫作評價是寫作訓練活動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部分。初中語文教師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批改學生作文,批改過程中會耗費教師較多的精力,占用較多的備課時間。傳統的作文評價方式忽略學生主體地位。筆者認為應該讓初中生適當參與到作文評改過程中。這既可以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涉及到家庭題材的作文時,還可以讓家長參與到作文批改過程中,增進家長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此外,還可發動學生互相評價,通過同齡人之間的取長補短,利于及時發現作文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寫作批改效率。
二、結語